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特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与疲劳技术及应用
应力腐蚀和疲劳是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核心装备最危险的失效形式,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仅石化和化工等行业就高达数百亿元。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的表面处理技术成为保障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长周期安全运行的重大需求。项目以历经十余年攻关和实践,突破了特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的关键核心技术。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 15 件,发表学术论文 67 篇。 主要创新点包括:1.创新提出了表面冲击强化结构的残余应力场和微观组织变化的预测方法。突破了焊接与表面冲击两个强非线性过程的残余应力场直接耦合模拟技术;首次发现了冲击中心区域存在“残余应力坑”特征;实现了材料动态响应及微观组织演化过程的仿真,揭示了表面冲击压应力层晶粒纳米化机制,为表面冲击强化工艺制定以及应力腐蚀和疲劳寿命评价提供关键参数。2.建立了材料表层应力腐蚀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预测模型,实现了表面冲击强化后构件应力腐蚀和疲劳寿命的科学预测。揭示了表面冲击强化技术提高材料抗应力腐蚀、抗疲劳的理论机制。突破了精确制定局部发生应力腐蚀和疲劳损伤装备维修策略的瓶颈,奠定了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定量寿命评价的理论基础。3.发明了基于玻璃、超声、激光的三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技术。研制了超声、玻璃、激光表面冲击强化装置,提出了表面冲击处理后微试样性能评价方法,构建了冲击工艺—微观结构—强化效果协同评价体系,解决了石化、化工、电力等领域关键装备的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防治的难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磨砂揉捻荷叶袋泡茶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荷叶是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内含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罂粟碱、N——去甲基荷叶碱及丰富的莲甙、槲皮素及异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香无毒、消暑利湿、升发润阳、止血固本、活血化瘀、降血脂、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 莲在中国分布极广,主产于湖南、湖北、浙江及江苏等地。无论是花莲、藕莲或子莲,采摘后均产生大量荷叶。湖北省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年产荷叶6000余吨,大多自然消亡于荷塘,优质资源未获利用。 该项目的研究开发符合国家农副产品发展产业政策,符合我省“千湖之省”的生态环境特点。研制开发荷叶等“绿色”饮料,既是目前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必然趋势。因此,荷叶袋泡茶作为绿色饮料,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原理: 采用时间压力组合,对荷叶进行磨砂揉捻加工,使有效成分溶出速率提高;同时采用真空减压干燥,减少荷叶有效成分的损失。二者相结合,有效解决荷叶有效成分溶出难的问题,使产品风味成分稳定,茶汤明亮,体态润泽。 技术指标: 水分≤10% 六六六mg/kg≤0.20 总黄酮mg/g≥30 灰分≤5% 滴滴涕mg/kg≤0.20 敌敌畏mg/kg≤0.20 总荷叶碱%≥0.50 乐果mg/kg≤0.20 铅mg/kg≤0.50  针对荷叶表面接触角可达165°,倾斜2°,以及荷叶表面的蜡状物的特殊疏水结构。 本项目首次采用磨砂揉捻技术改变其超疏水结构,大大提高荷叶茶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利用低温减压干燥工艺,与传统的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相比,真空干燥方式处理得到的荷叶,其色泽呈淡翠绿色,萃取得到的茶汤色泽翠绿明亮,其总黄酮得率亦较高,较普通干燥方式之得率高出8.92%。该技术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适用于荷叶袋泡茶的生产加工,运用该技术生产的荷叶袋泡茶已通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武汉)的检测,并制定了Q/NHL08——2010企业标准。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重要草花种质创新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对花卉的消费呈逐年稳步上升之势,加之“国家园林城市”“美丽中国”的建设,使城市美化用草花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矮牵牛、三色堇、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草、石竹、一串红等主要花坛花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国内又无法提供高品质、数量足的草花种子,因而只得依赖进口,但这些花卉的种子经过几次转手之后,到达栽培者手中时每粒种子价格0.50~1.0元人民币,比国内组培苗的价格还要高。究其原因,其关键的限制因素是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花新品种。 为解决草花育种的尴尬局面,由华中农业大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题组,协同北京园林科研所、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武汉花木公司和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众多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分工合作,广泛收集资源,综合利用各种技术,建立世界主流草花产品的育种体系,不断开拓创新开发新品种,真正实现我国从花卉的资源大国向知识产权大国的转变,突破国外企业对草花制种业的垄断局面。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可降解软组织支架 4D 打印技术与应用
生物活性软组织的医疗修复具有重大的临床需求。例如乳腺癌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25%,且以每年超过 20%的速 率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预计 2021 年新发乳腺癌患者将达 250 万人。但是,现 有的人工软组织替代物无法软组织力学与生物功能重建的双重需求。本项目已建 立了完善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仿生设计、4D 打印工艺、装备技术体系,以乳房 癌修复、气管软化病为应用开展了临床应用探索,实现了个性化乳腺和气管外支 架的国际/国内首例临床试验(共完成 9 例)。所制造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不仅可 实现初期形态与力学性能匹配,后期还可通过患者组织再生与支架降解实现自体 修复,从而为未来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研发的生物 4D 打印 设备与临床应用被 CCTV2、CCTV7、CCTV10、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陕 西日报等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相关成果 2017 年获得陕西高等学 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目团队是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增材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 的重要分支,是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创新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的重要探索。该团队 现有教授 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 1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3 人。目前正致力于软组织 4D 打印的技术创 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推广。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x-y/2)/x+(2-y)/3CoyMn((2-x)/3-y/2)/(x+(2-x)/3)](OH)2,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Li[Li(1-2x)/3Nix-y/2CoyMn(2-x)/3-y/2]O2(0<x<0.5,0≤y≤0.15)。这些材料在 2.0-4.6V充放电比容量达到 200mAh/g 以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所得到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20°C 下的放电容量可达到常温放电容量的 70%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通讯领域等。目前已经研究的体系有 Li[Li(1-x)/3Ni2x/3Mn ( 2-x ) /3]O2 , Li[Li ( 1-x ) /3NixMn ( 2-2x ) /3]O2 , Li[Li1/3-2x/3NixMn2/3-x/3]O2 ,Li1+x(Ni1/3Co1/3Mn1/3)O2+x/2 等。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面向精神科临床研究的业务过程与数据集成平台
该项目是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临床、软件工程和数据工程交叉方向,探讨临床研究业务过程与数据一体化集成平台的建设与实施,优化临床研究数据采集、存储、交换、可视化和分析决策,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支撑方法与手段。
北京大学 2021-02-01
新型甜米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已有样品/n新型甜米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成果简介:该成果明确了甜米酒中小分子糖类组成、有机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分析了甜米酒的滋味特征和气味特征,分离并鉴定了传统孝感酒曲中的优势发酵菌株米根霉和根霉。采用杂粮和糯米复配开发了富含花青素的杂粮甜米酒及其清汁饮料、甜米酒果冻系列产品以及即食酒醪糟羹产品,实现了孝感米酒产品的延伸。该项成果为甜米酒优质原料品种筛选和安全高效、专业、标准化生产。  应用前景:该成果科可用于优质糯稻无公害生产和糯米深加工。年产甜米酒液态产品0.5万吨/年,甜米酒固体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 XML 的教学文档格式规范与数据交换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精轧负荷分配优化设计与模型自适应技术研究
小试阶段/n项目已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技术创新点:1.提出了精轧变形抗力模型新型“九宫格”自适应学习方法,在“轧制温度*变形速率”参数空间上布置多个特征点,对参数空间上与当前轧制工况位置相邻的 9 个特征点进行加权插值,获得空间任意均连续的自学习参数,它是位置坐标的函数,打破了原来的“自学习系数与层别一一对应”的关系,使自学习系数精确到工作点坐标,解决了 原有的不同层别的自学习参数相互不关联、跳跃大、不连续等问题。新方法上线后,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每月带钢因厚度超差导致的预封锁量从投用前的 45 块/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变地隙自走式高效施药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重点开展篱架型作物变地隙底盘和施药设备,高效、低量、低污染施药技术,关键工作部件、篱架自适应控制技术、流失与飘失雾滴的回收利用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1) 根据中国国情解决适应篱架型作物的变地隙底盘; (2) 适合宽窄行篱架型作物低量、低污染施药系统; (3) 篱架型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优化匹配专家决策系统; (4) 雾滴回收装置的宽度能够根据篱架作物在不同长度的位置上,通过隧道上安装的红外探头感应,自动调节隧道宽度,既达到回收雾滴的目的,又不伤害作物;同时能利用红外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780 7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