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转化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2-酮基-D-葡萄糖酸 (2-keto-D-gluconic acid,2KGA) 是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有机酸,主 要用于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及D-异抗坏血酸钠的合成。本项目采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静息细胞转化法生产2-KGA。转化反应体系中,底物葡萄糖浓度达到300g/l左右,2-KGA的产 率在95%以上,时空产率达到13.48g/l/h。国内外报道的最高发酵生产水平是11.4g/l/h。 现有的2-KGA生产,主要通过荧光假单胞菌发酵葡萄糖或淀粉水解糖。工艺面临的主要问 题是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连续发酵的周期长、菌体与CaSO4 的分离等。 本项目采用静息细 胞转化法生产2-KGA。本项目和发酵法比较,具有转化反应简单、易控制、时间短、后处理容 易等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餐厨和果蔬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
餐饮业每天要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除一部分用于饲料外,其他很大部分被丢弃处理。此外,在市场上,水果和蔬菜在包装、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果蔬垃圾,不但造成了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餐厨和果蔬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生产沼气可用于发电、供热,或经提纯后制取车用燃料,也可加压罐装成沼气罐后,替代液化石油气气罐,作为家庭用燃气。因其价格低廉、制取简便、原材料易得,且为可循环利用资源,成为代替价格日益飞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之一。技术指标:1、干物质消化率大于50%;2、产气率大于300m3/吨(干料);3、反应器容积产气率大于1.0 m3/(m3·天);4、沼气提纯后,甲烷含量大于95%,达到车用天然气的水平;5、沼渣达到有机肥料的相关标准,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使用。 应用范围: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2、小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站;3、果蔬收集、集散地和加工场等。市场分析:北京市政府及部分地方政府已明文规定:“餐厨垃圾必须经过安全有效的处理,不能直接加工成畜禽饲料”。此外,果蔬收集、集散地和加工场也会产生大量的果蔬废弃物等。厌氧沼气技术可把这些有机垃圾转化成沼气、电力、车用燃料等,不但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产生大量清洁能源和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利用。因其,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效益分析:建设日产1万立方米的发酵系统,总投资大约在800万元左右,每年获经济效益500~600万元,同时社会效益显著。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纤维乙醇中试及工业化生产技术合作开发
项目成果/简介:纤维乙醇中试技术以灌木茎杆、农作物秸秆和工业纤维废料为原料生物降解转化制备纤维乙醇,技术特点包括:(1)采用复合高效预处理技术进行纤维原料的预处理,大幅度提高了生物降解转化的效率;(2)进行同步糖化发酵与乙醇渗透汽化原位分离技术耦合,最大程度降低了转化产品对酶和酵母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乙醇产率;(3)开发出生物质全利用技术路线,提高生物资源利用率;(4)开发出针对高效预处理后纤维原料等特定底物的低成本高活性纤维素酶;(5)纤维乙醇产率达到其理论产量的72~85%。 本项目技术成果来源于国家948引进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等,目前已形成系列技术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玉米芯资源转化生物质化学品与能源技术”荣获2012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4-11
超高细胞浓度光合细菌的培养和产业化生产技术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海洋、湖泊和河流中,因其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明显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而且具有重要的去除污染物净化环境的功能,在畜牧、水产养殖和环境治理等领域都有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应用领域:下面都是光合细菌使用效果的文献报道。 水产养殖:可提高对虾出苗率30%左右,出苗对虾规格整齐强壮,提高了虾苗的抗病和促生长效果,同时可以改善水质。用量10毫升/立方水体。 观赏鱼病防治:可防治金鱼的烂鳃病和水霉病。用量1~4%。 轮虫养殖:对鱼、虾、蟹人工育苗养殖阶段的重要活饵料轮虫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量0.6毫升/升。 肉奶牛养殖:奶牛日产奶量增加2~3公斤,增产幅度7-22%。肉牛日多增重0.2公斤。用量250毫升/牛日。 鸡饲养:出栏成活率提高1.9%,出栏效益增加0.57元/只。乌鸡生长率提高17%。蛋鸡产蛋率提高,蛋的品质更好。用量0.4毫升/只日。 兔饲养:兔月多增重150克,提高25%,同时提高了兔病的痊愈率和抗病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1,3-环戊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 1,3-环戊二酮是一种重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中间体,在抗生素、 除草剂以及香料的制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合 成中间体。由于其制备方法较少,合成难度较大而使得其目前在市场 上较为紧缺,特别是百公斤以上的供货非常难得,且售价很高。 项目特色: 本课题组发展了一类易于大规模生产 1,3-环戊二酮的合成方法, 以 4-氯乙酰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四步反应,以 30%的总收率得 到 1,3-环戊二酮,产品纯度大于 98%,产品外观成淡黄色,符合目前市场要求,整个生产工艺投料简单,后处理不涉及硅胶柱层析等复 杂操作,目前以进行多次公斤级投料,产率稳定,三废较少,且易于 处理。 
南开大学 2021-04-13
单分散金属纳米颗粒自动化生产工艺与设备研发
金属纳米颗粒是重要的超材料(Metamaterials)物质,在化学化工(如催化剂)、生物医药(如医学成像与诊断试剂)、新能源(如光 能转化)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以金纳米颗粒为例,目前国 际 市 场 基 本 被 英 国 BBI 等 极 少 数 公 司 所 垄 断 (https://www.bbisolutions.com/products/gold-reagents/gold-nanoparticles.html)。 根据 BBI 公司统计,其产品在科研领域的使用频率超过 4 亿次/年, 按照其售价约 2 英镑/毫升,每次测试使用 10 毫升计算,该公司仅纳 米金销售年产值就超过 80 亿英镑。 金属纳米颗粒的原料成本并不高,仍以纳米金为例,1 克氯金酸 (人民币 200 元)可生产纳米金 1 万毫升,按照 BBI 的售价价值约 2 万英镑。而且在国内购买 BBI 等公司的产品还需缴纳高额税费,供货 期通常长达数月之久。国内金属纳米颗粒的生产有面临工艺不完善、 无法自动化大规模合成等问题。实验室的小规模制备成本高,并且产 品单分散性和颗粒尺寸重现性不好,无法同国外公司竞争。 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掌握了各种金属纳米颗粒的精准形貌 和尺寸控制方法,结合微流控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合成,可以生产多 种形状规则、尺寸均一的高质量产品,预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有很 强的竞争力。 
南开大学 2021-04-13
近红外染料高科技前沿应用及工业化生产
近红外光由于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干扰很小,对物质透明性好,目前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具有独特功能的光学领域,其在军事侦察、红外伪装、物质分析、医疗检测、感光、光聚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难及国外水平,所能提供的品种单调,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另外,目前应用荧光或生物发光进行活体成像已发展成为生物学研究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但仍存在关键的问题有待克服或突破:1) 现用于活细胞荧光成像特别是用于高含量分析的荧光探针的光稳定性差,即光漂白;2) 目前荧光探针的荧光效率仍有待提高,一般需利用较高浓度的荧光探针,从而对细胞会产生很大的毒性,也降低荧光探针在空间的分辨率;3) pH敏感且Stokes位移小,易产生浓度淬灭效应,特别是应用于水相体系中会发生严重的荧光淬灭效应;4) 许多生物体及其组织在可见光的激发下自身会发射荧光,严重干扰生物样品的荧光检测和造影。目前较多荧光染料(如芘、罗丹明、BODIPY类、萘酰亚胺类等)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在紫外可见区域,缺点是:短波长光对生物样品活性具有较大的损害;生物样品中某些成分的自发荧光会形成很强的背景干扰;波长越短的光的散射光干扰强,因为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六次方成反比。而波段在650-900 nm区域的近红外光的激发和检测可避免环境和生物样品产生的背景噪声,可以有效地避免生物样品的自吸收和自荧光的干扰。同时,近红外谱区域工作是实现低成本仪表检测的主要步骤,由于电信业的发展,已能以低成本广泛实现NIR光纤和半导体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效、节能、环保的重质燃料油乳化生产技术
Ø 重油作为工业生产的基本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目前,我国每年用作燃料的重油在4000万吨以上,节约使用重油,有着重要的节能意义。改善重油的燃烧状态,使重油在炉内充分燃烧,是节约使用重油的关键。使用乳化重油改善重油燃烧时的雾化状态,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共识,并得到了科学的验证。生产高效、节能和环保的乳化重质燃料的关键技术在于重油乳化剂的选择,该项目的技术人员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多种重油乳化剂、添加剂配方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均匀设计原理开发的重油乳化剂具有以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生物可降解聚酯工业化生产及改性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生物可降解聚酯方面获得如下技术:聚对苯 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 (PBST)连续化工业生产技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 二醇共聚酯(PBSA)中式间歇生产技术。同时针对以上聚酯开发出一系列商业化 改性制品:PBAT(PBST)与淀粉改性膜制品(可堆肥降解垃圾袋、包装袋、泡沫 塑料)、PBAT(PBST)与 PLA 改性膜制品(可降解地膜、保鲜膜、包装膜)、PBST (PBSA)改性纺丝制品(无纺布、编织袋)、PBS 改性制品(一次性注塑制品)。
江南大学 2021-04-13
典型川菜回锅肉工业化生产配方及制作工艺
川菜是我匡八大菜系之一 , 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然而, 尽管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作坊式生产的川菜,但这些川菜既不能保证菜肴风味品质的一致性,又不能保证食品安全, 同时也不能节约成本, 而且也无法满足人们对川菜的需求
西华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287 2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