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节能陶瓷内加热器和内加热炉
针对热浸镀、压铸铝、石化等行业的技术需求,发明了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技术和内加热器,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内加热成套装备。内加热器直接插入金属熔体或腐蚀性介质中加热,显著降低无谓的热损耗,内加热技术较传统外加热技术节能50%以上。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关键器件和整套装备,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形成了技术发明链。相关材料和技术通过了省部级鉴定4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本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加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
江苏大学 2021-04-14
钢铁冶金低成本节能降耗冶金炉料
钢铁冶金用炉料包括:炼钢造渣熔剂、炉外精炼渣、连铸用保护渣等,本项目针对目前钢铁冶金炉料存在的成本高、消耗大,导致钢铁冶炼成本高、利润低的根本问题,开发了从铁水预处理、转炉/电弧炉炼钢、钢包二次精炼到连铸保护渣等一系列具有低成本、节能降耗特点的钢铁冶炉料。本项目结合我国冶金技术发展水平及资源特色,开发了以低品位矿、廉价矿和冶金化工废渣为主料或辅料的冶金炉料,按特征划分,主要包括三个系列: 1)以废弃硼泥再利用为特征低成本型炉料,包括:炼钢炉化渣剂、二次精炼造渣熔剂,以废弃硼泥替代传统的
江苏大学 2021-04-14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2006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集陶瓷纤维、可溶纤维、玄武岩纤维、轻质耐火砖等节能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全球知名的陶瓷纤维制造基地,中国无机纤维材料行业专家,行业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骨干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司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陶瓷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78项专利、55项技术成果,是国家863计划的协作单位,自主研发的陶瓷纤维建筑隔热板、陶瓷纤维复合模块等四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公司具备年产各类陶瓷纤维制品35万吨、玄武岩纤维制品18万吨的生产能力,规模、技术、品种与效益连续二十多年在国内同业中名列前茅,并跻身世界陶瓷纤维业三强。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德国、英国、台湾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工业炉衬、建筑防火保温、高温绝热等领域。 “发展节能材料,造福人类社会,以卓越的节能产品助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鲁阳节能始终不渝的历史使命,“成为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行业领导者”是鲁阳人达成的共识,鲁阳节能将坚定不移地向着建设“百亿鲁阳、百年鲁阳、环保鲁阳、世界鲁阳” 既定目标阔步前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0
非平坦信道下多光源多载波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平坦信道下多光源多载波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多光源多载波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参数,包括信道参数、噪声大小和最大光功率,以最大化数据速率R为目标优化;(2)对直流偏置b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直流偏置b*;(3)归一化波束成形向量{uk}进行优化,k=1,...,K?1,其中K是子载波的总个数,得到优化后的归一化波束成形向量(4)根据优化后的归一化波束成形向量得到近似最优的波束成形向量ω*。本发明的优化方法不需要额外改变系统硬件等外部条件,仅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大大提升系统性能;当系统的最大光功率受限时,优化后的系统光强能够保持恒定,可以兼顾照明;本发明优化方法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鲁棒性高。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光谱椭偏仪中氙灯光源的光强平滑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到光谱椭偏仪中的氙灯光线光强平滑处 理装置及方法。该光强平滑处理装置包括准直透镜、汇聚透镜和光阑, 准直透镜为消色差透镜,用于将待处理的氙灯光线准直为平行光束; 汇聚透镜为单透镜,用于将平行光束汇聚聚焦,汇聚后的光斑大小随 波长的增加而增大;光阑设置在汇聚透镜后并间隔一定波长焦距位置 处,通过设定该光阑的大小使紫外波段的光斑可透过该光阑而可见到 近红外波段的光斑被阻挡,从而减小可见到近红外波段的光束光强, 实现平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氙灯光线光强平滑处理方法。本发明 没有损失任何波段的光线,探测器或者光谱仪可以正常响应全光谱范 围的光线,从而可以光谱椭偏仪从紫外到近红外全光谱范围内的高精 度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光谱椭偏仪中氙灯光源的光强平滑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到光谱椭偏仪中的氙灯光线光强平滑处理装置及方法。该光强平滑处理装置包括准直透镜、汇聚透镜和光阑,准直透镜为消色差透镜,用于将待处理的氙灯光线准直为平行光束;汇聚透镜为单透镜,用于将平行光束汇聚聚焦,汇聚后的光斑大小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大;光阑设置在汇聚透镜后并间隔一定波长焦距位置处,通过设定该光阑的大小使紫外波段的光斑可透过该光阑而可见到近红外波段的光斑被阻挡,从而减小可见到近红外波段的光束光强,实现平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氙灯光线光强平滑处理方法。本发明没有损失任何波段的光线,探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的碳海绵的制备
近年来,随着微型化、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基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超薄、柔性储能器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组装该类高性能的柔性储能器件需要三维柔性电极材料。三维柔性碳电极是最佳的选择,主要因为其惰性的化学特征,而且可以用于几乎所有的电解质体系。目前文献报道的三维柔性碳电极主要是基于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然而这类柔性电极制备比较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大规模化生产。 我们创新性地采用直接高温碳化聚合物泡沫的方法成果制备了碳海绵。该方法简单,且易于大规模化生产。所制备的碳海绵具有以下特征: 稳定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 良好的弹性; 可控的孔隙度,孔隙度范围:95-99.9%; 可控的密度,密度范围:3-100 mg/cm3; 可控的导电性,导电率范围:1-30 s/cm; 超疏水和超亲油性。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新型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2020年2月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志勇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在线发表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涉及138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单中心病例, 在41%的患者中怀疑与人对人的医院相关的2019-nCoV传播,有26%的患者需要重症监护病房入院,而4.3%的患者死亡。NCIP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019-nCoV与与人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相关的β冠状病毒截然不同。 2019-nCoV具有以下特征:冠状病毒家族,并被归类于beta冠状病毒2b谱系。2019-nCoV与蝙蝠冠状病毒非常相似,据推测蝙蝠是主要来源。尽管仍在调查2019-nCoV的起源,但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是通过在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非法出售的野生动物的传播造成的。
武汉大学 2021-04-10
新型稀土磁性蓄冷材料
磁性蓄冷材料是在90年代初被发现的。这些材料用于制冷机中后,使得商用制冷机的温度可达2K,效率有了突破性提高(以往这种制冷机中使用的蓄冷材料只有铅,但是因为铅的比热容在15K以下急剧下降,使得小型制冷机在10K温度以下制冷效率几乎为零,商用制冷机的最低制冷温度在8K左右)。使用磁性蓄冷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制冷体系,只要将商品化的气体制冷机中的蓄冷材料换成磁性蓄冷材料。 Er-Ni系列磁性蓄冷材料的指标: 比热容峰值:5K~20K; 在10K以下的比热容峰值为0.35~0.81J/cm3.K; 4K到20K的比热容积分∫CdT是5.5J/cm3 新型稀土磁性蓄冷材料已经用于小型回热式低温气体制冷机产品中。这种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在4.2K~20K,一般用于医用核磁共振成象仪、磁悬浮列车和超导发电机中冷却其大型超导磁铁、用于量子干涉仪(SQUID)、射频天文望远镜的传感器探头和军用红外探测器中以提高其灵敏度,并用于低温冷疑高真空泵中等等。使用了这种新型稀土磁性蓄冷材料替代传统蓄冷材料以后,可以使医用核磁共振成象仪等不用灌注液氦,每年仅每台医用核磁共振成象仪就可以节约16万人民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稀土磁性蓄冷材料
新型稀土磁性蓄冷材料是一种高熵密度磁性材料(high entropy magnetic materials),高熵密度磁性材料这一概念是磁性材料用于制冷工程时提出的。它的特点是材料的磁熵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大的吸热与放热效应,可以应用于制冷技术中。利用磁性材料在经历磁相变时发生的磁熵变化,可以将高熵密度磁性材料作为磁蓄冷材料(magnetic regenerator material),用于小型回热式低温气体制冷机中。 这种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在4.2K~20K,一般用在高技术领域,例如可用于医用核磁共振成象仪、磁悬浮列车和超导发电机中冷却其大型超导磁铁、用于量子干涉仪(SQUID)、射频天文望远镜的传感器探头和军用红外探测器中以提高其灵敏度,也可以用于低温冷疑高真空泵中等等。以往这种制冷机中使用的蓄冷材料只有铅。由于铅的比热容在15K以下急剧下降,使得小型制冷机在10K温度以下制冷效率几乎为零,制冷温度难以低于8K。要得到低于8K的制冷温度,只得附加效率极低的J-T回路。为了提高低温制冷机的制冷效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都在努力寻找在20K以下具有高比热容的材料。具有实用价值的Er—Ni系列磁性蓄冷材料是在90年代初被发现的。这些材料用于制冷机中后,使制冷机的效率有了突破性提高。 磁性蓄冷材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制冷体系,只要将商品化的气体制冷机中的蓄冷材料换成磁性蓄冷材料,就可大大提高制冷机效果。因此磁蓄冷材料正在取代原来的蓄冷材料金属铅。而且由于磁性蓄冷材料的出现,推动了低温制冷机的发展。现在,不用灌液氦,用制冷机带动的医用核磁共振成象仪和超导磁体已经商品化。在这些新设备中,都必须使用磁蓄冷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113 1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