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二乙基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二乙基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表面活性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M为碱金属离子,R为C的烃基,m和n为乙氧基团的加合数,m+n取值范围为2~10。本发明的表面化活性剂能在高温高盐高二价金属离子的条件下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的优良性能,可用作高温高盐高硬度的苛刻油藏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反应条件温和,适于规模化生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具有6.3T矫顽力的钴-萘环氮氧自由基分子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6.3T矫顽力的钴‑萘环氮氧自由基分子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分子磁体化学式为[Co(hfac)2(EtONapNIT)]n,式中n为1到正无穷的自然数。其制备方法是将六氟乙酰丙酮钴的正己烷悬浮液回流超过两小时,降温并加入EtONapNIT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室温挥发几天后得到目标产物。所述分子磁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具有很好的空气稳定性。配合物在零场下展现出慢磁驰豫行为,2K时具有非常大的磁滞回环,矫顽场接近6.3T。这种具有大的矫顽场的分子磁体材料,可有效减少信息存储器件在环境微扰下产生的信息丢失情况,因此在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具有非常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抑制肿瘤侵袭和扩散的双重调控的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抑制肿瘤侵袭和扩散技术,特别是一种抑制肿瘤侵袭和扩散的具有磁场和光照双重调控的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和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并且具有磁场和光照双重调控的超分子组装体,同时提供了该组装体的制备方法。/line本发明中的超分子组装体是一种能够通过光照和磁场诱导的形貌转化的纳米纤维聚集体。这些独特的能力是通过将生物相容性的靶向肽连接在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下与β-环糊精修饰的透明质酸非共价交联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癌细胞的表面的透明质酸受体过度表达,得到地磁定向聚合的多糖为基础的组装体,其可以在纳米纤维网状结构中特定地吸引癌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挽救肿瘤细胞迁移的小鼠。本发明是实现生物超分子组装体对较弱的地磁场精确响应的第一个实例,为减少肿瘤细胞转移造成的死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刺激响应性纳米超分子生物材料。
南开大学 2021-04-10
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介导新型高效的肝癌转移模式并与抗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生长快,易转移,多数患者就医时已错失根治性切除机会。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价格昂贵,且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仅能延长晚期未手术肝癌患者3个月生存时间。目前尚无指示索拉非尼疗效的标志物可用于临床。生命科学学院庄诗美教授团队联合附属肿瘤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给予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组织中具有肿瘤包绕血管(Vessels that encapsulate tumor clusters,VETC)症状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延长其总生存和复发后生存时间,但对于不具有VETC结构的肝癌患者则无显著疗效,这提示VETC血管结构可能作为索拉非尼临床用药的标志物。       庄诗美教授团队于2015年首次揭示VETC血管能够帮助癌细胞在血管内皮包裹中成团入血转移,为肝癌提供不依赖于运动侵袭的新型高效转移模式。该研究同样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Hepatology,并获同期亮点推介及专家评述。揭示了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 2021-04-13
结直肠癌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循环肿瘤DNA甲基化分子标记物
  在该研究的训练组和验证组人群中,CRC诊断模型和预后预测模型均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人群中,该诊断模型准确率均达到96%,并且在验证组中该模型诊断敏感性达87.9%,特异性达89.6%,相对于目前临床常用的结直肠癌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准确率为67%,诊断准确度大幅度提高。在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面,根据ctDNA甲基化标志物预后预测模型计算得到联合预后评分指数(cp-score)对患者的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临床常用的预后指标,如肿瘤原发部位、TMN分期、CEA等。而将cp-score与这些常规预后指标结合以后,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训练组患者中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82%,在验证组患者中对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87%。对预后的准确预测,可很好的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例如对预后不佳者避免给予过度的治疗,而对复发高危患者则给予更为积极的辅助治疗等。 研究团队还在前瞻性队列中验证了单个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通过对1493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同时进行的肠镜筛查和血浆ctDNA甲基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ctDNA甲基化标志物可检测出26例早期肠癌患者,26例进展期腺瘤(癌前病变),对肿瘤的检出敏感性达89.7%,特异性达86.8%,对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敏感性达33.3%,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现有的无创筛查方法有所提高。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优化结直肠癌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瑞华教授团队的这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在肿瘤液体活检领域又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突破,不仅为CRC的筛查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CRC的精准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目前该团队仍在积极开展ctDNA分子标志物在其他肿瘤筛查、诊断、预后预测、靶向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基础和转化研究,为发现更多的早期肿瘤患者,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提供更多、更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中山大学 2021-04-13
术中前哨淋巴结精准定位及免活检 一体化肿瘤转移诊断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渗氮钢的抗磨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渗氮钢的抗磨添加剂组合物,它包含(A)一定量的矿物油,或合成油作为稀释油,含量为 0~15wt%;(B)至少一种含磷的抗磨添加剂,含量为20~90wt%;(C)至少一种含硼的极压抗磨剂,含量为3~20wt%;(D)至少一种含钨的抗磨添加剂,含量为1~15wt%;(E)至少一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极压抗磨剂,含量为5~20wt%.将上述添加剂组合物按0.6~1.4wt%加入到基础油中,制备的抗磨润滑油在渗氮钢表面的抗磨性能优于基础油在渗氮钢表面的抗磨性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一种抗粘结自流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单元的施工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119901.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粘结自流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换热单元的施工方法,属于炼焦工艺过程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其步骤为:单排组件的焊接;单排组件的清底;气雾喷涂不粘涂层;换热单元的焊接,多个单排组件以相同间距排列并焊接固定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结构的换热单元本体,所有的上换热工质输送管上端口分别焊接连通在蒸汽排出管上,所有的下换热工质输送管下端口分别焊接连通在冷却水入口管上,换热单元本体在装配时,换热单元本体下侧的绝热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度。本发明采用首先焊接单排组件,然后喷涂不粘涂层的施工形式,不仅易于不粘涂层充分均匀的喷涂,且避免了不粘涂层在焊接时遭到高温及机械破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特定植物源脂肪酰胺开发抗退行性病的系列功能食品及新药
中试阶段/n该成果发现特定脂肪酰胺在缓解骨质疏松和神经保护方面具有显著 功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含特定脂肪酰 胺的药食两用植物为主要原料,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设计开发了 具有增加骨密度及抗疲劳、抗抑郁和改善记忆能力功能的保健食品,拥 如下系列独创性的核心技术:1. 阐明了特定脂肪酰胺的生理功效及其作 用机制。2. 创建了植物源的特定脂肪酰胺的单体制备及其含量检测技 术。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系列脂肪酰胺单体制备技术及其含量检测 技术。3. 含特定脂肪酰胺的植物提取物制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Pt基催化剂抗一氧化碳中毒催化加氢过程
催化加氢过程是现代工业的重要过程, 是清洁 燃料和高阶化学品生产中 的关键步骤。 经估算 催化加氢在整个 化学工业体系 中的占比 超过 3 0% 。 在 催化 加氢 工业 过程中, 虽然使用粗氢作为氢源 具有 工业装置简单 、 更高的经济性 等特点 ,但是粗氢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从几百到几千ppm ) 会造成加氢催化剂很快失活。 这部分ppm 量 级的CO 由于 和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 ,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占据催化活性位,从而使得反应物分子无法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而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 所以,现代催化加氢过程一般使用更为昂贵而且工业装置更为复杂的 高纯氢 系统作为 氢源。 发展新型高效贵金属催化剂,提高贵 金属 催化剂 对 CO 耐受度, 甚至 直接利用粗氢进行 低温 催化加氢反应 , 从而 降低加氢成本 和工业催化装置的复杂性 是该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 。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63 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