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并流湿式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一、 项目简介并流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及设备是针对锅炉烟气处理、化工、制药、食品、废气处理等领域的含尘、含硫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开发的一种运行费用低、脱硫、除尘效率高的环保技术与设备。设备内安装有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旋风式气液接触元件,含尘、含硫气体与清洗液体同时从设备顶部并流进入,在高速通过旋风式高效接触元件时对产生强烈的破碎、搅拌、冲击作用,增强除尘效果,气体得到净化。并流湿式脱硫除尘流程如下图所示。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应用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实例包括:1. 在河北邢台英都化工厂含单质硫气体的净化工艺中,成功地解决了原有气体净化系统中气体单质硫含量不达标的问题,除尘效率达到99.8%;设备由原来的直径3米、高32米下降为直径1.6米,高14.64米,设备投资大大降低;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经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总湿板压降120Pa。 2. 本技术和设备在山东得克公司脱硫工程中应用,气量10000Nm3/h,设备直径φ1000,高6100mm,脱硫率达99.5%。三、 技术指标采用气液并流,空塔气速可达到5~15m/s,液气比达到5 L/m3;全塔总压降<150Pa,脱硫率≥99.5%,总除尘效率可达到99%;对0~5μm粒径的微细粉尘分级效率达到85%;与气液逆流相比,处理相同气量和粉尘浓度时,能耗可降低25%,设备尺寸减小50%~60%,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可减少40%以上;操作时不会出现液泛、雾沫夹带或带水现象,塔板上无结垢;操作时不会产生粉尘的再飞扬问题。四、 市场前景并流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及设备是针对锅炉烟气处理、化工、制药、食品、废气处理等领域的含尘、含硫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开发的一种运行费用低、脱硫、除尘效率高的环保技术与设备。氨法、双碱法、镁法、石灰石—石膏法等各种方法锅炉烟气脱硫除尘;钢铁行业烧结烟气的脱硫除尘;化工、制药、食品、建材等行业的工业除尘;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操作;有害气体的净化、冷却和增湿;处理高温、高湿和有爆炸危险的气体;H2S、HCl、NH3、HF等气体的吸收;恶臭气体的脱臭。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可对应多种解决方案。六、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七、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及联系人:张少峰电话: 022-60204596 13132081566 邮箱: shfzhang@hebut.edu.cn八、 附件:成果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掘锚支一体化快速 掘 进作业平台
安徽理工大学与多家企业及科研单位合作研发了综掘安全快速一体化成巷工艺及机械化成套装备,并在煤矿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013年 12 月“综掘安全快速一体化成巷工艺及机械化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交流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对自动化,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机电器与控制等专业既是一门基础技术,又是一门专业技术,因为它不仅分析各种基本的变换电路,而且结合生产实际,解决各种复杂定位控制问题,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本项目研究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城市内部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整合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表面和水中 ATP 一体化快速检测拭子
已有样品/nTMATP一体化快速检测拭子,采用专利的吸管式水样采集器和棉拭子,以及液态稳定酶和配方,与市面上的手持式ATP生物发光检测仪联用,能在10几秒内实现ATP的高灵敏检测,具有超级便捷、出众的灵活性、卓越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等优点,2-8°保存条件下能保证1年之内稳定。室温(20-25°C)可保存30天。寻求国内外产品销售代理商和为ATP检测仪器提供配套试剂。由于三磷酸腺苷(ATP)是所有生物(包括细菌,细胞等)中的能量分子,因此ATP是完美的表面和水洁净程度指示分子,广泛用于食品制造、医院环境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体化单管蒸发冷凝实验台
单管的性能是设计换热器时最主要的参考依据,以往的实验系统通常是分别 建立蒸发和冷凝实验台并利用压缩机来进行循环。这样实验系统投资和占地都比 较大,同时由于压缩机的限制可以实验的制冷剂工质也是有限的。开发的一体化 实验台建蒸发和冷凝合成一个实验台,同时利用制冷剂泵作为循环动力,可以对 几乎所有的工质进行相关实验大大减小了实验系统的投资,也使得实验范围得到 了极大的拓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烧结烟气与焦炉烟气高炉一体化处理技术
钢铁行业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中约有 40%以上的烟(粉)尘,70%以上 SO 2 ,50%以上 NOx,90%的二噁英来自烧结机,焦炉烟气中也含有较高的 NOx 和二噁英,烧结烟气和焦炉烟气的治理是钢铁工业烟气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环境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推进开发烧结烟气和焦炉烟气高效脱硫、脱硝、二噁英协同处理技术对解决钢铁企业所面临严峻的环保问题,提升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关键意义。针对烧结烟气和焦炉烟气治理困难、处理成本高、处理后副产品难处理等问题,分别研发了利用高炉处理烧结烟气协同脱硫、脱硝、脱二噁英并回收二氧化碳新方法与高炉处理焦炉烟气协同脱硫、脱硝、脱二噁英并回收二氧化碳新方法,充分利用钢铁企业高炉的高温和强还原能力等优势,还原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解二噁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并回收利用烧结烟气的显热及其中的一氧化碳资源,可发挥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为我国钢铁企业解决环保难题提供金钥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体化柔性关节及仿人柔性机械臂
成果简介:本项目研制的柔性一体化关节采用机电一体的模块化设计,具有高力矩稳定输出(输出力矩70Nm),高集成化(机构、驱动电路和通信模块集成于关节之中)、互换性好(肩、肘关节可直接替换)、可靠性高等特点,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机械臂成本,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关节内部含有弹性环节,存在内在柔性,当与环境或人接触时,可以保证人不受伤害以及机械臂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测量关节的输出力矩,获得比传统关节更好的力控制精度与稳定性。 本项目在柔性一体化关节的基础上研制了仿人柔性机械臂,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本成果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产品特点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 本产品获得过江苏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复合污染预警溯源协同监管一体化技术平台
1.痛点问题 面对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全国大多数城市在PM2.5与O3复合污染防控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 (1)尚未建立PM2.5与O3复合污染协同管控体系。PM2.5一次排放、NOx、VOCs等前体物排放水平相对较高,如何通过NOx和VOCs协同防控实现PM2.5与O3的同步改善,现有技术体系尚难以直接用于当前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2)海量大气环境及化学成分监测数据应用不完善。基于现有监控设备,数据应用深度不足,无法有效支撑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海量数据如何服务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尚没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3)PM2.5与O3及其前体物污染预警与应对不精准。不同区域前体物排放及气象条件差异较大,VOCs和NOx生成PM2.5与O3的转化路径,以及贡献比例解析存在较大困难,已有成果针对污染控制的减排策略仍不清楚。 (4)工业源VOCs缺乏精细化管控。工业VOCs排放涉及行业众多、化学成分复杂,企业存在环保内部管理能力不足、配套设施治理效果差、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等问题,政府部门开展污染溯源与排放监管存在较大困难。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建立了城市内外部多种空间尺度污染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贡献评估工具,锁定贡献较大的区域及具体排放源,实现了针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小尺度区域内的污染溯源与动态监管技术的集成应用,建立了高值预警、热点分析、指纹比对和快速锁定的流程化溯源方法,快速排查高污染时段、点位及其来源,针对污染源建立了一企一档、绩效诊断、现场核查、评估反馈、跟踪复核等多个环节环境绩效诊断闭环管理工具,针对溯源排查结果形成污染源病例库,解决了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能够为监管执法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撑。 合作需求 与本领域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化相关工作,推进产品和服务形态的迭代升级,进一步聚合优质资源,培育专业化技术研发与实施队伍,拓展客户渠道,挖掘市场潜力。
清华大学 2022-06-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951 9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