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气压监测仪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而这些也是影响动植物的因素。   在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在实际测定时只注意到温度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没有考虑大气压的影响,因而有可能在结果计算中引入相当的误差。在进行测定时,整个测量气路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部氧气平均压强应与周围环境中的大气压强相平衡。气压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不会影响气压?在密闭的空间当中,随着气体成分及密度的变化,密闭空间的气压会因为植物而变化!   产品介绍 名称:气压监测仪 型号:APM-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缺少植物样品在活体生理状态下与气压的实时数据 植物在密闭空间中的气压的实时在线记录 解决方法: 非损伤微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活体样品的动态分离子流速的变化,解决了活体样品实时检测的问题 气压监测仪能够提供环境中的实时气压变化,可以提供密闭环境和开放环境条件的监测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1.1实时监测、记录并显示活体样品周围环境的气压与温度数值 1.2液晶屏实时显示监测数值 1.3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查看和下载测量数据 2.性能参数:   2.1工作电压:5V 2.2气压测量范围:300hPa~1250hPa 2.3气压测量精度:±1hPa 2.4温度测量范围:-40℃~85℃ 2.5温度测量精度:±0.5℃ 2.6*短检测周期:2s 3. 软件参数: 3.1绘制数据与时间的折线图,并随时保存 3.2下载CSV格式的数据文件,可以查找到任一时间的气压数值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臭氧监测仪
产品详细介绍        通过测量254nm的吸收值,判断臭氧浓度。 用户根据不同需求,可选择不同版本: 环境监测用户可以选择20X系列宽范围浓度监测仪,测量范围为1.0 ppb to 100,000 ppb。 工业用户可以选择106-X系列监测仪,其监测范围较窄,在其测量的范围内,测量精度较高,有三种型号可选Low (0-10 ppm), Medium (0-1000 ppm) and High(0-20 wt%)。 一、20X 系列宽范围臭氧浓度监测仪 20X系列宽范围臭氧浓度监测仪有Model 202和Model 205两种型号,205相对于202而言,其测量精度更高,响应时间更快。系统内置数据采集,可以计算2s, 10s, 1min, 5min and 1hr的平均值。 该系列臭氧测定仪提供RS232和0-2.5v输出,方便于其他系统集成。其方法符合美国EPA901-O3臭氧测量标准。 可与GPS相连,系统记录相应地点的相应时间的臭氧值,非常适合野外使用。   Model 202 Model 205 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254nm的吸收值,判断臭氧浓度 分析范围 1.5 ppb to 100,000 ppb (100 ppm) 1.0 ppb to 100,000 ppb (100 ppm) 精度 > 1.5 ppbv or 2% for 10-s avg >1.0 ppbv or 2% for 10-s avg 测量间隔 10 s 2 s 流速 1 L/min 1.8 L/min 数据存储 14,336 lines internal; optional flash memory card 数据输出 RS232, 0-2.5 V Analog, LCD Display 电源 12 VDC or 110/220 VAC, 4.0 watt 12 VDC or 110/220 VAC 5.0 watt 尺寸 3.5 x 8.5 x 11 inches (9 x 21 x 29 cm) 重量 4.7 lb (2.1 kg) 5.0 lb (2.3 kg);   二、106-X 系列工业臭氧浓度监测仪 工业臭氧浓度监测仪,根据测量浓度方位不同有三种型号可选。其对应的光程不同,决定其不同的测量   106-L 106-M 106-H 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254nm的吸收值,判断臭氧浓度 测量范围 0-10 ppm 0-1000 ppm 0-20 wt% 分辨率 0.001 ppm (1ppb) 0.01 ppm 0.01 wt% 测量间隔 10 s 流速 1 L/min 数据存储 14,336 lines internal; (10 s avg. = 1.4 days; 5 min avg = 1.4 mo.) 数据输出 RS232, 0-2.5 V 4-20 mA Analog, LCD Display 电源 12 VDC or 110/220 VAC, 3.5 watt 尺寸 3.75 x 7.5 x 8.5 inches (10 x 19 x 22 cm) 重量 4.3 lb (2.0kg)     产地:美国
安中达(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5.8G室外数字无线网桥/无线数字微波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 5.8G室外数字无线网桥/无线数字微波设备(10-15公里无线传输) 配置:一台数字微波主机、一副户外天线(定向)、PoE网络供电电源一个(包含防雷接口)订货:2台起订(成对配对使用)须知: 用户可以一对一主机、或一对多使用,如果传输视频,需另配备网络视频服务器或嵌入式DVR或PC式DVR主机。环境要求:安装的发射和接收端安装在制高点,收发天线之间无任何障碍物遮挡。 VS-2454:是世界领先的新一代大容量远距离点对多点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它融合了网络通信和无线传输的最新技术与成果,采用了全新的动态TDM分时传输协议来实现无线传输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先进灵活的用户和业务优先级、用户保障速率/最高速率(CIR/MIR)的设置,为广大用户提供完整的QoS和带宽保障机制,实现数据和实时业务混传的能力。自适应天线极化选择、OFDM和QAM调制等多项辅助技术,又全面提升了宽带无线网络的组网能力和服务品质,能支持最高54Mbps的物理层空中传输流量。系统由中心点(CAP)、用户站(CPE)和网管系统组成,采用运营商级的设计,性能优异,部署灵活,功能丰富。  VS-2454能为电信运营商、行业和企业用户提供快速廉价的无线宽带接入、无线VPN、无线视频和无线VoIP等接入服务,广泛适用于网吧或话吧Internet和VoIP电话接入;公众、校园、酒店和小区等宽带网无线接入;银行、税务、医疗、保险等行业无线专网应用;视频图像监控以及WLAN热点覆盖上连等多种应用场合。 产品特点 支持点对多点组网,可非视距传输 20MHz信道带宽,高达20Mbps多用户接入有效数据业务带宽 10/1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接口(PoE) 数据和实时业务混传能力,灵活的QoS和带宽管理机制 多扇区灵活组网,支持Web或SNMP集中管理 支持空中远程软件升级和配置 优势特性  1.    理想的无线宽带接入手段 高带宽容量的CAP及多种角度天线选择,可减小基站(最多6个CAP)投入数量,降低CAPEX投入  支持WEB和SNMP集中管理,简单的机房维护,有效地降低了OPEX运营成本  可选择不同增益的CPE天线,增加覆盖半径,充分利用CAP的带宽,减小带宽浪费和网络重复建设  支持无线VPN、无线VoIP、无线视频等多种应用业务  支持4.9GHz到5.9GHz的所有频段,5MHz步进  2.    灵活的业务和用户QoS控制策略 可设定5种不同的CPE用户优先级,保证高优先级CPE的服务质量  支持VLAN透传,也可依据VLAN Tag设置4种不同的业务优先级  提供实时业务保障,可依据CPE ID、IP地址、协议类型和端口范围为语音、视频、普通数据业务配置4种不同的业务优先级,控制VoIP等实时业务的传输质量和时延特性  3.    高效实用的用户带宽管理机制  36Mbps物理层速率,多用户情况下系统可保障最大20M的有效业务吞吐率  内置天线覆盖半径5Km,外置天线覆盖半径可达15Km,并且系统的带宽容量和距离无关  单扇区最多支持10个CPE,每个CPE可设置不同的保证带宽  通过WEB动态配置每个CPE的上下行的保障速率  4.    强大的业务支持能力  单CAP最多可支持128路高质量IP电话业务,话音的平均MOS值> 4.0,话音分组丢包率小于0.01%  高上行带宽,支持多用户大流量上行视频流汇聚  支持数据、各种语音(G.711,G.729,G.723,etc.)、视频等业务的混合传输  5.    环境适应力强  智能ARQ机制,抗干扰、雨衰,保证误帧条件下系统仍可正常稳定可靠地工作  系统采用OFDM调制方式,可支持一定的非视距(NLOS)功能  6.    供电及稳定的设备结构  CAP和CPE均采用PoE网线供电方式,安装便捷  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模式,可靠性高 深圳市伟福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民治大道222号东边商业大厦507房        邮编: 518131国内招商经理: <邓晓妍 >    手机:13794483411          电话:0755-66803526    QQ: 1375760905 邮箱:v1375760905@163.com      网址:  http://www.szvfd.com
深圳市伟福特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电梯无线应急通信系统
西安科技大学应急通信创新团队从2009年开始就对电梯无线应急系统着手开始研究,目前此项目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全国开始推广应用。申请一项著作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在西安、汉中、内蒙、山西等地中取得良好的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无线精确定位系统
团队推出基于超宽频无线电的高精度实时定位系统:司方无线精确定位产品。此产品包含了超高频射频处理和天线设计、纳秒级的嵌入式时序处理、基于神经网络的位置解算、大范围大容量的调度管理等多项软硬件技术,经过2年多的研发和改进,实现了实时精度10厘米、刷新率超过100Hz的成熟产品。除了精度高之外,司方无线精确定位系统还具有续航时间长、单元范围大等特点,支持多区域大范围部署、使用方便。由于采用了团
南京大学 2021-04-14
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在结构构成极为精密复杂的卫星内部,微振动无法避免、十分难控,载荷几乎不可能时刻保持稳定,在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太空中,卫星载荷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载荷控制精度指标一直难以实现数量级提升。 团队采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发了基于同轴结构耦合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卫星与载荷的物理接触彻底隔绝。该系统由发射调节器、发射耦合器、接收调节器以及接收耦合器组成。为了将技术应用于卫星以提升载荷精度,团队解决了动态场景下无线传能、失谐电路的补偿匹配以及大功率电能传输等关键技术难题。 该卫星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被上海卫星工程(航天 509 所)研究所采用,团队按照航天规范,联合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 811 所),在已有的原理样机的基础上,研制出航天正样产品,并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正样产品的交付验收,在 2021 年某月装备在高分辨试验卫星发射上天。据了解,该卫星是首颗搭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试验卫星,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2-02
无线充电参数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供电技术,具体涉及无线充电参数测量装置,包括源端电能变换模块、电磁场 发射单元、电磁场接收单元、负端电能变换模块、负载、负端数据采集单元、负端数据处理中心、负端 通讯模块、源端数据采集单元、源端通讯模块、源端数据处理中心;电磁场发射单元与电磁场接收单元 通过电磁场进行能量传递,负端通讯模块与源端通讯模块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该无线充电参数 测量装置能够实时监测测量系统的负载的变化情况,调节共振频率,从而提高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课题组聚焦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这一应用场景,全面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课题组充分考虑了充电场景的现实需要,跟进报道了停车对准、磁场屏蔽、异物检测等配套技术的最新进展。联系工程实际,课题组还对比研究了数份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国内外主流标准,挖掘其在性能指标、技术路线和安装环境等问题上的异同。基于以上,课题组最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无线信源被动定位技术
无线电信号的被动定位技术是无线电监测与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本系统采用 TDOA (到达时差)估计技术,对接收信号间的时间差进行估计和测定,进而确定未知无线信号源的位置。 TDOA 估计是无线被动定位的关键环节,其精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定位系统的精度,目前很多领域如雷达、声纳、 LBS (移动定位业务)等都将 TDOA 估计问题作为研究的热点。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和信号中频估计与矫正,并进行 TDOA 估计和目标定位计算等,定位精度较高。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