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
智能无人系统能自主的完成复杂任务,具有自主性、智能性、协同性等特征,覆盖了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群体智能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贺威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智能无人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次申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项的项目成果研究历时六年,针对柔性无人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具有多约束条件的智能控制和不确定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提出了智能无人系统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建模方法和边界控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法以及基于状态和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推动了智能无人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本项目的20篇主要代表性论文均发表在IEEE汇刊及Automatica等本学科著名期刊上,SCI他引1705次,其中1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23次,全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4篇SCI他引超100次,单篇最高SCI他引318次。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0
无人机 720°VR 全景影像系统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可提供 720°VR 全景视频影像拍摄的无人机机载观察装 置,并确保其拍摄、观察画面的稳定性。本成果将无人机机载观察更有效地运用 到实际系统中,如空中 720°VR 影像拍摄、三维立体建模、城市规划、光伏设备 巡检等,大幅提升拍摄画面的视野范围,提高所拍摄影像的画质及稳定性。虚拟 现实(VR)全景成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街景地图制作、城市规划、影视制作等 领域,但空中 VR 成像及观察技术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存 在不足。首先,空中拍摄时,由于无人机机体或旋翼遮挡,并不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大型设备无人值守全自动监控系统
本项目设计了工矿大型设备无人值守方案,通过对整个矿井的生产运输、设备控制、管理与信息、视频监控、调度通信等系统的融合。在注重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同时,也注重对信息处理后对生产和安全自动化系统的联合监测监控的实现,进一步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五融合,即网络融合、系统融合、软件融合、功能融合和数据融合,建立系统充分融合+系统联合监测监控+信息分析处理发布的模式,同时采用智能调度、集中监控、调控分离的操作模式,以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的维护方式加以辅助,最终实现工矿企业减人提效、节能降耗、人员安全的总体目标。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线控制动 EHB 线控液压刹车 无人车线控底盘 自动驾驶 i-booster
浙江天尚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无人飞行器飞控系统MBIT设备
MBIT(维护性自检测)设备,是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提供维护检测信息,并对在测试进行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主要功能是对飞行计算机测试、导航传感器状态监控与标定、作动器的测试、交联系统、的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和下载飞中,飞前自检测故障等。主要应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由维护人员在地面通过此设备对'飞机部件进行检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全自主智能无人机检测追踪系统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在复杂场景中全自动检测低空飞行无人机目标,并进行动态跟踪与预警,防止“黑飞”无人机进行违法拍摄、违法运输等恶性行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无人飞行器飞控系统MBIT设备
MBIT(维护性自检测)设备,是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各个部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故障检测、提供维护检测信息,并对在测试进行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确保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主要功能是对飞行计算机测试、导航传感器状态监控与标定、作动器的测试、交联系统、的测试,发动机性能测试和下载飞中,飞前自检测故障等。主要应用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由维护人员在地面通过此设备对'飞机部件进行检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自主起降的无人机侦查救援系统
本项目旨在推出一款于移动平台自主起降的无人机侦查救援系统,充分发挥无人机在安防救援领域的优势,改进传统救援系统救援时间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小慢无人机空域管制系统
项目简介: 低小慢无人机特点在于机身小,非金属材质导致极低的 RCS(雷
西华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人脸+虹膜”无人自助收银管理系统
1、基于图像增强的局部宽动态技术:使暗处增强、强光抑制、多重降噪,曝光时间优先,单次曝光,人脸(分析对象)、虹膜优先,实时保证人脸和虹膜图像质量最优,不兼顾背景图像质量;2、创新的三维重建技术基于普通单目图像(无须双摄像头),同一人2张以上不同角度人脸照片,即可还原出正脸图像,图像3D融合技术,非基于3D模型的图像拟合,无特定角度关系要求,易部署;3.虹膜采用LCD实时反馈的辅助对焦模式,所见即所得,具有和人脸识别相似的使用友好性。4.采用红外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可以识别30~80厘米以外的虹膜特征,识别速度为1~2秒。
江西拓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43 5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