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蜂窝网络下的联合功率控制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容性、感性表面耦合机制小型化高性能高频段通信天线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性、感性表面耦合机制小型化高性能高频段通信天线罩。主要由周期单元阵列组成频率选择表面,每一周期单元分为介质层和金属层,介质层包括上下两层介质层及其中间的一层介质层,金属层包括上下两层介质层外表面的完整金属贴片和相邻介质层之间的金属缝隙贴片;自由空间的电磁波经过所述天线罩选择性滤波后输出所需工作频段的电磁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角度、极化稳定性高的超宽带通信天线罩设计,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且稳定,通带后拥有高抑制的宽阻带,带通到带阻工作状态转化速度快,角度、极化稳定性极佳。在现代通信、雷达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应用价值巨大。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系统
该项目是863计划项目,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项目成果受专利保护。 1、项目概述 本项目针对高速公路进出城路段交通拥堵严重、事故频发,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和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各自为政、协同性差的普遍现象,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不同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借助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分析了结合部的动态交通特征,提出了适应不同交通条件的短时交通特征预测技术;采用分层递阶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法,研发了多匝道的协同控制系统软件,并实现了结合部道路交通系统的微观仿真。 2、技术创新点 在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研究方面,初步建立了交通特征信息共享的平台,其中对异构监控系统之间交通特征级信息共享的内容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异构信息进行了融合处理,实现了特征级信息的发布。 在短时交通特征预测研究方面,已对京津塘高速公路及北京市快速环路监控系统的海量交通流实测数据进行了特征与关联分析,完成了短时交通特征的预测,并实现了交通拥挤的预判。 在结合部的协同控制方面,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建模和学习方法,对高速公路多匝道控制系统算法进行设计,并进行了控制效果仿真。   3、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技术 (1)基于服务水平的特征级交通动态信息融合技术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所采集的交通流基础数据格式和像素级融合技术都有所不同,控制目标参数不统一的现实情况,项目提出的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首先要处理现有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服务水平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其次需要解决区域交通监控系统的特征级数据融合问题,寻求基于服务水平的动态信息融合技术和方法。 (2)交通特征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技术 针对集中式信息共享平台投资大、实施困难的缺点,提出采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分布式技术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平台,为异构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投资、操作方便,就现有的管理体制来说,也容易实现。 (3)基于关联分析和智能控制技术的短时交通特征预测模型 将时间序列理论与关联理论引入交通状态分析,并根据不同交通条件建立的短时交通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测方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预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实现协同控制的关键技术 基于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动态信息采集系统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在交通服务水平判定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实现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的协同控制。 4、相关的行业发展水平,以及同类技术产品或成果比较 目前,我国已建设的交通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基本上是作为一个个分支存在的,不仅子系统自身的数据尚未实现充分融合,集成度很低,而且系统之间存在行政分割问题,异构情况严重;在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上,大都采用集中式为主,需要新建一个监控总中心,投资大,操作困难。 与本项目所提出的预测思路及预测方法相比,现有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所采取的区域控制策略尚未形成较成熟的控制模式,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协同控制模式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产品。 应用范围: 本课题针对的主要对象是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的结合部,课题研究成果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道路监控系统硬件资源,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满足结合部的交通控制与管理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在实际的应用和推广中,还需进一步扩充和细化协同控制目标,优化大范围内的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及其算法,并对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控制设施进行详细设计,以提升协同控制的实际效果。 预期效果: 运用系统论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建立区域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研究协同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并形成整套协同控制系统算法和软件。在实践中,研究成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并且能够部分解决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结合部的交通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 RFID 安全通信的椭圆曲线加密协处理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RFID 安全通信的椭圆曲线加密协处 理器,所述协处理器包括寄存器阵列、模算术逻辑单元和 ECC 协处理 器指令控制器,所述寄存器阵列用于存储椭圆曲线加密计算过程中的 椭圆曲线参数、私钥、计算过程数据以及计算结果;所述模算术逻辑 单元包括加法电路、乘法电路、平方电路、控制单元和寄存器 T,用 于完成加法、乘法、平方运算;所述 ECC 协处理器指令控制器用于对 所述模算数逻辑单元发送加法、乘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减少进程间通信开销的并行 I/O 优化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进程亲和性的减少进程间通信从而提升 并行 I/O 效率的方法,包括:首先对以 Collective-I/O 为主流的并行 I/O 程序进行分析,收集和统计集群机器节点信息及 MPI 程序配置信息; 然后,该系统通过预处理操作计算各种可能的机器节点与代理进程的 匹配结果,然后再通过性能预测模块,确定最佳的匹配策略;最后将 预处理得到的匹配策略写入配置文件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配置 简单,能在不用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D2D 和上行 NOMA 的两用户通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D2D 和上行 NOMA 的两用户通信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网络信息和用户信息;两个用户需要在通信时长 T 内完成各自的数据传输,当距离上满足 di>dj>d0 且 dj+d0>di,i≠j,i,j∈{1,2}时,用户 i 在通信时长 T 内使用全部频谱资源将数据量 Di 通过D2D 方式传输给用户 j;用户 j 工作在 FD 模式,在通信时长 T 内使用全部频谱资源通过 NOMA 方式将数据量 Di 和 Dj 上传给基站,其中用户 i 的数据作为强用户数据,基站首先对其进行解码,然后再解码用户 j 的数据;本发明提供的结合 D2D 技术的上行 NOMA 高能效通信方法,与采用上行 OFDMA 的通信方法相比,在保证系统频谱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较好地提升了系统能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5G无线机动组网及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随着5G与垂直行业的结合日益紧密,5G专网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5G专网大多依赖现有的运营商网络设施,基站位置固定且建设成本高,无法满足部分垂直领域低沉本、快速、灵活的布网需求。例如在应急抢险救灾领域,在地面通信设施中断受损等情况下,需要短时间快速进行网络搭建,且网络的服务区域需随着救援人员的任务位置不断变化;在矿业开采领域,随着作业面的掘进,联网机械设备的位置也在变化,由此也需要调整基站的位置。另外,对于长距离覆盖的场景,单个5G基站由于覆盖距离受限,难以满足要求。 在上述需求驱动下,课题组提出了5G机动专网的概念,通过利用5G高速链路实现了5G基站和核心网间的无线连接(即无线回程),使基站部署位置不再受限于有线连接,与此同时,机动专网系统的基站和核心网具有便携、轻量的特点,成本低、易部署、机动性好。由于系统的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均基于5G制式,整个系统相比现有Mesh组网方案具有显著的高速率优势,可在多跳组网下有效支撑全景视频回传、无线增强现实、远程无人车操控、高清视频通话等业务。图1展示了系统使用的灵巧软基站、雾小站和轻量核心网,图2展示了一个具体的机动多跳传输方案和性能结果,图3展示了所提方案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图 1 机动专网核心设备介绍图 2 机动组网系统拓扑图 3 机动组网系统应用前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基于多段复合导航的机器人自主无线充电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段复合导航的机器人自主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机器人端导航子系统、机器人端充电子系统及无线充电桩端子系统,所述机器人端导航子系统包括导航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导航模块连接的摄像头处理模块、WIFI处理模块,所述机器人端充电子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桩端子系统包括微控制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模块连接的WIFI管理模块、LED信标灯控制模块、无线充电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额外添加传感器,安装维护简单的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室内机器人的充电环境适应能力。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额外添加传感器,安装维护简单的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室内机器人的充电环境适应能力。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5G无线机动组网及在垂直行业的应用
随着5G与垂直行业的结合日益紧密,5G专网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5G专网大多依赖现有的运营商网络设施,基站位置固定且建设成本高,无法满足部分垂直领域低沉本、快速、灵活的布网需求。例如在应急抢险救灾领域,在地面通信设施中断受损等情况下,需要短时间快速进行网络搭建,且网络的服务区域需随着救援人员的任务位置不断变化;在矿业开采领域,随着作业面的掘进,联网机械设备的位置也在变化,由此也需要调整基站的位置。另外,对于长距离覆盖的场景,单个5G基站由于覆盖距离受限,难以满足要求。 在上述需求驱动下,课题组提出了5G机动专网的概念,通过利用5G高速链路实现了5G基站和核心网间的无线连接(即无线回程),使基站部署位置不再受限于有线连接,与此同时,机动专网系统的基站和核心网具有便携、轻量的特点,成本低、易部署、机动性好。由于系统的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均基于5G制式,整个系统相比现有Mesh组网方案具有显著的高速率优势,可在多跳组网下有效支撑全景视频回传、无线增强现实、远程无人车操控、高清视频通话等业务。图1展示了系统使用的灵巧软基站、雾小站和轻量核心网,图2展示了一个具体的机动多跳传输方案和性能结果,图3展示了所提方案在应急通信和军事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图 1 机动专网核心设备介绍 图 2 机动组网系统拓扑 图 3 机动组网系统应用前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5-09
适用于无线局域网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本技术成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根据WLAN中通信系统的应用 环境,在准静态或慢时变信道环境下,有效利用PPDU中已知信息来进行准确信道估计方法性能,扩大其 适用范围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60 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