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制动系统MVB
通信
网络
系统
对于MVB设备测试的内容及方法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测试工具、方法垄断,仅用在少数相关企业的产品。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测试工具与方法。因此,基于此种情况参考IEC61375相关标准,设计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应用范围: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制动设备网卡的测试。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水下遥控
通信
网络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遥控通信网络,包括水上网络和水下网络,水上的每个控制器与水上的两个交换机形成若干独立的第一环网,水下的每个控制器与水下的两个交换机形成若干独立的第一环网,水上、水下的交换机和水上、水下的光端机形成第二环网,整个网络由第二环网和建立在第二环网上的若干并列的第一环网组成多网交叉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所有控制设备、网络链路均设有备份,网络冗余程度和容错性很高,第二环网上可任意扩展第一环网,网络可扩展性强,并有利于形成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整个网络结构清晰、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
的监测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等组成,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以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系统即是利用传感器测量所在环境的温度、振动、压力等信号,并将测量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发送到监控主机,监控主机以可视化方式动态显示监测数据,并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存储和打印。 监测系统平台集数据采集、数据无线传输、数据处理、异常数据预报警及辅助决策于一体,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对环境和设备的实时监测,达到了对环境和设备事故的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的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
的测温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无线
传感器网安全
通信
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作为以数据为中心的任务型网络,要进行数据的采 集、传输、融合、处理等工作。如果直接部署,而不采取有效地安全通信措 施,攻击者可以获取传感器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篡改;可以通过 DoS 攻击瘫痪 整个网络;也可以在俘获一个节点之后,冒充原节点,阻塞真实信息、传输 虚假信息,这都严重的威胁着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的安全性与采集数据的真实客观性。本项目在传感器节点上实现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加密算法、 数字签名算法、密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PowerPC的
通信
网络
处理器
该网络通信处理器采用Freescale的MPC8377E作为CPU,外设配置5个 千兆网口(其中4个由VSC7395交换机提供)、键盘和显示接口、UART接 口、SATA接口和USB2. 0接口,可完成5通道网络数据收集、信号处理和存 储功能。釆用PowerPC作为信号处理CPU,具备多个千兆网络,可满足不 同通信、网络和信号处理实时处理应用。性能指标: 1. +10-30V电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应用于
网络
及
电话
通信
信息安全领域的声纹认证关键技术
1 成果简介由于网络应用中所特有的不可接触的特点,以及声纹特征容易被获取(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获取的)、其采集易被用户接受、所需设备成本低廉等优势,研发团队在本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 ( 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通用声纹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引擎的研制” 于 2008 年 2 月28 日通过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 该课题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创新性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2) 起草了原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自动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技术规范》标准(编号 S06014-T),于 2006 年 12 月 24 日在京召开了标准审定会,获顺利通过;并在原信息产业部进行网上公示获通过并正式颁布。是我国第一个关于“ 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 的标准。 ( 3) 2006 年 12 月 25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95 号文件批准公安部负责筹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2)”,研发团队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 4)联合承担的“ 司法语音自动分析和鉴别系统的研制” 课题,于 2004 年 5 月 29 日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 是一项创新的、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2 应用范围声纹识别关键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和信息等方面的安全认证,公安、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侦听和刑侦排查,日常生活中的个性化服务等诸多方面。包括金融交易和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以及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各个领域。3 效益分析目前已完成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达到产业化前期阶段,预期产业规模在 100 人左右。产值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
2021-04-13
应用于
网络
及
电话
通信
信息安全领域的声纹认证关键技术
1 成果简介由于网络应用中所特有的不可接触的特点,以及声纹特征容易被获取(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获取的)、其采集易被用户接受、所需设备成本低廉等优势,研发团队在本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 ( 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通用声纹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引擎的研制” 于 2008 年 2 月28 日通过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 该课题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创新性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2) 起草了原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自动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技术规范》标准(编号 S06014-T),于 2006 年 12 月 24 日在京召开了标准审定会,获顺利通过;并在原信息产业部进行网上公示获通过并正式颁布。是我国第一个关于“ 声纹识别(说话人识别)” 的标准。 ( 3) 2006 年 12 月 25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95 号文件批准公安部负责筹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00/SC2)”,研发团队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 4)联合承担的“ 司法语音自动分析和鉴别系统的研制” 课题,于 2004 年 5 月 29 日通过了公安部科技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 是一项创新的、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2 应用范围声纹识别关键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和信息等方面的安全认证,公安、国防和军队等方面的侦听和刑侦排查,日常生活中的个性化服务等诸多方面。包括金融交易和电子商务,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以及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各个领域。3 效益分析目前已完成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达到产业化前期阶段,预期产业规模在 100 人左右。产值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
2021-04-13
无线
多跳自组
网络
节点设备
我们研制的“无线多跳自组网络节点设备”充分发挥了Ad Hoc网络的融合性、综合移动性以及自组织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能量限制与资源限制条件下,从物理层、MAC层以及应用层关键技术入手,对自组织性能进行提高和完善,为自组织网络提供可靠Quos保障。 2. 项目的技术创新点 1) 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的支持,在没有建立通信基础设施或通信基础设施遭受破坏时可以采用。 2) 临时快速自组网络,节点在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探测网络拓扑信息,动态确定传输路由和选择工作参数,从而实现网络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3) 支持网络节点的快速移动,保证网络的可靠传输。 4) 分布式(将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到多个节点或全部节点中)、无中心的网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毁性,可以作为生存性较强的后备网络。 5) 可以作为现有网络的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工作。同时网络的节点之间以对等的方式进行通信,具有高度的协作性。 6) 适应性强,适合于多种场合和多种业务需求。 7) 支持多跳路由,能够实现多点间的移动双向通信。 3. 应用该技术,已经解决如下问题: 支持多种业务,如语音、数据、图像和传真等,并能根据业务流量、信道质量和可利用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传输信道。成功地实现了PMP与Mesh的融合。 主要应用范围: “无线多跳自组网络节点设备”可应用覆盖公安、军队、机要部门、机场、海关、道路交通、宾馆、住宅小区等多项领域,如奥运安保与城市安全防范、公共设施及危险场合监控、犯罪现场移动勘验、道路联网智能监控以及应急部署等。该项目对于国家安全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标市场和拟推广领域包括:军事部门;国家机关;公安;交管;机场;海关;地震局;金融系统;酒店;商场;写字楼;居民小区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无线
多跳自组
网络
节点设备
项目简介: 1. 简介 我们研制的“无线多跳自组网络节点设备”充分发挥了Ad Hoc网络的融合性、综合移动性以及自组织性和灵活性等优势,在能量限制与资源限制条件下,从物理层、MAC层以及应用层关键技术入手,对自组织性能进行提高和完善,为自组织网络提供可靠Quos保障。 2. 项目的技术创新点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的支持,在没有建立通信基础设施或通信基础设施遭受破坏时可以采用。临时快速自组网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30
4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