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馈网节能型双向电子功率负载
成果简介本项目属于自主研发的馈网节能型模拟交直流双向电子负载, 主要用于交直流电源出厂试验、 可靠性试验及电源输出性能检测的能够模拟实际负载特性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 它能够实现对所模拟实际负载值的无级调节, 并能够将负载试验中有功电能无污染地回馈电网, 实现电能的再生利用。 该装置具有高效节能、体积小、 重量轻、 节省安装空间、 试验性能优良等优点。项目的主要技术是将能量无污染回馈电网和负载特性的任意模拟技术。 本项目实施后, 可解决现有无源负载(阻性、 感性、 容性等)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功率 LED 封装及热管理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对于大功率白光 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工作电流大和工作电压高,在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在现有的封装技术下,不能提供足够的散热能力来维持极限条件下的可靠运行,大功率 LED 连接成为瓶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改善芯片级互连材料的散热能力。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采用纳米银焊膏的低温烧结技术,利用其纳米银低熔点的性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到 280℃,而烧结后银连接具有高熔点(960℃)、高导电和高导热性能,非常适合高温功率电子器件的长期可靠性运行。以大功率 1W LED 芯片封装为例,测试表明对于三种热界面材料银浆(silverepoxy),锡银铜焊膏(solder paste),和钠米银焊膏(silver paste),由于钠米银焊膏的高导热性,在大电流下发光效率提高 7~10%,说明散热效率提高,有效地降低了结温。目前课题组已完成 25W 的 LED 模块封装。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获发明专利“以纳米银焊膏低温烧结封装连接大功率 LED 的方法”,发明专利 ZL200610014157.5,授权日:2008.11.19。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此项技术可以用于大功率 LED 芯片的封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可以推广到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封装中。 应用领域:电子封装 技术转化条件: 本项目组在电子器件的热管理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可进行电子封装的热分析及热管理设计。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大功率金属激光切割机床
产品详细介绍激光金属切割机技术参数型号 G-500-30M/G-3000-30M 运动平台机床技术参数 工作幅面(mm) 1500*3000 工作台 标配:顶针式台板,减小反射。 X、Y、Z运动行程(mm) 1500*3000*100 机器净重(kg) 4100 工作电压 380V±10%/50HZ/100A 实际切割速度 0.8mm不锈钢10-12 m/min2.0mm不锈钢3.0-3.5 m/min3.0mm不锈钢11.5-2.0 m/min 加速度 1.5g 机床运动精度 0.003mm/300mm 重复定位精度 0.005mm/300mm 最小切缝 0.08mm 影像视觉系统 CCD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 定位系统 同轴红光定位系统 激光光源技术参数 最大激光输出功率 500W/3000W 光束质量 TEM00 (M2<1.1) 电光转换效率 ≥25% 脉冲宽度 0.1-10ms 峰间稳定性 3% 快门打开时间 50ms 激光模式 单模光纤传输 激光波长 1064nm 切割运动控制参数 激光切割头 喷嘴、聚焦透镜和自动对焦随动系统 运动链接 进口滚珠丝和杠四均衡直线导轨 运动控制方式 交流伺服电机 切割控制系统 正版ZT驱动程序采用独特的智能预测算法和改进型的控制算法,基于Widows的驱动程序提供丰富的功能,将设备视为windows的标准打印机,可加挂在Word、Coreldraw、Autocad、CAXA等多种排版软件上直接输出,使用更加方便。自主研发路径优化系统,可使加工效率提高30%-50%。USB传输,可实现1对多,多对1控制,支持局域网输出,可脱机使用。 接口软件 自主研发ZT专用编辑软件、AutoCad、CorelDraw、CAXA等专业编辑绘图软件 操作语言 中文/英文自由切换,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多语言界面 操作环境 Windows98/2000/XP 软件特点 嵌入式运控平台,超大存储系统,能同时存储99个文件,数据处理速度高,及时处理及时输出,可进行人机对话,参数设置可在控制面板界面操作。 安全保护系统 强制水冷保护系统;水温安全控制系统;温控自动报警系统;工作舱封闭作业模式; 工作环境要求 冷却要求 20℃ 最大进口压力(bar最大) 4.5@120L/min 电力要求 16KW 最大功率(KW) 16KW 环境温度(℃) -10~35℃ 最大湿度 45 重量(kg) 50kg 2.主要配置及激光切割头特点激光切割头主要特点包括:1)适用于1064nm波长的光纤激光切割系统。2)适用于激光功率在1000W以下的激光切割系统。3)喷嘴间隙随动系统可保持喷嘴与切割钢板的间隙为1-20mm,响应时间小于5ms,控制精度0.1mm。4)独立、完善的Z轴功能,焦点位置可调。并具有自动/手动工作模式、上升/下降点动控制、自动跟踪/自动复位功能、多种间隙设定方式、伺服驱动器零漂抑制功能。5)完善的数控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大多数控制器连接使用。通过机床控制器或切割程序控制切割头自动跟踪功能的开启、关闭和回零。6)有各种焦距的聚焦透镜配合切割头。7)有喷嘴冷却设计,可以用于高气压切割。8)有超程保护、碰撞保护及断线保护。结构介绍自浮式激光切割头的组成部分有:喷嘴、聚焦透镜和自动对焦随动系统。1)喷嘴:喷嘴的形式和喷头尺寸的选取对切割质量的影响很大。本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获得了一系列最佳数据,可根据客户的具体切割要求配置最佳的喷嘴。2)聚焦透镜:激光切割机利用激光束的能量进行切割,必须把激光器射出的原始光束经过透镜聚焦,才能形成高能量密度的光斑。根据高斯光学理论,焦点处功率密度最高。透镜焦距越长,焦点光斑越大,功率密度越低,但焦深大(焦深是指焦点两侧直径变化为5%的两光斑间距,在切割中也称有效切割范围),操作容许度大。5英寸透镜的有效范围大于3英寸透镜。这就是为什么说中长焦透镜适合于厚板切割,并对跟踪系统的间距稳定度要求较低,但要求激光器输出功率高。反之,短焦透镜只适合于3mm以下的薄板切割,短焦对跟踪系统的间距稳定性有较严格的要求,但它对激光的输出功率要求可大大降低。3)自动对焦随动系统:激光切割机自动对焦系统一般是由聚焦切割头和自动调高系统组成。切割头包括导光聚焦、水冷、吹气以及机械调整部分组成。调高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由位置信号、信号处理变换、逻辑控制和电机驱动四部分组成。本系统使用电容式传感器跟踪系统,又称非接触式跟踪系统,具有响应快和控制精密的优点。 3.主要机床配置及特点机床控制系统:三轴控制器、进口伺服电机,确保设备高精度运行,方便操作提供快速传输,文件断电不丢失功能。并提供远程控制。电器元件:采用进口知名品牌元器件,确保整机稳定可靠。 安全保护装置:设置机电多重保护,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高速光电感应器:采用原装进口高品质光电传感器,规定机床机械原点,同时提供X、Y轴手动操作。气体压力调节装置:镜筒处装有气体压力调节装置,可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随时调节气体压力。传动系统:原装进口精密滚珠丝杠、电机连轴器、导轨等核心部件确保整机运动平稳。台面开放式结构:实现板材上、下料方便,活动工件夹钳。加工烟尘高速清除系统固定光路设计:光路固定结构,使切割缝隙均匀、垂直度好。光学镜片:进口优质硅反射镜、锡化锌高透过率聚焦镜 气体正压透镜安装方式,使透镜免遭污染,提高了镜片的使用寿命。厚板钢结构框架: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传动系统:高精度进口滚珠丝杠,进口精密滚动直线导轨。 4.应用领域:适用于各类金属薄板材料精密切割;如汽车、机械、精密圆管、钣金零部件的加工;机箱机柜等钣金行业和五金、汽车、精密机械等行业。 5.加工材料:适用于各类金属薄板材料精密切割,如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铝及合金、铜及合金、钛及合金、镍钼合金等。维护成本低,使用费用少。 6.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机床、激光器、冷却保护装置、激光切割头一套、气体保护装置、数控切割控制软件等 7.建议配置及优惠报价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报价(元)RMB   G-500-30M 1 台     G-3000-30M 1 台   说明 加工材料:适用于各类金属薄板材料精密切割,如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铝及合金、铜及合金、钛及合金、镍钼合金等。维护成本低,使用费用少。 备注 1,免费上门安装调试,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含设备操作、软件使用、加工工艺辅导、设备维护保养等。2,该激光设备自购机之日起保修壹年(耗材及赠品除外),终身维护。 
北京神州正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床
产品详细介绍激光金属切割机技术参数型号 G-500-30M/G-3000-30M 运动平台机床技术参数 工作幅面(mm) 1500*3000 工作台 标配:顶针式台板,减小反射。 X、Y、Z运动行程(mm) 1500*3000*100 机器净重(kg) 4100 工作电压 380V±10%/50HZ/100A 实际切割速度 0.8mm不锈钢10-12 m/min2.0mm不锈钢3.0-3.5 m/min3.0mm不锈钢11.5-2.0 m/min 加速度 1.5g 机床运动精度 0.003mm/300mm 重复定位精度 0.005mm/300mm 最小切缝 0.08mm 影像视觉系统 CCD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 定位系统 同轴红光定位系统 激光光源技术参数 最大激光输出功率 500W/3000W 光束质量 TEM00 (M2<1.1) 电光转换效率 ≥25% 脉冲宽度 0.1-10ms 峰间稳定性 3% 快门打开时间 50ms 激光模式 单模光纤传输 激光波长 1064nm 切割运动控制参数 激光切割头 喷嘴、聚焦透镜和自动对焦随动系统 运动链接 进口滚珠丝和杠四均衡直线导轨 运动控制方式 交流伺服电机 切割控制系统 正版ZT驱动程序采用独特的智能预测算法和改进型的控制算法,基于Widows的驱动程序提供丰富的功能,将设备视为windows的标准打印机,可加挂在Word、Coreldraw、Autocad、CAXA等多种排版软件上直接输出,使用更加方便。自主研发路径优化系统,可使加工效率提高30%-50%。USB传输,可实现1对多,多对1控制,支持局域网输出,可脱机使用。 接口软件 自主研发ZT专用编辑软件、AutoCad、CorelDraw、CAXA等专业编辑绘图软件 操作语言 中文/英文自由切换,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多语言界面 操作环境 Windows98/2000/XP 软件特点 嵌入式运控平台,超大存储系统,能同时存储99个文件,数据处理速度高,及时处理及时输出,可进行人机对话,参数设置可在控制面板界面操作。 安全保护系统 强制水冷保护系统;水温安全控制系统;温控自动报警系统;工作舱封闭作业模式; 工作环境要求 冷却要求 20℃ 最大进口压力(bar最大) 4.5@120L/min 电力要求 16KW 最大功率(KW) 16KW 环境温度(℃) -10~35℃ 最大湿度 45 重量(kg) 50kg 2.主要配置及激光切割头特点激光切割头主要特点包括:1)适用于1064nm波长的光纤激光切割系统。2)适用于激光功率在1000W以下的激光切割系统。3)喷嘴间隙随动系统可保持喷嘴与切割钢板的间隙为1-20mm,响应时间小于5ms,控制精度0.1mm。4)独立、完善的Z轴功能,焦点位置可调。并具有自动/手动工作模式、上升/下降点动控制、自动跟踪/自动复位功能、多种间隙设定方式、伺服驱动器零漂抑制功能。5)完善的数控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大多数控制器连接使用。通过机床控制器或切割程序控制切割头自动跟踪功能的开启、关闭和回零。6)有各种焦距的聚焦透镜配合切割头。7)有喷嘴冷却设计,可以用于高气压切割。8)有超程保护、碰撞保护及断线保护。结构介绍自浮式激光切割头的组成部分有:喷嘴、聚焦透镜和自动对焦随动系统。1)喷嘴:喷嘴的形式和喷头尺寸的选取对切割质量的影响很大。本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获得了一系列最佳数据,可根据客户的具体切割要求配置最佳的喷嘴。2)聚焦透镜:激光切割机利用激光束的能量进行切割,必须把激光器射出的原始光束经过透镜聚焦,才能形成高能量密度的光斑。根据高斯光学理论,焦点处功率密度最高。透镜焦距越长,焦点光斑越大,功率密度越低,但焦深大(焦深是指焦点两侧直径变化为5%的两光斑间距,在切割中也称有效切割范围),操作容许度大。5英寸透镜的有效范围大于3英寸透镜。这就是为什么说中长焦透镜适合于厚板切割,并对跟踪系统的间距稳定度要求较低,但要求激光器输出功率高。反之,短焦透镜只适合于3mm以下的薄板切割,短焦对跟踪系统的间距稳定性有较严格的要求,但它对激光的输出功率要求可大大降低。3)自动对焦随动系统:激光切割机自动对焦系统一般是由聚焦切割头和自动调高系统组成。切割头包括导光聚焦、水冷、吹气以及机械调整部分组成。调高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由位置信号、信号处理变换、逻辑控制和电机驱动四部分组成。本系统使用电容式传感器跟踪系统,又称非接触式跟踪系统,具有响应快和控制精密的优点。 3.主要机床配置及特点机床控制系统:三轴控制器、进口伺服电机,确保设备高精度运行,方便操作提供快速传输,文件断电不丢失功能。并提供远程控制。电器元件:采用进口知名品牌元器件,确保整机稳定可靠。 安全保护装置:设置机电多重保护,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高速光电感应器:采用原装进口高品质光电传感器,规定机床机械原点,同时提供X、Y轴手动操作。气体压力调节装置:镜筒处装有气体压力调节装置,可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随时调节气体压力。传动系统:原装进口精密滚珠丝杠、电机连轴器、导轨等核心部件确保整机运动平稳。台面开放式结构:实现板材上、下料方便,活动工件夹钳。加工烟尘高速清除系统固定光路设计:光路固定结构,使切割缝隙均匀、垂直度好。光学镜片:进口优质硅反射镜、锡化锌高透过率聚焦镜 气体正压透镜安装方式,使透镜免遭污染,提高了镜片的使用寿命。厚板钢结构框架: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传动系统:高精度进口滚珠丝杠,进口精密滚动直线导轨。 4.应用领域:适用于各类金属薄板材料精密切割;如汽车、机械、精密圆管、钣金零部件的加工;机箱机柜等钣金行业和五金、汽车、精密机械等行业。 5.加工材料:适用于各类金属薄板材料精密切割,如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铝及合金、铜及合金、钛及合金、镍钼合金等。维护成本低,使用费用少。 6.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机床、激光器、冷却保护装置、激光切割头一套、气体保护装置、数控切割控制软件等 7.建议配置及优惠报价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报价(元)RMB   G-500-30M 1 台     G-3000-30M 1 台   说明 加工材料:适用于各类金属薄板材料精密切割,如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铝及合金、铜及合金、钛及合金、镍钼合金等。维护成本低,使用费用少。 备注 1,免费上门安装调试,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含设备操作、软件使用、加工工艺辅导、设备维护保养等。2,该激光设备自购机之日起保修壹年(耗材及赠品除外),终身维护。 
北京神州正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长寿命高储能的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可充电电池按照电解液可分为有机系和水系。其中水系电池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无起火爆炸之风险。本项目研制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为锌片,正极为基于导电聚合物和碳材料的复合物,不含重金属,电解液是中性水溶液。该储能器件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之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目前商业化的铅酸电池,连续充放电1万次后容量保持率为100%,即使用寿命约为现有电池的10-20倍。该产品安全环保、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电网储能、汽车启动电源、电动交通、UPS电源等领域;除了能够取代目前占据市场份额第二位的铅酸电池,由于较高的功率密度,在某些应用领域又可替代超级电容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光伏发电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
汽车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站,是新能源汽车得以广泛推广的强有力保障。结合现有电网供电的光伏汽车充电站不但克服了单纯利用现有电网供电的弊端,而且利用储量丰富、价格免费、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将对节约不可再生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东北大学建设的基于光伏发电的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有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分布式储能设备,综合优化监控系统和智能充电桩构成,通过智能接入式能量整定装置,能量监控核和开放式通信结构协议,结合智能的能量分配和管理、综合优化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的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智能接入式的分配和控制,同时可实现充电负载的快、慢速可调节充电,相关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所研制的充电桩可实现负载的快速充电,其主要由电源模块、充电机和充电机监控系统组成,其主要特点是:   1)实现了模块化、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中的应用。该充电模块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采用A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电网污染小;b.采用自主均流技术,可实现多台电源冗余并联,扩大输出功率;c.自带风机,强制风冷。具有过温关机功能以及电池防反接功能。 2)充电机模块实现APFC校正功能。由于输入端有整流元件和滤波电容,单相AC/DC开关电源及大部分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设备,其电网侧功率因数仅为0. 65左右。采用有源功率校正技术后可提高到0. 95~0. 99,既治理了电网的谐波污染,又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整体效率。3)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方案采用ARM核心结构,实现了视频自动监控功能。
东北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智能充电接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插座、高频电源、高频电能发射端、高频电能接收端、车载充电机和服务器。智能插座用于测量交流输入侧的电参数,并上传至服务器,对系统进行一级保护;高频电源用于将工频电转换成高频电至发射端,并监测电流和红外传感器信息,对系统进行二级保护;发射端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接收高频电磁波,并将高频能量输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用于将高频能量转换为电池充电电压;服务器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调度、状态监控以及对异常状态的应答。本发明在智能插座和高频电源形成了两级保护机制,为系统的智能、自动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东南大学 2021-04-11
冲击发生器充电电阻拉簧式隔离开关
研发阶段/n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发生器充电电阻拉簧式隔离开关,是多级联动分合自动开关,充电时,充电阻投入,电容器并联充电,放电时,切开充电电阻,电容器串联放电;采用整体受拉预应力的绝缘杆操动拉簧式分合开关装置,配合电极调整套实现多级机械开关单元同步动作,用大旋绕比的导电弹簧实现充电电阻的串并联隔离;运动机构仅由绝缘杆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预应力调整装置、张紧及位置调整单元有利于提高传动精度,同步误差不超过0.02mm,解决了已有的特高压冲击发生器充电电阻串并联开关操作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多级电容器充放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电动汽车用S2PFC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用S2PFC车载充电机系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所属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该充电机不但能够满足车载充电机在效率、功率密度以及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而且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能够大大的降低对电网的污染,进一步体现了电动汽车清洁、环保的社会意义。    技术特点: 车载充电机不同于地面充电机,它的功率较小,主要任务是对蓄电池进行常规充电。对其要求如下: (1)满足车辆要求,主要包括: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功率因数; (2)安全要求,包括隔离,以及过压、过流、短路保护。 电动汽车用S2PFC车载充电机采用单级变换技术,既实现了PFC,同时又实现了输入输出电压的隔离以及输出电压的调整。采用智能充电算法,根据不同的蓄电池自身特性,自动跟随最优充电曲线,达到高效率的充电效果。主电路采用一种新型的单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S2PFC)电路。该电路的特点是: (1)前端电感对输入电流进行滤波,降低了充电机对电网的谐波干扰; (2)输入输出采取隔离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提高了安全性; (3)由于实现了单级变换,因此控制电路以及驱动电路得到简化,进一步降低了体积以及重量; (4)采用平均电流法控制,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共同作用更好的减小了THD,增强了抗噪能力。    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环境温度:-10℃—-45℃(2)输入 电压:180—240VAC单相 频率:50Hz 功率因数:≥0.95 效率:≥0.85 (3)输出 电压:DC250-360V 电流:14-20A 功率:5000W (4)外形尺寸(cm):28×35×28 重量:15Kg    应用范围: 本充电机适用于各类电动汽车,也可作为开关电源应用于各种对功率因数要求较高的场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充电导航及分布式控制
1.痛点问题 电动汽车在未来将大规模接入电网。在居民小区与公共慢充站等场景下,优化已接入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可实现削峰填谷、提高新能源渗透率和改善电压水平。由于单辆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电池容量过小,需要在电动汽车调度环节中引入集群代理作为中间商管理大型充电站或者同一供电区内的电动汽车集群,并以此为单位参与电网调度。在获得电网下发的集群调度结果后,集群代理通过优化内部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使所有电动汽车的总充电功率尽可能逼近理想曲线,从而使各电动汽车以对电网有利的方式充电。目前,该问题多采用集中优化方案,需要各辆电动汽车向集群代理传递自身信息,当集群规模较大时,大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将占用较多资源,计算时间也较长,也和电动汽车的自治性不符。但采用分散优化方案时算法设计不当,分散优化算法结果有可能只是次优解甚至不可行。 另一方面,未来公共快充站的普及和车辆充电功率等级的提升将给电网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公共充电站快充负荷的天然不确定性叠加上车辆大功率快充模式,使得部分充电站的充电负荷具有功率大、间歇性和波动性强等特点;如果不对这些公共充电站的快充负荷做合理调控,可能导致配网部分电压越限、电能质量恶化、甚至设备过载等问题;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具有空间移动特性,在充电导航下,起到优化电网潮流分布、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维持配网节点电压水平、实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等目标。目前,电动汽车导航多局限于简单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缺乏对交通-电力信息的综合考虑,无法实现电力-交通融合网络的协同优化,且在导航过程中对用户隐私的保护不足。 2.解决方案 面向已接入充电的车辆,本项目提出一种对集群内多辆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进行分布式优化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停车场或者小区侧的控制器作为优化计算中的协调器,为各个汽车上的子控制器提供协调信息,子控制器根据这些协调信息优化自身的充电功率曲线,并将信息反馈回协调器;如此进行迭代计算:首先由各汽车的子控制器初始化一个满足自身充电要求的初始曲线,作为迭代的开始步骤;每一步迭代过后,协调器将会得到各个电动汽车改进后的充电功率,等迭代收敛得到的各个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下发给子控制器。本方法所得到的充电方案将实现对理想曲线的最优逼近。该成果既适应汽车的物理分布特性,同时又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面向未接入充电的车辆,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路径规划方法,综合考虑了交通状况和电网状态。该方法基于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包含四个模块: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智能交通中心、充电站和电动汽车终端。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根据电网数据计算可用充电容量和充电站充电容量,并将结果传输至充电站。充电站确定其充电计划,估计未来电动汽车的可用充电功率,并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智能交通中心。在从智能交通中心接收可用充电功率数据和交通数据后,电动汽车终端估计不同站点的总充电时间,包括驾驶时间、等待时间和充电时间。驾驶员可以查看这些结果,并选择导航至与最小总充电时间相对应的充电站。 合作需求 本项目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管理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导航场景。针对已接入充电的车辆,以集群形式参与电网调度,收到电网下发的集群优化充电调度指令后,集群代理需优化集群内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以追踪电网指令,从而降低车辆用户的充电费用。针对未接入充电的车辆,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一条最佳充电路径,节约车主的时间,提高车主的出行效率。而且充电站的选取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避免电力拥塞的现象,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希望获得产品化所需资金与试点产地、开发团队等孵化资源支持。有意向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输配电企业,国网电动、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企业,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理导航企业,售电公司与负荷聚合代理商合作。
清华大学 2022-05-3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70 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