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表面生物活性新型骨植入体及产品
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16-04-21
一种新型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所述包括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和纳米改性层,所述纳米改性层为纳米晶磷酸钙。所述多孔磷酸钙陶瓷基体表面通过改性处理自组装形成一层纳米磷酸钙,从而使材料表面/界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利于吸附成骨相关蛋白和细胞,材料植入体内后能快速释放钙、磷离子,促进新骨形成,进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性,同时该陶瓷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四川大学 2016-10-20
以石膏为原料制备活性碳酸钙
成果简介以化学石膏为原料, 加入碳酸钙活化剂和碳酸氢铵研磨, 用水洗涤沉淀物后干燥, 得到粒径 0.2-5 微米活性碳酸钙产品, 滤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硫酸铵固体。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已完成工业化生产小试。技术指标活性碳酸钙球形, 0.2-5 微米。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活性碳酸钙是 8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材料, 作为无机填料现已广泛应用于橡胶、 塑料、 造纸、 涂料、 油墨等工业产品中。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乌骨鸡黑色素及其活性多肽产品的研制
项目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外还未出现商品化的乌骨鸡黑色素和抗氧化 活性多肽产品,本项目采用酶解、膜分离等现代技术获得了具有较强抗氧 化生物活性的乌骨鸡黑色素和活性多肽胶囊产品, 并确定了其适用于中试 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制定了其质量标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 依据。成果的引用可进一步深入开发我国特有的乌骨鸡资源,提高其附加 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好
南昌大学 2021-04-14
膜表面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真菌疏水蛋白
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真菌疏水蛋白是由丝状真菌在生长的特定时期分泌的一类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分泌型的小分子量、疏水性蛋白质,它们可以通过自我装配在两相界面形成两亲性蛋白膜,改变介质表面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是已知表面活性最高的蛋白之一,有着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真菌疏水蛋白是纯天然生物提取制品,无毒害,无污染;耐酸碱,抗相变能力强。自我装配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透气不透水性。由于它的特性,使得它具有众多优点:(1)自
南开大学 2021-04-14
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具有通式(Ⅰb)的结构,通式中R为2或3或4位上的烷基、卤原子、羟基、羧基。本发明还公开了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将β—席夫碱乙醇与取代苯甲酸反应制得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双子叶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杀灭或抑制生长作用,可以用做除草剂有效成分。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3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开发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温和及低刺激性,是一类绿色表面活性剂,本研究采用新的工艺技术,降低了产品成本。
江南大学 2021-04-13
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本项目是以脂肪醇与葡萄糖为原料,生产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本合成工艺先进,产品质量好。产品可应用于日用化工、农药等行业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创新要点:采用一步法合成工艺,产品质量好,成本降低。 推广情况:已与江苏东泰精细化工公司合作,完成了小试工作。
江南大学 2021-04-13
耐热、高活性β-葡聚糖酶的构建及生产
β-葡聚糖酶是啤酒工业和饲料工业主要的酶制剂。目前该酶制剂主要存在 的问题是耐热性差和产酶水平不高的问题。本项目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手段,从酶分子结构着手,构建耐热、酸性条件下活性高的β-葡聚糖酶。在不提高酶生产成本的前提下,酶的活性不低于 50000U/g,在酸性 55-80℃条件下孵育20 min,酶活性大于 80%。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价格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创新要点 (1)采用基因融合、蛋白质分子改造技术从本质上提高酶分子的耐热性和表达水平; (2)β-葡聚糖酶的耐热性在 80℃条件下处理 30 分钟,酶的残余活性大于90%,酶的活性活性不低于 5000U/g。 
江南大学 2021-04-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活疫苗及制备技术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俗称红鼻子病,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呼吸道和生殖道疾病。该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奶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并产生呼吸道感染还容易继发牛的细菌性肺炎,疫苗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该项目所用的材料是牛疱疹病毒1型BHV-1临床分离株,具有全部的毒力因子和其他免疫原性很好的抗原。因此,以该病毒为基础构建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菌株所制备的基因工程疫苗对牛免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α疱疹病毒成员的主要毒力基因TK基因和牛疱疹病毒1型的十个囊膜糖蛋白之一gE基因的缺失疫苗相较只缺失TK或gE基因的缺失的疫苗更安全可靠,更方便实际操作。 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的IBR疫苗和试剂盒上市。该项目通过开展诊断方法研究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制定相对应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有望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盒,可以保障肉牛业和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畜禽产业链的运行,稳定牛肉牛奶供应,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具有在全国推广应用的价值,推广前景看好。 转化条件:具有GMP车间,实现规模化生产。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