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报
障
运维管理系统
广凌报障运维管理系统从工单填写、工单指派、工单结束、工单评价、维修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工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工作质量有反馈,维修费用去向明了,建立健全知识库,有效统计各类设备故障,给管理员后期采购产品或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支持移动端办公。
广东广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22
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
无人
智能运输
车
的设计
产品服务:项目旨在设计出一款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该项目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实车与模型车的同步开发和基于eclipse平台的APP开发。在实车和模型车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常规车载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利用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计算机语言完成在eclipse平台上的APP开发,实现APP同时与实车和模型车的互联,实现智能运输小车运输末端的配送。市场概况:本项目希望将来与各电商平台合作,APP与电商、外卖软件结合,将网上购物彻底融为一体;同时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提升小车的智能化以及无人驾驶的精确度,真正做到在小区内取代快递员完成最后的运输任务,并能提升效率、安全性,以及节省财力、人力,并初步形成小区内智能化的高精度物联网。 商业模式:本项目希望采用先试点后普及、先免费后收费的盈利模式。在四星及五星级小区先行免费试点,收集用户反馈评价,统计满意度。改进后逐步开启按时效每户收费,并最终普及三星级小区及更多居民居住区。
同济大学
2021-04-10
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
无人
巡逻
车
为克服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下无法与基站及时通讯的弊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配有通信模块和导航定位模块的浮标,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使浮标—两栖车系统与基站之间实现实时通讯,便于根据工作环境灵活下达指令,对无人两栖巡逻车进行实时控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浙江大学聚焦超洁净流控系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攻克了影响光刻分辨率、良品率与产率的1mk级温度测控、5ppt级金属离子测控、20μm级气泡测控、50nm级残留液膜测控等关键核心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克服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下无法与基站及时通讯的弊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配有通信模块和导航定位模块的浮标,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使浮标—两栖车系统与基站之间实现实时通讯,便于根据工作环境灵活下达指令,对无人两栖巡逻车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防水电缆,通过自动收放线装置使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证两栖车与浮标的同步运动,便于实时定位两栖车位置,并能够避免因缆线松垮而与障碍物缠绕打结导致影响两栖车工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浮标内部空间根据相关零部件功能、体积大小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分层布设,能够在保证工作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紧凑布局。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技术领域,拓宽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的应用场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
无人
智能运输
车
的设计
项目旨在设计出一款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该项目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实车与模型车的同步开发和基于eclipse平台的APP开发。在实车和模型车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常规车载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利用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计算机语言完成在eclipse平台上的APP开发,实现APP同时与实车和模型车的互联,实现智能运输小车运输末端的配送。
同济大学
2021-02-24
面向视
障
人群的辅助视觉系统
本系统旨在设计一款辅助视觉残疾人群日常生活的穿戴式设备。该系统具有纸币识别、交通标志识别、日常用物体识别及场景文字识别等功能。主要应用与辅助视觉残疾人的日常生活。、lineØ 纸币识别的功能对应于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的货币使用过程,有了这款穿戴式设备的辅助,他们可以自主的各种生活场合中使用纸币,他们只需要把纸币在设备前置摄像头前轻微晃动,设备就可以通过语音给出纸币的面值反馈给使用者。Ø 交通标志的识别是出于对视觉障碍人群安全的考虑,设备可以识别红绿灯,并且通过语音实时告知使用者,这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者在过马路危险。Ø 文字识别对应满足视觉障碍人群的阅读需求,使用者只需要把手指指向想要了解的内容,设备就会给出报纸或是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这样可以极大的便利他们的阅读需求。此外通过一定的改进和优化,系统也可以对自然场景下的文字进行识别,比如街头的广告牌、物品的外包装的文字等。Ø 该系统还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识别,室内的桌子、茶杯等,还有超市里的各种商品。该功能对应解决使用者在日产生活中购物的需求,有了该系统的辅助他们可以自主的在超市中选择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完成结账。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面向视
障
人群的辅助视觉系统
本系统旨在设计一款辅助视觉残疾人群日常生活的穿戴式设备。该系统具有纸币识别、交通标志识别、日常用物体识别及场景文字识别等功能。主要应用与辅助视觉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 纸币识别的功能对应于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的货币使用过程,有了这款穿戴式设备的辅助,他们可以自主的各种生活场合中使用纸币,他们只需要把纸币在设备前置摄像头前轻微晃动,设备就可以通过语音给出纸币的面值反馈给使用者。 ? 交通标志的识别是出于对视觉障碍人群安全的考虑,设备可以识别红绿灯,并且通过语音实时告知使用者,这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者在过马路危险。 ? 文字识别对应满足视觉障碍人群的阅读需求,使用者只需要把手指指向想要了解的内容,设备就会给出报纸或是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这样可以极大的便利他们的阅读需求。此外通过一定的改进和优化,系统也可以对自然场景下的文字进行识别,比如街头的广告牌、物品的外包装的文字等。 ? 该系统还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识别,室内的桌子、茶杯等,还有超市里的各种商品。该功能对应解决使用者在日产生活中购物的需求,有了该系统的辅助他们可以自主的在超市中选择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完成结账。 系统采用了穿戴式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理论知识相结合。穿戴式技术具有佩戴舒适甚至无感、使用过程不应干扰正常生活、使用便携的优点。这样的系统实现形式有利于简化使用者的使用门槛,提升使用体验。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对生物视觉的一种模拟,可以有效的获取外接环境,通过分析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回应、给出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系统设计的指标主要包括两部分,及硬件指标和软件性能指标。 硬件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主控CPU采用的是4核CortexA9处理器 ? RAM需要大于512M,稳定5V电源 ? HDMI接口支持,USB 接口支持,常见音视频编解码支持 ? 摄像头采用的720p的高清USB摄像头。 软件指标只要包括: ? 指尖检测部分的主要包括指尖位置的检测的准确性,以及ROI确定的准确性,能否准确的划分出待识别目标所在的区域 ? 物品识别部分主要包括可识别物品的类别,以及识别的准确率指标 ? 对纸币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以及计算的时间成本,主要涉及的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 文字识别主要包括检测的正确率和召回率 系统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主要包括前端固定眼镜边上的高清摄像头,后端数据处理部分采用的是AMR CortexA9四核处理器作为数据和算法处理单元。 系统基本工作流程为,以手指的一次特定手势(食指有方向性指向某个物体)为触发,系统检测到此手势后自动在手指尖端区域检测敏感信息,如字符,物体等,进一步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对检测的信息做识别处理,最后对识别结果进行语音播报作为反馈给使用者。用户只要用手指指向交互的给出识别的物品,那么设备就会开始读取这个场景,进行识别并将结果语音输出。 如果该产品可以得到推广,那么可以极大的帮助视觉残疾人,这一款穿戴式设备可以甚至可以改变数以千万记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他们可以减轻对他人的依赖自由独立的生活。 目前该设备正处于原型开发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可以准确的定位值之间所在的位置,能较为准确的识别自然场景的中纸币面值,以及简单的文字。下一阶段着重把性能经一步优化,增添识别物体的功能。 该项目是由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主导的创新性高新项目。不但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据可靠统计全国至少有各类残疾人总数超过8千万,而其中视觉残疾的人数找到15%,因此这款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带来一定经的经济效益。而且,更为重要定位于辅助他们日常生活产品充分体现出平等关怀的助残精神,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是我们也是社会的责任所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面向视
障
人群的辅助视觉系统
成果简介: 本系统旨在设计一款辅助视觉残疾人群日常生活的穿戴式设备。该系统具有纸币识别、交通标志识别、日常用物体识别及场景文字识别等功能。主要应用与辅助视觉残疾人的日常生活。 纸币识别的功能对应于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的货币使用过程,有了这款穿戴式设备的辅助,他们可以自主的各种生活场合中使用纸币,他们只需要把纸币在设备前置摄像头前轻微晃动,设备就可以通过语音给出纸币的面值反馈给使用者。 交通标志的识别是出于对视觉障碍人群安全的考虑,设备可以识别红绿灯,并且通过语音实时告知使用者,这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者在过马路危险。 文字识别对应满足视觉障碍人群的阅读需求,使用者只需要把手指指向想要了解的内容,设备就会给出报纸或是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这样可以极大的便利他们的阅读需求。此外通过一定的改进和优化,系统也可以对自然场景下的文字进行识别,比如街头的广告牌、物品的外包装的文字等。 该系统还可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识别,室内的桌子、茶杯等,还有超市里的各种商品。该功能对应解决使用者在日产生活中购物的需求,有了该系统的辅助他们可以自主的在超市中选择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完成结账。 系统采用了穿戴式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理论知识相结合。穿戴式技术具有佩戴舒适甚至无感、使用过程不应干扰正常生活、使用便携的优点。这样的系统实现形式有利于简化使用者的使用门槛,提升使用体验。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对生物视觉的一种模拟,可以有效的获取外接环境,通过分析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回应、给出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系统设计的指标主要包括两部分,及硬件指标和软件性能指标。 硬件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主控CPU采用的是4核CortexA9处理器 RAM需要大于512M,稳定5V电源 HDMI接口支持,USB 接口支持,常见音视频编解码支持 摄像头采用的720p的高清USB摄像头 软件指标只要包括: 指尖检测部分的主要包括指尖位置的检测的准确性,以及ROI确定的准确性,能否准确的划分出待识别目标所在的区域 物品识别部分主要包括可识别物品的类别,以及识别的准确率指标 对纸币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以及计算的时间成本,主要涉及的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文字识别主要包括检测的正确率和召回率 系统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主要包括前端固定眼镜边上的高清摄像头,后端数据处理部分采用的是AMR CortexA9四核处理器作为数据和算法处理单元。 系统基本工作流程为,以手指的一次特定手势(食指有方向性指向某个物体)为触发,系统检测到此手势后自动在手指尖端区域检测敏感信息,如字符,物体等,进一步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对检测的信息做识别处理,最后对识别结果进行语音播报作为反馈给使用者。用户只要用手指指向交互的给出识别的物品,那么设备就会开始读取这个场景,进行识别并将结果语音输出。 如果该产品可以得到推广,那么可以极大的帮助视觉残疾人,这一款穿戴式设备可以甚至可以改变数以千万记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他们可以减轻对他人的依赖自由独立的生活。 目前该设备正处于原型开发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可以准确的定位值之间所在的位置,能较为准确的识别自然场景的中纸币面值,以及简单的文字。下一阶段着重把性能经一步优化,增添识别物体的功能。 该项目是由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主导的创新性高新项目。不但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据可靠统计全国至少有各类残疾人总数超过8千万,而其中视觉残疾的人数找到15%,因此这款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带来一定经的经济效益。而且,更为重要定位于辅助他们日常生活产品充分体现出平等关怀的助残精神,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是我们也是社会的责任所在。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线控制动 EHB 线控液压刹车
无人
车
线控底盘 自动驾驶 i-booster
浙江天尚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无人
自主飞艇
北京大学工学院研发团队经过努力,在面向区域环境监测和作业的高载荷无人自主飞艇平台的研究基础上,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研制出了无人自主飞艇。该飞艇艇长17+0.2m,艇宽7.5m, 有效载重110kg,为三椭球异形结构,内置附气囊, 尾部为十字动力尾翼,动力系统采用双螺旋浆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2-01
生态
无人
农场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教授提出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理念,在农圣贾思勰曾任太守的朱台镇(高阳)建设生态无人农场。 生态无人农场是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绿色植保技术、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S等高技术集成的成果,将依托各种传感器节点和无限工薪网络,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系统获取农情信息,采用地空一体化智能农业机器人和农业装备等协同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预警、专家在线指导,达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循环无人农场新模式。 创新与特色: 1、生态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通过开展土壤、水体、大气监测网络及农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禽畜粪便有机化处理与施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综合治理、航空植保变量施药、精准灌溉等各种生态技术措施,构建绿色、环保、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2、农艺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农艺与智能农机的融合水平,创新农作物全程无人华化生产解决方案,探 索物联网技术与农艺、农机的融合方案,逐步实现耕、种、管、收、贮等生产环节作业无人化,促进农艺与智能农机的深度统合。 3、农情与数据信息深度融合 构建特色的农作物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信息采集技 术全面获取不同生长阶段数据,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情分析中的深度应用,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便于无人农场实施的生产规划标准。 4、农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针对大田农机装备可靠、高效、精准作业的需求,借助多元异构传感技术、自动驾驶技 术、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农机装备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机群调度与协调等关键技术,研制支撑农田作业环节的智能农机装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农机装备协同作业管控系统,实现农机装备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