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冠病毒抗体快检试剂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在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完成全性能项目检验,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成为首批通过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之一。联合团队已申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急项目,并申报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江苏百世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市人民医院等机构,针对新冠病毒S蛋白,于2月5日快速研制成功IgM抗体检测试剂。一期已在江苏、重庆、上海等地完成310例临床验证,特异度99.6%,整体诊断符合率达98.1%;即将扩大临床验证。
复旦大学 2021-04-10
关于在超强超快物理领域的研究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快超强激光可以在飞秒的时间尺度(1飞秒=10-15 秒)内作用于电子使电子产生约0.1纳米(1纳米=10-9米)量级的空间位移。利用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人们将可以实现分子尺度下的电子位置的超快及超高精度的位置控制。然而现有的探测技术,却无法实现对电子如此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隧道扫描显微镜(STM)利用的电子量子隧穿信号能以0.1纳米的横向和0.01纳米的纵向分辨率对静止的原子进行成像,却无法对运动中的电子进行成像。光电子显微镜(PEEM)成像系统虽然可以测量运动电子的位置,但是其最好的分辨率仅能达到约3纳米,无法在0.1纳米的尺度进行位移测量。日前,该团队利用强场电离中的时间双缝干涉图样,提出对电子在激光脉冲下的微小位移进行了测量的新方案,该方案的分辨率可达0.01纳米。为了测量电子在超短脉冲作用下的位移,他们把导致电子位移的超短脉冲置于两束较长反向旋转的圆偏振光之间。两束反旋向的圆偏振光先后分别电离电子,构成时间上的电子波包双缝干涉,这在电子动量谱中产生涡旋结构。在没有中间的超短脉冲时,该涡旋结构角向是均匀分布的。当中间加入了一束任意的被测超短脉冲,它将作用于前一圆偏光电离的电子使之产生微小位移,这个微小位移使得电子波包获得一个额外相位,从而导致先后两个电子波包的干涉结构在角方向产生了非均匀性。他们提出通过测量这个非均匀的角向分布,可以准确地提取出电子在超短脉冲作用下产生的亚纳米量级的微小位移。他们的方案对激光的焦斑效应以及两束圆偏振光的相位抖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左图:新方案示意图;右图:测量方案给出的理论预测结果。 理论提出并在实验上实现了对椭圆偏振强激光椭偏率的原位测量新方案。他们利用两束其它参数相同而旋向相反的椭偏光来电离惰性气体氙(Xe)原子,强场电离得到的电子阈上电离谱和单电离离子总产率谱敏感地依赖于两束光脉冲之间的延时。这些能谱和产率随延时的周期性调制,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光学周期之中椭圆偏振光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和最大值间的比值,因此可以用来准确提取每一束椭偏光的椭偏率。研究表明,这一椭偏率测量方案在很大的激光参数范围内普遍适用,这一工作在准确表征超快强激光场的性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对强场物理研究中精细操控原子分子内的超快过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热轧板带钢超密集快冷技术
项目背景:板带钢控制冷却技术是现代轧钢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控制钢材组织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中厚板和热连轧带钢领域,随着钢材品种越来越多,规格范围越来越大,对于轧后控冷装置的冷却能力和冷却均匀性功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的板带钢控冷装置主要采用 U 型集管形式,由于其固有的结构特点冷却效率较低,冷却能力受限,冷却精度差,钢板和热轧卷板冷却板形控制手段欠缺,对板带材而言,热轧板带钢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提升受到很大的限制。确保热轧板带钢在高速冷却条件下的平直度,是一个关键性、瓶颈性的问题,对新一代的板带钢控制冷却装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关键工艺技术:板带钢控冷装置的核心设备是板带钢上下表面的冷却器,高冷速、高冷却均匀性是关键性、核心性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基于对板带钢冷却过程的换热机理及内部组织演变机理的研究,通过实验室研究与工程实践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密集冷却器,20mm 带钢冷速可达 50℃/S,冷却能力可达到常规 U 型集 管的 2 倍以上、冷却均匀性可控制在 10℃以内,可实现板带钢长宽厚三个方向上高速、高均匀化的冷却,因而可以得到平直度与性能极佳的板带钢产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能够自动脱模的热电单元成形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脱模的热电单元成形装置。底座中心开有凹槽,下模冲包括长方体阴模和连接在长方体阴模两侧的顶杆,长方体阴模嵌合在底座的凹槽内并开有腰形通槽,竖直的两个顶杆穿过底座凹槽两侧各自的孔;N型热电臂阴模和P型热电臂阴模并列地安装在下模冲的长方体阴模上,N型热电臂阴模和P型热电臂阴模上方安装有上模冲,上模冲下的两个冲头分别穿过N型热电臂阴模和P型热电臂阴模上的模腔孔。本发明模块化安装的方式,可对需要不同直径大小的热电臂的热电单元进行制造,利用热电臂阴模相贴并列嵌入底座的方法,可使成形后的试样和热电臂平整且朝向规则整齐;并可快速脱模,提高生产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室温热电材料的研究成果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玮书课题组在Mg2Sb1.5Bi0.5:Mn0.01刚性室温热电材料和离子液体调制的PEDOT:PSS/IL 柔性热电材料方面取得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Research和Journal of Materiomics上。在刚性Mg基新型室温热电材料方面,刘玮书课题组与南科大物理系张文清教授和黄丽副教授合作,揭示了基于电子输运通道保护思想的功率因子增益策略,提升了Mg热电材料的室温性能。相关成果以“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Channel Protection and Tuning in Real Space to Boost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Mg3+δSb2-yBiy near Room Temperature”为题发表在由中国科协与《Science》杂志合办的高水平综合性期刊Research上。在柔性PEDOT基新型室温热电材料方面,刘玮书课题组在离子液体改性PEDOT/IL有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还原剂调控导电聚合物链氧化态优化策略,使材料在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薄膜的塞贝克系数从而达到优化薄膜性能的目的。相关成果以“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s of flexible PEDOT:PSS film by synergistically tuning the ordering structure and oxidation state”为题发表在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高水平期刊Journal of Materiomics上。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纳米复合相变蓄热电锅炉
正在申请专利,已加工出二台样品锅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能够自动脱模的热电单元成形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脱模的热电单元成形装置。底座中心开有凹槽,下模冲包括长方体阴模和连接在长方体阴模两侧的顶杆,长方体阴模嵌合在底座的凹槽内并开有腰形通槽,竖直的两个顶杆穿过底座凹槽两侧各自的孔;N型热电臂阴模和P型热电臂阴模并列地安装在下模冲的长方体阴模上,N型热电臂阴模和P型热电臂阴模上方安装有上模冲,上模冲下的两个冲头分别穿过N型热电臂阴模和P型热电臂阴模上的模腔孔。本发明模块化安装的方式,可对需要不同直径大小的热电臂的热电单元进行制造,利用热电臂阴模相贴并列嵌入底座的方法,可使成形后的试样和热电臂平整且朝向规则整齐;并可快速脱模,提高生产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利用系统
成果简介: 项目开发了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选用高效热管作为热管余热锅炉的换热元件,将余热转变为0.8~0.2MPa的饱和蒸汽,然后饱和蒸汽通过膨胀发电机组直接进行膨胀发电,发完电的低压蒸汽再驱动废热溴化锂制冷机供冷供暖,实现低温余热冷热电综合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无水蓄热电热水器
无水蓄热电热水器热水出水量大、体积小(只相当于目前同容量热水器体积的1/3~1/5);安装方便(挂壁、落地、室外均可);使用方便安全(微电脑自动控制、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等);蓄热效率高于95%;额定出水温度下的放热效率达90-95%;水量无级调节,按需加热,做到最大限度的节能;水垢自清除;无污染、无腐蚀;水电完全隔离。 该项目的其技术热点包括: 高效蓄热技术 采用多种潜热高、显热大的蓄热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用,使之能够用最小的体积积蓄最多的热能。同时蓄热方式采用中心加热、外围取热,保证蓄热效率最高。 高效热交换技术  将水与电完全隔离,加热时保持机内无水,利用水与蓄热材料交换热量,不但安全而且换热效率高。 自动除垢技术 随时自动清除水垢,保证热水器长期使用不结垢。 汽—水混合技术 汽—水混合过程噪声大、不稳定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难题,该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平稳、无噪音、控制灵活。 最大限度的节能 可无级调节加热水量,用多少水,加多少热,不必象目前常规热水器那样,不论用水多少,必须全部加热所储存的水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柔性PEDOT基新型室温热电材料
该研究在基于以往使用离子液体处理PEDOT:PSS导电聚合物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材料的塞贝克系数以实现更好的热电转换效率。对于PEDOT/IL复合有机热电材料,仅靠离子液体对PEDOT:PSS的有序性优化,复合薄膜的塞贝克系数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功率因子PF提升不明显。为提高复合物薄膜的塞贝克系数,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还原剂对PEDOT:P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99 2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