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
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魏文胜团队)   LEAPER (Leveraging Endogenous ADAR for Programmable Editing on RNA)是一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LEAPER技术具有高精度、易于递送、长时效、高安全性等多种优点,并在包括遗传性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可观的优势及潜能,成功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    LEAPER技术原理   近年来,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该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遭遇瓶颈。根源之一在于当前的基因编辑体系依赖于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的表达,从而造成 (1) 蛋白分子量过大使得通过病毒载体进行装载及人体内递送十分困难;(2) 由蛋白过表达引起的DNA/RNA水平的脱靶效应;(3) 由外源蛋白表达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及损伤;(4) 机体内的预存抗体使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被中和从而导致基因编辑失败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摆脱传统技术依赖于外源蛋白表达的桎梏,2019年魏文胜团队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为LEAPER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与RNAi类似,LEAPER充分利用了细胞中天然存在的机制:仅用一条RNA 就实现了精确高效的RNA单碱基编辑,从而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各种潜在问题。研究人员利用LEAPER成功修复了来源于Hurler综合征病人的缺陷细胞,为未来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此外,LEAPER还有希望衍生出多种延展型技术,为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新型工具。
北京大学 2022-08-12
新型智能透光材料
该类材料实现了系列突破: 1. 价格便宜,采用的元素是原来传统采用的银材料的 1/60; 2. 制备工艺先进、能耗低、产量大,便于大规模生产; 3. 变色能力优越,能从完全无色透明转换到近黑色, 实现高度可逆性,并能阻断 80%以上的紫外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新型体育教学器材
产品详细介绍
武汉天力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新型多媒体教室
新型多媒体教室主要适用于常规授课;具有高清显示、无尘书写、课堂签到、随堂测试、投屏、智能控制、常态录播等功能
北京鸿合爱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09
一种操控低折射率介质纳米粒子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控低折射率介质纳米粒子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光学捕获和光学微操控技术领域。该装置由激光器、扩束镜组、偏振转换器、反射镜、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光阑、油浸物镜和位移台组成。该方法通过偏振转换器和空间光调制器生成空间位相复杂分布的径向偏振涡旋光场,在油浸透镜的聚焦下利用两列相向传输的光场干涉生成中空的球形焦斑,能够将处于焦场范围内的低折射率介质粒子稳定地三维捕获在焦场的中心。通过改变聚焦条件和空间光调制器的加载位相,能够实现多粒子操控和粒子运动轨迹的灵活调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光镊技术中无法三维捕获低折射率介质粒子的难题,在一系列涉及光学操控的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1
金属/介质复合纳米结构材料设计、制备及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表征
课题主要通过优化设计及制备高品质金属/介质纳米复合结构,研究金属纳米结构及介质材料生长的新方法,并研究电子束激励条件下,纳米复合结构的等离激元共振模式及能量转移物理机制,激励电压对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调控规律。
陕西师范大学 2021-02-01
以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制革方法
成果描述:本成果提供了一种以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制革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为介质进行制革脱脂、酶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和加脂等工序的操作,在上述操作时基本不使用夹带剂,并且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处理过程中使温度降低到33℃,压力降低到9.0MPa以下,处理时间缩短到60分钟,几乎不使用水,使皮革加工过程能耗更为降低,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分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制革是解决传统制革水用量大,污水不易治理的重要方法,从制革源头上避免使用大量的水。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各大制革企业对该项技术均有需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压力:7.4-10MPa; 制革温度:33-45℃; 成革收缩温度:大于95℃; 成革物性达到所制革的行业标准; 耗水量:1吨水/吨皮。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不锈钢在强还原性介质中的腐蚀控制新技术及应用
不锈钢是工业、科技等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需要在氧化性环境中才能稳定地存在,因此不锈钢在氧化性环境中,例如大气、水环境、硝酸溶液等,具有良好耐蚀性,而在非氧化性或还原性环境例如高温稀硫酸、高温甲酸等介质中,由于表面的钝化膜不稳定,不能有效地保护基体,耐蚀性就很差;在含有能破坏钝化膜的有害离子的介质中,不锈钢的耐蚀性也很差。以化工、石化工业为例,在高温稀硫酸、高温甲、乙混合酸等介质中,奥氏体不锈钢腐蚀速度很快。由于温度较高,非金属材料在这种体系中不适用,国外部分企业采用耐蚀性更高的钛材或镍基耐蚀合金,但设备价格极其昂贵,同时材料来源和加工也非常困难。 该课题组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电沉积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钯系合金薄膜的技术,主要通过钯对不锈钢表面钝化性能的促进作用来提高不锈钢在非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蚀性,并研究了在工程现场对不锈钢设备进行大面积施镀的技术。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不锈钢在非氧化性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例如,在沸腾稀硫酸和沸腾甲、乙混合酸中,镀钯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可以降低三到四个数量级,在含有微量Cl、Br离子的环境中,耐蚀性也显著提高。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具有催化涂层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具有催化涂层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包括壳体,壳体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侧面设有若干卡槽,用于放置板式电极及催化介质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等离子体‑催化模块一体化的结构特点,用于废气治理,可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种气体污染物的等离子体‑催化高效协同脱除,并且针对不同废气组分,可通过催化剂配方调整实现对污染物的深度氧化;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两段式等离子催化装置减少了催化剂模块,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污染物脱除效率;相对于传统的一段式等离子体催化装置,造成的气流压降损失较小,能量利用效率更高;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时,能有效抑制放电反应器内壁的沉积物的出现。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纤维过滤介质结构的拟态化重建及其性能计算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过滤介质结构的拟态化重建及其性能计算方法,属于纤维结构拟态重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拟态化重建过程为:一、获取纤维过滤介质图像;二、设置最佳阈值,进行二值化处理;三、对二值图像进行中心线检测;四、对中心线上像素点进行四对角方向对比,获得旋转半径di和旋转方向df;五、进行三维旋转,获得纤维过滤介质拟态化重建图像。本发明的性能计算方法通过输入一系列相关参数,利用经验公式获得纤维过滤介质不同风速的过滤效率曲线和压力损失曲线。本发明以真实纤维过滤介质内部微观单层结构图像为基础,利用简单、快速的图像处理方法对所得图像进行拟态化重建,拟态化重建模型能够逼真模拟真实纤维过滤介质的结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17 1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