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东蝶莱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蝶莱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实验室环保设备和实验室环保工程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业务范围包括、实验室废水处理、实验室洁净新风系统、核酸PCR方舱实验室的设计及施工等。热销产品包括无管道净气型通风柜、无管道净气型试剂柜、无管道净气型安全柜、干式化学过滤器、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新风净化机及方舱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等。 蝶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广州黄埔区,公司占地面积2000多平米,拥有完善的现代化办公体系和设施配套,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并设有行政、财务、采购、研发、业务、生产、售后等部门。公司自有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并聚集了100多人的高学历技术骨干,专业涵盖环保、化工、机电、暖通、建筑等,同时创建了一支100多人的一线生产队伍,此外还有多名国内研究机构人员组成的专家组提供高层次技术指导,每年为成千上万的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服务。
广东蝶莱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4-09-23
应用生物技术和高新食品加工技术对豆渣进行高 值化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内容: 本项目率先采用生物技术、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膜分离和 柱层析联用技术对豆渣进行高值化, 综合制备生理活性强强的大豆多糖和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产品,具有显著的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脂、清除自由 基、预防结肠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生理功能。 应用前景 :该成果采用了可行、可信的生产加工工艺对江西省丰富的 豆渣废弃资源实施综合开发,实现了资源变废为宝,为豆渣的高值话化找 到一条新的出路,本项目的开发可提
南昌大学 2021-04-14
数字城管应用平台
 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平台,是按照“综合监管、综合应用、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系统应用思想,以“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路,采用SOA架构,综合运用移动通信、物联网、GIS、GPS、智能手机嵌入式开发、视频监控、IP语音调度、工作流引擎、多源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平台具有网格化城市管理、市政公用服务热线、公用产品质量在线监测、市政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城市视频监控管理、城市水气热桥专业设施管理、城市防汛、抢险抢修、数字执法、城市管理指挥、调度、考核等服务和监控功能,以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标准化,使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形成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科威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17
鸿鹄计划应用平台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发布
为了奖励在本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江苏省科技厅 2024-12-20
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 - 奥运奖牌数据分析
本思政案例值巴黎奥运会火热举办之际,以奥运会数据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Python的Pandas库进行数据清洗、筛选与聚合分析,并通过Plotly工具实现数据可视化。案例巧妙融合数据分析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通过剖析我国奥运奖牌数据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深切领悟体育强国战略背后蕴含的国家意志与民族精神。同时,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探寻体育精神内核,内化于心、践之于行,涵养积极人生态度与爱国情怀。此外,案例数据可视化呈现国际竞技格局,助学生理解多元包容、拓宽国际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辽沈Ⅳ型育苗专用日光温室及其配套装备和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势在必行。然而在北方寒区采用连栋温室育苗耗能大、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而采用传统日光温室育苗则采光差、光照不均匀,影响幼苗质量。因此研制出一种光照均匀、保温蓄热好的育苗专用日光温室及配套设备和技术,建立低成本节能日光温室集约化育苗技术体系,十分必要。本项目在国家和省部的资助下,历时十余年研制出育苗专用日光温室及配套设备和关键技术,应用效益显著。具体成果如下:     (一)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     1. 研制出育苗专用日光温室 首次完整创建了以冬至合理透光率和太阳能截获、合理热阻和保温比、合理蓄热体起始温度和蓄热量为核心的日光温室设计理论与方法,据此设计出第三代育苗专用节能日光温室,研制出由连贯间连接的育苗专用日光温室群,制定了建造技术规范。育苗专用日光温室采用短后坡、前坡双曲面和大屋面角设计,使室内采光均匀;而且较连栋温室降低成本50%,较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增光6%以上和增温5℃以上;夜间室内外温差35℃以上,可在-20℃以上地区不加温或-20~-30℃地区少加温进行果菜育苗。     2. 研制出日光温室蔬菜育苗专用配套设备与营养基质 创新研制出适用于日光温室钢骨架安装的单轨悬挂式室内喷淋机、三轨式新型立柱喷淋机、半地下式可移动育苗床架、便携式穴盘播种机等育苗配套设备,成本较连栋温室相应设备降低55%以上。研制出日光温室蔬菜育苗专用营养基质、低成本穴盘育苗营养母剂、椰糠营养基质和营养育苗块,较营养液育苗降低成本50%以上。     3. 研制出日光温室蔬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研制出提高抗病性与壮苗指数的稀土壮苗剂和具有提高耐低温弱光能力与壮苗指数的钙素壮苗剂,黄瓜和甜瓜穴盘苗贴接和断根嫁接技术;研究确定了以光照度为核心的果菜类蔬菜育苗最佳环境管理指标。     4. 集成构建了日光温室主要果菜集约化节能育苗技术体系 集成本项目研制出的育苗专用日光温室、配套设备、育苗关键技术等,构建了我国北方寒区日光温室果菜集约化育苗技术体系,制订了日光温室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应用本规程,较普通日光温室育苗提高壮苗指数18%以上,达到连栋温室育苗质量,但较连栋温室育苗成本降低60%以上、节能80%以上。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生物质燃气锅炉的气-活性炭联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PM2.5雾霾等空气污染频频发生,为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国内很多地区限制使用燃煤工业锅炉,这为生物质锅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煤基活性炭原料(优质无烟煤和不粘煤)资源的不断减少及其不可再生性,造成了原料供应不足、生产成本提高的局面。本课题针对目前燃煤锅炉污染大、能耗高以及传统活性炭制备技术粗放、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生物燃气-活性炭联产技术,以木屑、木片、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燃料,通过高温气化转化为生物质可燃气,同时将所得生物质炭渣改性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粒状或粉状活性炭,并将此气炭联产技术应用于实际燃煤锅炉改造,开发出融节能、减排及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为一体的绿色生产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排除生物质本身的缺陷, 扩大了农林废弃物的利用途径,而且生成了应用广泛、价值高的活性炭,做到了变废为宝,使得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的工业化、大规模、高效率利用成为可能。目前针对本课题已在实验室进行了初步的小试研究,在利用农林废弃物产生生物燃气的同时制得了生物炭,如下图所示。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应用于实际。
同济大学 2021-04-11
赤眼蜂高效利用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大面积推广应用
吉林省所在地区是世界三大著名黄金玉米带之一,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是该地区玉米生产上的最重要常发性害虫,每年可造成约10%的产量损失.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是该地区玉米螟卵期的重要寄生蜂.为了减少玉米螟为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吉林省利用当地特有资源优势,以柞蚕卵作为中间寄主大量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并进行了大面积田间推广应用,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826 8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