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并捕捉到极化子动力学行为
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飞秒级时间分辨和原子级空间分辨,并捕捉到金属氧化物表面单个极化子的非平衡动力学行为。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由于其隧穿电流具有高度的局域性,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原子量级。然而受电流放大器带宽的局限,其时间分辨一般只能达到微秒量级(10-6 s),而很多微观动力学过程往往发生在皮秒(10-12 s)和飞秒(10-15 s)量级。为了提高STM的时间分辨率,其中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超快激光的泵浦-探测(pump-probe)技术和STM相结合,利用超快光与电子隧穿过程的耦合来实现“飞秒-埃”尺度的极限探测。尽管超快激光技术和STM相耦合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但是相关研究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受限于一系列技术难点,例如:激光的热效应对STM隧道电流的干扰、激光诱导电流的低信噪比、超快激光脉冲在STM中的展宽、激光与隧穿电子间的耦合机制等。
北京大学 2021-04-11
渗入-固结型材料
渗入-固结型材料由华南理工大学特种工程材料团队研发,具有低粘度、高润湿、可反应等特性,适用于混凝土设施的便捷筑、防、修。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渗入性能,能够自渗入于混凝土的裂缝、 孔隙中并原位交联固化,将受损失效的混凝土牢固粘结于一起, 形成等效于互穿网络结构的三维空间固结体,实现混凝土的快速修复加固。该材料还能将细砂、软泥、碎石等直接固结成岩(抗压强度>100 MPa)。用于表面防护时,该材料不仅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涂层,更能深入结构层内形成“植根式”固结增强层, 使混凝土表面的防腐层厚度达到毫米级,将混凝土表面强度提高两倍以上,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抗渗透性能。该材料已在四川龙羊峡水电站、锦屏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基础加固、港珠澳大桥等桥梁工程的混凝土补强中应用,有效解决了低渗性软弱地质及微细混 凝土裂缝难以加固补强的技术难题。该材料还在近十个城市的地铁盾构管片、“南水北调”输水管道、高速公路及军港码头的防护中使用超过10年以上,效果优异。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及强度分析技术
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耐高温、抗氧化的特点,是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最有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在此背景下,研究开发了编织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和结构强度分析技术。 项目通过稳态热固耦合平衡方程推导建立了热固耦合双尺度渐进均匀化分析方法,得到宏细观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偏微分方程。利用变分原理推导得到宏细观物理量对应关系方程的有限单元形式,完成热固耦合双尺度渐进均匀化分析程序的开发;针对编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特点,完成了复合材料的细观、微观多尺度RVE建模方法研究。最后,通过引入材料分布模型描述复合材料构件局部材料坐标,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宏细微观多尺度热固耦合分析体系。 此项技术通过多尺度RVE建模、热固耦合双尺度均匀化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构件的热力学性能,得到相关材料参数,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分析方法。应用此项技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预测值与材料单位提供的实验值相吻合,预测的宏观弹性模量与拉伸实验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12%以内。同时开展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动机典型结构实验研究,应变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最大相对误差7%以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活性软材料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低频率下,细胞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均表现出对频率的弱幂律依赖性;在高频下,储能模量近似为常数,而耗能模量与频率成线性关系。此外,自相似多级结构模型的转折频率可以描述不同细胞状态或类型的粘弹性力学响应差异,还可以定量地表征恶性肿瘤细胞与健康细胞的差异。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5-27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应用
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从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三个层面上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生物学行为及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旨在提高儿童肿瘤疗效。 1、主要科技内容和技术特点: 1) 率先在国内外建立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hTERT法,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已经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诊断、监测和指导个体化治疗,提高了儿童肿瘤的诊疗水平。 2)首次在国内外研究体内造血干细胞hTERT的生物学行为,证明了hTERT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关系,并系统研究了恶性肿瘤细胞hTERT的生物学行为, 探讨肿瘤细胞中Aurora A与hTERT及端粒酶表达的相关性,提出hTERT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新观点,为恶性肿瘤在分子水平上的监测和以hTERT为靶点的生物工程治疗提供了依据。 3) 在国内外首次阐明端粒酶重建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和生物节律的调控,把端粒酶、hTERT生物学行为和生物节律与肿瘤择时治疗有机结合,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实践证明,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化疗,可明显提高肿瘤化疗效果,且毒副作用明显减少。
四川大学 2016-04-22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氧化气氛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加载装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氧化气氛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加载装置项目招标公告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详见附件正文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6日08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西北工业大学 2022-05-27
微型脆性材料断裂行为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脆性材料断裂行为测试装置,包括外框、第一固定件、试样夹具、第二 固定件、压电致动器、力传感器、手动荷载加载装置、力传感器固定件、驱动电源、控制单元和数据采 集单元;外框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固定件、试样夹具、第二固定件、压电致动器、力传感器;手 动荷载加载装置和力传感器固定件分别设于外框的两外端;驱动电源用来给压电致动器提供电场,控制 单元用来控制驱动电源;数据采集单元与力传感器信号连接,用来采集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本实用新 型采用压电致动器施加荷载,荷载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可与显微镜结合获得材料的断裂韧性、裂纹 扩展增韧曲线等数据,以及材料断裂过程及裂纹尖端的微结构演化过程。 
武汉大学 2021-04-13
用于研究熔融电解质中电活性氧化物电化学行为的电解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熔融电解质中电活性氧化物电化学行为的电解池。其技术方案是:电解池包括ZrO2管(3)、参比电极(15)、辅助电极(1)和固态工作电极(2);ZrO2管(3)封闭端内装有熔融电解质,在ZrO2管(3)封闭端的外表面由下到上依次环绕烧结有辅助电极(1)和参比电极(15),辅助电极(1)的上边界与ZrO2管(3)内的熔融电解质液面平齐,参比电极(15)紧邻辅助电极(1)上边界位置,固态工作电极(2)的下端插入熔融电解质中;参比电极引线(4)一端、辅助电极引线(7)一端和固态工作电极引线(8)一端与参比电极(15)、辅助电极(1)和固态工作电极(2)对应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抗干扰能力强和测试结果更稳定可靠的特点。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4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是1999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2014-2017年连续四年在全国高水平独立学院排名中位列前七,2013-2017年学院毕业生母校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 学院现有师大校区和兰溪校区,师大校区位于浙江师范大学西区,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北依沪杭,南联闽粤,交通便捷。校园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地。兰溪校区距师大校区20公里,占地800亩。坐落于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誉的兰溪市,与浙江兰湖旅游度假区相邻。兰溪历史悠久,山灵水秀,风光旖旎,名人辈出,是教学育人、成就梦想的摇篮。 学院目前有商学、法学、文学、设计艺术、理学、工学6个分院和公共基础部,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42个专业,在校生8000余人。产业经济学、化学和生物学3个学科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拥有网络空间安全、生态学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应用化学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拥有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专兼职教师460余人,高级职称比例达42.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余人。其中有国际著名密码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等优秀人才。同时,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230余人为兼职教授和创业导师。 学院依托母体优势与区域优势,坚持“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具有高度适应性、灵活性、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建设项目500余项,其中获批省级立项30项。学院积极推进应用性课程建设,主持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212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主编各级重点建设教材项目51项、出版27部,其中国家级1部,省级5部;荣获教学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项;拥有实习实践教育基地151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2项,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1个。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7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2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2项,全国教科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4项;出版专著49部。 学院致力于培养实基础、厚素养、精技能、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整合学科优势,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优势专业,现已开设跨学科专业复合培养班57个。着力产学研合作教育,与18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人才培养特色班45个。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现与美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近年来,学院学子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其中一等奖26项,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省级奖项780余项,其中特等奖7项,一等奖128项;省级及以上获奖人次达2600余次。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最美浙江人等优秀学子及大学生作家群。学院人才培养创新举措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密集报道。 学院秉承“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行知精神,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021-02-01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教发函[2004]72号),由西安财经大学和陕西文信教育投资公司合作举办的一所特色鲜明,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开展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坐落于古都西安白鹿原大学城。2018年12月,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学校现设有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和通识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七个教学单位,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物流管理、广播电视学、审计学、物流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已逐渐发展成以经济和管理类专业为主干,经、管、文、理、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学校拥有会计学和金融学两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建成1个金融学省级教学团队,金融学、保险学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财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建设《基础会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中级财务会计》省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1门。开展了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建设改革工作。学校积极构建教学与科研的互助平台,通过制度建设、科研培训、专业带头人传帮带、院级科研育苗工程,纵横向项目申报以及校内教学专项项目研究与开发等科研建设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优秀骨干教师,高等级课题立项率逐年提升。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乐于奉献、勇于创造、手脑相长、行知合一”的行知精神,坚持“行知合一、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教育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学校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先后建立了会计综合实践教学中心、经济综合实践教学中心、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验室、摄录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24个,其中应用经济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9个,用于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号召,学校早在2016年便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在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现已形成了专创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以“四个一工程”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以校友创业基金为亮点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通过三大体系的协同运作,共同构筑起我校“课程、讲座、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五轴联动,“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校地、校企”同步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两年,作为新华网“2019年度双创示范高校”、“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西安市灞桥区“众创空间”,先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省级以上赛事获奖10余项。2019向在校生及创业校友发放创业基金10余万元,为创业学子免费提供创业场地500多平米,培育计划训练项目18个(国家级2个),孵化创业项目8个,其中“马军兔业养殖基地”等创业项目先后被陕西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企、校会、校政交流与合作。分别与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设置了CPA实验班,培养同市场需求紧密接轨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与长安银行、开源证券、西安市统计局等单位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与交流,开展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项目,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目前,与我校合作的国外大学有美国艾柏林基督大学,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泰国博仁大学,加拿大圣文森山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2018年9月,会计学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国际班开班,为培育优秀国际化会计人才提供育人平台。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设“一流专业、一流学院”为契机,坚持以“质量提升为中心,内涵建设为主线,结构优化为重点,创新发展为动力”的办学思路,全面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财经类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78 2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