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网选线、消弧、故障定位综合保护装置
按照电网故障选线尤其是其在消弧补偿情况下面临的困难,本装置对注入法进行改进,使选线信号不在受制于电容、电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与接地电阻保持着接近于线性的关系,为排除暂态信号对选线影响,用DSP处理小波实现准确选线,消弧补偿采用极值法,通过接地变压器付边向原边加入阻尼电阻,将过电压限制在电网安全运行规程要求范围内,运用单片机控制接地变压器付边电流实现对电网电容的补偿,解决供电电缆接地放炮问题,为接地故障定位信号传输扫除电网电容影响,把注入到电网电缆通路中与故障点具有关系的信号传递到故障定位装置传感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压电网无电弧开关控制器
成果简介高压电网关闭和切断时, 由于电网电压过高会产生强烈的电弧。 高压电弧破坏作用非常大, 轻者减少断路器使用寿命, 重者甚至会烧毁仪器和伤害操作人员。所以在高压断路器中, 灭弧设备是必要的。 纵观现在的灭弧设备, 大多是被动灭弧。 灭弧装置复杂、 成本高, 且效果差异很大。 现在国家电网建设发展速度很快,电压等级越来越高, 需要一个能根本解决电弧的开关; 同时在开关大型电机时由于自感作用电弧也非常大, 同样需要这样一个能根本灭弧的开关。本项目是依据交流电中的特点进行开关动作, 依据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负荷阻抗的电网等值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阻抗的电网等值方法,旨在电力系 统准确潮流计算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对电网进行分块等值;包括:首先 将电网根据需要分成多个子电网,将要等值的子电网中的节点注入功 率转换为恒定阻抗接在该节点上,再用高斯消元法对要等值的子电网 除边界节点以外的节点进行消去,得到一个包含未等值子电网所有节 点和等值子电网边界节点的等值网络。本发明所提出的等值方案不依赖于电网的准确潮流结果,因此可以在电网潮流计算不收敛的情况下 实现子电网的近似等值;所建立的等值模型用于电网的潮流计算时, 能满足未等值电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相位平衡的激励策略
配电网中的相位不平衡会带来功率损耗、电能质量恶化等问题。在此研究中,课题组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策略,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利用其充电弹性,参与电网的相位平衡,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国家电网-工会积分平台正式上线
国家电网-工会积分平台是服务于政府机构内部的网站,该网站包括文体人才,文艺作品和文体设施,提升员工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员工的幸福指数,使管理更加人性化。
江西东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2
希润数字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希润数字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简称“希润数字技术”)是一家诞生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经营应用转型升级服务商,是武汉大者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者希”)控股子公司,集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方案等业务于一体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数字化经营转型升级建设、教育人才培养等服务。   公司旗下SaaS综合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简称:大者希数字网平台)是企业综合数字化经营生产性平台,是无代码/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采用B/S 架构,云服务模式,用户无需本地化部署,就可以在平台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数字化经营综合应用。 平台基于“自助、简单、易用”的设计理念,推出多款数字化应用产品来覆盖企业经营应用全生命发展周期,一站式解决企业数字化经营应用转型升级服务。 针对院校平台推出了“大者希i学习”平台,推出行业应用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建设方案及实训课程,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不同行业数字化经营复合应用人才赋能行动! 大者希数字网:www.dazcc-data.com 大者希学习中心:edu.dazcc-data.com
希润数字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2024-08-12
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绿色防控技术与应用
 设施蔬菜是解决我国北方冬半年蔬菜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辽宁是我国设施蔬菜重要产区。然而设施蔬菜连作和不科学施肥等导致的土壤障碍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项目组自“八五”以来针对该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首次探明了设施番茄和黄瓜土壤障碍的主因是偏施氮肥导致的土壤酸化,明确了均衡施肥可明显缓解土壤障碍发生,实现了设施土壤障碍的理论突破。30年蔬菜长期施肥定位试验表明,长期过量偏施氮素化肥导致土壤严重酸化,进而使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劣变,病原尖孢镰刀菌数量增加 4.3 倍,作物产量 和品质下降;而有机无机肥均衡配施,缓解了土壤障碍发生。进一步的日光温室 蔬菜有机无机肥均衡配施长期连作试验表明,番茄与自根黄瓜连作 24 茬植株长势 和产量与第 1 茬无显著异,虽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及根际酚酸类物质等 随连作茬次增加而有所变化,但未达土壤障碍程度,也未发生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从而证实了我国设施蔬菜土壤偏施氮肥引起的障碍远大于土壤连作障碍。     2.首次明确设施番茄和黄瓜土壤最佳营养指标,创建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模 型,研制出设施蔬菜土壤健康保持施肥方案,实现了设施蔬菜绿色可持续生产的技术突破。兼顾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与土壤健康保持原则,明确了设施番茄和黄瓜土壤氮磷钾钙镁最佳营养指标,建立了以设施土壤最佳营养指标(A)、目标产量需肥量(W)和土壤供肥能力(Y)为核心的施肥量(M)模型,即:M= b W(b={1.5+ (A-Y)/A});综合 7100 多份北方设施果菜土壤分析结果,研制出以 有机肥为主增钾补钙的北方地区设施果菜土壤施肥方案。推广应用后,土壤健康 保持效果显著,其中 28 年间连作 56 茬日光温室番茄产量未出现显著减产。     3.首次从作物-土壤-肥料-环境互作角度分析构建了设施蔬菜土壤障碍分级标准,率先创建了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生态安全防控策略,实现了土壤消毒的农 药零使用,为设施土壤障碍的绿色防控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全省 5465 份设施果菜土壤分析,构建了日光温室蔬菜健康土壤、轻度障碍土壤、重度障碍土壤三个等级划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和生物学特性等参数标准,综合定位试验结 果,创建了设施蔬菜健康土壤保持、轻度障碍土壤生态安全修复和重度障碍土壤 生态安全高效利用的策略,解决了设施土壤农药消毒污染环境的弊端。     4.研制出设施蔬菜轻度障碍土壤修复和重度障碍土壤营养基质高效栽培技术,攻克了日光温室蔬菜土壤障碍绿色防控的技术瓶颈。针对轻度障碍土壤修复,构建亩施膨化鸡粪(或等量营养有机肥)2000kg+粉碎稻草 1000kg+生石灰 44kg+ 复合肥(13-7-13)30kg 和膨化鸡粪 2000kg+生物炭 500kg+生石灰 44kg+复合肥 30k 两个优良配方,降低当茬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 71%~93%,番茄增产 30%以上。 针对重度障碍土壤,研制的农业废弃物营养基质限根栽培和嫁接防病高效栽培技术,实现番茄与黄瓜年亩产 2.5 万 kg 高产记录,节水 23.6%,节肥 26.4%。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制定地方标准5部,发表论文133篇,编写著作与教材 16 部。近 3 年累计推广 202 万亩,增产 40 亿 kg,增收 77 亿元;并减施化肥 26%以上,少用农药 18%以上,累计节约生产成本 12.8 亿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蔬菜集约化育苗设施与壮苗培育技术
项目技术适用于蔬菜种植集中的地区,尤其是以规模种植秧苗 为主的企业、公司、园区和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种植的商品蔬菜生产。本项目解 决了大公司育苗设施昂贵、环境管控成本高的限制、育苗程序复杂和壮苗手段 单一的限制。从育苗设备优化、环境控制节能、基质配制专一性、壮苗控制综 合化入手。以低于当前一般育苗成本 20%来建设和运营管理育苗企业;同样也适 合在农业园区中建造自己的育苗设施和技术系统。 项目技术从简化操作入手,通过基质的综合调配,满足秧苗全生育期对营 养的需求,减少营养液管理用工,并结合化学调控技术实现越夏壮苗的培育。 实现设施与农艺技术的统一。与传统育苗技术相比,实现商品秧苗成苗率 98% 以上、秧苗整齐度达到 95%以上,以可再生材料为主要机制材料,育苗基质投资 额度节省 40%;育苗设施专业设计,结合节能型水暖空调系统、水暖调温系统、 敞开式屋顶设计等方式,最大程度优化设施环境。技术科应于番茄、黄瓜、茄 子、辣椒、甘蓝、菜花、莴苣等蔬菜壮苗的培育。配套技术在即墨农业科技示 范园、青岛普瑞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应用,实现年生产秧苗 1800 万株。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绿色修复技术
成果简介: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生产方式,种植面积已超过570万公顷。由于高度依赖化肥、缺少雨水淋洗和追求高复种指数而导致的次生盐渍化极大的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并且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见效慢、效率低,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鉴于微生物修复技术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本团队根据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节能建筑外围护构件与被动设施优化研究
节能建筑外围护构件与被动设施优化方法研究,2007 年 12 月通过河南省教育厅鉴定。 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领域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我国建筑用能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 量的 27.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强制 性法令法规的颁布无疑对建筑节能、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 到,尽管新的城市住宅和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住宅相比其隔热保温性能有了较大提高,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建筑寿命一般在 50~100 年,加上人们对建筑热舒适的 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能耗需求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必将对我国的能源使用模式产生 强烈冲击。因此,我们急需开展新的、更为节能的技术研究和实践。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研究节能建筑外围护构件与被动设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及与 建筑的结合与优化配置问题,最终应用于建筑设计与选择,其技术要点如下: 1. 介绍了室内热环境的几个影响因素,受传统民居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启示并考虑到现代 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出了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2. 从能量角度论述了外围护结构如何通过设计来保持、阻止以及引入能量。 3. 利用计算机模拟能耗分析软件对工程实例的外围护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实 证研究。 4. 借助高精度热成像仪的拍摄,使得外围护结构的实验调查更加准确和直观。清晰的呈现 出采暖条件下外围护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窗户、窗框、缝隙等热工薄弱环节。 5. 利用能耗分析软件 DOE-2 对飘窗、空气渗透、遮阳方式、玻璃选用进行能耗分析,用数 据说明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