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模具 CAD/CAE/CAM 集成化与智能化技术
项目简介:项目组具有三维 Pro/E、 UG、 SolidWorks、 MasterCAM、 Cimatron 等 CAD/CAM 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建立了模具的参数化图形库、数据库和标准件库。能使用 DynaForm、Moldflow、 Deform、 ProCAST 、 Ansys、 Marc 等 CAE 分析软件模拟冲压成形、锻造成形、塑料成型、压铸成形过程,预测产品质量,优化成形方案,分析模具受力状态和失效形式,优化和改进模具结构,并将模拟结果和设计者的经验知识编写成专家系统
江苏大学 2021-04-14
高精度焊件机器人视觉智能跟踪新技术
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外大量应用弧焊机器人系统从整体上看基本都属第一代或准二代焊接机器人 系统。由于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是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预先设置的,在焊接时缺少外部信息传 感和实时调整控制功能,这类弧焊机器人一般不能应对焊接作业条件严格的稳定性要求,焊 接时缺乏“柔性”,表现出明显的缺点。在实际弧焊过程中,焊接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如加 工和装配等误差会造成焊缝位置和尺寸的变化,焊接过程中工件受热及散热条件改变会造成 焊道变形和熔透不均。 为克服机器人焊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高机器人作业智能化 水平和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弧焊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调整,且能实现焊缝 的自动实时跟踪。已完成铝镁硅合金框架弧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焊缝智能跟踪与图象处理技 术,使企业塞拉门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已完成的项目,塞拉门框架的材料为铝镁硅合金,材料特殊、框架尺寸较大,焊点多 而短、焊接质量要求高,故解决柔性夹具设计、实现两面焊接、满足多系列多规格门框尺 寸的要求是体现了成果的先进性; 铝镁硅合金框架弧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所包括的柔性夹具、焊缝智能跟踪与图象处理 技术,使企业塞拉门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成果的创造性。 技术指标 国内城市轨道车辆、高速列车的迅猛发展使得城轨门生产逐年猛增,品种不断翻新,但 铝镁硅合金框架等主要零部件仍为手工焊接。由于手工焊接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效率低, 焊接质量欠佳,优质品率低,是制约我国城轨门产品升级的关键技术。 首选企业的高精度焊件达到:焊缝识别误差 600×600 像素, ±0.25mm,±0.20mm;焊 枪姿态误差,±0.045mm,±0.040mm;其它误差(包括焊丝变形误差、工件热变形误差、焊 接电流误差等),±0.030mm,±0.020mm;视觉跟踪综合误差,±0.5mm,±0.35mm。 市场前景 成果实施后使用单位使用前手工焊接的 1.2 万件/年,达到 4 万件。按人工焊接生产水 平,支出费用为 72 万×3.5=252 万,机器人的投入成本 1 年半内可收回,且可满足使用单位 近 3-5 年的发展需求。 按近几年使用单位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2009-2010 年产量可达 5.5 万件,2 台机器人 工作站每年可生产 5.68 万件,完全满足生产要求。若仍用人工焊接则成本支出为 72 万 ×4.6=331.2 万元,而机器人工作台投入费用为零。企业每年可新增产值 4-5 亿元,利税 1.2-1.5 亿元。 市场应用方面已具备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该成果的完成,不仅可以提升企业高精度特 材焊件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使产品达同行业国8 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且可成为企业现代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工程应用的一个亮点。通过 开发研制,真正体现了产学研合作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高校和企业中锻炼出一批机器人 研制方面、具有实战经验的科技人才。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 型号:LPPE002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实训平台是一款专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学生设计的多功能教学工具,它集科研教学、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于一体,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该平台以国产高性能芯片RK3588作为其边缘计算的核心,支持本地化编程开发,使得学习者能够深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此外,平台还支持PyTorch、TensorFlow、NCNN等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便于学生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实践。 平台内置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MobileNet、Fcn_Resnet、Resnet、Openpose、Unet、Retinaface、Yolov8pose、Yolov11等前沿模型,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的机会。这些内置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实际应用,也为他们的创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训平台,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平台融合了先进的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并配备了一系列场景化实体组件,包括深度相机、双轴云台、多轴机械臂、微型输送带、工业级相机以及麦克风阵列等。这些尖端设备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构建智慧工厂、智能分拣、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场景。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7-15
智能假肢
针对下肢残障人士恢复运动能力的需要,北京大学工学院项目团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首次提出并实现具有柔性可控关节和分段平脚的智能动力假肢,并研制出目前国际上重量最轻的动力小腿假肢。研发团队提出基于本体感觉的多层控制机制,实现智能小腿假肢的流畅运动和对复杂地形的自主适应,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人体电容信号实现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的方法,为人与假肢融合控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
北京大学 2021-02-01
智能头盔
头盔(安全帽)是施工现场必须佩戴的安全防护装备。在需要交流通信和监 督等需求的场景,手机、对讲机以及监控设备虽能实现部分功能,但操作不便, 且监控设备存在死角。在头盔这一必备装备基础上进行功能延伸,开发可穿戴设 备,不仅能有效实现相关功能,而且可以解放双手,不影响正常施工操作。团队 针对不同层次需求,主要研发三款智能头盔产品: 普惠版智能头盔:具有语音对讲功能,特别是吵杂环境中,可便于现场工人 可靠沟通、交流; 精英版智能头盔:在普惠版智能头盔基础上,实现视频录制与传输功能,实 现无死角全程监控; 荣耀版智能头盔:在精英版智能头盔基础上,增加全景成像和音视频智能分 析功能,实现实时监督与预警的智能化。 此外,团队注重智能头盔的模块化设计,针对不同行业可提供可选配模块。 比如为电力行业增加电场感知与测量模块。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明确,市场潜力巨大,代表性行业与应用场景如下: 针对电力行业:智能头盔加装电场感知模块,可避免触电事故; 针对公安交警:智能头盔可替代警用安全帽和执法记录仪; 针对建筑行业:智能头盔可替代安全帽,工人之间可通过语音对讲协作。
重庆大学 2021-04-11
智能门禁
智能门禁系统和RFID安全门构成联动环境,读者需要刷读者证进入馆内,找到所需图书后,完成借书手续走到门禁通道,系统会自动感应到并联动打开玻璃门。当RFID安全门检测到未办理借阅的书籍时会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发送信号给门禁系统,使玻璃门处于常闭状态,防止图书丢失。
深圳市中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能书架
1.钣金主体结构,外观简洁美观。 2.通过书架天线对图书分层、分面扫描,获取其信息。 3.实时更新图书状态信息,可与查询检索平台完美搭配。 4.提供图书盘点、定位、错架统计等功能。
深圳市中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能书柜
产品详细介绍 功能特征 规格参数
南京汉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能控制
实现设备的集中控制,实时全方位的监视用户设备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关键参数信息数据,保障设备与系统稳定运行。提供生产流程监控,关键参数数据监测,数据报表,异常事件报警和记录等功能,并支持多平台、多终端数据访问。并对重要数据进行预测维护。实现程序的远程监测调试,实现数据手机推送。
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6-17
智能井盖
井盖智能管理系统是基于市政管理相关部门对市政井盖管理的需求,实现对井盖区域定位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系统整体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3个部分组成。感知层网络平台建立后,为市政井盖上安装内嵌有各种传感器的电子标签,当其姿态、位置或状态发生异常变化时,其上的电子标签通过传感器立即感知,并向附近的基础服务网络智能网关即基站发送报警信息 该报警信息通过智能网关上传到监控中心,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管理平台,就可以在电脑屏幕前,第一时间看到管理对象的状态变化和报警信息,为采取行动措施极大地缩短了响应时间,从而为这些市政井盖提供了低成本、实时高效的监控管理手段。 基站通过 RFID 技术接收井盖信号,并通过Ethernet 或CDMA通信方式,将信息传送至路灯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将前端感应装置编码、编号和位置信息与 GIS 地图结合,迅速判断被监控对象的位置与状态并进行报警,报警将通知市政部门管理中心及相关人员手持终端,可及时迅速地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解决故障,消除安全隐患。 系统还可实现信息录入/导出功能、报警显示功能、报警联动功能、卡-卡联动功能以及信息查询统计功能,通过内置的模块对区域内井盖进行数量统计管理,方便盘点清算工作。 井盖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将有源RFID 标签固定在路灯灯杆的杆体上,通过射频识别传输技术将 RFID 标签上的井盖信息发送到周围的 RFID 基站上,RFID 基站接收到信息后通过 Ethernet 或CDMA网络传输到市政管理中心平台,由管理员对相关日常、报警等信息进行及时管理。
科威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818 8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