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
根据《关于报送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要求,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上报了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教育部 2019-09-2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开展“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开展有组织的教育科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申报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5-2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印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2-1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召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
6月1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召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1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22年年会暨“科创融合”高峰论坛在南京举办
8月18-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22年年会暨“科创融合”高峰论坛在南京举办。会议由分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南京大学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全国475所高校的50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现场参会,6万余人次线上参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8-20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通知
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经组织专家严格评审和面向社会公示,共有103项批准立项,现将立项结果予以公布。
教育部 2024-01-16
南京大学地理学科最新成果: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施肥效应时空变化格局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和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永光教授、居为民教授和陈镜明院士团队在全球变化和陆地碳循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全球变暖的速率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Science》杂志列出的未来25年需要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持续上升。CO2浓度的不断增加,在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应),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即碳汇能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率。研究表明,大气CO2施肥效应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全球变绿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因此,在全球尺度定量化评估CO2施肥效应,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格局,有助于准确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其变化趋势、降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十分重要。 尽管基于控制实验可以在叶片和冠层尺度对CO2施肥效应的机理进行了的研究,但控制实验的数量、空间分布和物种代表性有限,全球尺度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得定量评估尚不清楚。长时间序列遥感观测为全球CO2施肥效应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因此,该研究首先基于系列卫星传感器的观测数据,研制了1982-2015年全球新型植被指数(NIRv)数据,验证其作为全球植被光合作用(总初级生产力,GPP)指示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准确评估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检测-归因模型,揭示了近四十年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结果的可能不确定性;最后,结合欧洲ICP Forests等机构提供的欧洲地区叶片氮磷观测和全球陆地水储量等遥感数据,揭示了全球CO2施肥效应时空变化的可能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CO2施肥效应在近四十年呈现显著的下降的趋势;2001-2015年的全球CO2施肥效应比1982-1996年显著降低。全球超过70-80%的陆地植被区域CO2施肥效应呈现下降的趋势,欧洲、西伯利亚、南美洲和非洲大部以及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在少部分地区CO2施肥效应存在着上升的趋势,例如东南亚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多个生态系统模型同样能够模拟出全球CO2施肥效应的下降趋势,但显著低于基于遥感数据的结果。
南京大学 2021-02-01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团队与其合作者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德国不莱梅大学Thomas Frauenheim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南加州大学Oleg V. Prezhdo教授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大学 2022-10-10
物理学院张霖与城环学院刘刚合作揭示全球食物损失浪费背后的空气污染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负担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霖长聘副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刚教授等合作,通过融合多学科研究工具(食物损失与浪费数据、氨排放清单和模型、大气化学模型及流行病学方法等),评估了在当前或未来减少全球食物供应链中损失与浪费(FLW)对氨减排、PM2.5污染减缓、氮沉降减缓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效益。研究揭示了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2.3.1(食物损失与浪费减半)将有助于减少PM2.5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并显著减缓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biodiversity hotspots)的超量氮沉降。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食物损失与浪费蕴含尚未被认识到的对空气质量及生态多样性热点的危害”(Global food loss and waste embodies unrecognized harms to air quality and biodiversity hotspots)为题,于2023年8月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食物》(Nature Food)。
北京大学 2023-08-22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论坛
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论坛”。该论坛是2020年11月8-10日在长沙举办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组成部分。
云上高博会 2020-11-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4 85 86
  • ...
  • 151 1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