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磁钻铤激光熔覆强化制造的系统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面向数字化生产线的制造执行软件系统
制造执行系统是处于车间计划层和操作控制层之间的应用软件系统, 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通过控制物料、 设备、人员、流程指令等资源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车间快速响应能力。 系统提出了面向机械加工车间混线生产的统一计划与执行模式,综合 应用工艺管理和工作流平台实现制品流转的自动导航,采用二维零件直 接标识和DNC技术实现工装、物料标识和生产信息自动采集反馈,支持实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多媒体智能终端、网络中控、智能控制系统
多媒体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控制管理,网络远程管理,音视频控制,适用于高校、高职院校教室建设。
北京万讯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6-30
面向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的服务型制造技术
本研究根据科技部统一部署,依据国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黄 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针对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需 求,重点突破服务型制造关键技术和产业急需的共性关键技术;积极拓展“两 化”融合的发展空间,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从单业务应用 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 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发覆盖重点产业的云制造服务平台,服务 500 家企业; 面向区域内大型骨干企业,攻克产品数字化设计、集团精细化管控、产业链协 同等关键技术,研发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完成 3 家企业应用示范,拉动 30 家企业深化应用;开展智能嵌入式、工业泛在网、传感网和智能控制等技术攻 关,并在 3 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中集成应用,拉动 20 家企业深化应用;开展自 主知识产权核心软件与制造物联关键技术成果的应用,新增 10 家以上应用企业; 开展标准、评估、培训等支撑环境建设,开展信息化指数调查(企业 100 家以 上),完成人才培训 5 万人次以上。 本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执行期 2012.1-2015.12。
山东大学 2021-04-13
瓦斯移动抽排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抽排控制系统,以对现行的煤矿井下抽排系统进行优化并实现智能化控制。该系统设计了一特殊装置,即把泵的输出分解为有效流量和无效流量,实现了抽排流量的自由调节,保证了泵启动时和运行过程中出口处的瓦斯浓度为最佳值,并可及时调度瓦斯的排放路径。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航空航天大型复杂结构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新一代航空航天器的跨代高性能要求使得其尺寸越来越大、材料体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制造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型号质量和精度要求,亟需变革制造模式。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是解决该难题的最佳新途径。但机器人精度低、刚性弱、加工稳定性差等难题制约了其应用于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精制造,且核心装备被国外发达国家垄断,迫切需要突破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形成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大型复杂构件原位加工与装配融合的制造能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 技术特征 围绕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精、高质量制造急需,突破了基于误差相似度的机器人精度补偿、机器人变刚度建模与加工颤振抑制、融合多源信息的在线感知与自适应工艺、多功能末端执行器研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多台套多功能末端执行器和高精度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智能钻/铆/铣制造装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航空航天大型复杂结构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新一代航空航天器的跨代高性能要求使得其尺寸越来越大、材料体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制造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型号质量和精度要求,亟需变革制造模式。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是解决该难题的最佳新途径。但机器人精度低、刚性弱、加工稳定性差等难题制约了其应用于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精制造,且核心装备被国外发达国家垄断,迫切需要突破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形成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大型复杂构件原位加工与装配融合的制造能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技术特征围绕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精、高质量制造急需,突破了基于误差相似度的机器人精度补偿、机器人变刚度建模与加工颤振抑制、融合多源信息的在线感知与自适应工艺、多功能末端执行器研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多台套多功能末端执行器和高精度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智能钻/铆/铣制造装备。效益分析:项目的成功研制拓宽了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在歼20、歼10、L15高教机、大飞机、××导弹、天宫2号空间站等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和批产中应用,实现了歼20翼面、歼10机翼部件、高教机翼面、天宫二号空间站舱体等航空航天产品核心复杂大部件的生产,为我国航空航天大型复杂构件制造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此外,成果还在国产机器人、精密零件制造等龙头企业实现应用推广,核心专利转化1999.2万元,近三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达11.2409亿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无铬皮革制造
成果描述:经过20余年的国家清洁制革技术攻关,无铬皮革制造已经成熟。该技术采用无铬结合鞣技术制造的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要求,主要产品有: 1)黄牛无铬汽车革;2)黄牛、水牛家具革;3)黄牛箱包鞋面革;4)猪皮鞋里革;5)山羊、绵羊鞋面革;6)兔皮油鞣革;7)各种无铬特种皮革制造。市场前景分析:制革工业,清洁化改造.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各种无铬皮革产品达到国家与行业物理化学指标。其中收缩温度>90℃。 无金属结合鞣 非铬金属结合鞣 动物油鞣
四川大学 2021-04-10
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是前沿性的边缘学科,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视觉技术和现代艺术的融合。 虚拟制造是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虚拟空间内把生产要素转变为虚拟产品及制造机能的全部行为。涵盖了从产品概念的形成、设计、场地规划、生产决策、制造工艺、生产流程、性能测试、试验、装配指导、机能培训、市场销售等生产全过程。 虚拟制造技术可在互动性可视化环境下,可通过企业生产的模拟运转来评估和优化制造过程,在实际生产之前就发现问题,在不消耗实际生产资源的情况下找出最优方案,达到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姚福生院士2005年创建上海理工大学虚拟制造技术研究院以来,率领科研团队建立了大型虚拟制造技术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建立了上海市虚拟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到航天、战机、大型商用飞机、交通安全、世博会、大型装备制造、电力、科普等领域,涉及到园区规划、虚拟展览、教育培训、产品虚拟设计和制造、生产仿真、调度指挥、协同制造、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等众多项目。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无铬皮革制造
经过20余年的国家清洁制革技术攻关,无铬皮革制造已经成熟。该技术采用无铬结合鞣技术制造的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要求,主要产品有: 1)黄牛无铬汽车革;2)黄牛、水牛家具革;3)黄牛箱包鞋面革;4)猪皮鞋里革;5)山羊、绵羊鞋面革;6)兔皮油鞣革;7)各种无铬特种皮革制造。
四川大学 2015-1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691 6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