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电弧放电检测系统
在串联回路中,当电弧或放电现象发生时,对电流进行频谱分析,根据电流 的频谱特征变化来确定是否有电弧发生,提供预警信息或保护动作。为了防止在 开关的瞬间或受到其他脉冲电流的干扰造成电弧故障检测电路误动作,同时在频谱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电弧时间长短等其他特性作为电弧故障的判据。系统的硬件 部分包含电流检测、滤波、故障特征提取等模块。软件部分包含信号采集、信号 处理、故障判别等模块,并综合时间等其他因素降低误报率,提高检测系统的可 靠性。在算法中,采用了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成果包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穿戴式智能外骨骼手功能康复机械手
种便携式的外骨骼式手功能康复训练器,用于手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建立了基于患者自身肌电信号(sEMG)/语音信号/健侧信号控制等外骨骼手多元控制系统方案。该产品突破传统训练器的模式,可由患者随身携带,在康复训练的同时辅助其日常生活活动,具有更好的康复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康复训练的成本、减轻了对医疗资源和患者家庭的压力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精度焊件机器人视觉智能跟踪新技术
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外大量应用弧焊机器人系统从整体上看基本都属第一代或准二代焊接机器人 系统。由于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是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预先设置的,在焊接时缺少外部信息传 感和实时调整控制功能,这类弧焊机器人一般不能应对焊接作业条件严格的稳定性要求,焊 接时缺乏“柔性”,表现出明显的缺点。在实际弧焊过程中,焊接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如加 工和装配等误差会造成焊缝位置和尺寸的变化,焊接过程中工件受热及散热条件改变会造成 焊道变形和熔透不均。 为克服机器人焊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高机器人作业智能化 水平和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弧焊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调整,且能实现焊缝 的自动实时跟踪。已完成铝镁硅合金框架弧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焊缝智能跟踪与图象处理技 术,使企业塞拉门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已完成的项目,塞拉门框架的材料为铝镁硅合金,材料特殊、框架尺寸较大,焊点多 而短、焊接质量要求高,故解决柔性夹具设计、实现两面焊接、满足多系列多规格门框尺 寸的要求是体现了成果的先进性; 铝镁硅合金框架弧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所包括的柔性夹具、焊缝智能跟踪与图象处理 技术,使企业塞拉门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成果的创造性。 技术指标 国内城市轨道车辆、高速列车的迅猛发展使得城轨门生产逐年猛增,品种不断翻新,但 铝镁硅合金框架等主要零部件仍为手工焊接。由于手工焊接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效率低, 焊接质量欠佳,优质品率低,是制约我国城轨门产品升级的关键技术。 首选企业的高精度焊件达到:焊缝识别误差 600×600 像素, ±0.25mm,±0.20mm;焊 枪姿态误差,±0.045mm,±0.040mm;其它误差(包括焊丝变形误差、工件热变形误差、焊 接电流误差等),±0.030mm,±0.020mm;视觉跟踪综合误差,±0.5mm,±0.35mm。 市场前景 成果实施后使用单位使用前手工焊接的 1.2 万件/年,达到 4 万件。按人工焊接生产水 平,支出费用为 72 万×3.5=252 万,机器人的投入成本 1 年半内可收回,且可满足使用单位 近 3-5 年的发展需求。 按近几年使用单位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2009-2010 年产量可达 5.5 万件,2 台机器人 工作站每年可生产 5.68 万件,完全满足生产要求。若仍用人工焊接则成本支出为 72 万 ×4.6=331.2 万元,而机器人工作台投入费用为零。企业每年可新增产值 4-5 亿元,利税 1.2-1.5 亿元。 市场应用方面已具备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该成果的完成,不仅可以提升企业高精度特 材焊件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使产品达同行业国8 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且可成为企业现代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工程应用的一个亮点。通过 开发研制,真正体现了产学研合作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高校和企业中锻炼出一批机器人 研制方面、具有实战经验的科技人才。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高效高可靠性智能化光伏水泵系统
项目简介 1、光伏水泵系统主要由光伏阵列、控制器、逆变器、电动机、水泵和蓄能装置等组 成,是光-机-电-控一体化设备;具有使用寿命长、与农作物的水蒸发量适配性好、节约 能源、维护运行成本低,环保等优点。 2、在申请 3 项;已授权 2 项,专利号:ZL201320591542.1、ZL201320609459.2 技术指标 本项目技术开的光伏离心泵产品日出水量比现有产品多约 20%,且供水可靠性高。 (1)启动功率小;(2)多工况设计;(3)出水量大;(4
江苏大学 2021-04-14
散装物料全自动智能检测与制样系统开发
项目背景:样品制备及检验过程中样品的交叉污染、样 品均匀性以及样品代表性问题,是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及因素。尤其是稀有元素、微量元素对样品特性有较大影响 时,问题尤现突出。此类问题是国际、国内行业中公认的技 术难点,长期困扰企业的技术发展。为较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在样品制备及检验过程中需要使设备及系统具有自动化、智 能化功能,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对上述环节给予把控及处理, 可以在样品需要处理和判断的过程中介入,实现自动判断、 自动识别并及时处理的智能化系统,始终保持样品处理环节 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保持样品的纯净度是本项目的 研发、研制的主要目的。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能对煤、焦、矿石、熔剂、 贵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地质勘探类样品进行 全自动制样,自动检测并清除料斗残留物质,使得物料的交 叉污染度达到 0.02%,样品均匀度达到 99.8%,样品代表性 为 99.8%;2.在制样过程中能够全程检测、准确判断物料类 别,获取物料数据信息,并将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给出有 效的生产优化方案;3.需要对制样过程中涉及的缩分机构、 研磨机构、水分测量装置以及成分分析等装置进行残留物质 清除。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熟悉行业动态,了解行业相关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以实用、先进及具有较高的前瞻性技术 储备为基础,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及研发相应装备。 
青岛海亿特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13
履带式/轮式智能消杀战“疫”机器人
山西大同大学AI+同大创客中心参与研制的履带式智能消杀战“疫”机器人——“雷神1号”和轮式智能消杀战“疫”机器人——“火神1号”已下线,样机已在山东地区投入使用。 此次设计的两款智能消杀战“疫”机器人底盘源自光伏发电厂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清洗机器人。山西大同大学与山东国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新设计生产了新一代的机器人,并将履带式和轮式新品分别命名为“雷神1号”和“火神1号”,以纪念这一场人与病毒之间的战争。
山西大同大学 2021-04-11
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电子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电子控制系统,具体涉及智能设备联合控制领域,包括:通过故障设备识别模块对设备功率状态进行异常标记并建立故障设备清单;功率缺损计算模块提取设备功能属性参数,计算功率差并构建功率缺损矩阵;功能缺损评估模块基于拟合曲线生成功率缺损与功能缺损度的映射关系;代偿设备识别模块通过功能特征匹配与空间衰减调整识别可用代偿设备;代偿策略构建模块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功率指标分配与功能代偿策略生成;控制指令下发模块将控制指令集发送至代偿设备进行功率调控;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补偿与优化,解决了设备缺乏自适应代偿能力的问题,提升了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兰州大学 2021-01-12
智能隔爆式磁氧分析仪研究与开发
以先进的嵌入式技术为中心,开发一套智能隔爆式磁氧分析系统, 实现分析仪器的在线检测,自动标定,故障诊断,在线显示分析结果,并以数字和模拟趋势两种方式输出,为工业现场DCS系统提供工艺流程中样品的分析结果。仪器实现了恒温检测消除温度漂移,自动压力补偿,减小压力影响。 技术优势: 可实现O2的全量程在线测量;性能稳定、选择性好。仪器的性能指标为: (1)测量范围:0%-100%O2 (2)零点漂移:<0.1%/天;<0.2%/月 (3)对N2O、CO、CO2、H2O等的选择性误差:<0.3% (4)NO2的选择性误差:<5% (5)对NO的选择性误差较高:<43%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水厂智能监控与污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研究污水处理优化控制与节能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优化运行和精确控制并提供具有专家经验的优化调度和管理策略,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系统分为两部分,上位机优化软件和下位机PLC控制站,上位机优化控制软件包括各种智能控制模块、优化调度策略及电能监测等功能模块,是节能降耗的集中体现,下位PLC控制站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上位系统的控制指令完成控制功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智能型中医脉象仪,脉诊仪ZM-IIIC
ZM-IIIC智能型中医脉象仪   ZM-ⅢC智能型中医脉象仪又称为脉象采集仪及脉诊仪,用于无创伤性中医脉象检测,能实时显示和存储数字化脉波信号,自动判读脉象的位、数、形、势,识别脉图特征参数,并以多维逻辑判断模式确定脉名;能以脉诊检测为线索,经人机对话询问病人症状,作出初步的八纲和脏腑辩证结论,能显示和打印系列脉图、最佳脉图及其特征参数、取脉压力、脉幅趋势图、40秒脉波趋势图等组成的脉图检测报告,以及脉象提示的动脉系统张力、阻力、生理年龄、自律神经平衡状态和辩证结论等组成的临床辅助诊断报告。   一、仪器用途: 本仪器作为中医临床检测和基础实验教学的智能化仪器,可广泛用于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以及中医各科的临床辅助诊断、病情监护,中药、针灸、康复、保健措施的疗效评价,为教学、科研、临床提供客观指标,本仪器在计算机网络远程教学和远程诊断方面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仪器组成: ■ 硬件:由MH-IIA型单探头脉象换能器、脉象采集器(含A/D转换器)、USB数据线以及用户自备电脑(留有空置的串行通讯口)和LQ模式点阵打印机等组成。 ■ 软件:ZM-IIIC智能型中医脉象仪操作系统(由仪器附带的光盘安装),工作于WINDOWS工作平台,有简体中文和英文版两种软件系统。   三、技术指标: (一)MH-IIA型单探头脉象换能器: ■ 灵敏度:0.5mv/克力(桥压6V) ■ 线性范围:0-250克力 ■ 温度漂移:小于2%(F.S)(-5℃-+40℃) ■ 机械滞后:小于1%(F.S) ■ 输出阻抗:1kΩ ■ 固有谐振频率:大于1000HZ(-3db) ■ 最大垂直位移距离:大于15mm   (二)脉象采集器: A:交流放大回路(脉搏波回路): ■ 输入动态范围:0-25mv(相当0-50克力,动态力) ■ 满幅输出:4.5V ■ 时间常数:大于3秒 ■ 上限截止频率:大于1000HZ(-3db) B:直流放大回路(取脉压力回路): ■ 输入动态范围:0-125mv(相当0-250克力,静态力) ■ 电源:交流220V/50HZ或110V/60HZ(根据用户要求定) ■ 功耗:小于10VA ■ 尺寸:145×115×25mm ■ 重量:0.5kg; ■ 连续工作时间:4小时,停机1小时后再开机。 C:A/D转换器:4路12位A/D转换。   四、各功能栏介绍: 1、系统栏:管理系统通讯口的参数设定,本系统对有关参数的设定为: 通讯口:COM1/COM2/COM3,速率为9600,回显:关。 握手协议:数据位8,校验位NONE,停止位2,流控制NONE。 通讯口请查看电脑中的“设备管理器”中的端口编号设定,其余参数用户不得更改。系统运行时,如发生通讯出错的情况,请用户核对上述参数,并作重新调整,系统通讯可恢复正常,如仍不能采样,则关闭电脑和脉象采集器后重新启动。 2、信息输入栏:点击该栏,屏幕弹出病人信息输入窗口,内容有病例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PS、PD)、电话、地址等项目。用户可按键盘上的“Tab”键,选择信息输入项目,逐一输入。当各项输入完毕,再按“Tab”键,则指示“确认”输入信息,用户确认输入信息无误后,可按键盘上的“回车”键,或移动光标点击“确认”键,均可完成输入信息的储存,用户在输入性别项时,可用键盘上的“左、右”移动点标记确定性别,或用鼠标移动光标点击确定。输入血压时,可直接输入kpa数值;如输入mmHg数值,系统亦可换算成kpa数值。 3、脉图采样处理栏:点击该栏,系统即进入脉图采样处理界面,该界面上半部分为脉波实时采样显示和处理区;下半部分左侧为系列脉图采样过程中上一段采样的脉图序号、取脉压力、波形的显示区;下半部分右侧为系列脉图采样过程中取脉压力,脉幅趋势的显示区。在脉波实时采样显示和处理区中:左上角为脉图采样序号(NO:)以及实时取脉压力(P(g))的显示区;右上角为时间显示区;上部中间区为系统操作提示区,如提示调整取脉压力等信息;中部为实时采样的脉波显示区,横坐标为时间(t(s)),纵坐标为脉波动态搏动力(F(g));下部为采样处理的功能键区,各功能键意义为: “采样”键:点击该键即开始脉波数据采样。系列脉图六段采样时,每段采样时间为10秒,采样序号显示从1至6,40秒脉图采样时,采样时间为40秒,采样序号显示40秒 “重放”键:点击该键即重新显示本次采样的脉波信号,可观察信号的质量。 “返回”键:在一次采样后点击此键表示放弃本次采样的数据,返回本次采样序号重新采样。 “储存”键:点击该键表示确认本次采样,将数据存入系统。 “扫描”键:点击该键即可在两种屏幕扫描速度25mm/s和50mm/s之间切换,横坐标每一大格表示1秒和0.5秒。 “增益”键:可调节信号幅值的放大或衰减,点击该键即可在信号灵敏度×1、×2、×1/2三档之间切换。位于×1档时,即幅值显示灵敏度为1g/mm,屏幕上纵坐标每一大格为10mm,相当10g搏动力。而×2档(即0.5g/mm)、×1/2档(即2g/mm)时,纵坐标每一大格分别表示5g、20g搏动力。 “分析”键:在按操作提示测完系列脉图和40秒脉搏趋势图后,如确认无误应作进一步脉象分析,点击该键则屏幕退到系统界面,并弹出辨脉过程的窗口,包括所测的系列脉图的始终脉图、最佳脉图及参数,P-H1和40秒趋势图,以及测脉结论。 “结束”键:在系列脉图或40秒脉采样过程中,如对本次采样的总体信号质量不满意,则点击该键可结束当前工作,放弃全部数据资料,并返回系统界面。但保留本次采样前输入的病人信息资料,以便重新进入脉图采样过程。 在脉图实时采样过程中,功能键的状态有两种情况:功能键字符为实体字,表示该键处于可操作状态;功能键字符为虚体字,则表示该键功能处于封闭状态。 4、40S脉图采样处理栏:点击该栏,系统即进入40秒脉图采样界面。该界面上部为脉图实时采样显示和处理区,下部为40秒趋势图显示区。操作、处理均同脉图采样处理。完成单独测试40秒脉图,如确认采样无误并储存信号后,点击“分析”键,则显示40秒趋势图,以及取脉压力、平均脉率、有无异常节律、自律神经平衡状态等分析结论。而点击“结束”键,则放弃采样数据,保留病人信息,返回系统界面。 5、辩证栏:脉图采样处理按操作提示完成后,应进入病人的辩证过程,点击该栏则弹出由脉诊作线索的问诊窗口,包括主症、兼症、舌象、追问等内容。问诊后,系统进行辩证,并提供包括动脉系统张力、阻力、生理年龄、自律神经平衡状态,以及辩证结论在内的临床辅助诊断报告。 6、打印/显示栏:点击该栏,系统弹出辨脉、辩证结果的窗口,依次显示本次测脉和辩证的有关资料和结论,显示完毕后可点击窗口上的“打印”键,可打印出一份辨脉辩证的综合报告。 7、数据保存栏:点击该栏,系统弹出数据保存的“输入信息窗口”,用户可自定义一个文件名,保存一次辨脉、辩证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名称最多可由8个字符加3个扩展名组成,用户应根据数据文件管理的需要,规范命名,防止重码。 8、读取数据栏:点击该栏,系统弹出重新读入辨脉辩证数据文件的“输入信息窗口”,用户根据需要输入文件名,确认后即可转由打印/显示栏得到所需数据文件的全部辨脉、辩证资料,屏幕显示结束后可打印资料。 9、退出系统栏:点击该栏,即退出操作系统,返回WINDOWS系统界面。 10、“关于”栏:点击该栏,系统弹出的窗口显示本操作系统软件的版本。   五、系列脉图(含40秒脉图趋势)检测: 开机进入辨脉、辩证系统界面后,依下列顺序操作: 1、输入病人信息:打开“信息输入”栏操作,如未输入信息,操作者想直接进入脉图采样,系统会提示要先输入相关信息。 2、进入系列脉图检测:“打开脉图采样处理”栏操作,按屏幕上方中部操作提示区的提示要求,先固定好脉象换能器,换能器的探头,一般固定于腕部掌侧桡骨小头内侧N桡动脉搏动点部位,即“关”部。亦可按医嘱固定于“寸”或“尺”部检测,然后调节换能器的取脉压力调节螺旋钮,观察显示屏左上角的取脉压力数据(p(g)),调节到提示的压力值,系列脉图采样时,屏幕上提示的规范化压力梯度为50g/100g/125g/150g/175g/225g等六个档次,计采样六段信号。每次按提示的压力要求加压完毕后,待屏幕显示的脉波信号稳定后,应立即采样,防止出现因不及时采样而取脉压力变小的软组织应力松驰现象。另外,第二、第四两档压力,应控制在≤100g,≥175g近的数值,其他压力则控制在规定数据上下附近。 3、每次采样完毕操作提示部显示“重放/返回/存储?”的提问,如对所采集的脉波数据疑有随机信号干扰,则可点击“重放”键,重新显示本段采样的信号,显示完毕,提示部出现“返回/储存?”的提问,如信号质量不佳,点击“返回”键,则放弃本段采样的数据,保持本段采样序号,操作提示部提示保持原段的采样压力重新采样。如信号质量满意,则可点击“储存”键,将所采的数据存入系统。点击“储存”键后,采样序号刷新一次,并提示按下一段采样的压力数值进一步操作;屏幕下部左侧会显示刚采完的一段脉波,供下一步采样操作做波形对比参考;屏幕下部右侧的P-H1趋势图上,则会显示刚采完一段波形取脉压力与平均幅值的坐标点,并以连线与前一段的坐标点相连,显示P-H1变化趋势。 参数调整界面   4、六段系列脉图采样完毕后,脉图采样界面上弹出“选择最佳脉图”的窗口,系统以红色曲线标记其选择的最佳脉图。如果操作者判断系统识别有误,则可点击各段序号前的圆圈,人工干预作最佳脉图选择。选定后或系统识别正确,均应点击“进入参数调整”键,进入下一步骤。 5、屏幕弹出“参数调整”窗口后,界面上显示由系统识别的最佳脉图幅度、时间参数的位置。如系统识别有误,操作者可点击h1-h5幅值参数后的圆圈调整该参数。点击圆圈后,该参数的标记线段变成红色,可移动“左、右”两个方向键,把标记线移到正确的位置,参数调整过程中,屏幕上相应的参数值会改变,当应调整的参数操作完毕后,点击“调整结束”键进入下一步骤。 6、屏幕返回到脉图采样界面,采样序号提示为“40S”,操作提示要求调整到最佳取脉压力测脉。操作者可经“采样”、“储存”两个步骤,完成40秒脉图检测,之后点击“分析”键,则屏幕返回系统界面,弹出的窗口逐一显示辨脉的过程和结论。如操作者放弃本次全部采样,则点击“结束”键。   7、辩证: 完成系列脉图(含40S脉图)检测,并显示辨脉分析结论后,应进入系统的辩证程序。点击辩证栏,界面弹出辩证分析的窗口,操作者应按屏幕显示的问诊信息,在主症、兼症、舌象、追问各界面,点击病人具体的症状,完成人机对话,该栏最后可显示临床结论,确认后,返回系统界面。 8、打印/显示辨脉、辩证报告: 点击“打印”栏后,屏幕弹出辨脉、辩证报告的窗口,逐次确认显示完毕后,点击“打印”键,则可打印辨脉、辩证报告。 A:测脉结论报告: 脉位:分浮、中、沉三类。 脉力:分有力、中、无力三类。 脉势:分满实、正常、低乎虚、中空虚四类。 脉率:分迟、缓、平、带数、数、疾六类。 节律:分正常、不齐、结代、促四类。 脉形:以a,b,c分别标记主波、重搏前波、重搏波,按各波出现的情况分为abc,ab,ac,a等四种脉形。 脉名:按位、数、形、势综合判别,有平、弦I、弦II、弦III、弦IV、滑、平滑、平弦、弦滑、涩、芤、濡、虚、实、弱、微、散、革、牢、紧、洪、细、浮、沉、迟、缓、数、疾、结代、促等。 B:临床辅助诊断报告: 张力:反映动脉管壁紧张程度,结论分张力高、张力正常、张力低三类。 阻力:反映动脉系统外周阻力,结论分阻力高、阻力正常、阻力低三类。 生理年龄:系统按脉图特征参数与生理年龄相关性推出的结论,可提示动脉系统的生理状态。 自律神经平衡状态:反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状态的指标,结论包括低水平平衡、正常水平平衡、高水平平衡、大体平衡、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类型。 辩证结论:根据脉象分析和问诊的综合分析,从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提供临床辩证的结论。 9、数据保存: 在打印辨脉、辩证报告完毕后,按相关操作方法,建立数据文件,或者在不需要现场打印报告的时候,先打开数据保存栏,建立文件保存数据。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2 173 174
  • ...
  •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