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应斌武教授带领的临床团队,与柯博文教授、耿佳教授科研团队紧密合作,联合攻关,成功自主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诊断产品,已经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胶体金法运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开发的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通过血清学检测,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配合标记物显色筛查,能够快速实现对人体血清、血浆或全血中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的体外定性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四川大学 2021-04-11
教学资源库 | 点睛题/概念测试题/数据库
产品详细介绍            阶段:小学、初中、高中 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信息技术应用、安全教育    形式:视频、图片、文字    教材版本:包含全国各地主要应用版本,如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苏教版等,与当地教学教材高度匹配   结构化资源内容:由浅到深,逐步进阶 课前—自学资源 “学材”区别于“教材”,指的是经过精心加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课中—点睛题 点睛题是U伴慧学平台特有的教学资源,专门用于让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状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课后—探究资料 对知识点的补充、拓展、探究性资料,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 练习题库:全过程可应用,知识点的测试题目。
深圳伟东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MXY5005掺铒光纤放大器特性测试实验系统
一、产品简介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Er3 + 的光信号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具有增益高、带宽大、输出功率高、泵浦效率高、插入损耗低、对偏振态不敏感等优点。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用在WDM技术中极大地增加了光纤通信的容量。成为当前光纤通信中应用最广的光放大器件。      MXY5001实验系统就是专门针对掺饵光纤放大器特性测试而设计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EDFA自发辐射噪声功率测试实验 2、不同衰减条件下输入功率的测试 3、EDFA输出功率测试 4、增益曲线测试及绘制实验 5、偏振相关增益变化测试实验 6、噪声系数曲线测定实验 三、实验配置 1、光源:输出波长1550±2nm,功率连续可调,接口FC/PC; 2、功率计:波长范围800-1700nm;输入接口FC;校准波长:1310-1550nm; 3、EDFA放大器:输出功率:13-24dBm;光纤连接器型号:FC/APC;输出光波长:1535~1565nm;噪声系数<0dB;输出功率稳定性:±0.5dB; 4、隔离器:中心波长:1550nm;隔离度>30dB;典型峰值隔离度:40dB;最大插入损耗:7dB;回损(输入/输出)≥60-55dB;接口类型:FC/PC; 5、可调衰减器:法兰式机械调节,衰减量:5-30dB; 6、滤波器:滤波范围:800-1625nm;插入损耗:5dB;接口类型:FC/PC; 7、配置:光纤激光器,掺饵光纤放大器,光衰减器,光功率计,偏振控制器,光纤跳线,法兰盘,实验讲义等。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学院位于西部职教名城、重庆职教基地——永川。学院依托华为技术优势,面向科技前沿办学,定位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华为ICT人才培养基地、华为ICT师资培训基地、华为ICT技能大赛赛场、华为“1+X”证书培训认证中心、华为人工智能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学院立足打造“大学校园+科研机构+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共同体,华为(永川)联合创新中心建在校内。华为指派专家协同推进学院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专业认证、就业服务、产业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产、学、研全方位能力培养和个人发展。学院是华为5G新型智慧校园示范项目,广泛应用华为最先进设备和技术,搭建了“一平台(华为数字平台)、二中心(创新中心、数据中心)、三云(公有云、华为云、私有云)、四网(5G/4G、物联网、无线网、有线网)”智慧生态,并通过IPV6 over 5G+WIFI6+光纤进行全联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实现全智能。学院建筑充分借鉴华为深圳总部风格,采用园林式书院布局,格调高雅、环境优美,各种设备设施高端智能,已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在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读书,将是您一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 三、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华为大道666号四、招生电话:023-49669696/49669797五、网址:www.cqai.vip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小护士”智能机器人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彭倍教授和骆德渊教授带领该校机器人与无人系统团队根据疫情需要,迭代研发了“小护士”智能机器人。目前有两台“小护士”智能机器人已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上岗”。据了解,“小护士”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自主导航,进行喷洒消毒,派发药品,还可以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测试,包括体温、血压、心率、血氧检测分析。此外“小护士”智能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人脸或指纹对病人进行身份确认,搭配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测量精度高。同时还可以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无人值守,远程遥控,能极大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暴露风险。“小护士”智能机器人的原型是机器人与无人系统团队牵头的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用于警方的看守监视智能机器人。疫情发生后,团队老师发现,大量医护人员疲于配药送药分发,人与人的接触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如果用机器人来进行测温、配送药品,一方面可以把医护人员从繁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隔离输入性传染源,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于是紧急迭代开发出了“小护士”智能机器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智能消毒机器人
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工程系主任田应仲老师临时组建了由教师李龙、袁光杰和08级研究生校友高雨、陈孝光组成的“高污染危险环境下智能消毒机器人”攻关小组,将智能机器人科研工作与抗疫前线需求结合,一方面与瑞金医院、龙华医院、杨浦中心医院感染科的医生与医护人员通过视频会议、微信会议等方式,了解消毒要求与作业规范;一方面积极联系消毒器材与药品厂家落实消毒方案与原材料供应,开展消毒机器人研制工作。 得益于上大“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充分的技术储备、校内外团队通力合作、校友的倾力支持,攻关小组克服重重困难,在不到20天时间内研制出了可替代人工进行消毒作业的智能机器人。
上海大学 2021-04-10
智能配送机器人
疫情隔离病房智能配送机器人集成现阶段全国最强的无人驾驶技术,有非常强悍的记忆力,可以自主识别读取地图,自主识别读取工作环境,建立信息库,自主规划路径,去到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完成物资的点对点配送。比如从药房将药品送到护士站,只需将药品放入机器人的“肚子”,告诉它去哪里即可。在输送过程中,无需人员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起到较好的隔离保护作用。 机器人的应用在成本节省以及预防交叉感染方面也卓有成效。由于该款机器人内部有自动消毒净化功能,外壳材质也是用抗腐蚀的医疗材料制成,只需用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十几秒即可完成消毒,让医护人员工作更安全、更高效。部署好的智能机器人通过控制中心智能调度即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该款智能配送机器人负责物资点对点配送工作,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减轻负担,同时降低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0
边缘智能和云端融合技术
本技术实现了“云-边-端”融合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基于演化知识图谱融合大规模端设备采集的异构数据,为云端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基于分支网络的边缘智能技术,满足智能终端输入数据的高精确度、近实时推断分析处理需求。通过面向群智学习应用的端、边缘和云分布式协同训练优化关键技术,在保障终端数据隐私前提下实现云边端环境下的大规模高效分布式模型训练。
东南大学 2021-04-11
智能系统与社会计算
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和优化方法,对大规模社会网络群体的行为模式与潜在机理进行建模分析,最终实现群体交互、协作等问题的系统性优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手机用户群体的群集行为模式与群智感知,手机用户群体的信息传播与多重社会网络分析等
东南大学 2021-04-11
智能步行辅助机器人
项目简介: 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可知,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78 亿人,占总人口的 13.26%,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 社会。如何照料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 难题。 步行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运动,老年人自主步行不但可以 减缓身体各器官的衰老,而且可以消除孤独、厌世等悲观情绪。老年 人在步行过程当中,容易发生跌倒,跌倒造成的骨折、外伤会引起肢 体及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引发肌肉萎缩等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老化、认知能力的衰退是造成跌倒的两个 主要原因。 本项目团队研发步行辅助机器人,使机器人能够根据老年人的意 图及步行特点提供辅助,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解决老龄化社 会助老助残方面的需求。 本项目课题组研发的技术:“稳定识别人意图的新一代人机交互 式系统”获得了 2011 年中国科技部举办的首届中国天津技术创业大 赛初创组一等奖(省部级奖项)。 项目特色: 使用脑电、肌电方式识别人的意图,实现主动助力; 使用普通轮胎实现全方位移动,零转弯半径(可以应用在工业上); 使用力导纳技术,根据人的意图助力(可以应用在工业上)。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3 124 125
  • ...
  • 380 3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