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损伤识别的拉力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损伤识别的拉力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1)将扫频频率及不同的受力状态作为输入层,导纳信息作为输出 层,形成 RBF 神经网络结构;(2)采用包含频率、拉力及导纳的样本数据对该 RBF 神经网络进行训练;(3)将训练完成后的测试数据的频率及 拉力作为输入,通过仿真输出相应的导纳数据,并对实测的导纳数据 与仿真所得的导纳数据进行对比,根据 RMSD 损伤指标衡量补偿的效 果;补偿外部拉力对导纳数据的影响;该方法通过一个无损受拉钢梁 试验和一个有损受拉钢梁得到验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脊髓反射损伤表现电动模型XM-D011
XM-D011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电动模型   XM-D011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电动模型附以灯光演示脊髓反射正常传导和损伤后出现的不同传导表现,分别为脊髓中颈节横切面、3/4胸节横切面、1-3腰节横切面、2/3骶节横切面和附脑干锥体交叉横切面及主要上下行纤维核束,演示牵张反射、屈曲反射、膀胱排尿反射、上下行纤维、脊髓右半横断(腰4横断)、脊髓全横断(胸5横断)。   一、示教内容: ■ 牵张反射:属于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当肌肉被拉长时,反射弧的感应器肌梭既被兴奋,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入神经元进入脊髓后其侧支可直接兴奋a-运动神经元传出,引起相应骨骼肌(梭外肌)的收缩。 ■ 屈曲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此反射至少要有三个神经元参加,当皮肤浅表部的感觉末梢将疼痛信息经后根神经节较小的神经元传入后角,再经中间神经元传递给前角的a-运动神经元传出,引起肌肉收缩。 ■ 排尿反射:当成人膀胱贮尿容量到400至500毫升时,膀胱壁上的牵引感应器因刺激而兴奋,沿盆神经传入到达脊髓S2-S4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冲动沿盆神经传出到达膀胱,刺激尿道的感应器,同时反射性的控制阴部神经的活动,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驰,尿道外括约肌开放,尿液排出膀胱。 ■ 脊髓横断:引起伤面以下全部感觉和随意运动的丧失。 ■ 脊髓半横断:引起伤面以下不同侧肢体硬瘫,以及深感觉和浅感觉的丧失。   二、技术参数: ■ 尺寸:65×33×67cm ■ 材质:PVC材料+木框   三、标准配置: ■ XM-D011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ZL-08A自由落体脊髓损伤打击器
简单介绍: 自由落体脊髓损伤打击器用于大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通过撞击锤经过导向路径的自由落体来产生的撞击力达到试验目的,撞锤的高度可调节,还可选择不同重量撞击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不需要额外的电脑软件控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性价比高;它主要由脊髓固定支架、可移动可调节夹钳组成。 详情介绍: 1、X、Y、Z轴人工自由调节 2、撞针直径4.5mm(可定制) 3、金属管高度30mm(可定制) 4、打击棒重40克和20克两种(可定制) 5、金属套管高度30cm 6、适用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猫、狗等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核酸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智能检测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盛副教授团队在已开展的核酸测序方面的专用图像传感元器件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冠状病毒核酸智能检测技术”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案。课题组通过远程网络讨论与协作等多种方式,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多次进行技术研讨,并与深圳市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合作,在两周内快速进行原理论证,形成技术方案,完成智能检测装置的原型结构设计及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核酸智能检测能力的低成本嵌入式物联网设备,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提供更加有力、且具备“提前生产、快速部署、分散检测”特点的新型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未来冠状病毒传染事件中基因序列的快速发布与潜在感染者的本地化核酸检测能力快速部署,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或社区对感染或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减少潜在感染者的聚集与交叉感染,快速实现核酸检测层次的确诊检验与病症初筛,助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储备。
清华大学 2021-04-10
生物传感农药残留检测仪器研发技术
项目介绍: 农药残留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加强、加快开发食品和饮用水安 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 食品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不仅重要,也极为紧迫。本项目基于生物传 感器分析技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已有的发明专利及取 得的科研成果,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检测、控 制和监测技术难点,创新性研发用于农药残留监测的生物传感快速筛 查装置及系统,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示范。 本项目基于南开大学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实验室在农残检测生 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基础和开发经验,综合科研合作院校、研究单位 以及企事业单位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优势,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仪器研制、样机生产和应用示范推广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构建性价 比高、操作简便、耐久性强的高性能生物传感检测系列装置以用于农 药残留检测,并进行样机试制(便携式和台式);与常规农残检测技 术和设备进行对比实验,优化所研发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进一步将该生物传感检测装置用于水体、土壤以及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量的实际 检测,共同探讨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防治、农药残留污染物监测评 价体系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为高新科学技术有效 服务于民生领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本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现有科研成果与专利基础上,以纳 米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农药残留量传感检测器,技术上要求 高度保持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不易脱落,提高电极使用寿命,这对 实现农残生物传感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 创新性地应用于农药残留量检测领域,在充分发挥纳米生物传感器特 异性强、灵敏度高、一般无需进行样品预处理等技术优势的同时,进 一步将生物活性材料、纳米材料、表面修饰技术等多项最新研究成果 有机结合,弥补了传统检测分析方法的局限与不足,可实现对农残检 测的实时化、动态化、直观化与可视化,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外研制成功的可实际应用的农药残留传感检测仪器鲜有报 道。 技术优势和特点: 1) 灵敏度高,针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最低检测限 可达到 10-9 mg/kg,接近常规分析仪器的最低检测限; 2) 检测迅速,2 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农残检测,可实现大批量样 品的快速筛查; 3) 特异性好,检测结果不受果蔬中色素、土壤、微尘等杂质的 干扰,检测准确度高;4) 操作简便,一般不需对果蔬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可将样 品中待测成分的分离与检测合二为一,使整个检测过程简便迅速,容 易实现自动分析; 5) 成本低廉,台式农药残留传感检测仪器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大 型分析仪器,便于推广普及; 6) 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 RSD ≤ 2.18%。
南开大学 2021-04-11
松散地层沉降变形光纤光栅检测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矿山岩体光纤智能检测研究室自 2006 年开始对松散地层沉降变形的光纤光栅检测技术及方法进行研究,开发出了替代传统应变测量系统和电类传感器的光纤光栅传感监测系统,用以监测松散地层沉降过程。目前此项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华东地区开始推广 , 在山东省兖州煤业集团的济宁三号煤矿、鲍店煤矿、东滩煤矿成功应用,在厚度 100-178m 的松散地层含水层沉降治理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一项 ,“ 济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一项。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再制造对象寿命评估与复合检测技术
再制造的首要问题是对再制造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和再制造性检 测和评价。该问题是当前各类产品再制造中的关键和难点。
山东大学 2021-04-13
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
研发阶段/n以食源性病原菌菌高度保守的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两组能在60℃~65℃的温度条件下扩增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一组内引物FIP和BIP,一组外引物F3和B3),在64℃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即可完成对靶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实现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水平:该技术特异性高,设备简单,仅需一个水浴锅,反应结果肉眼可辨,检测时间1.5小时。本技术已经申请专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
盾构法是利用盾构机具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目前已经成为在软土 与软岩中施工隧道的一种主要手段。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是控制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 但由于壁后注浆属于隐蔽工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探测手段可以准确地测量注浆体的厚 度和分布情况。这种不确定的情况导致盾构隧道的施工以及维护都存在不确定的影响因 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盾构隧道开挖施工的快速发展,满足隧道施工的检 测技术向精确、快速、无损伤的要求。 
同济大学 2021-04-13
汽车悬架隔振性能检测集成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779 7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