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2020年2月3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名在海鲜市场上工作的患者,该患者于2019年12月26日入住武汉市中心医院,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包括发烧,头晕和咳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的基因组RNA测序,鉴定了一种新型的RNA冠状病毒,在此称为为WH-Human-1冠状病毒(也是后面称为的2019-CoV)。 
复旦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冠病毒的早期检测筛查模型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张亮团队依托上海瑞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的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肺部CT影像,通过综合分析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CT影像特点(磨玻璃、体积大小、位置等特征),张亮团队加快技术攻关,设计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检测筛查模型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用于治疗或预防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抗体药物及疫苗候选物
01. 成果简介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是2012年在中东地区首先发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能够引发严重的人类呼吸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表明,MERS-CoV已造成全球27个国家2428例感染,致死率高达35%。 MERS-CoV表面刺突蛋白(Spike)蛋白是病毒颗粒与细胞受体二肽基肽酶4(DPP4)作用的关键蛋白,也是MERS-CoV疫苗与保护性单克隆抗体研究的热门靶点。本项目团队在靶向刺突蛋白的高活性中和抗体筛选、鉴定、分子结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本团队在国际上首批报道了两株人源MERS-CoV中和抗体MERS-4与MERS-27,它们均能高效抑制假病毒与活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侵染,在动物模型中也显示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该团队还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病毒学研究方法阐明了这两株抗体识别Spike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不同位点,并阻断Spike与受体DPP4的结合。 本项目团队还利用一种稀有黑猩猩腺病毒AdC68为载体,搭载MERS-CoV表面全长的Spike蛋白,在转基因小鼠(hDPP4-KI)模型中,一次滴鼻免疫即可诱导产生长期保护性免疫反应,并完全预防小鼠感染或降低感染后的疾病进展速度。解决了目前研发的MERS-CoV疫苗大多需要进行多次免疫注射的复杂程序问题。进一步的抗体分析表明,免疫动物血清中含有广谱高滴度针对RBD的多克隆和单克隆中和抗体,能够有效阻断病毒与受体DPP4的结合,从而解析了其长期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分子基础和机制,为疫苗下一阶段进入大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验做好了准备。                        MERS-CoV及其相关中和抗体和疫苗研究时间轴AdC68-S重组疫苗在hDPP4-KI转基因小鼠模型上的保护效果02. 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可应用于治疗或预防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抗体药物及疫苗候选物。03. 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4项发明专利,其中3项已授权。04. 团队介绍 本项目团队由生命学院实验室与医学院实验室联合组成,两位实验室负责人分别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结构生物学与病毒学,已发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数十篇,联合申请专利4项。05.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联系方式 邮箱:zhangxinrui@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深圳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共同研制的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日前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测试。该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可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22分钟即可得到检验结果。 本次研发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便捷。一般血液样本含毒量低或者不含病毒,可以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同时,该试剂盒省去样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操作简单,也能缓解当前巨大的临床诊疗压力。
湖南大学 2021-04-10
单人份化学发光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目前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使用的样本采集多为上呼吸道样本(咽拭子为主),采集过程对于医护人员暴露风险极大。本次研发的化学发光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血液样本采集便捷,一般血液样本含毒量低或者不含病毒,可以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风险。同时省去样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22分钟即可得到检验结果,操作简单,能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同时也能极大缓解当前巨大的临床诊疗压力。深大医学部副主任陈心春强调,此次研发的检测试剂盒是检测病人对于感染病毒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不是检测病毒本身(比如病毒核酸)。该试剂盒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完成了3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血液样本的检测,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发热7-14天病人血清/血浆样本IgM临床符合率96.6%(29/30),IgG临床符合率96.6%(29/30)。研究人员着手收集更多的临床样本进行大规模验证,相关试剂盒正在申请绿色通道,申报CFDA证书。
深圳大学 2021-04-10
一批潜在新冠病毒棘突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王冠宇研究团队、医学院教授张健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大学总医院李海鹰研究团队初步筛选出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棘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潜在抑制剂,相关成果发布在预印版平台Research Square。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利用其包膜上的棘突蛋白识别人类细胞膜受体蛋白ACE2,从而侵染人类细胞,引发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阻止病毒棘突蛋白与人类受体蛋白ACE2相互作用是研发有关药物、抗体和疫苗的重要方向。 新冠病毒棘突蛋白抑制剂筛选策略 联合研究团队为加快有关抑制剂的发现,采用“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的策略,以公开的RBD-ACE2复合物晶体结构为靶点,通过同源建模(Homology Modeling)、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和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等计算生物学方法,筛选了近15000个小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含Drugbank化合物库中所有的FDA批准药物,以及TCMSP化合物库中的天然活性产物。研究团队将这些化合物与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进行分子对接,发现一批结合非常紧密的化合物,如Digitoxin,Nilotinib,Lemborexant,Raltegravir,Bisindigotin和 Evodiamine等。  Digitoxin与棘突蛋白结合模式图 Bisindigotin与棘突蛋白结合模式图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冠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2020年3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翔、马依彤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金盈等研究人员在《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上发表一篇研究成果,题为“COVID-19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对新冠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与2003年SARS-CoV相比,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尽管COVID-19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一些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损害。此外,一些患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CVD)的患者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新冠病毒感染是由病毒的刺突蛋白与ACE2结合引起的,ACE2在心脏和肺中高度表达。伴CVD的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可能与这些患者中ACE2的分泌增加有关。MERS-CoV和SARS-CoV均会引发急性心肌炎和心力衰竭。 此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COVID-19确诊患者中有一部分发生心肌损伤,且一旦发生心肌损伤,大多被送入ICU。经检测,ICU患者心肌损伤的生物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非ICU患者。 分析原因,ACE2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在心脏损伤中起作用。其他心肌损伤机制包括1型和2型辅助性T细胞反应不平衡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以及由COVID-19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具有SARS-CoV感染史的患者脂质代谢失调。但SARS-CoV感染导致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的机制仍不确定。鉴于新冠病毒与SARS-CoV具有相似的结构,这种新型病毒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慢性损害。患有合并症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的老年人。此外,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则CVD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因此,CVD患者占COVID-19死亡的大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当ACS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时,更容易发生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这些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甚至死亡。COVID-19治疗期间与药物相关的心脏损害亦值得关注。许多抗病毒药物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或其他心血管疾病。 总之,新冠病毒被认为可通过ACE2感染宿主细胞,从而导致COVID-19,同时也导致心肌损伤,尽管具体机制尚不确定。CVD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预后不良。因此在治疗COVID-19时应特别注意心血管保护。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4-10
低能电子束辐照杀灭冷链食品包装表面新冠病毒
1. 痛点问题 进口冷链产品外包装表面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亟待建立“人物同防”疫情防控体系。2020年10月起,我国多地检出进口冷链产品包装新冠病毒阳性。11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发布“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动全国建立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体系。 现行的化学消毒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消毒效果不能保证。化学消毒剂处理冷链食品包装面临着诸多适用性新问题:现场人员长期接触的健康风险;人工消毒效率低、作业不规范,消毒效果难保证,监管压力大;化学消毒剂在低温表面消毒能力下降;纸质包装箱受潮破裂,增加食品卫生污染风险,严重影响产品销售。 传统辐照技术用于冷链食品包装消毒的适用性有待验证。直线加速器或钴源产生的伽玛射线,穿透深度大,不可避免会对包装内部食品造成影响。并且进口冷链产品多种多样,对辐照的耐受剂量范围不同,直接处理有可能引起品质劣化,技术适用性仍待验证。 2. 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 1)首次实验证明了电离辐射(伽马射线和电子束)能够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获取了辐照剂量与病毒灭活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在P3实验室验证了低能电子束辐照杀灭新冠病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发明了电子束杀灭新冠病毒的方法,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电子束杀灭新冠病毒的整体技术方案,已申请发明专利; 3)发明了低能(120-300 keV)电子帘加速器杀灭病毒的装置,并用于杀灭冷链食品包装材料外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已申请发明专利; 核心产品:推出首台适用于进口冷链食品包装表面新冠病毒灭活的电子束消毒装置。 2021年3月29日,本项技术成果通过专家评审,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詹文龙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消毒专家张流波研究员等。
清华大学 2021-08-26
对新冠病毒和受体相互作用位点的准确定位研
2020年2月1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新泉课题组和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紧密合作,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与人受体ACE2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准确定位出新冠病毒RBD和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位点,阐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导细胞侵染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开发以及疫苗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于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在BioRxiv发表。王新泉和张林琦课题组随即瞄准新冠病毒上RBD如何特异性结合ACE2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利用昆虫细胞体系表达和纯化了新冠病毒 RBD和人ACE2胞外结构域,成功生长出新冠病毒 RBD-ACE2复合物的晶体(晶体生长条件:100 mM MES, pH 6.5, 10% PEG5000mme, 12% 1-propanol),利用上海光源BL17U线站收集了分辨率为2.45埃的衍射数据,并成功解析其三维空间结构。
北京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在建筑中的影响和控制的解决方案
成果介绍在当前疫情防控和部分企业复工在即的形势下,对停留时间长、室内人员密度大、感染风险高的住宅、办公楼和医院三类建筑使用中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该成果基于三种建筑类型的使用特点、室内人员活动特征、空调系统的设计、设备运行的管理优化措施等角度,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并以期能够对后续同类型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分别从三种建筑提出相应设计建议。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住宅建筑厨房排烟道应严格排查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楼宇中存在隔离肺炎患者时应远离天台;空调系统分体式可正常使用,有隔离肺炎患者要防止冷凝水滴入他户;电梯高危,减少碰触,无人时确保开门通风;楼梯间不触摸扶手,每层开窗通风换气。2、办公建筑办公建筑内空调系统的合理使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及其使用策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及其使用策略;多联机及分体式空调与其使用策略;办公建筑的应急管理措施建议;办公人员的自我防护建议。3、医院建筑医院手术室;传染病专用门诊科室;专用隔离区域;普通科室及其他区域等基于新型肺炎疫情对医院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新建医院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建议,既有医院建筑空调系统在疫情期间运行建议。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大面积传播扩散,面对疫情防控的种种挑战,容纳着各类人员的建筑无疑是这场防疫战役中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对集体安全、生存能力与健康提供支持的能力。未来的建筑设计将在建筑换气、排气、防臭、防霉、热舒适、洁污分离、干湿分离、抗菌灭菌等问题作出细微设计和健康性优化,未来建筑必将以人类健康为核心走向健康建筑。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