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国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理论发展学术活动在福州举办
4月16日,全国秘书学专业建设与理论发展学术活动在福州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5-14
水力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330mm,底座内装有水池,容量3L,电源总开关型号KCD1-105 耐压400V,采用DC12V 2A安全电压供电,水泵采用HLDI-12C型号,电压12V,扬程8米,水力发电六片涡轮叶片采用金属烤漆制成,发电机采用300电机,输出电压1.5-2.8V,带动红色LED发光,LED直径10mm,演示水力发电效果。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风力发电塔
山东建兴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三类危险源的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旨在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水平、提升安全投入动力,控制或减少三类危险源,以期预防事故、提高煤矿安全水平。   本成果属于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安全管理软科学研究成果,在神华宁煤集团红石湾煤矿、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宝鸡秦源煤业有限公司、郭家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过研究,共发表论文80余篇,编著3本,英文期刊论文10余篇,被EI和ISTP检索10多篇,项目经陕西省科技厅组织评审,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3
综合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 模式识别技术和 DSP 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它以高速计算和 控制模块为核心,实现视频图像的自动分析,发现并跟踪重要目标,抽取图 像中蕴含的有价值信息,实现视频监控环境下对视频信息的自动处理。本项 目中技术成果包括:基于 DSP 系统的复杂背景下运动目标自动检测和自动跟 踪技术;实时图像和录像中的特定目标自动搜索技术;多摄像机自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面向自动驾驶的低延迟(5G)摩擦发电智能道路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超临界二氧化碳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及发电装置与发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及发电装置与发电方法,锅炉包括裤衩腿型单炉膛,炉膛两侧对称布置至少两组分离器,该分离器的上排气口连接烟道,回料段设有外置换热器;其中,炉膛内布置冷壁,炉膛外侧设有与冷壁连通的集箱,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设有低温再热器、上级省煤器、下级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外置换热器内设有高温加热器以及高温再热器,循环工质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本发明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循环工质结合裤衩腿型单炉膛,得到大型化、高效、相对低排的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由其驱动的发电系统发电效率提高,配套的发电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材料初始经济投入小。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聚光发电(光伏发电)跟踪系统
两轴跟踪是基于天文学理论编程实现的。在系统中使用了PLC,以控制两个伺服电机和相应的执行机构,这些执行机构使得系统能够跟踪太阳的轨迹。从而使系统能够在一天中,始终以最佳的倾角和方向对准太阳,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利用逆变器能够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进而直接输送到电网上。在白天有日照的情况下,光伏电池会将大部分的能量输送到电网上,而到了晚上光复电池装置会自动与电网断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智能热处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智能交互织物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智能交互织物是未来纺织品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目前广受产学界追捧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随着新型智能织物的出现以及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交互织物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新型智能交互织物将可穿戴织物与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具有可穿戴、智能、灵活、自适应的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交互织物主要技术原理为利用柔性织物传感器件实现对人体多种信号的采集,然后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传输模式实现对信号数据的实时传输,再利用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对所采集数据的分类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信号利用实时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从而实现更智能的人机交互。与传统织物相比,新型智能交互织物采用新一代智能纤维制成,并嵌入了多样化的微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将可穿戴织物与传感器、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具有可穿戴、智能、灵活、适应性强等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更容易被用户接受。智能织物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纺织业与电子技术、制造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科技的进一步融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