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ZL-STG微量给药双套管
简单介绍: 满足用户两种药液同时注射需求,微量给药双套管用于颅脑内双侧植入,适用于两种不同或相同的**在两个不同的位置 详情介绍: 微量给药双套管:双管基座 、管芯、内芯、螺母、螺帽 采用304医用 不锈钢或316不锈钢作为流体给药管道或直接埋在组织内保证生物相容, 动物实验长期留置观察时通过导管帽钢线保证组织不渗进基座孔内;拔出套管帽可给药或下电极、需更小流量通过注射内管给药。为降低植入套管对动物的损伤,我们根据不同体重制定相应基座主管尺寸:鼠类400um-650um、狗猴650um-800um 为满足用户多种药液同时注射需求,用于颅脑内双侧植入,适用于两种不同或相同的**在两个不同的位置注射。   序号 型号 品号 名称 规格 1 23G M8110 基座 23G M8111 注射内管 27G M8112 导管帽芯 0.40实芯 2 24G M8120 基座 24G M8121 注射内管 28G M8122 导管帽芯 0.30实芯 3 26G M8130 基座 26G M8131 注射内管 30G M8132 导管帽芯 0.30实芯 4 27G M8140 基座 27G M8141 注射内管 32G M8142 导管帽芯 0.20实芯 5 M5 M8013 锁紧螺母 通用 6 M5 M8014 导管帽 通用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葡萄糖酸成套技术
葡萄糖酸在化工、食品、医药、轻工和建筑等行业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目前全球对葡萄 糖酸的年需求量已超过50万吨。微生物发酵法是葡萄糖酸的主要生产方法,但淀粉质和糖质发 酵底物的昂贵价格和管控趋严的粮食深加工行政许可,使葡萄糖酸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首要 问题。利用丰富的、可再生的农作物秸秆生产葡萄糖酸,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的重要发展方 向。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将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代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并 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成本严重阻碍了本技术的产 业化进程。目前,秸秆葡萄糖酸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大量废水排放、产物浓 度低等环节上。 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葡萄糖酸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炼制技 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序。其 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放,新鲜 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法脱除预处理 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技术则通过 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含量达40%以上秸秆进行葡萄糖酸发酵,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 比,电耗降低80%以上。通过该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10% (v/v) 浓度葡萄糖酸的发酵液, 纤维素转化率达75%以上。本技术的实施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葡萄糖酸的生产成本,为纤维素 葡萄糖酸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加米霉素原料及加米霉素注射液
加米霉素原料及注射液通过药物合成工艺改进创新,提高了原 料产出率,降低了原料药的成本;加强新剂型研究,改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 从而提高药效,通过药动-药效同步模型制定出最佳给药方案;药物逐步推广应 用于家畜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中,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减少直接经济 损失;通过药效及安全性评价平台,保证药物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等。 目前已完成加米霉素原料实验室试制,正在进行加米霉素原料中试。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原料奶质量提高及奶牛饲喂综合配套技术
原料奶质量提高及奶牛饲喂综合配套技术是列入江苏省农委发布的全省农业重大推广计划的新技术之一,主要包括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和牛奶质量控制技术、 DHI测定技术、夏季热应激防控关键技术、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与风险评估等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该技术可降低原料乳中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降低奶牛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
扬州大学 2021-04-14
以甲醇为原料选择性催化氧化生产
新一代环保型柴油添加剂甲缩醛(DMM)新工艺  甲缩醛,又名二甲氧基甲烷(简称DMM)。因其毒性非常低可用于香料生产和药品合成的溶剂,又是面广量大的民用涂料的环保溶剂。DMM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合成聚甲醛。聚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它机械强度高,可代替铜、铝等金属,在汽车工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DMM更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柴油添加剂,它不仅可以代替部分柴油,减少原油进口量,还可以改善柴油的燃烧性能,减少颗粒物及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可以说它是下一代的新型柴油添加剂。目前,工业
南京大学 2021-04-14
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
国煤多、油少,发展基于煤的C1化工,开拓化工原料多样化的工艺路线,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在此背景下,羰基合成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继孟山都公司成功地开发甲醇羰基合成醋酸工业技术并大规模工业化后,羰基合成技术成为C1化工中技术和应用的热点。 醋酸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50种化工原料之一,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乙烯法和乙炔法,目前乙烯法占总生产能力的72%以上。乙烯法的原料是乙烯、醋酸和氧气,由于原油价格一直上涨,乙烯法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为降低生产成本,醋酸乙烯的工艺路线向以煤为原料的C1化学方向转变。 本项目提出了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的工艺路线,煤或天然气→合成气→甲醇→二甲醚→醋酸乙烯,该工艺路线不再依赖原油为原料,而以煤或天然气为基础,降低了成本,同时还能副产醋酸、醋酐。本项目关键技术是二甲醚与合成气羰基合成醋酸乙烯的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剂配方、制备方法和反应器设计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浓废酸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工艺
一种浓废酸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工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废酸(浓度≥70%)的综合回收方法。更进一步说是以燃煤或燃气为能源,通过高温烟气气化分解废酸(经预热)、废热锅炉余热回收(高温位)、废酸预热及净化和降温除水,得到净化的硫酸生产原料气;包括:(1)高温气化工序,(2)余热回收工序,(3)废酸预热及净化工序,(4)降温除水工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燃料燃烧稳定、完全;(2)废热锅炉无酸凝腐蚀危险;(3)热能利用充分,废酸回收率高;(4)两级洗涤降温除水,传热传质效率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化妆品特种功能原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本项目围绕化妆品中常用的特种原料,包括绿色表面活性剂、新型聚合物和各类功能粉体原料,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具体内容:开发了烷基磷酸盐、N-酰基氨基酸盐系列、烷基葡糖苷等多种具有天然来源、绿色温和特点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技术。同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个人清洁用品配方和产业化技术(洗发水、沐浴露、洁面产品等)以及家居洗涤用品(洗衣液、餐具洗涤剂等),配方技术处于国内较领先水平;开发了包括阳离子聚季铵盐和有机硅衍生物等系列功能聚合物及其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技术;开发了有机硅弹性体、新型防晒剂、彩妆粉体等各类功能粉体原料等,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医疗器械高效抗凝、抗菌、润滑涂层技术
成果内容:用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覆改性生物材料及器件可得到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研发的仿生涂层构建技术可简便地用于多种医疗管路、导管及器械表面改性,显著降低蛋白质吸附达90%、细菌粘附99%、凝血及补体激活均减少80%以上。相关研究连续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关键技术通过陕西省技术成果鉴定,发明的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层的构建及调控技术国际领先。 成果用途: (1)仿细胞膜人工肺(高端产品)。血液蛋白质吸附减少90%,血小板粘附减少96%,凝血及补体激活均减少80%以上。抗血栓形成时间延长10倍。 (2)对血液透析器涂覆改性后可获得具有仿细胞膜涂层的血液透析器。可以显著降低对血液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凝血及补体激活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降低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瘙痒、头晕、恶心、呕吐、不宁腿综合征等过敏性不适症。 (3)将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层构建在导尿管、人造血管等管路内、外表面,可获得高效抗菌、抗凝、润滑等性能优异的医用导管。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成果授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201110203771.7 利用RAFT聚合技术在材料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的方法 授权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ZL201510013872.6 含磷酰胆碱和聚乙二醇的功能聚合物及其抗污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ZL201610120275.8 功能型仿细胞外层膜立体结构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ZL201510014112.7 贻贝粘附和细胞膜抗污双仿生多臂PEG及其制备方法 授权 ZL201910027531.2 一种仿生聚合物及制作耐久性双仿生聚合物涂层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202011156925.7 一种两性离子聚合物与肝素复合涂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受理 202010000137.2 一种交联稳定聚合物刷涂层的构建方法 受理  
西北大学 2021-05-11
缓释型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缓释型银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苯乙烯微球加入浓硫酸中,搅拌2~8 h后反复离心、洗涤,然后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得到磺化聚苯乙烯分散液;再加入氯化亚锡水溶液,室温下搅拌、离心、洗涤后,将所得固态产物加入到溶有酒石酸钾钠的银氨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再加入异丙醇,得到载银聚苯乙烯复合微球分散液;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氨水,室温下搅拌;所得产物经离心、洗涤后,在550℃下煅烧,即获得缓释型银基抗菌剂。本发明使负载在二氧化硅球壳内壁的银可以从球壳上的介孔缓慢扩散到球壳外部,起到杀菌抗菌的作用;可有效避免传统抗菌剂因银负载于材料外表面易发生的活性成分流失、抗菌性能降低等问题。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