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疫情可视化研究成果
当“肺炎”、“武汉”的搜索热度居高不下、当病毒从湖北逐渐扩散至全国、当不断攀升的疫情数字、成为我们每天密切关注的焦点。数据可直观反映疫情发展现状,对“科学防疫”极具研究价值,参照已有的疫情样本数据,我们迫切需要用大数据可视化的思维,去分析、思考、总结,直至战胜这场疫情。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肺炎迅速蔓延,政府、各大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入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阻击战。春节前后,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在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状况,希望通过专业的技能储备、以及可视化领域的科研经验,在获得公开数据的条件下,将疫情数据以多种形式呈现和传达给社会大众。根据全国各省市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制作了疫情变化晴雨表,用方块代表了每个地区每日的新增确诊人数,方块的大小用于表示具体的数量,方块的颜色表示和前一天比较,是否有更多的新增确诊病例。在晴雨表中,可直接看到各地区疫情发展趋势、同一天各地区疫情变化对比,帮助用户快速识别上升或下降的地区。
北京大学 2021-04-10
超声造影新技术成果转化
创新性地将三维超声-超声单模态影像融合实时导航用于引导实施计划,充分发挥了超声实时动态及 术中操作便利性的优势。创新性地采用CT/MR 与三维超声造影融合成像精准评估肝癌消融效果,包括消融 安全边界(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必要扩大消融)
中山大学 2021-04-10
氮化碳光催化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简介: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的研究论文“Molecular-level insights on the reactive facet of carbon nitride single crystals photocatalysing overall water splitting”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 Catalysis》在线发表。 氢气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燃烧后生成水清洁无污染,是未来能源的理想载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被认为是获取氢能源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高效廉价的光催化剂是光解水技术的核心。近年来,氮化碳光催化剂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工作以具有高结晶度的氮化碳光催化剂polytriazine imides(PTI)单晶为模型,研究了其在光催化全解水反应中的活性面。光催化全解水实验表明,PTI的性能与其{10-10}/{0001}晶面的面积比呈近似线性关系,进一步证实了{10-10}晶面是光催化反应的活性面。此外,{10-10}晶面比例最大的光催化剂在全解水中的产氢与产氧速率分别达到了186μmol/h和91μmol/h,在365nm单色光照下的量子效率达到了8%,高于之前报道的结果。该论文从分子尺度上研究了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面,为高性能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福州大学 2021-04-10
氮化碳光催化研究成果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的研究论文“Molecular-level insights on the reactive facet of carbon nitride single crystals photocatalysing overall water splitting”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 Catalysis》在线发表。 氢气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燃烧后生成水清洁无污染,是未来能源的理想载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被认为是获取氢能源的理想途径之一。开发高效廉价的光催化剂是光解水技术的核心。近年来,氮化碳光催化剂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该工作以具有高结晶度的氮化碳光催化剂polytriazine imides(PTI)单晶为模型,研究了其在光催化全解水反应中的活性面。光催化全解水实验表明,PTI的性能与其{10-10}/{0001}晶面的面积比呈近似线性关系,进一步证实了{10-10}晶面是光催化反应的活性面。此外,{10-10}晶面比例最大的光催化剂在全解水中的产氢与产氧速率分别达到了186μmol/h和91μmol/h,在365nm单色光照下的量子效率达到了8%,高于之前报道的结果。该论文从分子尺度上研究了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面,为高性能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福州大学 2021-02-01
恶性胶质瘤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对临床样本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可能具有翻译蛋白质潜能的环状RNA。在这些候选环状RNA中,研究团队发现AKT3基因的第 3-7号外显子环化后可形成 524nt的环状 RNA,课题组将其命名为circ-AKT3。课题组通过对circ-AKT3进行预测分析,发现该环状RNA序列中包含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通过针对特定序列的抗体检测和质谱分析,张弩课题组证实环状RNA circ-AKT3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驱动翻译一个由174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KT3-174aa。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KT3-174aa蛋白在肿瘤中表达显著下调,且有别于全长AKT3蛋白,AKT3-174aa表达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circ-AKT3具有独立于其母基因发挥抑癌基因功能的可能性。机制研究发现AKT3-174aa通过竞争性结合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PDK1),负性调控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该研究为恶性胶质瘤的诊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恶性胶质瘤研究成果
发现长非编码RNA LINC-PINT的第2外显子通过自身环化形成了一个1084nt长度的环状RNA分子,课题组将其命名为Circ-PINT。亚细胞实验鉴定环状分子Circ-PINT 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而线性的非编码LINC-PINT定位于细胞核中;课题组通过对Circ-PINT进行预测分析,发现环状RNA序列中包含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细胞株,证实环状RNA circ-PINT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驱动翻译一个由87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多肽,研究组将其命名为PINT87aa。临床研究结果显示PINT87aa多肽在肿瘤中显著下调,提示其作为一个抑癌基因的可能性。机制研究发现PINT87aa通过结合聚合酶相关因子复合物基因PAF1,抑制多种癌基因的转录延伸,进而抑制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为恶性胶质瘤的诊疗新手段提供了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碱化土壤改良系列成果
1. 痛点问题 盐碱地生态修复中,存在围绕中、重度的改良剂应用,改良方法和改良剂抛撒装置等具体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解决盐碱地生态修复的一部分问题,但盐碱地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会不断出现需要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辅助技术研发成果进行补充使用。 2. 解决方案 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解决了碱地改良过程中改良剂产品的应用事宜以及将改良剂机械化抛撒的需求,是碱地改良综合解决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后期将着重于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和碱地治理的标准化建设,完善相应技术规范,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技术标准,进一步促进碱地治理的可持续性。 合作需求 寻求有改良需求的区域,进行项目合作。
清华大学 2021-12-02
植物生态学研究成果
随着吸收根直径的增加,草本与木本植物的根系皮层厚度的增速均远超过中柱半径增速,即皮层与中柱具有普遍的异速关系。受异速关系的影响,中柱占根横截面积比例(proportion of root cross-sectional area occupied by the stele, PRS)随根直径也呈现出非线性关系,但是草本和木本的趋势完全相反。同时,P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光控CRAC通道研究成果
山东大学药学院李敏勇教授团队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 Am. Chem. Soc.April 24. 2020 doi:10.1021/jacs.0c02949)上发表了光控CRAC通道抑制剂的研究成果,该光控抑制剂成功用于治疗斑马鱼模型上的Stormorken综合症。钙释放激活钙通道(CRAC通道)在所有的兴奋性和非兴奋性细胞中广泛存在,与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构成CRAC通道的STIM和ORAI蛋白介导钙池操纵钙内流(SOCE)产生钙信号。SOCE是由内质网(ER)内腔内Ca2+储存耗竭和STIM1 ER-管腔结构域多聚化引发。激活的STIM1分子积聚在ER-PM连接处,结合并激活细胞膜上的门控ORAI1通道,引发钙内流。异常的STIM-ORAI信号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包括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心脏肥大、癌症转移和Stormorken综合症。研究表明,Stormorken综合症是由ORAI1或STIM1(例如R304W)中的获得性突变引起的,导致部分Ca2+进入细胞。因此CRAC通道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靶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光药理学方法利用可光切换的分子在时空上精确控制生物活性靶点,如离子通道、受体、酶和核酸。为了更精确地控制CRAC通道的活性,李敏勇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光控CRAC通道抑制剂,以良好的时空分辨率控制Ca2+信号,从而对与CRAC通道过度激活相关的疾病进行光药理调节。该团队基于N-芳基苯甲酰胺类CRAC通道抑制剂(GSK系列化合物和Synta 66)开发了一系列可光切换的CRAC通道调节剂。在这些化合物中引入偶氮基得到piCRACs,实现反式和顺式构型之间的快速和可逆光转化,从而使piCRACs对CRAC通道显示出相反的抑制作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piCRAC-1光热稳定好、良好的光化学性质、高时空精度、能够高选择地光诱导CRAC通道开关。首先该团队通过UV-Vis、HPLC和NMR方法探讨piCRAC-1的光化学性质,对紫外吸收光谱、紫外以及蓝光照射下的trans-cis转换率、光热稳定性以及光敏特性进行测定,通过对CRAC通道和下游Ca2+响应转录因子(NAFT核内转运)的光依赖抑制作用考察piCRAC-1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trans-piCRAC-1在50 µM以下对SOCE几乎没有抑制,然而cis-piCRAC-1对SOC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0.5 µM)。同时,cis-piCRAC-1对CRAC通道电流抑制高达80%,而trans没有抑制。同样紫外光照下TG诱导的NFAT核内转运被piCRAC-1显著抑制。piCRAC-1作为无创光学工具可以用于治疗CRAC通道相关的Stormorken综合征。在斑马鱼出血实验中,piCRAC-1在紫外光下能够拯救血小板减少症(78.9%),抑制出血,蓝光、无光下仅有轻微的拯救效果。该研究成果显示piCRAC-1以高时空精度对细胞内CRAC通道和依赖Ca2+信号的生理过程进行光诱导调节。PiCRAC-1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剂用于光控调节与钙信号失调相关的病理过程,例如由CRAC通道过度激活引起的Stormorken综合征。该研究成果有助于Ca2+通道的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而且在研究无数Ca2+调节信号过程和与Ca2+动态平衡相关的人类疾病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李敏勇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杨兴业、周育斌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马国林、王友军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郑思思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0c02949
山东大学 2021-04-11
浙江湖州全国首创“能源碳效码”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全面推进,数据驱动创新不断向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应用和延伸,当前,清洁低碳正成为新阶段能源发展的主旋律。
浙江省科技厅 2021-04-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77 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