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力/力矩传感器的三维力反馈手柄回复力控制结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力矩传感器的三维力反馈手柄回复力控制结构及方法,结构包括底板、两侧固定架、三角板筋、Y轴电机、X轴电机、内框、三维力传感器、拉伸弹簧、Z轴电机、配重机构、扭转弹簧、力矩传感器和手柄把手;方法为:三维力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对力反馈手柄三个方向上的回复力实时检测;将用户当前期望的回复力值与当前手柄各自由度回复力输出差值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在调节过程中,利用各个环节对当前的手柄的回复力输出迅速调整;若当前手柄各自由度回复力输出值与用户当前期望的回复力值一致时,将实现当前手柄各自由度回复力稳定跟踪输入。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PID调节方式实时稳定控制手柄的回复力大小。
东南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地理室-地理实验室-数字化地理实验室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睿芯科技数字模拟电路混合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研发成果
是一家模数混合式神经网络处理及传感器芯片公司,DVS视觉传感器,数模混合人工智能芯片,创始团队均为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专攻模拟电路及神经网络方向 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吉林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双进双出球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双进双出球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控制器、控制量初始化模块以及被控对象,被控对象为双进双出球磨机模型,其输出连续被控量经离散化后生成的离散被控量和被控量当前设定值输入控制量初始化模块和预测控制器,控制量初始化模块输出控制量初始值输入给预测控制器,预测控制器输出离散控制向量经零阶保持器转换为连续控制量输出给双进双出球磨机模型。控制方法采用RBF神经网络正向模型和RBF神经网络逆向模型实现对被控对象的预测控制。本发明可以对系统进行提前控制和调节,适用于大滞后系统的控制,被控量响应快、超调量小,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电子信息、控制电气技术 基于远程数字传输技术的智能呼吸机及其物联网健 康信息管理系统
本项目以嵌入式控制器为核心,结合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工程流体力学、呼吸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研发一款智能呼吸机,主要用来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同时开发基于 Android 系统的 智能手机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并构建物联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和健康信息云 平台,通过云传输实现患者与医生及其医疗机构的双向远程监控与服务。
山东大学 2021-04-13
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了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分别带来的转矩响应较慢和转矩纹波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电流、磁链、电磁转矩的关系,在离散状态下利用数值积分原理构造了一种状态观测器,同时引入PI调节器消除观测误差,实现了对下一控制周期系统状态的准确预测,基于该观测器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保持转矩响应快的同时减小了转矩纹波,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性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工业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实时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实时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系统模型,包括工业控制系统功能支撑模型、安全相关任务与功能间映射关系模型、安全相关任务评价模型;然后分析获取就绪的功能安全任务与信息安全任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或矛盾;按照预设的冲突协调规则获取无冲突安全相关任务集;根据系统功能性任务集和无冲突安全相关任务集,确定全局任务集;基于全局任务集构建基于 DAG 的任务图;并将风险作为约束条件、将全局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备直流潮流与短路控制的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直流电网用的具备直流潮流控制与直流短路控制的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复合控制装置包括:潮流控制装置,其包括一对耦合电感、四个开关管、四个二极管和两个电容;短路控制装置,其包括两个高压快速机械开关、三个避雷器和三个开关管。所述第一电容作为第一可调电压源串联在第一条输电线路中,第二电容作为第二可调电压源串联在第二条输电线路中,用于潮流控制;快速机械开关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仿人机械臂体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人机械臂体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引入 臂型角来定义手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形成的平面与参考平面的 夹角大小。通过手掌和肩关节的位置差来确定手臂末端的位置,手臂 末端的姿态通过手掌、拇指和手掌末端形成的平面与肩关节坐标系的 相对姿态来确定。得到人体手臂的臂型角以及手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就可以由控制系统计算出机械臂的七个自由度的角度,从而实现机械 臂的精确控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基于手臂臂 型角的仿人机械臂体感的控制方法,将人体手臂的位置和姿态进行了 完整的定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仿人机械臂体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人机械臂体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引入 臂型角来定义手臂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形成的平面与参考平面的 夹角大小。通过手掌和肩关节的位置差来确定手臂末端的位置,手臂 末端的姿态通过手掌、拇指和手掌末端形成的平面与肩关节坐标系的 相对姿态来确定。得到人体手臂的臂型角以及手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就可以由控制系统计算出机械臂的七个自由度的角度,从而实现机械 臂的精确控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基于手臂臂 型角的仿人机械臂体感的控制方法,将人体手臂的位置和姿态进行了 完整的定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489 4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