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脆性材料的拾放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脆性材料尤其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的拾放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自由度机械手的末端拾放机构来执行对材料的拾放操作,同时利用力传感器检测接触力;对所检测的力信号经过调理和 A/D 处理后作为反馈信号,同时将力期望值作为控制信号由此构建闭环控制并获得力偏差信号;获得用于驱动末端拾放机构的伺服电机的实际位置信号,将该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同时将电机期望位置值作为控制信号来构建闭环控制并获得位置偏差信号;将所述偏差信号相叠合以获得综合位置偏差信号,并经由伺服放大器相应驱动伺服电机。按照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拾放接触力,防止接触力过大而损坏材料,由此实现脆性材料的可靠拾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系统
燃煤机组普遍存在过热和再热汽温波动大等问题,特别是超(超)临界机组,由于锅炉煤水比在变负荷动态过程中普遍失调,导致过热和再热汽温的波动达(20-30)℃,运行人员只能降低汽温定值运行。另外,在实际运行中,再热烟气挡板往往无法投入自动,只能采用喷水调节再热汽温,喷水量往往有20t/h以上,影响煤耗1g/kwh左右。 本项成果首先采用基于仿人智能控制技术的锅炉煤水比控制策略,确保机组在变负荷过程中的煤水比始终配合,有效抑制过热汽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预测控制、内模控制、状态变量及相位补偿等先进控制技术,提出了完整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优化控制策略。成果应用后,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波动均能有效控制在5℃之内,可提高过热和再热汽温定值(5-10)℃,约降低煤耗(0.5-1.0)g/kwh;确保再热烟气挡板投入自动,基本上无需再热喷水,可降低煤耗1.0g/kwh左右。本项成果已用于200多台燃煤锅炉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优化控制中,江苏已有70%以上的机组采用了此项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3
音乐水型同步的可扩展喷泉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音乐水型同步的可扩展喷泉控制系统和方法。系统采用EPA主干网、微网段组成的可扩展架构的控制网络;网络按需划分为若干控制区域,每个控制区域设1个微网段,微网段通过网桥/关与其它微网段隔离。EPA网络层支持多种主流的物理/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保护喷泉业现有投资;同时微网段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和实时性。参照步进电机矩频特性,设计步进电机S形加减速曲线,S曲线无加速度/力突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系统控制流程分为离线预编和在线音乐、水型、灯光三同步的控制流程;以音频数据的同步信号为基准:调节灯光、应用GPC预测控制算法控制水型,使水型、灯光的视觉感受和音乐的听觉感受溶为一体。
浙江大学 2021-04-13
钢丝热处理炉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有近三千条用于钢丝热处理的马弗炉,其中绝大多数以煤为燃料,部分以煤气和电为燃料。这种炉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变产量、变品种时热处理质量不易控制,能耗高。为此,我们开发了钢丝热处理炉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即使是燃煤热处理炉,也可实现根据钢丝直径、产量的要求自动调节炉温和拉速;或根据炉温、钢丝直径自动调节最佳拉速;或根据拉速、钢丝直径,自动调节最佳炉温;并自动调节煤、风配比例。以实现钢丝热处理高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电气控制柜及其主动式降温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控制柜及其主动式降温系统,包括柜体和箱盖,所述柜体两侧壁上开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一侧还开有第一卡槽,所述柜体两侧壁还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卡槽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卡槽内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一端面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滑槽相互配合;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和主动式降温系统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在温度超过预设值时,会自动打开风扇,拉动第一挡块开始进行散热;通过显示装置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观察到电气控制柜内的温度信息和湿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WIFI的天燃气检测与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WIFI的天燃气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气体传感器、A/D转换模块、单片机、液晶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执行机构、WiFi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气体传感器通过A/D转换模块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分别与液晶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执行机构和WiFi通信模块连接,执行机构与燃气阀门相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WiFi通信模块与控制终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快速的检测燃气是否泄漏,一旦燃气泄漏将发生报警提醒,同时将报警信号通过WiFi通信传输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远程对燃气管道上的阀门进行控制,可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地源热泵制冷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小试阶段/n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制冷系统节能优化方法,属于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领域。本发明将几种模型进行优化组合,即使一个效果不佳的预测模型,只要它含有系统的对立信息,当其与一个和几个较好的预测模型进行联合预测后,仍然能够改善系统的预测特性,为提高最终的预测精度,控制系统运用组合预测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避免单一预测模型丢失有用的信息,减少随机性,提高预测精度。本发明的最优值在确保满足末端负荷需求的前提下,使系统的能耗最小。当最优设定值确定后,控制系统中央制冷系统运行在最优设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燃煤机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系统
东南大学 2021-04-13
MPC-I 型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培训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设计及控制
01. 成果简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高比功率、可快速启动、无腐蚀性、反应温度低、氧化剂需求低等优势,是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首选,然而,针对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设计和控制,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在考虑零下低温条件下电堆快速暖机的前提下,实现最优增湿效果,是燃料电池系统设计的一个挑战; 2. 由阳极与阴极两侧压差波动造成的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机械损坏、以及由燃料电池的高电位造成的燃料电池多孔碳纸化学腐蚀,是限制燃料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 3. 当燃料电池汽车进入隧道或者地下车库等封闭空间时,由于阳极吹扫而被排出的氢气会在该密闭空间上方聚集,产生安全隐患; 本成果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阳极再循环和阴极排气再循环的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以及相应的气体压力随动控制、气体湿度多模式控制和输出电压钳位控制,可精确控制进入电堆的氢气/空气压力、总流量、温度、湿度和氧含量等参数,具体如下: 1. 燃料电池系统对进气湿度要求较高,只有在最优增湿条件下,才能实现最高输出效率,为了实现对进气湿度的控制,目前主要由外部增湿和自增湿两种系统,前者低湿环境条件下电堆增湿效果较好;后者取消了外部增湿器,加快了零下低温条件下电堆暖机过程。本成果采用阳极+阴极双循环系统,在小负荷工况下,增大阴极循环程度,充分运用阴极生成水对燃料电池进气进行加湿;在中高负荷下降低阴极循环程度,而增高阳极循环程度,避免由于进气流量过大引起的阴极循环泵功率消耗过高的问题。兼顾低湿环境条件下提高电堆增湿效果与零下低温条件下电堆暖机过程,提高电堆效率; 2. 首先,进入燃料电池电堆的气体流量与气体压力存在一定耦合关系,导致阳极与阴极两侧气体压力将随着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变化而变化,由此引起的阳极与阴极两侧压差波动会对燃料电池内部的质子交换膜产生机械损坏,本成果采用阳极+阴极压力快速随动控制,从而降低由压力波动造成的机械损坏;此外,在怠速或小负荷时,燃料电池的高电位会对燃料电池内部的多孔碳纸造成化学腐蚀,为此,在怠速或小负荷时,本成果通过增大阳极循环程度,降低燃料电池电位,实现对电压的钳位控制,从而降低由高电位引起的化学腐蚀;综上所述,本成果通过阳极+阴极压力快速随动控制和电压钳位控制,延长电堆寿命; 3. 由于氮气和水的浓差扩散作用,燃料电池阳极侧都会出现氮气累积和液态水水淹现象,引起燃料电池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对阳极侧进行吹扫,将累积的液态水、氮气与未反应的氢气一起排出。本成果在阳极出口处增加了燃料电池小面积单片,用于处理尾排氢气,从而实现燃料电池系统氢气零排放,保障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安全。 燃料电池双循环系统02. 应用前景 本成果可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03. 知识产权 本成果涉及9项发明专利。04. 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团队成员包括欧阳明高、李建秋、杨福源、王贺武、卢兰光、李希浩、徐梁飞、杜玖玉、韩雪冰、冯旭宁等,课题负责人为李建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论文发表200余篇。项目团队深度参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规划、科技研发、国际合作、示范考核和产业化推进的全过程,培育出多家学生创业型高科技企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联系方式 邮箱: zhangyan2017@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4 65 66
  • ...
  • 903 9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