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波动、高氨氮污水智能处理技术
针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不合理,直接套用市政污水工艺,无法有效应对服务区高波动、高氨氮的水质特征,普遍存在设备运行维护难、生化系统稳定性差和经常崩溃、出水氮磷不达标等突出问题。产生黑臭水体,频繁遭到附近村民投诉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为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营造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解决服务区污水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针对高速服务区污水处理的新模式即“源头分离、智能调蓄、分类处理、强化脱氮”的十六字字方针。即对服务区污水采用尿液分离技术,分离出高氮磷的尿液废水,降低后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负荷;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动态控制尿液废水的收、贮、排,实现尿液废水智能动态调蓄,达到后续综合污水氮磷浓度削峰填谷,降低波动率,减少冲击;对尿液废水和综合污水采用分类处理策略,研发高效生化脱氮技术,结合智能控制系统,针对不同波动率的污水采用不同的抗冲击抗波动策略,实现服务区污水针对性控制;最后强化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能力,研发具有强化脱氮能力的“菌巢”材料及其反应器,实现主体污水处理工艺强脱氮、抗冲击的效果,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目前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的相关的技术,本技术已在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试验尺度上验证了该新工艺和新思路的可行性,目前本技术已经申请了三个国家发明专利,2篇学术论文正在撰写中。这表明本技术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中山大学 2022-08-15
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 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成果集成了机械化条件下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出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技术体系,并在技术地方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扬州大学 2021-04-14
稻麦两熟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的模式与技术
该成果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特性采用不同的耕作方法和秸秆还田方式以及配套的稻麦高产栽培技术,达到增加产量、节省成本、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目的。主要技术指标:(1)稻麦秸秆周年全量或半量还田; (2)减少耕作次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肥料利用率提高 10%; (3)稻麦产量达到常规施肥水平,效益增加 15%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湿地稻渔共作及其安全优质标标准化控制 技术
本成果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稻渔(蟹)共作生态系统下水稻的生态特点、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等方面填补了水稻耕作栽培学在这方面的空白。在共作水稻稻作方式、品种选用、播期确定、适期密度和病虫草生态控制及无害化防治等关键性技术上有重要创新与发展。 由以上突破性成果为主体率先系统建成的“偏迟熟水稻+扣蟹(兼养青虾) 放养”稻渔共作模式(制度) 与配套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扬州大学 2021-04-14
低成本非真空铜铟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制造技术
CIGS薄膜太阳电池具有效率高,无衰退、抗幅射、寿命长等特点,采用非真空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这种电池的成本,预计可达到0.6$/W。 本项目产品结构为:衬底/Mo/CIGS/CdS/i-ZnO/ZnO:Al/Ni-Al;其中光吸收层CIGS薄膜为p型半导体,其表面贫Cu呈n型与缓冲层CdS和i-ZnO共同成为n层,构成浅埋式p-n结。太阳光照射在电池上产生电子与空穴,被p-n结的自建电场分离,从而输出电能。工艺流程:普通钠钙玻璃清洗→Mo的溅射沉积→非真空法沉积CIGS薄膜预置层→快速
南开大学 2021-04-14
基于被动红外技术的双向人流量计数器
人流量出入统计与分析是一项极为广泛的需求,涉及的场景包括各种门店、图书馆、博物馆、娱乐场所、交通枢纽等等。疫情之下,该需求变得越来越强。市场上尚缺乏一款成本低、部署便捷、准确度高的人流计数产品。本成果采用被动感应方式,只需单点部署,在智能识别算法下,实现多人并排、同时双向穿梭下的准确人流计数。成本与功耗均远低于现有基于红外主动探测的计数产品。目前,该成果已完成性能验证,即将进行ASIC芯片设计与实现,后续将进一步开发终端成品及配套数据分析软件。 【痛点问题】 1)现有基于摄像头智能识别的计数方式,成本往往较高,形成普及门槛; 2)常见的基于红外对管的检测方式,部署麻烦,而且准确度较低(尤其是人流量大、且多人并排行走时)。 【技术指标】 1)只需单点部署 2)被动感应,功耗uA级 3)成本比视频识别低一个数量级 4)双人并排出入,准确率95%;三人及以上并排出入,准确率85% 图 支持多人并排、同时双向穿梭检测 图 基于被动红外感应的出入计数器原理结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9-26
面向大型复杂曲面的移动机器人智能磨抛技术
成果简介 成果包括: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在线轨迹规划技术、打磨力柔性控制技术及打磨缺陷在线自动检测技术。实现了AGV全自动导航控制及在线规划机器人打磨轨迹,采用力控算法和姿态适应算法保证打磨力可控及曲面适应性。 成果开发了智能磨抛系统,集成了移动机器人运控与SLAM技术、多传感器融合的大型复杂曲面识别与磨抛路径规划技术、机械臂与打磨头融合的打磨力控技术及磨抛质量自动视觉检测技术。可实现复杂曲面零件的遥控操作及自动磨抛,改善人工打磨的工艺环境,保证打磨质量。 成果展示
中南大学 2023-07-14
基于可再生吸附剂的高效烟气脱汞及汞回收技术
本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可再生磁珠高效脱汞技术。基于创新性提出的“以废治毒”思想,利用煤灰中磁珠制备可再生高效汞吸附剂,发明了可再生吸附剂喷射脱汞工艺系统。 据报道,煤中含铁矿物成分经燃烧后形成Fe2O3、Fe3O4,会同飞灰一并进入烟气管道,形成具有铁磁性的颗粒物。此类颗粒物因其较强的铁磁性,可利用磁选机实现分筛,所以具有作为磁性脱汞吸附剂载体的潜力。磁珠中所含铁尖晶石具有一定的催化氧化活性,可以将单质汞转化为二价汞。但是,该性质受磁珠化学组分差异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性活化,以提高其汞吸附能力。 本技术利用铜氯基催化氧化作用,令汞单质与磁珠表面铜氯基活性位点通过化学吸附相结合,生成二价汞附着于磁珠表面,实现气态汞的颗粒化,再利用后续颗粒物捕集装置协同脱除烟气中汞。 该技术通过在烟气处理系统中嵌入磁珠分选、活化和喷射系统,实现吸附剂在线制备与应用,能够显著减少脱汞工艺流程,降低技术成本。 图4 磁珠改性制备系统 图5 汞回收装备 【技术优势】 1000MW燃煤机组磁珠脱汞示范项目应用效果显示,汞脱除效率维持在95%以上,排放烟气汞浓度为0.4µg/m3,远低于国内外现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且能够满足国际《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限值。高品质铁磁性矿物和汞回收也属于该技术重要一环,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抵扣脱汞成本,压缩静态投资回收期低至2年以下。 相较于同类技术,可再生磁珠脱汞技术属于高投资回报项目,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形成汞的产业闭环,完善工业烟气汞处理整体产业链,将原有排汞致污企业,转型为可持续循环的绿色生产企业。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电力、冶金、建材等等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改善汞污染治理现状,提升大国地位和国际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技术指标】 目前,美、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300MW以上燃煤机组烟气汞排标准为<1~4µg/m3,而我国颁发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煤电厂汞排放浓度限定在<30µg/m3水平,随着全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持续推进,我国汞排放限值将进一步收紧。基于1000MW燃煤机组的可再生磁珠脱汞示范系统能够实现烟气汞的超低排放,综合脱汞效率维持在95%以上,汞排放浓度为0.4µg/m3,满足国内外各区域烟气汞排放标准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何志祝教授在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提出的磁颗粒镀层技术,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和磁性颗粒界面润湿难题。基于MTPCM,设计出高能效热电-高储热复合微供能系统,统筹兼顾了热电输出稳定性和最大化,证实了自供电温湿度无线传感系统持续工作的可行性。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可简化打印机喷嘴结构、提高打印效率以及打印稳定性。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喷嘴和设置于打印机喷嘴下方的打印平台,还包括平台移动机构,所述打印机喷嘴固定设置,所述打印平台安装在所述平台移动机构上,所述平台移动机构可使所述打印平台分别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往复移动,其中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为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三个坐标轴所对应方向。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仅由打印平台的三维复合移动即可实现3D打印过程所需的相对移动,可有效解决在打印时挤出物料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高打印质量和打印速率。
四川大学 2017-12-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78 979 98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