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空间钢框架高温下试验加载与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钢框架高温下试验加载与测试装置,涉及钢结构抗火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反力架、千斤顶、千分表、温度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所述千斤顶通过滑块安装在反力架上,千斤顶的前端设有千分表,空间钢框架安装在地面凹槽内,空间钢框架的外部设有火灾试验炉,所述千斤顶的施压端安装有延伸至火灾试验炉的施压棒体;本实用新型的加载与检测装置适用于空间钢框架结构,通过耐高温钨钢棒传递压力千斤顶的力,有效的避免了加载装置直接受高温的影响;通过利用激光测距仪可以测试框架任一点的坐标值,通过不同时间下的坐标值,可以方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京津冀通勤圈轨道交通接驳空间优化途径与措施研究
针对京津冀中长途通勤的多条线路,展开基础实地调研及问卷调研,并对一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多层次地分析各种影响因子的效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京津冀中长途重点线路通勤特征基本数据信息模型库,并完成出行特征分析研究报告;结合上述数据,探索中长途交通成因与影响机制研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为区域规划优化途径与控制性提供指导意见。 创新要点: 1. 针对东京首都通勤圈为代表的国际成熟通勤圈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以京津冀多条通勤线路实地及问卷调研为基础,完成出行特征分析研究报告; 2.针对轨交通勤与区域协同、产业分布与城市空间等提出中长途轨道通勤交通内外接驳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控制性策略建议; 3.从换乘优化和多目的出行链整合两个方面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北京下中长途通勤接驳空间节点优化的策略与措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徐州新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我们始终深耕教育信息化领域,专注于为高等院校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助力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 公司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备案单位,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软件著作权,构建了从课程设计、技术开发到后期服务的全链条质控体系。 作为教育科技服务的先行者,我们核心业务涵盖:智慧课程体系开发与全流程建设、微专业建设与跨学科课程融合、虚拟仿真实验室定制开发、会议服务、数字课程资源建设(含慕课、宣传片、微课、说课、课堂实录等等)。
徐州新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23
专家报告荟萃㉑ | 三亚学院校长沈建勇:双碳背景下的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探索与实践
吉利控股集团深耕甲醇经济领域近20年,致力于推动绿色甲醇生态系统的发展,这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及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三亚学院与吉利集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研究与实践
京津冀三地教育融合发展逐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与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结合更加紧密,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努力和协作,通过搭建育人平台、构建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共同体建设深入发展。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基于十余年的先行先试,围绕“更好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等产教融合深化课题,不断探索创新,凝练成果,创建了“需求传导明确、校企高效协同、资源集约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组织形态,即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现路径,为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华东师大与华西医院发现慢性疼痛治疗新靶标
为了进一步验证Hv1参与了慢性炎症及疼痛的发展,在动物水平实验中,研究人员联合药理、Hv1全基因敲除及DRG神经元Hv1特异性敲减的手段,发现抑制Hv1可以有效缓解病理性疼痛,改善炎症状况。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5-27
东北大学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多年来东北大学与华为公司在人才、科研、教学、竞赛等方面保持着紧密合作。 6月29日,东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主楼824室举行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教授,华为云副总裁、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东北大学校友石冀琳出席签约仪式。东北大学团委、教务处、人事处、对外联络与合作处等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负责人以及参与智能基座课程优化的部分教师代表,华为北京研究所、辽宁代表处、2012实验室、计算产品线的专家参加签约仪式。 王建华代表学校致辞,对石冀琳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王建华表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由未来技术学院承担,项目的签约落地必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构筑更为紧密、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更多适应国家战略、产业需求、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王建华对于基地的建设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学校要和一流企业共同瞄准未来技术难题,以育人为本,推动多学科、产学研多方位的融合,培养社会人才;二是在协同育人的基础上,以华为科技精神和东大信息学科作为纽带,探索在学术研究、企业价值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切合双方特点的合作机制;三是基地建设要着眼于交叉化、全球化、未来化,希望双方以“智能基座”基地为育人基石,面向全球、着眼未来,建设具有突出特色的“智能基座”育人基地,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发展。 石冀琳表示,多年来东北大学与华为公司在人才、科研、教学、竞赛等方面保持着紧密合作。双方合作建设了“未来技术学院”,共同探索面向未来技术、未来科技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之路。“智能基座”是教育部高教司与华为共同设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首期覆盖东北大学在内的全国72所信息领域领先高校,将华为在华为云、鲲鹏、昇腾等技术领域知识与高校信息类专业课程相结合,为新计算产业创新培养新生力量。 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付俊与华为辽宁代表处云与计算总经理王伟签署合作协议。王建华与石冀琳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揭牌。石冀琳和王伟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和云与计算培训的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和奖牌。 会上,未来技术学院汇报了“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情况,华为公司计算产品线高校科研及人才发展部汇报了2021年“智能基座”工作计划。 据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是东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共建未来技术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下深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双方将聚焦鲲鹏、昇腾及华为云等技术领域,首批联合开展22门共建课程,融入华为鲲鹏、昇腾、华为云的知识体系,并在未来技术学院Hero奇点俱乐部、学生创新创业、课外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为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11
2π空间偏振观测仪器
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2π空间偏振观测仪器,其包括:1)基于2π空间天球划分的基准结构;2)上半球空间多角度观测的方位及俯仰一体化转台控制系统;3)变时相多弧度角面元光学偏振成像序列系统。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电控箱工作,电控箱连接安装基面、双轴转台、变时相多弧度角面元光学偏振成像序列系统、数据记录仪以及数据采集终端。应用范围 该系统可以获得任意时刻的天空偏振分布模式,为寻找大气中性点区域、全天空偏振场量表征和仿生偏振导航的天空偏振矢量线提供数据支撑。项目阶段 该项目所涉及实验正在进行中。
北京大学 2021-04-11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
本技术成果针对当前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与管理学、经济 学、统计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创新性提出了面向政府决策、企业管 理和公众认知的信息服务模式,并给出了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的“5C”原则。
中山大学 2021-04-10
小学教育创客空间
    中教启星深知创客教育并不是一种局限于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学科式教育,而是一种倡导“基于制造的学习”的 综合性教育,旨在培养针对多学科学习以及整体学习过程的自信心、创造力。基于此,中教启星小学教育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情境体验、创意生成、原型制作、功能测试、展示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技术实践场所,具备足够的空间、设备、设施、材料,营造一种能共享所有资源的创客文化氛围,树立小学生开放、开源、协作、分享的人生理念,培养小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进步的创客精神。 配置方案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381 3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