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校园智能广播
产品详细介绍一、校园智能广播概述及用户需求     1.1  校园智能广播概述     “共缆智能调频广播”一词,大家听来想必是非常熟悉,已经不是陌生的新生词了,但始终没有严格的定义与规范,鉴于学校、企业、工厂、旅游景区以及工程商朋友对于它的关注与日俱增,便把众家之言做下归纳,详细分解一下。     “共缆”是指利用FM频率调制技术将广播的音频和控制信号,调制到88MHz~108 MHz(也有调制到70MHz~87 MHz的)的高频载波上,被调制的广播音频和控制信号与有线电视节目共用CATV同轴电缆/光电网络传输,即共缆。广播音频、广播控制和有线电视信号在CATV同轴电缆/光电网络中,各自采用不同的频段传输,不会产生交互调制现象。     “智能”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使广播节目的播放、广播外设的电源管理、播放终端的控制等,能够按照人的编排设置程式自动完成,达到广播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无人管理自动广播的目的。     “调频”是指采用调频载波调制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载波频率的不同模拟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变化,使多个(最多可达60多路)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可用不同的频率调制并复用到一根同轴电缆上同时传输,并互相不干扰的广播的传输方式。     总之,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是利用FM调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将音频、控制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共缆传输,能够达到节目自动播放、外设自动管理、终端自动控制的现代化的校园广播实现模式。     1.2  用户需求     **中学是市重点示范中学,有教室64个,室外标准操场1个,需建设校园自动广播系统。 二、校园智能广播方案设计     海特伟业校园智能调频广播系统主要由控制部分、传输部分、接收部分三部分构成。     2.1  控制部分:主要由音源(播放主机输出的数字音源、收音头、话筒等发出的模拟音源)、音频矩阵(音频信号切换设备)、频率调制器(音频信号调制设备)、智能广播控制主机(控制信号调制设备)、混合器等构成。     2.2  传输部分:由闭路电视同轴网络(主要由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同轴连接器和放大器组成)或光电混合网络(光缆和同轴电缆共同传输)构成。     2.3  接收部分: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调频音箱收听,再一种是用调频收转机接收并把音频信号解调,送给功率放大器转成定压广播信号,用吸顶喇叭、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收听。 三、校园智能广播功能:     3.1  维持秩序:系统具备传统定压式校园广播的基本功能,例如:起床、出操、上课、下课、熄灯等时间,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定时自动打铃,维持师生教学生活秩序。     3.2  背景音乐:在课余饭后、周六周日等闲暇时间,能够根据需要播放新闻联播、点歌祝福、轻音乐、流行歌曲等,有效缓解师生的生活、教学以及学习压力,创造活跃动感的校园时空。     3.3  多路广播:由于同轴电缆中88~108MHz频段资源是专门留给调频广播使用的,可以共用一根线缆传输多达几十套广播节目,以满足年级独立播放节目的校园广播需求。     3.4  寻址广播:系统具备寻址广播功能,可通过软件自动或手动控制每个教室、校园接收终端(调频音箱/调频收转器)的接收状态。还可以将接收终端随意编排分组,通过软件控制自动或手动播放。     3.5  统一广播:系统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统一集体广播,所有的音箱播放同一个节目,以便学校进行集体广播、开校会、统一音频教学等。     3.6  外语教学:近来外语人才需求旺盛,国家将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由书面转向书面、听力全面提升,以致外语听力教学、训练、考试成为校园广播所承担的新任务,系统能够满足对单个班级、班级分组以及所有班级进行外语广播的要求。     3.7  广播体操:系统能够将眼保健操、广播体操、进行曲、运动曲等曲目进行编排,根据需要设置自动或手动播放,能够满足学生保护眼力、身体、召开运动会等活动的要求。     3.8  应急广播: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人口众多。系统具备遇到紧急情况,对师生进行任意班级组合应急广播疏散的功能,可使学校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保护师生安全。 四、校园智能广播特点     4.1  节目多样:系统可兼容DVD、MIDI、电脑、收音头、留声机(戏校使用比较多)等各种节目播放设备,满足现行格式教学音频的播放。     4.2  自动播放:支持播放曲目以周为单位进行定时播放编排,系统能够根据编排程式按时自动播放曲目,自动管理播放终端状态。     4.3  管理自主:系统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有机融合,完全实现了播放、外设以及终端管理的自主性,节省了人力物力。     4.4  共缆传输:采用调频载波调制音频和控制信号的方式,将音频和控制信号搭载到高频载波上,可与有线电视采用同一根电缆传输,大大提高传输资源利用率。     4.5  多元收听:系统支持多元接听方式,可以用调频音箱直接收听,也可以通过调频收转器将信号解调再功率放大用吸顶喇叭、壁挂音箱、室外音柱或造型音箱收听。     4.6  随意扩展:接收终端能够正常播放曲目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具备系统供电要求,二是具备信号接收场强要求。所以,扩展终端不用再重新铺设电缆或更换功率放大器,在满足场强要求的基础上从同轴网络中任意接驳就可以了。 五、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原理图 六、校园智能广播配置清单
北京海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虹膜智能锁
江西拓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01
智能工业相机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20
血液智能冷库
适用于中心血站、疾控、刑侦科、医院保存血液制品、疫苗、药品、样品等。 铝合金型材,表面喷砂、负极氧化,抗氧化不怕水; 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大屏幕显示器
具备震动抑制功能,运行平稳,性能稳
低温柔性线缆,满足最低 -45°C低温运动需求。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8
门禁智能控制
可实现门禁的智能化控制,支持通过PC端、手机端进行远程操作控制。1. 课表控制:根据系统内已有的课表,结合师生身份信息实现门禁的自动控制,从而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2. 开放预约控制:根据已有的开放预约信息,结合人员的身份认证情况,实现门禁的自动控制;3. 策略控制:用户可自定义门禁的定时控制策略,系统根据预设策略对门禁进行自动控制;4. 远程控制:在用户权限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PC机或手机APP实现对门禁的远程状态查看及控制;5. 联动控制:可结合消防预警/报警信息、安全学习考试结果、安全巡查结果、安全隐患整改结果等数据与门禁系统的管理进行联动;(如有)
重庆步航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08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基于纳米复合光热膜的海水淡化 / 废水净化装置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有前途的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水净化的新方法,可以长期且有效的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科技创新成果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基于纳米复合光热膜的海水淡化 / 废水净化装置。通过调整纳米复合光热膜的相比例等因素,实现光热膜的选择与渗透率的平衡。纳米复合有利于形成多层微孔结构,促使光在膜内部发生多次内反射,并可以为蒸发提供足够的水输运通道。纳米复合光热膜具有协同效应,既可以实现高的水蒸发速率和蒸发率,又对有机染料、盐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具有高的去除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04
一种非均匀吸收率固态热机光-电转化或热-电转化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吸收率固态热机光?电转换或热?电转换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透镜、旋转遮光板、固态热机、桥式整流电路以及可充电电容;固态热机为由导电膜、热释电膜和导电振动膜依次粘连复合而成的工质,导电膜局部表面覆盖一层着色涂料;光波经透镜后产生的聚焦光束经旋转遮光板的调制形成光脉冲,光脉冲照射在导电层表面周期性加热固态热机,在光波照射下的固态热机的导电层上形成高能量密度空间和低能密度空间,高、低能量密度空间相接触的位置形成突变的热梯度,产生应力突变强化了光能或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效应,促进固态热机发生热释电效应,输出交流电经桥式整流电路后向可充电电容供电。热电转换效果好,经济成本低。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安全管控系统
项目利用新一代的大数据 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加油站现场智能监管系统,具有卸油区智能管控、财务室智能管控、加油区智能管控、现场智能管控、智能分析以及智能考核管理功能,对人员操作合规性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项目利用新一代的大数据 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加油站现场智能监管系统,具有卸油区智能管控、财务室智能管控、加油区智能管控、现场智能管控、智能分析以及智能考核管理功能,对人员操作合规性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将以查视频回放的结果型安全管控模式,转变为控制关键作业环节的过程型管控模式,实现了安全关口前移 服务规范管理 智能数字化分析,提高了全站精细化管控能力以及管理层科学决策、信息决策能力。可应用于能源、电力、制造业等与人员安全以及操作流程合规性密切相关的行业。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生产执行系统及智能化中药炮制设备-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生产执行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预制装配式结构件单向连接技术与装备
要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钢管结构件的“高度工程预制,快速现场拼装”,就必然需要有一种与之配套的安全、高效、环保和经济的连接方式与设备。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发出一种能够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领域钢管柱梁结构件摩擦型高强螺栓单边连接技术与装备,其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单侧安装、单侧拧紧功能,不需要额外加工安装孔,能在不破坏钢管其他部位的前提下,完成结构件连接安装,因而,既能克服国内外现有螺栓连接无法解决的问题,又能避免现场焊接,具有现场施工简单方便、装配率高的特点。该技术与装备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他封闭截面或是只可从单侧安装的连接部位,如各种管道、老旧钢桥的加固等,推动工业化建造。 本项目在有关预制装配式建筑钢管结构件单边连接技术与装备研发方面已取得多项进展,其核心技术已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课题组由机械学院和土木学院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就此已和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为结构件单向连接技术与装备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与产业开发平台保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望促进结构件单边连接技术与装备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工业化预制装配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