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稠密相气固两相
流动
参数测量及可视化方法
稠密气固流动问题是多相流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难题,广泛存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气固流动参数检测和可视化尤为重要,是稠密气固流动系统复杂研究体系中的共性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东南大学多相流测试研究室多年来开展了电学与激光散射的稠密气固流动可视化及参数测量与表征方法的研究工作。 开发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与激光光纤颗粒测量系统,可实时、在线检测多相流参数的二维或三维分布状况,成功应用于湍动流化床与浓相煤粉加压气力输送中试试验装置上。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金属板材电磁脉冲局部
流动
渐进成形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电磁脉冲局部流动渐进成形装置, 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模具成形机构、用于与模具成形机构配合 压住板材的压板及由动力装置驱动移动的电磁成形线圈,所述压板和/ 或模具成形机构上安装有用于对板材的外侧边缘施加推力的径向侧推 线圈,所述电磁成形线圈和径向侧推线圈通过电源系统供电。本发明 在每一次的放电过程中,电磁成形线圈和径向侧推线圈都使板材的局 部区域发生小变形,从而降低了对线圈尺寸和设备能量的需求,解决 了传统大型板材成形需要使用高成本的成形装置成形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重金属的
流动
注射在线测定及高选择性吸附
本项目主要针对痕量重金属元素 Cu、Pb、Zn、Cd、Hg、Fe、Mn、Cr、As 和有机物,合成三类萃取树脂:(1)螯合树脂(2)大孔吸附树脂(3)砷萃取树脂,为了实现在操作现场的痕量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的快速分析,我们将萃取树脂预富集和流动注射技术联合起来,建立一种在线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 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分离富集海水中痕量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所用的树脂是本项研究的关键。要求所合成的树脂在具有较适宜的螯合能力(和吸附能力)。 2、 所合成的树脂要有很好的选择性,对于待富集的痕量物质具有良好的螯合(和吸附)能力,但是对于对分析有干扰的大量基体元素(如 K、Na 等)没有明显的作用,这样可以消除大量元素对分析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3、树脂应有适宜的孔结构和表面结构,保证它的动力学性质良好,便于快速富集和快速洗脱,这样有利于在操作现场进行在线分析,大大缩短分析时间。 4、检测器的选择。为了满足流动注射(FI)在线分析的要求,分析方法不仅要对待测物质具有很低的检出限,同时还要求它对分析信号可以快速反应,实时监测,并且待测试样的用量很小。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肝素的提取、
分离
、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肝素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蛋白酶水解法提取肝素,超声波辅助盐析法提取肝素,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分离肝素及肝素的纯化.该方法所得到的肝素具有以下特点:(1)提取率可达230.81mg/kg,比传统方法提高40%;(2)肝素的效价提高为150U/mg.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5-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毒株
分离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攻关团队密切配合,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挑选多例确认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用于实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攻关团队通过使用两种细胞系(vero-E6和Huh7细胞)接种样本,从一例病例样本中,于2020年2月7日成功分离并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株,该毒株在细胞培养中扩增迅速,可得到较高滴度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病毒感染细胞显示典型冠状病毒样病变-合胞体。
复旦大学
2021-04-10
内置超声器的陶瓷膜
分离
设备
【发 明 人】潘林梅;郭立玮;黄敏燕;朱华旭;倪荷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内置超声器的陶瓷膜分离设备,整合集料液组分快速分离与膜清洗功能为一体。 【摘要】 一种内置超声器的陶瓷膜分离设备,包括原料罐、循环泵、陶瓷膜过滤组件和超声发生器,所述原料罐的出口与陶瓷膜过滤组件的进口连接,循环泵设于上述连接管路上,陶瓷膜过滤组件的截留液出口与原料罐的进口连接,所述超声发生器上设有超声探头,超声探头伸入陶瓷膜过滤组件内。本内置超声器的陶瓷膜设备不仅能在微滤过程中启动超声进行在线强化膜过程,有效控制膜污染产生、稳定膜分离效率、延长微滤周期;而且还能对污染后的膜管实行在线超声物理清洗,有效的恢复膜分离性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1
一种干湿
分离
的水貂喂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分离的水貂喂料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抽屉式的推拉料槽,安装座的下半部分为盒体,推拉料槽安装在盒体内并且能够在盒体内前后移动,所述安装座的上半部分为放置颗粒物的干料仓和放置调制鲜料的鲜料仓,所述推拉料槽内设有与干料仓和鲜料仓上下对应的干料槽和鲜料槽。所述鲜料槽的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鲜料放置架,放置架上均匀设有多个放置杆,所述鲜料仓前端竖向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刮刷,刮刷的端部设有恰好伸入相邻两放置杆形成的间隔空隙中的刮齿。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颗粒物单料槽设置为干湿分隔的双料槽,方便对水貂进行喂料;推拉料槽设置为可推拉的抽屉状,方便对其进行清洗消毒,保证水貂食料的健康卫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废旧塑料自动
分离
挤出造粒系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废旧塑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已经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一 个重要领域。将不同品种的废旧塑料有效、快速分离,是废旧塑料循环利用与高附加值化的一 个重要前提,也是困扰塑料循环利用的一大难题。本技术的特点就在于利用不同塑料熔点不同 的特点,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塑料分离挤出系统,实现了不同种类塑料的分离。将该工艺用于 PP/PE回收料的分离,其分离精度可以达到98%,分离效率达到80%以上。该工艺及其相关装 备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磁微粒系列
分离
诊断试剂产品及技术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在蛋白纯化、核酸提取与分离、病毒及特定细胞检测、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制备的用于蛋白质、细胞、核酸、病毒等分离检测的试剂盒,能够实现快速、特异性和高效的生物检测。因此,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一个热点,对于细胞/基因治疗、生物制品研发、疾病预防与早期快速诊断治疗、检验检疫等高技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在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纳米粒子(SPIO)的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先进制备技术基础上,建立对SPIO表面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化的构建技术和方法,一步实现不同聚合物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可控包裹,并可获得粒径均一、形状和尺寸可控的磁性复合微球,利用具有优异抗蛋白质吸附能力的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等对磁性复合微球表面可控功能化,以及多种抗体或特异性识别基团联用机制,降低对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特异性吸附与分离,以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环保的磁性纳米生物分离材料及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1. SPIO的日产量>100克,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对环境危害大的、毒性强的有机化合物。粒径为10-20nm,30天内不发生团聚。2. 根据所分离的不同目标物,SPIO与不同聚合物的复合微球粒径为100-1000nm不等,且粒径分布均匀,30天内不发生团聚。 多功能纳米复合微球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对细胞、蛋白、核酸等的分离效率及所保持的生物活性均不低于95%。 应用范围: 磁性蛋白质分离产品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可用于细胞/基因治疗、生物制品研发、疾病预防与早期快速诊断治疗、检验检疫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外公司每10毫升规格的免疫磁珠的价格均在万元左右,远远高于相同质量的黄金售价,但由于技术及开发成本的限制,磁性生物分离产品的国产化程度低,即使有少数公司从事磁性载体的研发,但多为仿造国外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这不仅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潜在风险,而且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已商业化的产品。因此,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蛋白质分离技术及产品,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磁性蛋白质分离技术及产品已被国际、国内各大医院、检测单位认可,并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分离,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高效
分离
癌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2008最致命疾病分析报告,到2010年,癌症将取代心脏病成为最大杀手。到2030年,每年的癌症新发病患者将达到2700万,死亡达1700万。与激素代谢相关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公布的资料:美国总死亡人数中,有24.7%死于冠心病。1995年,全球1.35亿糖尿病患者;而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3亿;中国目前有4000万。 而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见食品中有效成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显著的作用。例如:西洋芜荽、甘草和甘橘类水果中所含的香豆素是天然的“血液稀薄剂”,可预防血栓;十字花科蔬菜:吲哚(莱菔硫烷)可阻碍雌激素引发肿瘤生长的效用,预防乳腺癌;樱桃、葡萄及草莓内的鞣花酸可以使致癌物失去作用;五谷中的植酸可以使促进肿瘤生长的类固醇化合物失去作用;苹果和葡萄柚中的可溶性纤维――果胶有助于降低于胆固醇并预防糖尿病;黄豆类食物中所含有的大豆异黄酮,能够阻止肿瘤附近长出新的微血管。2010年美国保健品及健康食品市场总销售额达800亿美元。其中,植物来源的天然保健品约占80%的市场份额。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年出口近百亿元,健康产业产品可达万亿元(中粮数据)。 针对天然活性成分原料含量低,产品质量要求高的问题,该课题组采取生物合成、高效分离、工程化研究的策略,高效提取或合成天然活性成分。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2
13
14
...
337
3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