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慧校园平台
1.各端齐全:包含了教师pc端、教师app端(含安卓、苹果系统)、家长app 端(含安卓、苹果系统)、校园融合终端并且各端数据同步; 2.扩展性:扩展性体现在丰富的API接口及pc端、app端、校园融合终端能够根据学校自己的应用和需求自己添加应用;             3.融合性:通过应用融合和数据融合为老师、家长带来便利,并所有子系统同步更新;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柱塞-铜套摩擦副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塞??铜套摩擦副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属于液压设备检测技术领域。通过该装置与方法能够对柱塞??铜套进行单一往复直线运动和考虑柱塞自转情况下的试验模拟。该测试装置主要由驱动系统、加载系统、测量系统、供油系统组成;其中驱动系统为整体测试装置提供动力来源,实现柱塞在铜套中的运动形式;加载系统为整体测试装置提供竖直方向上的加载力;供油系统对柱塞与铜套表面持续供油,使两者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持续的油膜;测量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得到结果。本发明能够对载荷、转速、时间等参数进行改变,用于实现柱塞??铜套摩擦副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旋转机械轴承转子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
提出了复杂摩擦学,动力学系统的系统工程新思想,并用于旋转机械的轴承――转子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这与传统的摩擦学分别对各摩擦副独立的进行设计有较大区别。在理论分析及计算软件方面:在研究所历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理、扩充,使其界面友好,并适用于系统设计。把用于个别目的的单个程序集成起来,嵌入了优化和某些简化的非线性分析环节,集成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开发了迷宫密封气流激振计算程序,并用于实际机组计算,这种运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实验研究方面:改进了轴承及转子试验台结构的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ODS铝合金、ODS钢以及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
所属行业领域 金属加工 成果简介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固相连接技术,具有接头无粗大凝固组织、气孔、夹杂、热裂纹等缺陷,且成本低、无污染、焊后残余应力及变形小、全位置焊接自动化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兵器、交通运输、建筑、电力、能源、家电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ODS材料采用普通的熔焊技术容易严重破坏其原始结构,导致焊缝完全丧失母材ODS粒子强化的特性。另外,熔焊较高的温度也容易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MMW-1B数显式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MMW-1B数显式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   主要用途:         该机以滑动、滚动和复合的形式评定润滑剂和各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根据用户要求可配有销盘、四球、球-三片、锁-三柱、止推圈、球盘、模拟凸轮、齿轮等多种形式的摩擦副,可以做多种形式的摩擦磨损试验。适用于摩擦学和专业领域,在石油化工、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主要技术参数:                              1、最大的试验力:1000N 2、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1% 3、摩擦力矩测试最大值:2.5Nm 4、主轴转速范围: 0.05~2000r/min 5、试样温度控制范围: 室温~260℃ 6、外形尺寸(长×宽×高)mm:860mm×740mm×1600mm 7、可接记录仪记录温度-时间和摩擦力矩-时间曲线
济南竟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MMU-5G 屏显式高温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 MMU-5G 屏显式高温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 主要用途:         该试验机是以端面滑动摩擦形式,在室温或高温状态下对环状试样施加较高的端面试验力,用于评定材料的摩擦性能,可应用于选择摩擦副配对材料,材料抗磨损性能的研究。 主要技术参数: 1.最大试验力:5KN 示值精度:±1% 2.主轴转速:200~200r/min,无级调速 精度±10r/min 3.最大摩擦力:500N,示值精度:±2% 4.温度测量范围:室温~600℃,精度±2℃ 5.时间设定:1s~9999min 6.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屏幕显示各主要参数,根据试验要求打出试验曲线及报告。  
济南竟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冠肺炎动态感染过程建模与预测分析
面对疫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先进数控和智能制造团队刘强教授、肖文磊副教授等一批教师和研究生自发组成“大数据建模分析工作群”,开始收集疫情数据,交流和讨论建模方法。刘强、肖文磊又与工作群中的孙鹏鹏、王柳权、臧辰鑫、朱三颖、高连生等人,组成了“2019-nCoV疫情建模分析应急响应研究小组”核心攻关组,全力以赴开展本次疫情建模仿真和预测分析研究工作。疫情建模分析应急响应小组的研究工作是在2003年郇极教授提出的“一种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SARS传染预测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此次新冠疫情原发地高度集中、恰逢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特点,采用控制论原理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功能更全面的2019-nCoV动态感染过程模型。刘强教授团队对北京、上海、重庆、温州、长沙、郑州、成都、杭州、深圳等40余个城市的疫情数据发展趋势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应急响应小组直接向上级部门提交疫情关键数据预测报告2份,直接向中国疾控中心提供预测分析数据及报告2份,向上级提出北京延期恢复正常上班的紧急建议1份,为高层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数据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的疫情评估与预测报告
面对国家在疫情防控决策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王静远副教授,联合经济管理学院吴俊杰教授、部慧副教授,计算机学院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磊磊老师等,快速反应,在1月22日开始陆续组织了一支包括20余名师生在内、跨学科、跨专业的疫情应急研究团队,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预测与大数据分析科研攻关工作。 团队经过连续不眠不休的集中攻关,于1月25日完成了第一个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预测的模型,并最早具备了对外提供疫情预测服务的能力。该模型具备优秀的预测精度和疫情解释能力,为上级部门的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尤其是在疫情拐点尚未出现、全国发病走势尚不明朗的疫情早期阶段,为防疫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预测模型基于王静远老师在2014年深圳H7N9流感爆发和季节性流感流行期间使用市民活动大数据与Meta-Population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的面向城市的呼吸道类疾病传播分析与预测模型,曾应用于深圳流感防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测近视眼发展
利用十年百余万次的近视眼医学验光大数据,揭示出真实世界青少年近视眼发生、进展与稳定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建立人工智能预测系统,可对近视进展趋势进行个体化预测,3年内准确率达90%,10年内准确率达80%以上,也可提前8年有效预测高度近视,为近视眼的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发出一套人工智能云平台,提供高效的近视预测服务。通过访问智能平台,输入前后两次检查的年龄和度数(间隔至少一年),即可预知10年内的近视度数变化与高度近视风险。       中山眼科中心近年来对近视眼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风电场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 从相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中提取历史 风速数据;2. 对提取的风速数据采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进行序列分析;3. 对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 各子序列分别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采用自适应扰动粒子群算法和学习效果反馈对影响最小 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效果的三个参数进行综合选取;4. 根据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学习效果选用最优参数 进行预测;5. 叠加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得到风速预测结果;6. 对风速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本发 明建模过程简单实用,能快速有效的进行风速预测,从而有效进行风功率预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和调度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武汉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117 1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