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精彩活动预告③ | 第63届高博会开创未来系列发布活动——解码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科研仪器突围新实践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25日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高品质、综合性、专业化品牌展会,本届高博会紧扣“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主题,携700余家科技企业、1000余所参会院校,在10余万平方米的科技矩阵中,全面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9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 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 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 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级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基于企业内、外部 网络化制造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设计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在各大中型企业 成功实施和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面向区域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区域 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被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工业工程大会选为大会主题报 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功设计 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已在我国3个省市得到了成功应用。(2)在国内以领先优势中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 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科技部的验 收。平台由集成框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五个层次组成。最顶层是应用功能 系统层,其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的应用功能系统有网络化分销管理系统、网络化 销售与定制系统、网络化协同工作支持系统和网络化软件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前两个功能系统被国内外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和“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1、 本项目属网络化制造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 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获得了 2006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目主要科技成果如下: (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 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 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 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级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基于企业内、外部 网络化制造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设计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在各大中型企业 成功实施和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面向区域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区域 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被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工业工程大会选为大会主题报 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功设计 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已在我国3个省市得到了成功应用。 (2)   在国内以领先优势中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 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科技部的验 收。平台由集成框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五个层次组成。最顶层是应用功能 系统层,其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的应用功能系统有网络化分销管理系统、网络化 销售与定制系统、网络化协同工作支持系统和网络化软件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前两个功能系统被国内外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和“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制造业量大面广,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的支柱产业。当前,制造全球化和制造 网络化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本项目成果一方面能为一个区域网络 化制造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方法、方案、技术、成果和产品支 持,另一方面也能为一个企业实施互联网+和云制造,为企业实现与互联网的融 合创新提供方法、方案、技术、成果和产品支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项目成果已在长安、力帆、铁马、贵阳普天等多家大型企业和华陶、华洋 等数十个中小企业以及重庆、泉州市、内江市等多个区域得到成功应用,已 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长安汽车公 司、重庆力帆集团等大型企业应用本成果中企业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相关技 术,建立了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取得显著的应用效益;又如,重庆华洋电器集团、江津增压器厂等大型企业系统地应用了本成果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 化制造平台中有关技术,系统实施和建立了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取得了显著 的应用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 研究开发及应用
一、成果简介 1、本项目属网络化制造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目主要科技成果如下: (1)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 在国内
重庆大学 2021-04-1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已成为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确保服役安全的核心手段,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02-24
科技讲堂第四讲|罗喜胜:育人为本、科教融合——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推进的思考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中国教育在线及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共同举办的“落实全会精神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讲堂第四讲。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10-27
鼎软天下受邀2025安徽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助力企业数智化未来
2025年3月21日,由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主办的 “2025安徽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在合肥融创铂尔曼酒店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及科技先锋,共同探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作为中国领先的物流供应链全场景解决方案服务商,鼎软天下受邀参会,为汽车行业供应链产业带来前沿技术与AI创新解决方案。
山东鼎软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5-03-25
论坛观点聚焦 |平行论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5月23-25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高水平大学书记校长、顶尖专家学者、创新型企业家等,共同开展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大讨论,促进最活跃、最前沿思想的“交流碰撞”,实现“同题共答”、经验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28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学院位于西部职教名城、重庆职教基地——永川。学院依托华为技术优势,面向科技前沿办学,定位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华为ICT人才培养基地、华为ICT师资培训基地、华为ICT技能大赛赛场、华为“1+X”证书培训认证中心、华为人工智能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学院立足打造“大学校园+科研机构+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共同体,华为(永川)联合创新中心建在校内。华为指派专家协同推进学院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专业认证、就业服务、产业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产、学、研全方位能力培养和个人发展。学院是华为5G新型智慧校园示范项目,广泛应用华为最先进设备和技术,搭建了“一平台(华为数字平台)、二中心(创新中心、数据中心)、三云(公有云、华为云、私有云)、四网(5G/4G、物联网、无线网、有线网)”智慧生态,并通过IPV6 over 5G+WIFI6+光纤进行全联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实现全智能。学院建筑充分借鉴华为深圳总部风格,采用园林式书院布局,格调高雅、环境优美,各种设备设施高端智能,已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在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读书,将是您一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 三、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华为大道666号四、招生电话:023-49669696/49669797五、网址:www.cqai.vip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小护士”智能机器人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彭倍教授和骆德渊教授带领该校机器人与无人系统团队根据疫情需要,迭代研发了“小护士”智能机器人。目前有两台“小护士”智能机器人已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上岗”。据了解,“小护士”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自主导航,进行喷洒消毒,派发药品,还可以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测试,包括体温、血压、心率、血氧检测分析。此外“小护士”智能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人脸或指纹对病人进行身份确认,搭配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测量精度高。同时还可以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无人值守,远程遥控,能极大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暴露风险。“小护士”智能机器人的原型是机器人与无人系统团队牵头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用于警方的看守监视智能机器人。疫情发生后,团队老师发现,大量医护人员疲于配药送药分发,人与人的接触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如果用机器人来进行测温、配送药品,一方面可以把医护人员从繁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隔离输入性传染源,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于是紧急迭代开发出了“小护士”智能机器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0 61 62
  • ...
  • 345 3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