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低温余热发电总成设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地热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高效性、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中国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地热流体温度普遍处于 150℃以下。尝试利用这部分中低温地热能用于发电,既有助于解决发电紧张的问题,又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天津地区拥有 10 个地热田,覆盖面积达到 8700 平方公里,地热资源的应用,给天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套装置产生中低温发电的效率约为 6%。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可以进行总成设计,以及蒸发器、冷凝器、循环工质(工质配比)等。具有不同的设计理念,通过设置系统参数、增加部件等方式,提高发电效率。采用一种与 Kalina 循环耦合的中低温地热能发电装置。Kalina 地热发电循环是在 ORC 基础上将“纯”循环介质变成氨水混合物,从而实现变温蒸发,混合物的沸点与热源温度能够较好地匹配,减少熵的增加。在装置结构上:由高温回热器、发生器、分离器、汽轮机低温回热器以及冷凝器依次串接、第一节流阀并联接于高、低温回热器之间,构成 Kalina 地热发电系统;由第二冷凝器、溶剂泵、蒸发器、节流阀以及吸收器依次串接构成吸收增温系统;通过节流阀接于分离器、吸收器于高温回热器,使吸收增温系统与吸收式地热发电系统组合成为本发明。本装置可产生 100℃左右的吸收温度,同时将地热废水的排放温度降至 60℃左右,达到用低品位的地热能提高机组发电效率的目的。工质种类及状态参数也均与Kalina 系统相吻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获 2003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利:带有吸收增温系统的中低温地热发电机组(CN201010261139)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约为 4.4×1027kJ,蕴含发电能力可达 6740MW。我国 2/3的面积年日照时间在 2300 小时以上,每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 3340-8400MJ,蕴含发电能力约 1400 万亿 kwh/a。地热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地热井发电投资费用为 10000 元/千瓦。 应用领域:地热水、地表水的余热发电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支持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用能效率低下,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 10.3%、美国的 28.6%。我国工业用能中近 60-65%的能源转化为余热资源,其中温度低于 350℃以下的低温余热约占余热总量的 60%,提高用能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对这部分余热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本项技术 是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推动膨胀动力机的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系统,适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有大量低温余热的产业领域,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推广到可再生能源产业领域。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系统的创新点在于将低沸点有机工质用于热力循环中的热交换过程,有效实现低温余热换热;还在于利用膨胀动力机将有机工质产生的高压蒸汽转化为发电机驱动力,从而实现低温余热资源发电,膨胀动力机还可以拖动风机,水泵等设备。本系统突破了现有低温循环发电系统对于余热温度的最低要求,可用温度最低降至 80℃(低于 80℃系统经济性会降低),实现了低温余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工质泵、有机工质余热锅炉、膨胀动力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在核心设备的选用方面,膨胀动力机可选择螺杆膨胀机、涡轮机等设备。其中,螺杆膨胀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寿命长、安全可靠、易于维修,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不暖机、不盘车、不发生喘振、对介质品质要求不高、可无人值守全自动工作的特点,尤其适宜结合低沸点有机工质应用于低于 350 ℃的低温、低压余热回收利用;而采用涡轮机占地小,效率高,造价低,特别适用于余热量较大的场合,常被国外同类系统所选用。低温有机工质可选择 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等工作介质,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温度的热源应当选取不同的工质,并且工质的优选也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目前余热利用技术受到各方面重视,我国余热资源多,用户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阔。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作为热力循环的工质与低温余热换热,通过产生高压蒸汽推动螺杆膨胀机、汽轮机或其他膨胀动力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大量废弃的余热转变为电力,节约了企业的电能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收到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应用领域: 本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具有大量低温余热的产业领域,还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应用于再生能源产业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的结构设计及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由于天然植物的各类有效成分具有各自特殊的结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的有效成分我们开发了专用的提取树脂,例如黄酮类有效成分提取专用树脂、生物碱提取专用树脂、有机酸提取专用树脂等,成功制备了天然植物各有效成分的高纯度提取,且与现有树脂法提取工艺相比,吸附容量大大提高,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降低。这类专用树脂的研发和生产,有效弥补了目前商品化提取树脂结构单一、使用中仍以盲目筛选为主的缺陷,对于天然植物深入的药用硏究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装配式桥梁结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桥梁抗震减震理论与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便携式电路原理实验仪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电路原理实验仪,包括实验仪本体,所述实验仪本体的下方设有基座,所述基座靠近实验仪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实验仪本体靠近基座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靠近基座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且支柱活动设于固定凹槽内,所述固定凹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槽道,且第一槽道设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槽道内活动设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延伸至第一槽道外,所述固定柱活动设于卡槽内,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对称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拆卸基座和支柱,便于人们携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拆卸基座和支柱,便于人们携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一种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目前,大多数桥式逆变器采用硬开关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在PWM逆变器中,输出变压器、滤波电感和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占主要部分,为了减小电力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必须提高逆变器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但是高频化后,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急剧增大,导致功率开关器件的结温急剧上升,阻止了功率变换电路的高频化;而且高频化后功率开关器件很大的电压、电流变化率将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附加成本低、易于工程实现,提高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密度,降低电磁干扰,简化控制方法的软开关逆变电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低端MO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端MO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驱动领域。它包括电路连接的负压箝位驱动单元与BOOST升压单元;控制方法的步骤为:(1)控制S1与S4处于导通状态,S2与S3处于关断状态;(2)控制S1、S2、S3和S4处于关断状态,Q栅源极上的电压始终维持在U3上不变;(3)控制S2与S3处于导通状态,S1与S4处于关断状态,Q上的栅源电压将会被箝位在电压U4上,Q瞬间被关断;(4)控制S1、S2、S3和S4都处于不导通状态,Q栅源极上的电压维持在U4上。其中S1、S2、S3、S4和Q均代表不同的MOSFET开关管。本发明提高了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可有效防止开关器件的误导通。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脉冲功率开关电路封装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功率开关电路封装结构。包括第一铜箔、 半导体脉冲功率开关芯片、电容、第二铜箔、铜柱、磁开关和第三铜 箔;电容的一端焊接第三铜箔,另一端焊接铜柱的一端,铜柱与电容 的中心轴垂直,铜柱的另一端穿过磁开关的中心焊接至第二铜箔的一 端,第二铜箔与电容的中心轴平行,其另一端靠近电容的一面焊接半 导体脉冲功率开关芯片的阳极,半导体脉冲功率开关芯片的阴极焊接 第一铜箔。本发明将多个外围器件与半导体脉冲功率开关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 CMOS 基准电流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CMOS 基准电流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构建 了两个工作于饱和区的 MOS 管,使流过这两个 MOS 管的电流相等且 由其栅源电压的绝对值之差得到,并利用该电流产生基准电流或基准 电压。在这两个 MOS 管的导电类型相同时,通过调整其尺寸,将其栅 源电压的绝对值之差转化为其阈值电压的绝对值之差;在这两个 MOS 管的导电类型相反时,通过调整其尺寸,使输出的基准电压对温度的 导数为 0。本发明能有效消除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457 4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