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扩张器
相关专利提出了一种扩张器,用于房间隔穿刺后的扩张。应用范围:该实用新型支架是一种新型的扩张器,用于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由于房颤的患者众多,超过 1200 万,行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的最有效方式。该扩张器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效益分析:本发明的扩张器,使得房间隔穿刺针针尖的位置可以在三维系统中实时显示,降低或消除了针尖对上腔静脉及心内膜组织造成损伤的风险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4-10
新型人工关节
本成果面向国家/地方植入医疗器械的重大战略需求,紧跟国际研究前沿, 围绕生物材料生物功能性及植入体药械结合的研发主线,基于细胞外微环境原理, 探究生物材料界面微环境特征如何调控骨/骨关节修复的核心科学问题,系统地 研究生物材料界面微环境特征与细施相互作用规律及分子机制,提供生物材料表 面功能化关键技术,最终为骨/骨关节修复提供新材料。植入体与宿主的生物反应首先发生在材料界面,诱发细胞粘附到组织形成的 生物级联反应。如何构建生物功能性界面并赋予植入体主动刺激细胞/组织功能 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医疗器械研发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项目创建生物 功能性界面与骨髓基质干细施双向“交流"调控的理论假说。利用双酸腐蚀及阳 极氧化等技术制备系列钛基多尺度微米、微/纳米、纳米结构,揭示微/纳米结构〉 纳米结构〉微米结构的生物学响应规律。率先将层层组装技术(LBL)技术引入到钛 基生物材料界面工程,获专利授权。进而,利用LBL技术构建生物因子插层多层 结构,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并促进植入体的骨整合性。首次在钛材表 面构建“三明治”界面结构,调控成骨细施/破骨细施动态生长平衡,开发出具 有骨质疏松治疗功效的钛基新型植入器械。
重庆大学 2021-04-11
新型多孔材料——MOFs
近年来,一类新型多孔材料--- 配位聚合物【也称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已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正从基础研究过渡到实际应用。这类材料具有晶态网络结构,    容易可控合成,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多样可调,性能独特,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具有极    大应用前景。我们发展了这类材料的设计合成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有效调控,获得了多例具有良好稳    定性和特殊孔性质的新    MOFs,这些材料在气体分离、氢气和甲烷储存、成膜及膜分离、绿色催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质,具有极大应用开发价值。应用开发价值应用开发价值应用开发价值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FinFET 器件工艺
已有样品/n全金属化源漏FOI FinFET 相比类似工艺的常规FinFET 漏电降低1 个数量级,驱动电流增大2 倍,驱动性能在低电源电压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替代了传统的源漏SiGe 外延技术,与极小pitch 的大规模FinFET 器件的兼容性更好,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良品率,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新型光能御寒服装
新型光能御寒服装,是一种利用光能发热的衣服,它由光电转换柔性板、光电池、转换控制器、锂电池组、保护控制器、以及网状发热纤维构成。当光电转换单元受到光照时(可以是弱光,包括太阳光、灯光)即产生人体安全电流,电流流经网状发热纤维产生热量,从而自身发热的智能衣服。这种服装依靠广泛存在的弱光自己发热,供给人体热量,采用主动发热技术。相对于依靠自己热量保暖的传统服装,是传统御寒服装的一次革命。 其中,光电转换采用增强型太阳能柔性板,吸收自然界各种存在的弱光,转换为电流。高效锂电池组存储光能转化后的电能量。控制器负责加热过程中温度控制,对人体的保护,加热过程中的人体温度检测与控制。发热纤维采用特殊纤维材料,给人体供热,具有安全,加热速度快等特点。 相比于传统类防寒服装,新型御寒服装具有明显的特点: 1、保暖性强 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每天的日照不少于8小时。其它光源时刻存在,光能服装吸收太阳能及其他光源非常方便,不仅可以保证人们在户外对温度的需求,而且可以把剩余能量储存留到夜晚释放。 2、外形美观时尚 光能服装采用超轻便的材质,即碳纤维为主要防寒材料,轻薄柔软。 3、适用范围广 光能衣服不仅可以满足日常保暖需要,还可以满足其它需求,如登山爱好者、户外施工人员等。 4、安全环保 光能服装采用对人体有益的碳纤维材质,利用光能转换为热量,安全环保,无污染,可持续使用,节约能源。 应用范围: 御寒服装作为人们冬季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受到很多国内大型服装厂家的重视。御寒服装在整个服装市场占有重要的市场比例,每年的产值约1800亿左右。目前我国的御寒服装市场趋向多元化,主要形成了传统棉服、羽绒服、皮衣等多种防寒服装系列并存的状态。但目前市场上的防寒服装存在诸多问题,市场趋于饱和状态。 随着近几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新能源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防寒要求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光能御寒服装来替代传统服装,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弱光能自发热的新型御寒服装产品,在国内外服装市场首次推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新型多孔材料—MOFs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智能透光材料
成果创新点 该类材料实现了系列突破: 1. 价格便宜,采用的元素是原来传统采用的银材料的 1/60; 2. 制备工艺先进、能耗低、产量大,便于大规模生产; 3. 变色能力优越,能从完全无色透明转换到近黑色, 实现高度可逆性,并能阻断 80%以上的紫外光。 技术成熟度 成果开发进行到小试中试阶段 市场前景 可以以涂料的形式涂覆在玻璃、塑料等的表面,形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新型活体测温技术
目前热应变测温技术存在两个难题。一是测温范围不超过 52ºC,即组织温升不超过 15ºC。第二个难题是该技术在活体中的应用,关键是对活体生理运动的补偿。 本项目组当前正在开发一种可用于活体、大量程的热应变测温技术,目标是解决上述两个难题,将该技术植入商用超声设备,推向临床活体应用。1. 对于测温范围小的问题,我们将热应变与声速-温度关系进行理论整合,提出新型非线性测温模型(发明专利,已受理);2. 对于活体应用的问题
南京大学 2021-04-14
新型电池制备工艺
如今人们对可携带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本身提供的高能量、大倍率性能外,还需要电池具有可折叠属性。然而基于高温烧结和刷浆成膜的传统工艺,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极片受力变形,活性颗粒脱落,反复受力时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急剧下降。 因此在保证电池本身能量和功率密度的前提下,研发具优异力学性能的柔性电池的新工艺已经成为锂电池技术真正引发能源改革的重要环节。 基于直接电沉积的新型电池新工艺技术于2017年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Advance报道,并已申请相关专利。
南京大学 2021-04-14
新型浆基燃料
新型浆基燃料是将具有一定粒径分布的固体燃料以特殊工艺分散在液体中制成的一种经济的、洁净的、具有良好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可代替石油和天然气的液体燃料。南京大学应用在固/液、液/液等多相体系研究方面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发成功了以固体燃料(如煤、石油焦、沥青等)为分散相、以水、油类(如煤焦油、重油、煤焦油等)或醇类(如甲醇等)液体为连续相的浆基燃料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解决了实现该类燃料稳定分散的助剂开发和制备工程化难题,现已研制成功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浆基燃料专用助剂等系列产品和节能高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94 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