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才需求:化学工艺、化学合成、高分子等相关专业、领域人才
化学工艺、化学合成、高分子等相关专业、领域人才
山东世纪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8
人才需求: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5名
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5名
山东如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一种与湖羊睾丸重量主效QTL有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湖羊睾丸重量主效QTL有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领域。该SNP分子标记位于绵羊11号染色体第54289512位碱基,该位点处出现C和T两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该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湖羊睾丸重量显著相关,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睾丸重量显著高于TC和TT基因型(P<0.01)。将所述SNP分子标记应用于高繁殖力种公羊的早期选育,对提高羊群生产能力和增加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大学 2021-01-12
新型高分子纳滤膜技术在农村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拟通过建立复合纳滤膜多层结构的协同设计方法,丰富复合纳滤膜制备的理论基础,提升纳滤膜的分离性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纳滤膜制备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抗肠病毒71(EV71)己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是关于治疗肠病毒71(EV71)感染的式(M)化合物、药物组合物,以及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制剂方法和用于这些合成中的化合物。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类己内酰胺类化合物,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这类化合物治疗EV71感染的方法。本发明基于EV713C蛋白酶的晶体结构特征,通过结合活性区域的结合位点,设计一系列含六元内酰胺类3C蛋白酶抑制剂。本发明的第一个优点是其提供的己内酰胺类抑制剂,可有效抑制EV713C蛋白酶。本发明的第二个优点是提供的己内酰胺类抑制剂,可有效抑制SARS病毒主蛋白Nsp5蛋白酶。本发明的第三个优点是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半胱氨酸蛋白酶诱发疾病药物,如小儿麻痹症、普通感冒等。通过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II,III,VII,对细胞培养中的EV71病毒显示了非常好的抑制活性,在活体内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性质。本发明的目标是发现一类抗肠病毒71特别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并提供用于所说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合成的中间体和这些合成的合成方法。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发 明 人】郭立玮;杨进;卞慧敏;龚婕宁;刘陶世【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制剂,属中药领域。【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制剂,由原料药金银花1-12重量份,白僵蚕1-6重量份,蝉蜕1-6重量份,生地1-12重量份,黄芩1-6重量份,黄连1-6重量份,黄柏1-6重量份制成,配伍药物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糖浆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或片剂等各种口服剂型。本中药运用中医学“扶正祛邪”和“养阴托邪”理论组方而成,体现了“祛邪务早、透邪外解和预护其虚”的指导思想;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能促进淋转,增加抗体,增加淋巴细胞DNA合成和IL-2的产生,同时又有类似肾上腺皮质缴素的作用,对许多病毒性疾病初起时免疫功能抑制的病理有很好的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对三种猪肠道冠状病毒易感的猪回肠上皮细胞株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三种猪肠道冠状病毒均易感的猪回肠上皮细胞株。通过对IPI‑2I细胞的克隆筛选,获得了一株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δ冠状病毒(PDCo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均敏感的细胞株IPI‑FX,该细胞株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9115。PEDV、PDCoV和TGEV均能在IPI‑FX细胞上有效增殖,增殖滴度均高于106.0TCID50/mL。为深入开展猪肠道冠状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制及混合感染等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细胞,在IPI‑FX细胞上开展相关研究能更好地反映猪体感染时的真实情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猪流行性腹泻-猪德尔塔冠状病毒(vPEDV+PDCoV)二联灭活疫苗研制
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的头号疾病,每年给我国生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导致仔猪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致病原是变异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vPEDV)和新现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防控vPEDV和PDCoV感染致病的疫苗。 本科技成果是我校动科院预防兽医学以唐玉新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聚焦于猪肠道腹泻病原研究,成功分离出稳定、高滴度的vPEDV和PDCoV为基础成功研制而成。PDCoV是导致仔猪腹泻的新现猪丁型冠状病毒,该团队在我国大陆本土首先发现并进行了系统研究,成果率先在国际SCI源刊物报道,该论文已成为ESI热点论文(2015)和高被引论文(2016),实现了江西农业大学高被引论文零的突破(引自:基于ESI的江西农业大学优势学科评估分析报告(第1期),图书馆信息简报,2017年6月)。vPEDV+PDCoV疫苗创制工作,获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资助(2017YFD0500600),目前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等工作,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成果目前已经转让给国内一家疫苗上市公司,转让金额1500万元。本项目研究产品有望成为我国一类新兽药,上市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估算,每年可减少仔猪死亡约1000万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亿元,对提高生猪生产效益,降低动物病原对人类的威胁,保障人类健康和动物源食品安全,维持CPI稳定均可起到十分的重要作用。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苯骈α-吡喃酮类化合物作为抗γ型人类疱疹病毒药物的应用
本技术成果是以人类II型拓扑异构酶的ATP结合位点为药物设计靶点,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获得 一系列可能具有人类II型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在细胞水平对筛选获得的化合物进行抗KSHV裂解 复制抑制实验,发现其中一类新型苯骈α-吡喃酮类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KSHV的裂解复制,且只有很低的 细胞毒性。此后在同属人类γ疱疹病毒的EBV病毒上对此类化合物进行细胞实验,证实此类化合物对EBV 裂解复制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并保持较低毒性。通过拓扑酶功能抑制实验证实其中部分化合物明确具有人 类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活性。 此类苯骈α-吡喃酮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K SH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如经典型卡波西氏肉 瘤(C l a s s i c-K S)、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氏肉瘤(A ID S-K S)、器官移植相关型卡波西氏肉瘤( p o s t- transplant KS)、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卡斯特莱曼病等,同时亦有望用于治疗或预防EBV感染引起的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和鼻咽癌的疾病。
中山大学 2021-04-10
北京师范大学病毒进化溯源技术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二次)
北京师范大学病毒进化溯源技术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6-2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3 54 55
  • ...
  • 68 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