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线传输高清摄像机
产品特点:                            全高清图像:采用1/2.8英寸207万像素高品质图像传感器,最大分辨率可达1920×1080,输出帧率高达60帧/秒,呈现清晰逼真的高清视频,生动地展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多种光学变倍镜头:具有12、20倍等多种光学变倍镜头选择,镜头具有5°无畸变宽视角。 无线射频:4天线,采用4×4 MIMO和发射端波束成型(beamforming)技术,最大传输速率可达300Mbps,穿透力强,无障碍环境传输距离可达250米 ;2天线,采用2x2 MIMO+Beamforming技术,无线传输速率最高可达60Mbps,无障碍环境传输距离可达200米; 内置电池:连续供电不低于5小时;电池电量可随时查看显示; 领先的自动聚焦技术:先进的自动聚焦算法使得镜头快速、准确、稳定地完成自动聚焦。 低噪声高信噪比:低噪声CMOS有效地保证了摄像机视频的超高信噪比。采用先进的2D、3D降噪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噪声,同时又能确保图像清晰度。 多种视频输出接口:支持SDI、LAN接口;SDI、LAN接口支持音视频同时输出;SDI支持在1080P60格式下传输100米。 多种音视频压缩标准:支持265/H.264+视频压缩,支持AAC、MP3、G.711A音频压缩;支持高达1920×1080分辨率60帧/秒压缩。 音频输入接口:支持8000、16000、32000、44100、48000采样频率,支持AAC、MP3、711A音频编码。 多种网络协议:支持ONVIF、GB/T28181、RTSP、RTMP协议;支持RTMP推送模式,轻松链接流媒体服务器(Wowza、FMS);支持RTP组播模式,支持网络全命令VISCA控制协议。 多预置位:支持多达255个预置位(遥控器设置调用为10个)。 应用场所多:会议、教育、医疗、政务、云视频、协同办公、多媒体融合、应急指挥、广播、司法、公安、军队等系统应用。
深圳市明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022-12-28
无线语言实验室
5大优势
深圳市中科卓软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08
长寿命高储能的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可充电电池按照电解液可分为有机系和水系。其中水系电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无起火爆炸之风险。本项目研制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为锌片,正极为基于导电聚合物和碳材料的复合物,不含重金属,电解液是中性水溶液。该储能器件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之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目前商业化的铅酸电池,连续充放电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100%,即使用寿命约为现有电池的10-20倍。该产品安全环保、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电网储能、汽车启动电源、电动交通、UPS电源等领域;除了能够取代目前占据市场份额第二位的铅酸电池,由于较高的功率密度,在某些应用领域又可替代超级电容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光伏发电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
汽车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站,是新能源汽车得以广泛推广的强有力保障。结合现有电网供电的光伏汽车充电站不但克服了单纯利用现有电网供电的弊端,而且利用储量丰富、价格免费、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将对节约不可再生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东北大学建设的基于光伏发电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有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分布式储能设备,综合优化监控系统和智能充电桩构成,通过智能接入式能量整定装置,能量监控核和开放式通信结构协议,结合智能的能量分配和管理、综合优化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的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智能接入式的分配和控制,同时可实现充电负载的快、慢速可调节充电,相关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所研制的充电桩可实现负载的快速充电,其主要由电源模块、充电机和充电机监控系统组成,其主要特点是:   1)实现了模块化、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中的应用。该充电模块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采用A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电网污染小;b.采用自主均流技术,可实现多台电源冗余并联,扩大输出功率;c.自带风机,强制风冷。具有过温关机功能以及电池防反接功能。 2)充电机模块实现APFC校正功能。由于输入端有整流元件和滤波电容,单相AC/DC开关电源及大部分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其电网侧功率因数仅为0. 65左右。采用有源功率校正技术后可提高到0. 95~0. 99,既治理了电网的谐波污染,又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整体效率。3)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方案采用ARM核心结构,实现了视频自动监控功能。
东北大学 2021-04-11
冲击发生器充电电阻拉簧式隔离开关
研发阶段/n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发生器充电电阻拉簧式隔离开关,是多级联动分合自动开关,充电时,充电阻投入,电容器并联充电,放电时,切开充电电阻,电容器串联放电;采用整体受拉预应力的绝缘杆操动拉簧式分合开关装置,配合电极调整套实现多级机械开关单元同步动作,用大旋绕比的导电弹簧实现充电电阻的串并联隔离;运动机构仅由绝缘杆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预应力调整装置、张紧及位置调整单元有利于提高传动精度,同步误差不超过0.02mm,解决了已有的特高压冲击发生器充电电阻串并联开关操作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多级电容器充放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电动汽车用S2PFC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用S2PFC车载充电机系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所属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该充电机不但能够满足车载充电机在效率、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而且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能够大大的降低对电网的污染,进一步体现了电动汽车清洁、环保的社会意义。    技术特点: 车载充电机不同于地面充电机,它的功率较小,主要任务是对蓄电池进行常规充电。对其要求如下: (1)满足车辆要求,主要包括: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功率因数; (2)安全要求,包括隔离,以及过压、过流、短路保护。 电动汽车用S2PFC车载充电机采用单级变换技术,既实现了PFC,同时又实现了输入输出电压的隔离以及输出电压的调整。采用智能充电算法,根据不同的蓄电池自身特性,自动跟随最优充电曲线,达到高效率的充电效果。主电路采用一种新型的单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S2PFC)电路。该电路的特点是: (1)前端电感对输入电流进行滤波,降低了充电机对电网的谐波干扰; (2)输入输出采取隔离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提高了安全性; (3)由于实现了单级变换,因此控制电路以及驱动电路得到简化,进一步降低了体积以及重量; (4)采用平均电流法控制,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共同作用更好的减小了THD,增强了抗噪能力。    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环境温度:-10℃—-45℃(2)输入 电压:180—240VAC单相 频率:50Hz 功率因数:≥0.95 效率:≥0.85 (3)输出 电压:DC250-360V 电流:14-20A 功率:5000W (4)外形尺寸(cm):28×35×28 重量:15Kg    应用范围: 本充电机适用于各类电动汽车,也可作为开关电源应用于各种对功率因数要求较高的场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充电导航及分布式控制
1.痛点问题 电动汽车在未来将大规模接入电网。在居民小区与公共慢充站等场景下,优化已接入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可实现削峰填谷、提高新能源渗透率和改善电压水平。由于单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电池容量过小,需要在电动汽车调度环节中引入集群代理作为中间商管理大型充电站或者同一供电区内的电动汽车集群,并以此为单位参与电网调度。在获得电网下发的集群调度结果后,集群代理通过优化内部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使所有电动汽车的总充电功率尽可能逼近理想曲线,从而使各电动汽车以对电网有利的方式充电。目前,该问题多采用集中优化方案,需要各辆电动汽车向集群代理传递自身信息,当集群规模较大时,大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将占用较多资源,计算时间也较长,也和电动汽车的自治性不符。但采用分散优化方案时算法设计不当,分散优化算法结果有可能只是次优解甚至不可行。 另一方面,未来公共快充站的普及和车辆充电功率等级的提升将给电网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公共充电站快充负荷的天然不确定性叠加上车辆大功率快充模式,使得部分充电站的充电负荷具有功率大、间歇性和波动性强等特点;如果不对这些公共充电站的快充负荷做合理调控,可能导致配网部分电压越限、电能质量恶化、甚至设备过载等问题;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具有空间移动特性,在充电导航下,起到优化电网潮流分布、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维持配网节点电压水平、实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等目标。目前,电动汽车导航多局限于简单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缺乏对交通-电力信息的综合考虑,无法实现电力-交通融合网络的协同优化,且在导航过程中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不足。 2.解决方案 面向已接入充电的车辆,本项目提出一种对集群内多辆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进行分布式优化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停车场或者小区侧的控制器作为优化计算中的协调器,为各个汽车上的子控制器提供协调信息,子控制器根据这些协调信息优化自身的充电功率曲线,并将信息反馈回协调器;如此进行迭代计算:首先由各汽车的子控制器初始化一个满足自身充电要求的初始曲线,作为迭代的开始步骤;每一步迭代过后,协调器将会得到各个电动汽车改进后的充电功率,等迭代收敛得到的各个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下发给子控制器。本方法所得到的充电方案将实现对理想曲线的最优逼近。该成果既适应汽车的物理分布特性,同时又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面向未接入充电的车辆,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路径规划方法,综合考虑了交通状况和电网状态。该方法基于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包含四个模块: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智能交通中心、充电站和电动汽车终端。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根据电网数据计算可用充电容量和充电站充电容量,并将结果传输至充电站。充电站确定其充电计划,估计未来电动汽车的可用充电功率,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智能交通中心。在从智能交通中心接收可用充电功率数据和交通数据后,电动汽车终端估计不同站点的总充电时间,包括驾驶时间、等待时间和充电时间。驾驶员可以查看这些结果,并选择导航至与最小总充电时间相对应的充电站。 合作需求 本项目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管理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导航场景。针对已接入充电的车辆,以集群形式参与电网调度,收到电网下发的集群优化充电调度指令后,集群代理需优化集群内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以追踪电网指令,从而降低车辆用户的充电费用。针对未接入充电的车辆,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一条最佳充电路径,节约车主的时间,提高车主的出行效率。而且充电站的选取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避免电力拥塞的现象,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希望获得产品化所需资金与试点产地、开发团队等孵化资源支持。有意向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输配电企业,国网电动、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企业,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理导航企业,售电公司与负荷聚合代理商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5-31
双边LC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输出的参数设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双边LC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输出的参数设置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频全桥逆变电路、原边LC补偿网络、松耦合变压器、副边LC补偿网络、全桥整流滤波电路,通过调整原边补偿网络的LC参数使其输出负载所需的的恒流,通过调整副边补偿网络LC参数,使其同时实现电路近似零无功环流和开关器件的软开关,提高效率,减小器件应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车轮的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能量供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轮的电动汽车行驶中无线能量供能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车轮上的能量接收组件和安装在行车道两旁的能量发射组件,多个能量发射组件沿行驶方向间隔地布置在行车道上,通过能量发射组件通电在行车道两旁产生交变磁场,车辆带有能量接收组件的车轮在交变磁场中行驶产生电能为电动汽车供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收集行车道两侧发射组件发送的能量,在车轮内能量接收组件收集的能量通过电滑环输入车体内供给电池和电动机,给车辆充电并驱动车辆不间断行驶。本发明对车辆的框架结构尺寸和底盘高度等影响小,不需要改造路面,具有接收效率高、系统部署简单、车辆适用性强的特点,可用在电动公交等系统中,促进节能环保。
浙江大学 2021-04-11
无尾家电金属异物检测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无尾家电金属异物检测: 当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交换区中混入金属时,由于涡流效应金属温度会 急剧升高,进而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对混入能量传输区域金属的检测需 亟待解决。本项目组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金属检测经验,提出了基于 混沌理论和改进平衡线圈技术的检测方法。基于该技术,2013-2014年项目组与 海尔公司合作开发了“无尾家电金属异物检测”系统,成功应用于700W无尾搅拌 器系统中,实验证明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可实现金属异物检测 精度小于5mm,确保了家电的安全性。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自从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Marin Soljacic教授等人利用磁耦合谐 振技术成功地在2m外点亮一只60W的灯泡,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迅速成为 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磁耦合谐振原理是目前电能传输的最好方式,可 实现大功率、高效率、远距离的电能传输,克服有线供电取电不灵活问题。基 于该原理,本项目组成功开发了样机系统,其最大功率10kW,整体传输效率85% 以上,垂直传输距离达200mm,水平自由度100mm,具备金属异物检测功能。 能量传输平台采用扁平化设计,使该系统占用空间体积更小,可非常方便地应 用于家电无尾传输、汽车无线充电、AVG车、机器人等领域。
山东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563 5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