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与湖羊睾丸重量主效QTL有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湖羊睾丸重量主效QTL有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领域。该SNP分子标记位于绵羊11号染色体第54289512位碱基,该位点处出现C和T两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该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湖羊睾丸重量显著相关,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睾丸重量显著高于TC和TT基因型(P<0.01)。将所述SNP分子标记应用于高繁殖力种公羊的早期选育,对提高羊群生产能力和增加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大学 2021-01-12
新型高分子纳滤膜技术在农村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拟通过建立复合纳滤膜多层结构的协同设计方法,丰富复合纳滤膜制备的理论基础,提升纳滤膜的分离性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纳滤膜制备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的高温高压气体诊断方法研究
本项目主要研究高温高压环境下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诊断方法。在对高温高压下2.0 μm 波段的部分CO2 谱线参数及可用于谱线拟合的线型进行实验测量及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心波长位于2.0 μm 附近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结合固定波长的吸收光谱调制技术,基于通过一对CO2 谱线的谐波信号所实现的对高温高压环境中温度以及CO2 浓度测量的相关研究,建立一种可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温度及组份浓度的测量方法,从而可实现对内燃机气缸等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燃料利用效率以及CO2 气体排放的诊断。同时所进行的相关高温高压谱线参数和线型的研究,可对HITRAN 数据库中2.0 μm 波段的部分CO2 谱线参数进行补充和矫正,并可为高温高压环境下分子谱线的拟合及模拟寻找合适的线型。 现状特点: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利用二极管激光器波长调谐特性,获得被测气体特征吸收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从而对气体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非接触式、实时、动态、多组分同时测量等优点。由于二极管激光器的高单色性,可以利用待测气体分子的一条孤立吸收谱线进行测量,避免了其他分子谱线的交叉干扰,从而准确地鉴别出待测气体。TDLAS 在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主要的应用领域有:分子光谱研究、机动车尾气测量、工业过程监测控制、天然气泄漏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大气痕量气体检测、医疗诊断、大气气溶胶测量等领域。 技术创新: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2.0μm 波段DFB 型半导体激光器,结合固定波长的调制光谱技术,通过一对CO2 谱线实现对温度及CO2 浓度的测量,在保证探测灵敏度的同时,简化了装置结构,降低了系统成本,有助于仪器便携化和产业化的实现。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基于“可视化抗原宏阵列杂交瘤快速筛选技术” 抗体识别库建立及快 速诊断
团队通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视化抗原宏阵列杂交瘤快速筛选技术”,并依托此技术建立了主要人畜共患等病原微生物单克隆抗体识别库及快速检测产品,库容达到 3000 余株,获得专利授权 30 余项,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奠定了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术中前哨淋巴结精准定位及免活检 一体化肿瘤转移诊断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用于逐次逼近ADC的电容失配|数字后台校正技术
基于LMS校正理论,在逐次逼近ADC结构中引入参考电容,其余所有单位电容的数字权重相对参考电容进行数字后台校正。每个输入信号被量化两次,第二次量化时待校正的单位电容与终端电容交换位置。两次量化结果之差被用来校正单位电容的数字权重。所有校正过程全部在开机上电后自动完成,并且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通过设计一个12bit 5MHz ADC,并经过流片测试,验证了校正方法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2V/2.5V电源电压下,ADC的微分非线性度<±1LSB,积分非线性度<±1.5LSB,动态范围≥83dB,信噪比优于65dB,有效位在10.7位以上(注:相同条件下,无校正算法ADC的有效位仅为9.1位,且电容阵列面积成倍增长)。与市场同类ADC产品相比较,在电压和功耗要求相同的条件下,性能具体明显优势。 该校正技术可用来校正传统结构逐次逼近ADC电容失配,提高ADC分辨精度,减小芯片面积。应用该校正技术的ADC,可用在高精度传感器读出电路、可穿戴电子产品、精密探测仪器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采煤机摇臂用120T数字液压缸
2020年9月10日,在西安煤矿机械厂,成功进行了采用120T数字液压缸驱动1480D采煤机截割滚筒摇臂的工业应用试验,此次试验是我国数字液压缸技术在煤矿开采设备上的首次成功工业应用试验。 120T数字液压缸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新型数字液压缸,最大出力达到1220kN,负载质量高达200T,定位精度达到0.05mm。伺服阀等7个阀高度集成于一个阀块内,采用折返结构、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及3齿轮的反馈机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数字液压缸的诸多缺点,尤其适用于采煤机等空间受限、环境恶劣的场合。能实现精确位置控制、抗污能力强、管路结构简单及直接计算机控制。是矿山开采设备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所必需的驱动元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05-04
3.1-9.4 GHz高效数字功率放大器
本技术成果为基于动态匹配网络的3.1-9.4 GHz高效数字化功率放大器芯片。该宽频功率放大器提出了两项效率提升的关键技术:1)基于新型阶跃阻抗变压器,提出了3.1-9.4 GHz宽带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电路设计;2)提出了基于前馈控制多模动态匹配的新型数字极化发射机架构,进一步实现了发射机的饱和及回退效率提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转让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复旦大学 2021-04-10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技术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数字界面已成为操作者获取信息、知识推理、判断决策的重要手段和操作依据。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在军事、信息安全、地理交通等诸多重要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和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首次综合信息编码、生态界面、认知摩擦、认知负荷和态势感知等关键理论和技术,构建了复杂系统信息流的功能结构模型,分析了复杂系统要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内联属性的复杂特征,提出了复杂系统“界面信息-视觉认知”映射模型的知识表征与规则推理,揭示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从视觉信息认知到行为决策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复杂系统数字界面信息区块布局的空间与结构约束机制。本项技术首次融合脑电、眼动等多维度生理测评技术,提出了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界面的可用性评估体系。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与眼球追踪技术相结合,共同揭示了人类在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认知各阶段的认知特性,分析了认知失误、认知困难等问题的生理学根源。该技术基于脑电ERP、眼球追踪等多维度融合的生理测评方法,对设计优化方案进行可用性评估,由此提出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界面设计的量化评估体系,提出了可实施的复杂系统数字界面设计优化方案。项目成果已成功运用到海、陆、空、航天等信息化装备上,全面提升了信息化装备的人机交互水平,保障了信息化装备整体性能和水平的充分发挥,提高了信息化装备操作绩效。取得突出成绩。应用前景广阔。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7 98 99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