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多次同步异频法的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次同步异频法的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测量方法,具体为:在使用异频法 测量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时,采用本专利给出的多次同步测量方法,同步测得多组异频电压和异频电 流;利用加窗傅里叶滤波算法计算得到多组异频电压相量和异频电流相量;利用本专利给出的计算方法, 计算得到大型地网在异频频率下的接地阻抗;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得到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包括阻性 分量和感性分量。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利用停运线路作为测量回路测量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时,电流极引线、 测量回路周围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平行架空线路与电压极引线的电磁耦合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大 大提高了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测量结果的精度。
武汉大学 2021-04-13
半体锚固结构应力与变形场同步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锚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巷道围岩加固支护技术,在矿山、水利、隧道、岩土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巷道围岩条件的复杂多变性,锚固作用机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对巷道锚固支护设计的定量指导性不足,由锚固失效引发的顶板事故在国内多有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体锚固结构应力与变形场同步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以实现锚固结构拉拔试验过程中围岩变形场与锚杆应力同步测试。 专利优势: (1) 本发明保证了锚杆沿半体锚固结构轴向拉拔,实现了锚固结构变形场与应力同步测试,提高了锚固机理研究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本发明采用固定筒体上设置凸起圆环的方式,代替上部内置挡板固定锚固结构,使锚固结构顶部为自由面,更符合现场工程,且结构简单易行。 (3)本发明具备半体锚固结构制备及测试两项功能,增加另一半固定筒体即可进行锚固结构常规拉拔试验,在固定筒体前侧增加一个全遮挡透明前置挡板后,可进行土层锚固结构拉拔测试。
山东科技大学 2024-07-26
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权重双矢量推力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无权重双矢量推力预测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给定推力Fe*;构建基于磁链参考矢量角和给定推力Fe*的磁链参考值矢量表达式;磁链参考值矢量解耦后构建推力预测控制的无权重价值函数,并在无权重价值函数中引入双电压矢量切换时刻的磁链误差;构建基于双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的约束条件,并在此约束条件下求解引入磁链误差的无权重价值函数,输出最优双矢量组合和其对应作用时间,以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推力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时存在的推力和磁链波动大、权重系数难以整定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双轴同步作业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轴同步作业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包括两个搅拌头,两个搅拌头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的移动方向;搅拌轴的轴肩呈星形并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呈辐射状均匀间隔设置的突出部,在突出部内具有向上凹陷并连通搅拌头内下料孔的布料腔;两个相邻突出部之间形成槽区,每个搅拌头的突出部均插入到另一搅拌头的槽区内,两个搅拌轴的轴肩的下端面共面,在轴肩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搅拌针。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本申请利用两个搅拌头能够一次性形成较单一搅拌头更宽的单层热沉层,由于两个搅拌头的突出部相互交错设置,使得两个搅拌头内的塑化物料能够相互融合,保证了产品质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同步制取核桃油、核桃蛋白和磷脂浓缩物的技术
1.简介 简单介绍项目/成果背景,解决的行业瓶颈问题或行业共性关键问题。 目前核桃加工主要是通过冷榨法制取核桃油,同时获得富含蛋白的核桃粕。由于核桃压榨时,一般都不脱除核桃衣,导致了核桃粕的食用性能差,一般只用做饲料。本项目将核桃进行脱衣,再通过水提和分离,实现油脂体和蛋白的高效分离。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酶制剂的条件下,将油脂体加工成核桃油和蛋白-磷脂浓缩物,并同时制取高纯度核桃蛋白。 2.创新要点 介绍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等)。 (1)除了制取核桃油,还可同步制取蛋白-磷脂浓缩物,可作为天然乳化剂; (2)除了制取上述两种核桃油脂产品,还可同步制取贮藏性能佳的高纯度核桃蛋白粉。 通过与现有核桃加工技术的对比,本项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关键指标 (1)每千克核桃仁,可制取580g左右的核桃油,30g左右的蛋白-磷脂浓缩物,100g左右的核桃蛋白粉(蛋白含量80%以上); (2)蛋白-磷脂浓缩物成分含量:67%中性脂质、10%具有极佳乳化性能的膜蛋白、9%核桃蛋白、7%磷脂、7%其它成分(包含鞘氨醇等); (3)核桃蛋白粉中的精氨酸含量高达13%,是精氨酸的良好来源。
江南大学 2021-05-11
耦合分子振子同步化的能量代价及其最优设计原理的研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定量生物学中心欧阳颀课题组在Nature Physics发表题为“The energy cost and optimal design for synchronization of coupled molecular oscillators”(文章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19-0701-7)文章,揭示了互相耦合的分子振子达到同步化所需的热力学代价,表明分子振子的同步化需要额外能量耗散,并揭示了能量耗散与所能达到的最优同步化效果及耦合的最佳设计之间的关系。 振子之间的同步化现象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非线性理论与实验很好地回答了很大一部分非线性振子中的同步化问题。然而,对于分子振子而言,他们的振荡节律由随机的、大噪声的生化反应所决定,与之前相对成熟的非线性理论所涉及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类分子振子的同步化规律,尤其是同步化所需的热力学代价尚不明确。 欧阳颀课题组与美国IBM T. J. Waston 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杰出访问教授的涂豫海教授展开合作研究,首次在理论上阐明了实现分子振子同步化所需的热力学代价。该研究提出一个简单而普适的随机理论模型,假设不同的分子振子之间被一些额外的分子间化学反应耦合起来从而使彼此的相位相互靠近,用以描述一般的可产生同步化振荡的分子振子。在这个理论模型中,研究者们找到了单分子稳定振荡状态的概率密度的解析解,由此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能量耗散,并通过平均场近似得到了该振荡出现同步化现象的条件。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能量耗散,研究者发现,若要实现分子振荡的同步化,除去驱动单个分子振荡的能量以外,还必须要有一部分不为零的额外的能量耗散。除此以外,当外界条件给定能量耗散的大小时,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参数达到各种不同的同步化效果,但是可以达到的最优的同步化效果由给定的能量耗散所限制。当能量耗散小于一个临界值时(这个临界值大于驱动单个分子振荡的能量)同步化是不可能的,给定的能量耗散越大,所能达到的最优同步化效果越好。该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随后研究者在蓝藻的生物钟系统中检验了该理论,验证了生物体内的分子振荡体系确实需要额外的能量来实现同步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欧阳颀课题组的张东良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涂豫海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欧阳颀教授和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博士后曹远胜博士。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分数阶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阶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法,其通过利用分数阶 PI 控制器代替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中的整数阶 PI 控制器,并自动地整定所述分数阶 PI 控制器的参数,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采集所述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流与速度信号;其次,根据所述采集信号,辨识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速度环被控对象模型,识别出模型的参数;最后,对控制参数进行寻优整定,获得最优的控制参数。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分数阶 PI 控制器取代原有的整数阶 PI 控制器,并自动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角度旋向和初始值辨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电角度初始角度和旋向的辨 识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算法得到转子磁链角度的估计值,然后输出 角度为转子磁链角度估计值的定子电流,接着确定转子磁链角度的估 计值与转子磁链角度的真实值的位置关系,并依靠得到的位置关系, 得到一个更准确的转子磁链角度的估计值,反复执行以上步骤数次, 转子磁链角度的估计值将与转子磁链角度的真实值重合,该磁链角度 估计值与编码器反馈的转子角度之差值即为电角度的初始值,最后, 利用电角度旋向辨识算法,辨识电角度旋向与编码器反馈的旋向的相 对关系,若两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同步 OCDMA 系统的变重二次同余码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步 OCDMA 系统的变重二次同余码获 取方法,包括:构建原始二次同余码码集;对原始二次同余码码集中 的任意一个区内的 p 个码字序列进行时移变换获得移位序列码集;对 移位序列码集中的子序列进行子序列问插获得问插序列码集;将原始 二次同余码码集的码字子序列与问插序列码集的子序列进行交换处理 后获得交换序列码集;对交换序列码集中的码字序列进行转置处理获 得变重二次同余码码集。对 p 个组(G0,G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语音同步驱动三维人脸口型与面部姿势动画的方法
本成果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的专利成果(ZL 201310080656.4)。该成果公开了一种语音同步驱动三维人脸口型与面部姿势动画的方法,通过用户输入新的语音信息,经过预处理之后,在虚拟人的人脸头像上合成与语音同步的口型动画和面部姿势动画。本发明具体包括两个阶段,在训练阶段,通过KNN和HMM的混合模型实现语音可视化建模;在合成阶段,通过用户输入新的语音信息,先进行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再经过KNN和HMM混合模型生成与语音信号相对应的人脸面部姿势和口型帧序列参数,经过平滑处理后,使用Xface软件合成更加细腻、丰富的三维人脸动画。本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在可视通信、虚拟会议、游戏娱乐和教学辅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