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蔗糖多酯合成制备与精制工艺及装备技术
蔗糖多酯是世界新一代的酯类化合物,是优良的乳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蔗糖酯产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确定为环保、安全、绿色、优质的食品添加剂产品。我国目前只有蔗糖单酯工业化产品,没有蔗糖多酯产品。经过300多次工艺研究与工业实验,研究开发出---蔗糖多酯制备、精制、环保的工艺与装备技术。为我国生产急需的优质、环保、安全的蔗糖多酯工业化提供了一条先进的技术途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款精密的针头丢弃自动处理装备设计
发榜企业:深圳新融典科技有限公司 悬赏金额:10万元 需求领域:新型机械、精密仪器 技术关键词: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自动化、分类收集
深圳新融典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及应用
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及应用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杜豫川教授团队研发的路面多维高频检测与智能养护系统,利用先进的车载分布式传感、AI图像识别、北斗高精度融合定位等技术,打造了一套轻量化的路表损伤自动检测装备。面向路内结构破坏、路域设施损坏,建立了基于多尺度探地雷达+高分辨激光雷达的多维度路面健康全息感知系统,实现了包括路面平整度、路表病害、桥头跳车、结构损坏等参数的高频率检测与融合分析。该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二等奖(2019年),并于今年参展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得大会创新引领奖(仅10项)。 设备检测图像 产品经国家道桥计量站等单位测试,检测误差小于10%,综合病害识别率大于90%,图像处理速率大于10张/秒,检测效率可提高传统手段的2至3倍,平台实现了单日数百GB级的养护外场数据高效处理,且费用可降低50%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与效率优势。产品构建了全面的知识产权体系,具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PCT5项,以及软件著作权6项。 项目产品在上海这一超大城市形成了规模化应用,并在江苏、浙江、河北等全国十余省市超过40000公里各等级公路上得到推广,覆盖了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农村公路等多等级道路类型,同时也为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地推动道路设施智能养护装备及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1
热锻、温锻、冷锻全自动成套装备
锻造车间工作环境恶劣,噪声大、粉尘多、危险性大,工人劳动强度大,锻造企业面临用工贵、用工难的难题。该项目面向汽车零配件、阀门、五金工具等行业,实现从金属棒料到压制成型整个过程的全自动生产。主要针对普通冲床和液压冲床实现热冲、温冲、冷冲的全自动化改造或提供成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成套设备中,具体包括: 1)、棒料全自动上料机,可代替 1 名人工 2)、铜、铁恒温电加热炉、气加热炉,实现热锻或温锻的加热 3)、全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可代替两名人工 2、创新要点:实现热锻、温锻、冷锻的全自动化生产。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500 万元): 全国拥有冲床的数量在 200 万台以上,绝大多数的冲压工序还是依赖人工完成。至少有 100 万台冲床需要自动化升级改造,另有新增的全自动冲压解决方案需求。整个冲压自动化行业的市场份额在 600 亿以上。该项目涉及的成套装备可以代替 3 名人工,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省 15 万元人工工资费用,并省下一笔管理费用,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设备投资回收期不到 1 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4、推广情况: 浙江万达阀门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于1983年,亚龙智能是一家制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软件驱动型企业,肩负着“努力为全世界更多人带来技术与技能”的使命,是为各类院校、公共实训中心、企业培训中心等提供智能教育装备的供应商,是开展教育咨询、线上线下培训等教育产品服务商,是企业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服务商。 在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时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亚龙智能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是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是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高职、中职青年教师实践基地,是教育部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基地,是教育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签约的校企合作企业,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2个赛项的器材供应商。 亚龙智能服务全球万所院校和企业,每年超过2000万学员通过亚龙智能产品和服务提高技术技能,以独特的智能教育装备,在智能制造、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研发、数字双胞胎、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专业技术领域树立标杆,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参与共建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国际学院、亚龙丝路学院、鲁班工坊,提供各类国际技能大赛竞赛平台,输出“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和院校课程教材标准”,为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和人才培养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服务。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亚龙智能为国内外院校共建“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开启“技术创新+人文交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项目——面向我国工业机器人职业培训的教育机器人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在全国院校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服务。         亚龙智能以“十大倍增项目”为抓手,全面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和国内外市场营销服务,在1+X项目、竞赛项目、学业测评项目;基地项目、YXY项目、科技部项目;新专业项目、好奇星在线平台项目;培训项目、行业企业项目等为客户带来智能制造领域线上线下的惊喜。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山东思代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思代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位于乐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旗下农业装备注册品牌为“希森天成”,是专门从事根茎类产业机械研究、开 发、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研发生产企业,在全国建立了广阔的销售网络,形成了庞大的销售体系,产品畅销国内马铃薯主产区,并畅销国外十余个马铃薯主产国。 公司建有机械、物理、电子等专业实验室6个,下设设计研发部、生产部、质量部、财务部、销售中心、检测中心、售后服务中心,配备了先进精密的生产、检测设备130 余台套,具有先进的Solidworks EPDM设计研发平台、科研试验设施、智能检测系统、引进世界先进的机械制造三维设计软件,公司还上线了较EPDM更为先进和完善的ERP信息化生产系统,进行企业资源的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公司还配备有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各种产品均可在此进行全性能试验,建立了农业机械生产线,科研、生产、售后服务等基础设施完善,为公司产品研制、生产、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的质量保证。        
山东思代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2021-08-27
宿迁市恒升教学仪器装备有限公司
      宿迁市恒升教学仪器装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是专业生产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械的实业公司。现为江苏省教育厅归口管理企业,江苏省和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齐全,产品畅销全国十余省市。      公司1995年生产的“恒升”牌绿、白色钢质书写板,采用进口和上海宝刚产钢板、特种油漆,经过高温烘烤等先进工艺加工而成。具有防潮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书写流利、轻松、不打滑、字迹清楚、粉尘少、不反光、无异声、挂图方便等优点。可有效地减轻劳动强度,保护视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国内外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司和宾馆必备的教学与办公用品。      本公司信守合同,用户至上,竭诚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宿迁市恒升教学仪器装备有限公司 2021-01-15
江西北极智星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江西北极智星教育装备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校具生产基地--江西省南城县,三个厂区共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自有钢制车间、木制车间,并配套国内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是一家专注于各类院校课桌椅、排椅、学生床、公寓家具、实验室设备及各类办公家具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我们注重品质,匠心智造,致力打造校具知名品牌,成为校具品牌里的向导之星。 公司秉承“品牌与品质同步、客户与企业共长、创新与务实并重”的价值观。以客户至上,发展共赢为宗旨,遵循客户小事,我们大事的服务理念,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招投标一站式解决方案。
江西北极智星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2022-05-24
槽式光热发电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及其优化
针对太阳能集热系统扰动多、大滞后和大惯性等控制难点,建立了适合控制器设计的简化分段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预测函数控制策略的集热系统出口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该预测函数控制策略在调节速度、超调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策略;与未简化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相比,简化后的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了13%,但计算量大大降低,控制器的实时性也得到增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5-21
高性能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1、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   高速高精·多轴多通道·智能控制 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是华中数控研发的新一代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NCUC高速现场总线,多通道、多轴联动控制技术,纳米插补技术,前瞻预读功能,小线段高速平滑,双轴同步控制,刀具空间长度补偿(RTCP),复合加工,误差补偿,对话式式编程等。2016年4月10日,华中8型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各项功能、性能、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系统水平,可替代进口”。2018年,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华中8型数控系统已实现数万台销售。其中,既包括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数控铣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钻攻中心等中、高档数控机床,还包括与重大专项配套的近千台高档数控机床,产品覆盖十余类规格的机型,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军工、能源装备、汽车制造、3C加工等,是配套最多的国产高档数控系统。 2、华中9型-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 华中数控本次展会隆重推出的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集成AI芯片,融合AI算法,实现数控系统的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为数控机床智能化构筑开放平台,为先进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开创路径。 Part 1: 构筑智能新平台 HNC9智能数控系统(E1-A201) 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9型,践行“智能+”为机床赋能的创新理念,构筑人(H)-机(P)-信息(C)融合的数字孪生系统(S)(HCPS)。华中9型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端-边-云”的智能体系架构,形成三个平台:集成AI芯片的智能硬件平台、支持AI算法的智能软件平台、构建智能APP生态的开放平台,实现“1-3”的体系创新。   Part 2: 践行智能新模式 华中9型遵循“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的新模式,构建机床数字孪生,探索机床实现智能的新方法! 自主感知:指令域大数据 独创的指令域大数据分析方法,采集、汇聚数控系统内部电控大数据和外部传感器数据,形成指令域“心电图”,实现大数据与加工工况的关联映射,构建由机床全生命周期大数据描述的数字孪生。 自主学习:融合建模 借助具有“因果关系”的数理模型和具有“关联关系”的大数据模型,独创性地将数理模型与大数据模型进行融合建模,实现对机床动态行为的自学习和认知理解,构建由机床动态模型描述的数字孪生。 自主决策:i代码 利用所获得的数字孪生,进行虚拟加工,并预测加工效果。根据预测结果,自动进行多轮优化迭代,最终生成多目标智能优化的“i代码”,实现自主决策。 自主执行:双码联控 独创的双码联控技术,让传统数控加工的“G-代码”(第一代码)和多目标智能优化的“i-代码”(第二代码)同步运行,实现优质、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控加工。 华中9型以融合建模为核心,以“指令域心电图”、“i代码”和“双码联控”为关键技术,形成“1-3”的技术创新,支撑着华中9型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执行”智能创新的新模式。 Part 3: 打造智能新应用 华中9型围绕“质量提升、工艺优化、健康保障、生产管理”四类智能化应用场景,华中9型支撑用户开发智能APP,打造机床智能应用新生态。 1、四类应用 1)质量提升 (1)智能轮廓误差补偿 高速高精是数控加工永恒的主题。加工速度越高轮廓误差越大,如何保障高速加工时零件加工精度,是智能化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华中9型通过建立机床进给系统动力学和大数据融合模型,精确预测零件轮廓误差,生成轮廓误差补偿的“i代码”,有效提升零件的轮廓精度,实现机床动态精度的“由丝入微”。 (2)热误差补偿 热误差是机床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热误差补偿是提升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手段。 华中9型利用机床温度数据、内部电控数据和机床热变形数据,训练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机床热变形规律,对热变形进行补偿,保持机床加工精度的稳定性,缩短热机时间。   2)工艺优化 加工工艺参数与数控机床实际加工能力的自适应,实现加工效率的最大化,是数控机床加工永恒的目标,也是智能化在数控机床上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景。 华中9型建立切削机理与切削大数据的融合模型。通过虚拟加工,精确预测机床响应,并进行迭代优化,生成优化“i代码”。在加工中自主优化工艺参数,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3)健康保障 机床运维困难且复杂,故障后维修是行业常态。让数控系统像经验丰富的机床运维工程师一样,从机床运行时的蛛丝马迹中辨别机床健康状态的变化,是实现机床可预测性维护的关键。 华中9型通过运行独创的机床健康状态“铁人三项”自检程序,提取、积累机床全生命周期运行大数据,融合AI算法,建立机床健康指数变化模型,实现对机床健康状态的评测和预警。 4)生产管理 机床从生产、装配到加工运行过程,缺乏对机床状态数据的采集、分析、记录的工具,无法实现对机床全生命周期的监测与管理。 华中9型通过数控机床互联通讯协议NC-Link,汇聚机床装配、调试、补偿、健康保障及使用过程数据。在iNC-Cloud工业大数据平台上,建立机床数据档案,实现机床全生命周期的运维和管理。 2、N个智能机床 以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为平台,与秦川机床集团等机床企业,“深度融合,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研制了智能精密加工中心、智能五轴加工中心、智能高速轮毂加工中心、智能车削中心、智能凸轮轴磨床、智能螺杆磨床、智能滚齿机等不同领域、多种类型的智能机床。推动机床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机床动态精度由丝入微。 在智能五轴加工中心中,通过综合应用轮廓误差补偿、静摩擦力补偿、工艺参数优化等智能化技术,小叶轮加工效率与加工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智能精密加工中心中,通过综合应用空间误差补偿、智能温度管控、智优曲面等智能化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涡旋压缩机零件加工精度提高到0.006mm以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此次展会期间,华中数控与多家机床企业一起联合研发的配置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的iNC-MT智能机床即将首秀! Part 4: 引领智能新路径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将为数控机床产业带来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华中9型实现了1架构,3平台,1核心,3关键,结合4类场景,实现了N种机床的智能实践,形成华中9型“13134N”体系,将推动数控机床“提质增效,由丝入微”,引领数控技术创新发展。 华中数控,与智能技术“同频共振”,助中国制造“开道超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