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脑细胞微环境检测新方法与脑内新分区系统的发现
脑深部神经网络存在的微环境是人类尚未踏足的纳米尺度超微结构空间。课题组发明了新型检测技术,解密了该空间结构特征,发现脑内新分区引流系统,提出了脑分区稳态理论,新方法已在多个前沿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北京大学 2021-02-22
“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淮阴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践
“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的淮阴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践近十年来累计投入 1.98 亿元,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台、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方面建成了高水平智慧化数字校园,在学科与信息化融合、网络安全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淮阴工学院 2022-07-29
不锈钢城轨客车车体焊接质量在线监测与评估技术及装置
城市高效、绿色交通的迫切需求,促进了不锈钢城轨客车的快速发展。不锈钢车体结构基本特点是由数万个小尺寸电阻点焊或激光焊点组焊而成的薄壳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保证不锈钢车体结构强度及制造质量的关键,不锈钢车体焊接质量监测亦成为关系不锈钢城轨客车制造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吉林大学焊接质量监测技术团队多年聚焦不锈钢车体电阻点焊、搭接激光焊焊接质量的在线监测及无损检测技术与装置的研发,为相关制造企业保障不锈钢车体焊接制造质量提供技术手段。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国成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技术及装置基本成熟,已有百台套以上在相关轨道客车制造企业获得应用。 项目图片 (1)电阻点焊过程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2)电阻点焊接头阵列探头超声波智能检测系统 (3)搭接激光焊缝超声波智能检测系统 (4)电阻点焊压痕精密检测系统
吉林大学 2021-05-11
近海多营养层级生态系统构建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针对当前人类活动干扰已严重导致沿岸水域生境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丧失、生态灾害频发的实际,通过开展对沿岸河道水域、滨海湿地、滩涂区域、近海海域和岛礁周边进行生境恢复,灾害防控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综合实现沿岸水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提升其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能力。 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针对我国围填海等海洋工程快速实施导致滨海湿地严重退化的实际,通过对南汇边滩湿地、金山城市沙滩湿地进行生态系统和生境恢复,筛选了海三棱藨草作为南汇边滩湿地恢复的优势物种、狐尾藻作为金山城市沙滩的优势物种;结合海三棱藨草发育繁殖方式,快速构建海三棱藨草群落,结合投放底栖生物,实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逐渐恢复;并通过构建IMTA模式,构建狐尾藻——鱼类——虾蟹等综合生态系统,恢复了金山城市沙滩水质,最后综合构建了适宜上海滨海湿地恢复技术。   上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2. 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由于中国近岸滩涂资源丰富,尤其是南黄海江苏辐射沙洲是我国典型的海洋沙脊系统,该海域已经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海水养殖产业基地,养殖品种包括文蛤、绎蛏、青蛤、泥螺、条斑紫菜等。根据辐射沙洲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现状,构建针对该海域的覆盖全年的氮磷生源要素移除匹配模式,该模式涵盖条斑紫菜养殖生态修复、绿潮藻的快速打捞与资源化利用以及江蓠属大型海藻的引种。通过匹配模式的建立,降低海域污染物含量,从而缓解该海域氮磷富营养化。   南黄海辐射沙洲区域紫菜养殖生态修复 3. 近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截止2018年,黄海绿潮已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发生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造成重大破坏。我们对黄海绿潮藻生物学、漂浮海区、绿潮溯源、暴发机制、迁移路径、预警预报等方面研究已取得很大重要进展。为了有效控制南黄海绿潮源头,研发了绿潮浒苔多项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绿潮藻食品加工制备技术、浒苔多糖提取技术、浒苔多糖化妆品制备技术、浒苔SOD酶纯化技术、浒苔生物乙醇制备技术等。研究发现南黄海源头漂浮浒苔质量高,蛋白质含量达到32%,可以作为海藻健康食品生产,目前已建立了绿潮浒苔食品生产线1条,2016年加工绿潮浒苔原料16吨,直接经济价值为64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   黄海海域漂浮绿潮灾害与资源化利用 4. 岛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 针对我国岛礁生态系统破坏生境退化的严重问题,我们研发了“压力——状态——响应——策略”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对枸杞岛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展开调查;根据海藻场生态系统调查结果,采用指标体系法,对藻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从藻场生态系统压力、藻场水质状态、藻场生物群落结构和藻场生态系统功能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建立海藻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在瓦氏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及瓦氏马尾藻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建立了瓦氏马尾藻人工育苗工程技术和藻礁幼苗海区投放工程技术,以期恢复枸杞岛瓦氏马尾藻天然藻场和保护生境生态。   岛礁马尾藻藻场生态系统恢复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航空航天大型复杂结构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新一代航空航天器的跨代高性能要求使得其尺寸越来越大、材料体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制造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型号质量和精度要求,亟需变革制造模式。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是解决该难题的最佳新途径。但机器人精度低、刚性弱、加工稳定性差等难题制约了其应用于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精制造,且核心装备被国外发达国家垄断,迫切需要突破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形成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大型复杂构件原位加工与装配融合的制造能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 技术特征 围绕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精、高质量制造急需,突破了基于误差相似度的机器人精度补偿、机器人变刚度建模与加工颤振抑制、融合多源信息的在线感知与自适应工艺、多功能末端执行器研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多台套多功能末端执行器和高精度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智能钻/铆/铣制造装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关键结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技术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刘志明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关键结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技术”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关键结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技术”项目旨在有效消除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可能存在的结构安全隐患,围绕准确评估和可靠提升结构疲劳寿命两大目标,建立了结构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结构运用载荷识别技术体系和结构可靠性提升技术体系。本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178篇,为应用单位新增利润159.6亿,税收 29.2亿,节支33.3亿。成果经专家评价:“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结构载荷识别方法、结构可靠性提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等联合完成。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每年评审一次,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2019年授奖项目共3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6项、二等奖188项,10人获得青年科学奖。  相关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912/t20191223_413180.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航空曲面有机玻璃透明件成型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
成果描述:航空曲面有机玻璃透明件生产线是由成型模具、钻孔模具、施力与控制系统、加热与保温系统、切边与打磨等设备组成。所开发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具有多个尺寸,且质量高、光学成色好。玻璃曲面成型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温度和施力,满足成型工艺的要求。所开发的成型模具和钻孔模具加工效率高,产品具有较好的成形精度和位置精度。市场前景分析:本成果主要应用在航空制造领域,应用于飞机圆弧挡风玻璃的制造维修。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海洋混凝土结构用长寿命高强耐蚀钢筋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该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类二等奖。1.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系统建立了海洋混凝土结构用长寿命高强耐蚀钢筋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包括:(1)严酷环境下混凝土中合金钢筋全寿命连续耐蚀理论与腐蚀自抑制技术;(2)严酷环境下混凝土中高强耐蚀钢筋耐蚀性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3)高强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2. 工程应用与推广。研究成果应用于青连铁路胶州湾特大桥工程,为长寿命高强耐蚀钢筋制备与应用提供了系统技术,有效保障了严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长寿命服役。
东南大学 2021-04-10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协同设计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创立了多模式公交网络供需辨识与协问设计技术,研发了多模式公交网络协同仿與与效能评估技术、多模式公交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及面向多模式公交网络的智能版务技术与平台,大幅提升了多模式公交运行信总化管理水平和公众出行服务能力,项目攻克了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协同设计与智能服务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解决了当前城市公交系统缺乏协同、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了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协同设计、综合评佔、协调控制与智能服务的技术突破.成果在京津翼、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城市的工程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了应用城市公交系统的整体效 能,有力支撑公交都市国家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硝酸酯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活性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硝酸酯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许多血管疾病都与血管内皮细胞衍化释放的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的代谢有关系。NO是一种可以通过细胞膜扩散的气体自由基,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性调节分子,具有:1)调节血管张力和心肌收缩力,参与动脉血压及器官组织血流量的调节、2)维持血管内皮完整、促进血管新生、3)抑制平滑肌细胞粘附、增殖和迁移、4)抑制血小板在局部的粘附、聚集和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粘附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等作用。一氧化氮的重要生理功能,为心血管材料的制备与修饰提供了新视角。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硝酸酯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硝酸酯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具有缓释气体小分子物质NO的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硝酸酯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为端羟基可降解聚合物的端羟基共价连接M基团或N基团所得的硝酸酯聚合物、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5 226 227
  • ...
  • 311 3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