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铁磁性非晶合金结构与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
研制出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磁性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软磁性能、耐蚀性能及对染料废水高效降解性能,具体研究成果包括:(1)高饱和磁感低损耗纳米晶软磁合金:研制了FeSiBPCu系列纳米晶软磁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达1.8T以上,1.5T/50Hz条件下的铁损仅为0.29W/kg,是高级取向硅钢铁损的1/2,技术性能远优于日本主要生产和大力推广的FINEMET纳米晶合金系列产品,在高效节能电机、无线充电系统、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2)铁磁性非晶合金构件涂层:制备了厚度达9mm的非晶合金构件涂层,非晶度90%以上,孔隙率低于1%,平均硬度达976HV,内聚强度为237MPa;利用激光熔覆技术进一步改善其力学性能,断裂强度达1800Mpa,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和耐摩擦磨损性能,适用于各种功能构件的在线修复;(3)铁基非晶合金化学性能研究:研究了FePC(Cu)、FeSiBPCu、FeBC、FeCrNbYB等非晶/纳米晶合金在对染料废水的高效降解,发现合金表面的“自更新”行为可有效提高合金的重复利用性,同时良好的热磁调谐性使合金便于降解后的自动回收,对于实现高效、低成本处理印染废水,解决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东南大学 2021-04-13
废旧荧光器件稀土再生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硬合金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与工程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餐厨废弃物分质分相梯级转化技术与应用
餐厨垃圾是指家庭、学校、机关、公共食堂以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餐饮剩余物、食品加工废料及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垃圾处理是环保领域的支撑性产业之一,目前市场缺口明显,可增长空间巨大。而餐厨垃圾处理又是垃圾处理的重要一环,我国每年产生餐厨废弃物不低于6000万吨,年均增速达15%以上,潜在需求旺盛,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契机。我国餐厨废弃物处理主要采用厌氧消化工艺, 但由于餐厨废弃物”油-水-固“共存的特点导致处理过程中有机质转化率低、工艺稳定性差、二次污染控制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工艺推广。 浙江大学石伟勇教授联合课题组针对餐厨废弃物等瓶颈问题:开发了热调质的提油技术和好氧生物调控的脱水技术,实现“油—水”的高效分相转化,为有机物后续梯级转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发明了微好氧生物强化产酸、Fe2+/Fe3+促解除丁酸抑制及活化过硫酸盐强化产气的“酸-气”时序性可选调控技术,实现餐厨废弃物短程产酸、解除中程酸抑制及长程强化产气的灵活多梯级转化。为解决现有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工程的酸抑制等系统不稳定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 2023-05-10
一种色变助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变助剂组合物,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物5.0份~40份、增容剂0.2份~10.0份、载体聚合物50.0份~94.8份;所述混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金属粉末0.3份~10.0份、金属氧化物60.0份~75.0份、热塑性聚合物10.0份~39.6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色变助剂组合物,能够大幅度提高标记与基体材料的色差对比度;特别是,加入二季戊四醇磷酸酯、甲基乙基次膦酸锌等作为促进剂后,色差的对比度更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简便、易操作、产品质量好的制备色变助剂组合物的方法。
四川大学 2016-09-13
一种多元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该多元钙钛矿材料为多元全无机金属非铅卤盐,并且具有钙钛矿结构;所述 多 元 钙 钛 矿 材 料 的 化 学 式 满 足 : <imgfile=""DDA0001316404480000011.GIF"" wi=""496"" he=""88""/>其中,0≤ x ≤ 1 , 0 ≤ y ≤ 1 , A 为 Cs<sup>+</sup> , B<su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波超声波能量高效协同技术开发与应用
高效且节能环保的微波、超声波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微波加热具有高选择性、升温速率快、温度分布均匀、易自动控制等优点。鉴于传统工艺条件下许多反应无法进行或效率低下的现状,研发一种微波超声波高效协同技术,将两种能量波无干扰地结合,从而可解决功能材料制备、固体废弃物再利用、食品加工等领域内传统工艺存在的难题。该技术能实现快速、高效、靶向合成指定单一组分及目标混合物,处理过程具有化学选择性高、有效成分损失率低、产物结晶度高等特点,而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因工程红球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1. 痛点问题 红球菌是具有高抗逆性(耐有机溶剂、耐高温、耐酸碱)的特殊放线菌,日本30年前首先使用红球菌高效催化丙烯腈水合生产丙烯酰胺——其聚合产物广泛用于石油开采、水处理、土壤改良剂等领域——迄今为止仍是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开发红球菌基因编辑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红球菌细胞自身性能的按需调控(如敲除副产物基因),解决丙烯酰胺、丙烯酸铵等酰胺、羧酸类大宗/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高成本和高排放问题,另一方面有望以红球菌细胞为普适性宿主,高表达各种外源功能酶,从而实现重组红球菌全细胞催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尤其是解决手性医药中间体现有制备工艺中路线长、工艺复杂、原子经济性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主要问题。但是,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红色红球菌存在基因组中GC含量高、基因转化率低、非法重组严重等问题,基因组改造困难。目前红色红球菌基因组改造主要依赖于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但自杀质粒转化效率和单交换成功率很低,正确编辑率更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红球菌基因组编辑工具。 2. 解决方案 本技术核心成果是一种基于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序列)-Cas9(DNA剪切蛋白)技术的红色红球菌基因组高效编辑方法。该技术通过红色红球菌特有启动子及质粒元件,首先实现了Cas9蛋白在红色红球菌中的表达及切割功能;其次成功规避了红球菌的限制修饰系统,将红色红球菌基因转化效率提高了80多倍;接下来,又通过红球菌重组酶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外源基因在红色红球菌中的同源重组效率,最终率先成功建立红色红球菌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基因组上目标基因的敲除、替换和改造,也可实现多个基因的同时敲除以及无痕叠加敲除,为红球菌全细胞催化平台技术开发及其在化学品绿色先进制造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作需求 开展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等,寻求有志于生物制药、生物合成、石油开采、日化洗涤等不同应用领域进行红球菌全细胞催化法生产目标产品的企业合作,尤其是在上述不同领域具有生产和销售优势或经验的企业。
清华大学 2021-12-16
南水北调工程大型高效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理论与应用
该成果于 2012 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研究成果已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48座大型泵站得到应用,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15 座新建泵站设计扬程工况泵装置效率的平均值达到 77.4%,较采用传统设计理论设计的泵装置效率的整体水平提高了 7 个百分点,彻底改变了 21 世纪初我国大型泵站的泵装置效率在 70%上下徘徊不前的局面。南水北调宝应站现场运行测试表明,泵机组运行稳定,泵装置效率达到 82.8%,创我国泵站建设史上的最高记录。
扬州大学 2021-04-14
人源益生菌功能发掘与发酵乳高效应用技术
该成果 2016 年获广西科学技术二等奖。通过建立人源益生菌高效筛选技术,并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异且稳定的人源益生菌;构建了益生菌功能发掘、功能特性高效表达技术及高活性益生菌发酵乳品制备技术。成果还建设了我国最大的长寿人群益生菌种质资源库,科研成果在免疫调节功能益生菌体外筛选模型构建、黏附定植新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5 76 77
  • ...
  • 780 7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