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彩色液晶智能型空气洁净屏
产品详细介绍 彩色液晶智能型空气洁净屏 采用日本AIR TECH株式会社先进的无尘/无菌设备设计理念与制造专业技术, 日本进口流水生产线,由日本AIR TECH株式会社控股的台资企业生产制造的原版设备。产品的彩色LCD(液晶)智能控制器、风动系统、风速监控系统、空气过滤系统等核心部件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在结构与工艺、选材与智能控制、功能与质量等方面引领国际先进水平。轻松产生无尘/无菌清新空气。 功能特点: ◆ 设备故障报警;过滤器更换报警;温湿度显示;室内舒适度指数5星级显示;空气质量等级5星级显示;颗粒物、甲醛、苯、氨、TVOC综合检测显示;24小时任意定时开关机;根据检测污染物含量全自动智能控制设备风量;配备S323/485通讯接口可实现远程监控。 ◆ 采用纳米与生物活性酶双重抗菌及高能物理等先进技术创造无尘、无菌清新环境:防霉菌、消毒抗菌、去除有害气体、消除异味、补充茶清新空气、抑制微生物繁殖生长。设备为低碳零排放、无二次污染的环保产品 ◆采用日本原厂获国家(国际)专利的滤材,精密除尘/有害气体去除率高:对一氧化 碳(CO)、甲醛(HCHO)、氨(NH3)、苯(C6H6)、臭氧(03)、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甲苯(C7H8)、二甲苯(C8H10)、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等吸附分解、氧化降解效果显著 ◆出风口洁净度为100级;出风口面积:0.5 m2,据地面1.5m高。气流组织方式多样, 抗阻挡能力强,有效地保障室内空气流通顺畅 ◆ 设备操作简便、自控性及运行安全性能高;移动灵活、多台设备可组合成无菌式和微生物污染除去式净化屏蔽墙(或空间),实现局部层流净化消毒 技术规格及相关要求: 1、品牌:北京远大博文科技 2、设备参考《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空气质量标准设计,为文物库房空气治理专用设备。洁净度及污染气体消除率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值。 3、气流组织形式:洁净通过型(D型:后进风前出风);一款两用:在同一台设备上D型与B型(前进风前出风)相互转换;A型与C型相互转换。(A型、B型、C型、D型4种型号齐全) 4、设备的污染气体去除效率:甲醛(HCHO):92.8%、氨(NH3):91.0%、苯(C6H6):91.2%、臭氧(03):91.3%、二氧化硫(SO2):98.8%、二氧化氮(NO2):97.6% 甲苯(C7H8):84.9%、二甲苯(C8H10):84.7%、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85.0%(提供9种常见污染物去除率国家级以上第三方检验报告) 5、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性:风速计(安全指示灯)检测过滤器饱和更换或清洗功能;电机过载保护设计。 6、初效过滤器:15MM厚超透气无纺布抽屉式设计,无需工具手工提拉即可轻松更换清洗初效滤材。 7、760mm*610mm*50mm厚高效过滤器滤材配置:抗菌除臭静电纤维网、纳米银离子、除臭氧分解触媒、蜂窝活性炭、溶菌酶、冷触媒LTC-S及医疗级HEPA等功能性滤材; 8、设备过滤材料包含四种国家专利(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一种世界专利。 9、控制面板制式:三档调速控制器;过滤器饱和监测指示灯 10、过滤效率:@≥0.3μm ≥99.99%;灭菌效率:≥99.97% 11、标准工况:AC,单相220V/50Hz 功率80W 12、型号:YDAT-600,规格:890mm(宽)*100mm(厚)*1500mm(高) 13、净重:50kg 技术参数:
北京远大博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慧阅读智能RFID机器人书架
产品详细介绍移动式RFID智慧书架本项目旨在服务于智慧实体书店建设,为给读者有更好的读书体验,扩宽智慧书店的增值服务范围,北京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移动智慧书架”及其配套的智慧阅读桌产品。移动智慧书架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智能移动车,能够随着读者的去向而移动。第二部分是移动车上的智能书架,由多层透明进口亚克力组成,美观大方可以放置多本书籍,并能从任一层架上拿取书籍;能够为读者提供图书,且对图书书籍名称自动识别、拿取图书次数自动识别,能够获得读者读书爱好和书籍阅读排行榜;能够及时上传数据至实体书店终端。移动式智慧书架基本功能及参数:1、智能移动书架能够移动到指定位置,在结束服务后可自主返回指定地点或进行充电。2、移动底盘:具有全向移动、自主导航功能;承重100公斤以上。3、智能书架能存储图书数量约20册。4、感知读者信息,拿取图书详情并上传至终端。5、书架由进口透明亚克力组成且坚固。顶层取书高度:1.3米。6、移动智慧书架集成WIFI通讯方式,能在WiFi环境下运行。7、智慧阅读书桌:集成RFID读取器,3789154109.jpg3789573617.jpg8、呼叫功能:呼叫装置一键唤醒9、移动底盘和书架共用一个电源13965501553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能会议机 DE550CF-M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名称:   智能会议机 产品型号:    DE550CF-M 直观的操作界面,强大的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辅助会议的作用。 *精确、稳定的触摸控制。 *替代白板或黑板进行电子板书,内容可保存回收。 *直接在Word,Excel,PPT,图片,电脑桌面上进行批注,书写,图画并保存。 *具多种特色功能,截屏,重点显示(局部放大),软键盘输入等功能。 *多种接口模式(USB\HDMI\VGA),可支持播放多种不同格式的文件。 *远程视频会议功能。    
浙江唐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关键技术—智能病灶分割及三维重建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为了充分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提高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的水平,使得智能医疗诊断技术提高临床诊断的质量和效率,使其尽快走入家挺、社区,满足人们的医疗健康的需要。研究临床医学影像的2D病灶精细分割和三维跨模态的影像三维重建技术。首先,通过建立多层感知的神经网路,对医学影像的特征进行充分学习,得到影像的几何映射的关系,从而实现对医学影像的三维重建,克服了现有的三维重建技术中度量关键问题,关键技术对于医学影像的精准度量,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在2D病灶分割中,利用半监督学习技术,实现少标签情况下的分割技术,半监督学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医学影像中标签难以获取的问题。技术的研究成果的特点是医学影像跨模态辅助诊断技术,对于超声、CT以及核磁共振等影像都有效,并且攻克的神经网络过于复杂的关键问题,所研究技术适用于临床快速便捷辅助诊断。此外,在医学度量方面的关键技术中,突破了人体腹腔及皮下脂肪的精细分割技术的关键技术,可以用于临床辅助诊断中,在关键技术探索中,实现对腔内脂肪特征的精细学习,该技术仅需要少量的影像标准数据,就可以实现皮下脂肪的准确分割,并证明了关键技术的有效性。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5-10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决策,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制定本政策措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03-11
第五届教创赛同期活动预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之五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术活动
教育大模型与教学智能体的创新应用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8-04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到2027年,浙江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科学”算力底座、数据底座、模型底座,全面优化面向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在三大科创高地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突破一批“人工智能+科学”关键理论和技术,培育4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基础模型,打造8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标杆应用场景,形成20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数据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赋能1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显著提升科学研究效能,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地,抢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高点。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07-17
智能化油膜轴承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油膜轴承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中试-推广应用”的完成产品研发链条,为我国各类油膜轴承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效的试验保障和技术支持,为发展智能化油膜轴承产品、多层合金新型结合技术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该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施研究成果在企业中验证和应用,推进了核心基础件的高端化进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智能视觉感知交互与脑机交互
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进行人眼特征提取与分析,建 立基于特征模型与外观模型融合的智能视觉感知机制,并通过 海量大数据分析和建模计算,提出了智能视觉感知驱动的眼动 注视点计算方法,解决了跨设备坐标系空间无缝转换和多用户 标定模型共享等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此外,提出基于深 度学习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方法,面向人-机器人交互开发了 智能脑机接口与应用系统。 :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新冠肺炎患者的智能穿戴监护系统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联合天津松辉医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贝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攻关研发出一套可穿戴组合式智能监护系统,能远程监控患者的血氧含量、呼吸频率、心跳速度等核心生理指标,以及体位、呼吸阻力等特定生理指标,并通过多模信息融合与自动判别,实现病情模式的智能分析与及时预警。该项目有望缓解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人数众多对医务人员数量的需求,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医患交叉感染的概率,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该项目也可用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普通患者到危重患者的发生概率。该项目采用PSoC集成系统,集成血氧、脉率、口鼻气流、阻抗呼吸等多种监测传感器,除了能准确采集人体血氧饱和度、脉率、呼吸等生理信号之外,又同时融合了特定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提取病人的体位变化,以及咳嗽带来的气流阻力变化,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征监护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智能监护系统基于组合式模块,便于患者个人自行穿戴,也可以根据需求配戴单个组件进行单项功能监测。用户只要不进行剧烈运动,穿戴后完全可以正常的活动并不影响监测过程,监测数据可通过蓝牙技术传输至手机App,并通过手机4G功能传输至云端,医生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患者数据,无论患者身处在医院、家里或留观点。系统可在云端对患者生理信号进行分析,集合临床诊断原则,提取与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呼吸疾病相关数据,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状态与变化趋势。该项目已经完成了系统硬件研发工作,核心硬件模块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将根据临床使用的结果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软件分析功能。目前研发团队正在与天津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启动开展项目临床测试并推广应用。
天津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4 75 76
  • ...
  • 179 1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