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教学扩声麦克风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介绍 AM2300系列阵列麦克风,由远场麦克风阵列组成,有效保证远距离拾音效果。其灵敏度高,拾音方向性强,能减少杂散声波回授产生的自激啸叫问题,也可以减轻处理器对反馈声波处理的难度;主要用于教学扩声场景,用于老师课堂教学内容。 产品特性  • 5-8米远距离拾音;  • 波束形成算法;  • 120度精准拾音;   • 23颗远场麦克风阵列;   • 语音增强;  应用场景 会议室、培训互动、教学课堂等场景使用。   产品参数 输出接口 Phoenix 3p(公) 指向性 定向宽带式 动态范围 95dB 灵敏度 - 10dB 最大功耗 1W 拾音距离 5-8米 频率响应 20-18KHz 信噪比 80dB
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英语听说智能教学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英语听说智能教学系统是一款集教、学、练于一体的校园教学系统,配套与教材同步的教学资源及丰富的练习资源。一键布置听说作业,系统自动评测答题情况,生成多维度评价分析报告。同时,系统可以根据评测结果为学生精准推荐听说练习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听说练习指导,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系统紧贴实际教学场景,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打磨而成,满足了学校对英语听说教学、训练的需要。目前已在上海、北京的一些学校得到常态化的应用。 产品特色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㉕ |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余华荣:“八大聚焦”推进高水平新医科建设——重庆医科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医科大学自2021年获批重庆市唯一一所高水平新医科建设高校以来,对标服务“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八大聚焦”,着力培养五术医学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3
【新华网】新华社看长春丨名校名企齐聚长春,共议建设教育强国——来自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一线观察
精彩纷呈的论坛里,前沿教育理念碰撞出火花;人潮涌动的展馆内,AI赋能教育在多元场景中实现;热闹非凡的签约仪式上,多所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吉林长春拉开帷幕。
新华网 2025-05-24
3D互动教学资源/3D教学/3D教育/化学/物理
云幻科教根据教育现状,针对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不同需求,研发建设与各学科相配套的3D互动教学资源库,设置演示、交互、练习三大部分。3D互动教学资源库包括小学科学、中学化学、中学数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等学科资源,还包括校园安全、传统文化等专题资源,为老师提供前沿、创新、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学习氛围。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植物-环境信息快速感知与物联网实时监控技术及装备
项目属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围绕农田信息快速感知、稳定传输和精准管控三大瓶颈难题,在植物养分/生理/病害信息快速感知,土壤水/盐/养分特性多维快速测试,农田复杂环境下信息无线稳定传输,基于作物生长需求的物联网环境调控和肥水药精准管理等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研制了系列产品和系统,总体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已经在全国20 多个省市的农田、果园与设施农业等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数字农业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 2021-04-11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
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人工鱼礁
本成果将人工鱼礁用于江河水域的研究属首次,研究也是基于对江河流 域鱼类的体型特征及生活规律的深入调查,设计的人工礁体结构设计新颖,设 计的鱼礁体的孔洞大小、高度、体积、重量及其功能专用于江河流域水域;从材 质上来说,本发明采用新型改性材料制作,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鱼礁表面 释放到水中的铁离子(铁和氮、磷、硅一样是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可 以有效地改善小江水域营养盐的结构。该鱼礁对于我国江河流域今后开发和利 用这种材料的鱼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人工鱼礁用于江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 善,作用主要体现在鱼礁体对鱼类的诱集效果以反附着底栖生物,从而达到鱼类 增殖、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水质环境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应用及其 产业化前景良好。
重庆大学 2021-04-11
新型环境友好杀菌剂聚过氧丙烯酸 (PPAA)
1. 产品的技术指标、参数(a) 产品外观: 淡黄色透明液体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青藏高原冻土及土壤碳变化的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杨大文教授课题组题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融化的碳排放风险( Permafrost thawing puts the frozen carbon at risk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这是该课题组近年连续在专业领军期刊发表多项关于青藏高原冻土变化的研究成果后,在青藏高原冻土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与潜在风险评估方面的又一重要研究进展。 北半球分布的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北半球陆表面积的1/4,其中环北极多年冻土区储存着大量土壤有机碳,约为当前大气中碳储量的二倍。近年来,随着气温升高与冻土退化,原本冻结在多年冻土层中的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分解以CO2、CH4等形式释放到大气当中,这些温室气体反馈到大气进一步加剧气温升高与冻土退化,形成冻土-气候的正反馈效应。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环北极地区以外最大范围的多年冻土,有地球“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储存的土壤有机碳可能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潜在碳源,而这些冻土碳的空间分布尚不明晰,融化风险也亟待评估。基准期(2006-2015年)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与表层(0-3m)土壤有机碳分布杨大文教授团队整合青藏高原地区最新的冻土与土壤碳观测数据,模拟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与活动层厚度分布,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得到青藏高原冻土碳空间分布信息,估算了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的储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约为50.43 Pg,其中37.21 Pg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常年位于冻结的多年冻土层中。这一成果填补了全球已有冻土碳数据中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冻土碳分布状况的空白。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青藏高原融化冻土有机碳的变化预测该研究还首次评估了升温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释放对区域碳循环的潜在影响。随着气候变暖,至本世纪末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中储存的土壤有机碳约22.2-45.4%将发生融化,这一融化量可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生物群系净固碳量,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从碳汇转变为碳源的风险。其中,3m以下深层冻土中有机碳融化量占冻土碳总融化量的比例高达29.6-46.2%,这一结果凸显了青藏高原地区深层冻土碳的重要性,弥补了现有研究仅关注浅层(0-3m)冻土碳释放的不足,为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融化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生王泰华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大文教授、杨雨亭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北京大学朴世龙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程国栋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资助。原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9/eaaz3513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