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强度、大韧性采煤截齿生产的新工艺及关键技术与设备
利用金属材料的强度理论来指导采煤截齿齿体材料和焊缝的强度设计。采用新型的快速焊、淬一体化感应加热工艺,使截齿材料各部位实现强、塑、韧合理配合,获得等强度分布和梯度强度分布的两种类型截齿,从而达到提高截齿表面耐磨、心部耐冲击及接触疲劳寿命高的目的。使所生产的截齿性能实现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实现在原有的生产工艺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单产节能,实现生产环境无污染和劳动强度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硫酸钛液快速成核制晶种用于生产金红石钛白新工艺
对四种典型的晶种成核过程进行探索实验,重点研究了其水解成核机理,探索酸度值等成核环境对晶种特性的影响机制
四川大学 2021-04-13
一种络合反应协同双极膜电渗析实现镁锂分离的新工艺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和资源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络合反应协同双极膜电渗析实现镁锂分离的新工艺。该工艺利用乙二胺四乙酸根可在特定条件下与镁离子选择性络合形成带负电荷络合物的特性以及电渗析系统的阴阳离子分离性能,实现卤水、油气田废水、海水等锂镁混合体系中的镁锂分离。上述方法利用现有的商业阳离子交换膜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根的料液或废液即可实现镁锂混合溶液中锂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无需研发新型一多价选择性离子膜,可规避目前一多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研发所面临的膜选择性与通量相互制约、分离层稳定性差等问题,为目前镁锂分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具有工艺简单,锂离子选择高,周期短,环境友好及可连续化生产等优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二次重组的杆状病毒(棉铃虫病毒)作为高效生物杀虫剂生产新工艺
棉铃虫重组病毒杀虫剂施用安全,对人畜无害, 无残毒, 保护了人类健康。重组病毒杀虫剂不会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利用它逐步地取代化学农药, 是逐渐消除化学农药残毒,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由于病毒感染的专一性, 不会危害人类,不会危及有益昆虫及其它有益的动植物, 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维护了生态平衡。 国内外专家预测到21世纪初生物农药将占市场的20-30%。棉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害虫,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害虫,全国受害作物面积近1亿亩。当前棉铃虫对各种化学农药均产生了很高的抗性,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已很难控制该类害虫。化学农药超量应用引起的中毒事故,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的防治面积仅占棉花种植面积的0.25%-1% (200万亩),缺口很大,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该项目开发生产的生物杀虫剂不是传统的野生棉铃虫病毒,而是经过二次重组,而且具有高效杀虫效果的重组的棉铃虫病毒HaSNPV-CathL。它的特点是缺失egt基因并插入蝎毒基因。重组棉铃虫病毒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双重重组棉铃虫病毒处理的小区蕾铃被害率低于野生型病毒处理的小区,最终棉花的产量也比野生型病毒处理的小区高20%。    重组棉铃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的工业化生产,国内采用“人工饲养的幼虫――多角体病毒感染”的传统工艺,此法生产时间长、耗人力,产品中含有的微生物、大量昆虫角皮及昆虫蛋白等对人体有危害。本项目以以色列的工作为基础采用离体病毒培养“重组棉铃虫细胞-重组棉铃虫病毒”体系开发了无血清昆虫细胞培养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大规模生产过程。这不仅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 而且降低重组棉铃虫病毒杀虫剂生产成本。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牛磺酸合成工艺研究
牛磺酸是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非蛋白质类重要氨基酸,也是名贵中药“牛黄”的重要成份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理及营养保健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荧光增白剂、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可用作生化试剂、湿润剂、pH缓冲剂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于医药及食品添加剂中。 当前.世界上牛磺酸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我国从1981年开始实现牛磺酸生产工业化,但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从工艺上突破、从技术上台阶,实现规模效益生产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乙醇胺法制备牛磺酸,即由乙醇胺、硫酸等经酯化、磺化反应,再经浓缩、分离、重结晶、烘干制成产品。此法由于酯化、磺化(还原)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时间、反应进行的程度、分离方法等交互作用,造成牛磺酸的收率仅为52%,而成本收率为49%,国内生产企业基本上处于微利经营状况。同时,在检测牛磺酸含量时,采用中和滴定的方法,由于牛磺酸和中间体氨基乙醇酸性硫酸酯都可与NaOH产生中和反应,所以不能完全区别牛磺酸和中间体氨基乙醇酸性硫酸酯,使得生产控制难以达到理想的生产状态。 本课题针对上述国内生产中的问题,在与相关企业联合攻关的基础上,进行牛磺酸中试水平的工艺优化及生产过程中间体和产品质量控制研究。即采用先进的反应分离技术手段和示踪分析方法,改进生产工艺,使其收率提高到65%,并研究和实施TLC及HPLC法在牛磺酸生产过程检测控制,工艺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为保持和发展我国该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和出口创汇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持奠定良好基础。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D—泛酸钙合成工艺研究
D-泛酸钙[N-(2,4-二羟基-3,3-二甲基丁酰)-β-氨基丙酸钙]属维生素类物质,作为人体和动物体内辅酶A的构成成分,主要作用是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词料工业。 医药方面,D-泛酸钙作为药物,主要用于维生素B缺乏症及神经炎,手术后肠绞痛,辅助治疗红斑狼疮,此外还用于制造其他药物。食品方面,鉴于D-泛酸钙具有补充生物体内维生素B需求和增强食品风味两方面的功效,用作各种保健食品的营养增补剂。词料工业方面,D-泛酸钙主要用作猪鸡鸭、鱼等畜禽词料添加剂,防治动物因缺乏泛酸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病变、发炎,肠道和呼吸道疾病,生殖机能紊乱,耐紧张能力降低,猪患鹅步病,家禽产蛋量低、胚胎死亡率高等。由于国内养殖业发展很快,加之D-泛酸钙在体内形成的活性代谢物泛酸是生物体自身成分,无毒性物质残留,是国际公认的一种绿色词料添加剂。工艺特点:工艺原料易得,来源广泛,立足国内; (1)本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无高温、低温和高压等苛刻要求,因而对设备无特殊要求; (2)本工艺回收利用较完全,故成本较低; (3)本工艺“三废”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但可利用蒸馏—生物接触氧化塔处理工艺,使工艺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本工艺采取先拆分、后酰胺化方法,产品质量较高,可达到出口标准,直接创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新疆大学 | 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完善新工科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2017 年制定 一流本科建设方案等 7 大任务、32 项举措,推出配合新工科建设和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相关制度。
新疆大学 2022-08-09
CSP工艺生产冷轧冲压用钢的研究
针对涟钢CSP热轧板带生产线的装备和工艺特点设计和确定了合理的冷轧冲压用钢冶金成分控制范围,开发了CSP工艺生产冷轧冲压用钢的转炉冶炼、精炼成分控制及连铸、热连轧生产工艺控制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实现冷轧冲压用钢的大批量生产和应用。并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得到了CSP生产冷轧冲压用钢加B和不加B对冷轧板的强度指标、成形性能参数n值、r值和钢板的γ纤维织构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不加B并采用合理的热轧工艺和冷轧压下量及退火工艺制度获得较高成形性能的合理、经济的冷轧冲压用钢生产工艺技术路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使用化学助滤剂降低铜精矿水份工艺研究
本项目已通过省级鉴定。固液分离工艺是选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分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精矿产品质量。随着矿产资源的贫、细、杂程度日益加深,矿石选别过程中磨矿细度要求越来越细。加上泥化、浮选中添加的各种药剂影响,增大了矿浆粘性,恶化了滤饼透水性,给精矿脱水过程带来更大困难,致使滤饼水分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精矿产品质量、烧结作业和冶炼加工。改善固液分离效果,降低滤饼水分途径多种,如改进工艺和设备等。但投资少,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首推在矿浆中加入能改善固液分离效果的化学助滤剂。因为它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就能达到提高固液分离效果的目的,目前国际上对此研究开发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大冶铁矿矿石结构致密,嵌布粒度细,经细磨后浮选所得铜精矿很细,(-74μm>90%,-10μm>37%)加上所用药剂多,设备较旧,使精矿过滤困难,滤饼水分保持在15%以上,影响精矿产率和质量,我国矿产加工业规模庞大,精矿脱水大多采用并不适应的真空过滤机,使难以脱水的产品过滤更有困难,精矿水分含量普遍超过标准,影响后续加工,缺泛销售竞争力。因此对如何有效改善过滤效果都十分关注。本研究以大冶铁矿铜精矿为过滤试验矿样,通过试验,我们获得:1、研制出一种助滤性能优良的混合型助滤剂TS-2,(特别适合含泥多微细粒矿浆过滤),在矿浆中加入它可以调整矿浆性质,降低矿浆表面张力,增大固液界面接触面,改善滤饼结构,疏通滤饼毛细水分,改善过滤效果。 2、与通常将药剂加入矿浆中,搅拌调浆不同,我们采用搅拌一喷淋,分段添加方式。这不仅能改善滤饼结构,缩短成饼时间,加速过滤速度,还能有效降低滤饼水分。 3、助滤剂TS-2无毒,对其它选别作业无不良影响,因此,通过循环使用滤液可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效益。 4、在大冶铁矿铜精矿中加入TS-2 125g/t,可使滤饼水分下降2——3个百分点,滤饼含水量低于规定标准(14%),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5、助滤剂TS-2及其添加工艺在其它矿种脱水工业中有推广前景。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和机理研究
该项目是清华大学与锦州氯化法钛白粉企业合作,项目内容是钛白粉后处理包膜工艺条件和机理研究。详细研究了 SiO2、Al2O3、ZrO2、磷铝等无机包膜的机理,并获得最优化条件,包膜条件包括分散条件、包膜温度、包覆时间、包覆 pH、搅拌强度、熟化时间等工艺条件。研究控制钛白粉包覆膜的致密度、厚度等不同质量的包覆膜,提高钛白粉在油漆、涂料(水性或油性)、塑料(色母粒)、造纸等领域中应用性能,提高分散性,遮盖力等应用指标。能够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钛白粉的包膜质量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发表了有关钛白粉包膜文章和钛白粉包膜专利多篇。 分析方法: 利用 TEM,SEM,XRD,XRF,IR,BET 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钛白粉的结构和理论。采用物理、化学等检测方法,详细研究分析了美国杜邦公司 R902、R706、日本石原公司 R930等产品的包膜工艺。包括:无机包膜顺序、可能的无机包膜剂、可能的 pH 调节剂、有机包膜剂等。通过钛白粉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显示钛白粉表面包覆均匀致密膜。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44 2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