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便捷无破坏性数据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便捷无破坏性数据 采集装置,包括墙体或阻挡物体和终端,包括源端和负端,源端包括电源模块、源端电源变换模块和发 射线圈,电源模块依次连接源端电源变换模块和发射线圈;负端包括接收线圈、负端电能变换模块、数 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模块,接收线圈依次连接负端电源变换模块、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模块;发 射线圈与接收线圈进行能量交换,数据传输模块将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终端;源端和负端分别安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桥台水平位移测试方法
一种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桥台水平位移测试方法,其步骤为:a)测试端刺水平位移,b)测试摩擦板水平变形,c)测试相对于摩擦板的桥台水平位移,d)测试温度校正值,e)计算桥台水平位移。温度校正位移传感器测试值实现了端刺与摩擦板上基准杆端部连接的位移传感器测试值的校正,该测量方法原理清晰、测量误差小、精度高,满足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桥台水平位移的测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中国科大在高效光催化甲烷无氧偶联制乙烷/氢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熊宇杰教授和龙冉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团队付岑峰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团队姚颖方教授合作,发展了光催化甲烷无氧偶联(NOCM)方法,实现了高选择性制备乙烷和氢气,效率达到中温热催化NOCM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一种用于镀锌板、铝及铜合金表面处理的无铬钝化液
(专利号:ZL 201410008509.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镀锌板、铝及铜合金表面处理的无铬钝化液,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无铬钝化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双(三乙醇胺)钛酸二异丙酯0.5-15%、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0.5-15%、三乙醇胺0.1-2%、醋酸铵0.1-5%、纳米氧化硅0.01-2%、氟钛酸0.1-5%、偏钒酸铵0.01-5%、余量水。本发明无铬钝化液的组分简单、产品环保及使用前无需预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无铅双钙钛Cs2AgBiBr6在高压下的结构及性质变化
Cs2AgBiBr6等双钙钛矿由于无毒、稳定性好等优势,已成为钙钛矿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然而,由于Cs2AgBiBr6具有较大的带隙(2.2 eV),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实现Cs2AgBiBr6带隙的可控调节是双钙钛矿高压研究的一个难点。该研究工作利用金刚石对顶砧(DAC),通过高压下的原位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来表征Cs2AgBiBr6结构及性质随压力的变化。研究发现Cs2AgBiBr6在3 GPa压力时会由面心立方转变成四方相,导致晶体中AgBr6和BiBr6正八面体的倾斜扭曲,减少了电子轨道的重合,使得四方相的Cs2AgBiBr6的带隙逐渐增大。继续升高压力至6.5 GPa,Cs2AgBiBr6晶体呈现非晶化趋势,带隙逐渐减小至1.7 eV。卸压至常压后,材料中残留的非晶结构部分保留了高压下的性质,使无铅钙钛矿Cs2AgBiBr6常压下的带隙减小8.2%。该工作对于探索双钙钛矿结构-性质间的关系,以及高压下性质的可控调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17KW三相两级式无变压器隔离并网发电逆变器
该成果采用两级式电路,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一般是在逆变器前级加入一个 DC/DC变换器。前级 DC/DC 变换器主要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通过控制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 UPV 跟踪基准 Umppt,进而实现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功率输出, PI 调节器的输出与载波比较生成 PWM 信号控制 DC/DC 变换器的开关管。后级 DC/AC 环节主要实现并网功能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功能。成果中两级式拓扑结构是由前级一个 Boost 变换器和后级一个全桥逆变器构成。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分数阶的伺服系统位置环 IP 控制器无模型自校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阶的伺服系统位置环 IP 控制器无模 型自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参考模型,激励系统获取离线数 据库,初始化系统相关参数,然后根据当前时刻新采集的输入和输出 数据进行数据库的更新,接着根据相似度准则函数进行相似数据队列 的选择,之后进行分数阶控制器阶次的选取,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 法对分数阶 IP 控制器参数进行自校正。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座椅接触面温度独立可调的汽车座椅空调系统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椅接触面温度独立可调的汽车座椅空调系统,用以实现座椅温度独立于汽车温度的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车载空调系统的暖风和冷风入口相连的暖风道和冷风道分别与混合风道气路相连;暖风道和冷风道上分别设置有受汽车座椅空调控制器控制的风门开关;混合风道上设置有鼓风机,并具有与各座椅接触面出风装置气路支路相通的气路支路,所述气路支路上设置有独立风门开关;所述座椅接触面出风装置由座垫出风装置和与之气路相通的和靠背出风装置构成。本发明可以在现有车辆上改造或者在新车型上直接使用,安装改造比较方便,成本较低,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驾乘舒适性。市场前景分析:汽车工程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一次回风溶液除湿系统、空调制冷剂循环系统、余热储能溶液再生系统。本发明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能改进电池散热效果,有效控制电池组温度;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可以高效回收并可控地输出冷凝热和电池散热,实现余热利用,减小电动汽车整体能耗;通过溶液除湿技术实现除湿环节和控温环节分离,不需要将空气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来除湿,大大减小空调的控温负荷;通过一次回风模式,将新风与回风混合,既保证了空气品质,又减少了空调的控温负荷;同时除湿溶液可反复再生,使用寿命长。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车轮的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能量供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轮的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能量供能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车轮上的能量接收组件和安装在行车道两旁的能量发射组件,多个能量发射组件沿行驶方向间隔地布置在行车道上,通过能量发射组件通电在行车道两旁产生交变磁场,车辆带有能量接收组件的车轮在交变磁场中行驶产生电能为电动汽车供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收集行车道两侧发射组件发送的能量,在车轮内能量接收组件收集的能量通过电滑环输入车体内供给电池和电动机,给车辆充电并驱动车辆不间断行驶。本发明对车辆的框架结构尺寸和底盘高度等影响小,不需要改造路面,具有接收效率高、系统部署简单、车辆适用性强的特点,可用在电动公交等系统中,促进节能环保。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 95 96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