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孔检测芯片的便携式装夹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孔检测芯片的便携式装夹装置,包括弹簧、推动杆、沿推动杆自由移动的左液池、橡胶垫圈、芯片夹和右液池,通过按动推动杆使左液池和右液池分开,将装有芯片的芯片夹插入两液池之间的空隙,去除对推动杆施加的外力时,右液池与左液池在弹簧的作用下共同夹紧芯片夹;位于芯片夹内侧的橡胶垫圈保证夹紧芯片时的密封连接,位于芯片夹外侧的橡胶垫圈保证和两液池的密封连接。本发明利用弹簧自发复原的特性,能够方便快捷、准确高效地实现两液池与芯片连接时的定位与夹紧,从而实现快速更换所需芯片。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株高和叶夹角的测量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株高和叶夹角的测量装置,包括伸缩式高度测量尺,伸缩式高度测量尺分为基础段、第一伸缩段、第二伸缩段和横杆,伸缩式高度测量尺用于测量株高;第一折叠固定杆,与基础段的底端前侧面铰接;第二折叠固定杆,与基础段的底端左侧面铰接;第三折叠固定杆,与基础段的底端右侧面铰接;三个折叠固定杆用于提供支撑;所述第二折叠固定杆与所述伸缩式高度测量尺的基础段铰接连接形成的夹角,用于测量叶夹角。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式高度测量尺对株高进行测量,再通过伸缩式高度测量尺的基础段和第二折叠固定杆对叶夹角进行测量;这样对株高和叶夹角的测量就无需采用不同装置完成,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携带和轻便特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智慧创新顶装(吊装)通风化学实验室
智能吊装通风化学实验室 教师控制演示区 教师演示讲台 规格:2400*700*900                1、台面:12.7mm厚双面膜实芯理化板,(台面边缘加厚至25.4mm,使用CNC电脑数控机修边开孔等加工工艺)且满足如下参数要求: A:化学性能: 满足以下化学试剂:硝酸(65%)、硫酸(98%)、盐酸(37%)、二甲基甲酰胺、二恶烷、乙醚、甲酸(90%)、糠醛、四氢呋喃等52项化学试剂检测,检验结果均为无明显变化,分级结果为“5级”。 教师转椅 规格:500*500*800mm 1.椅面/椅背选用优质网布面料;背垫/座垫选用一体成型高密度发泡成型棉;具有透气性强,回弹性好,不易变型,不老化,依人体工学设计.使人体各部均匀受力,让您在工作更加轻松自如; 化验水糟 规格:540*440*310mm 三联高低位龙头 实验室专用优质化验水嘴:要求防酸碱、防锈、防虹吸、防阻塞,表面环氧树脂喷涂。出水嘴为铜质瓷芯,高头,便于多用途使用,可拆卸清洗阻塞。 紧急洗眼器 优质单面洗眼器,在实验的过程中如化学试剂或有机物质喷濺入眼睛,可以紧急使用洗眼器进行冲洗,其安装于教师台靠近水槽位置。 给排水系统   学生实验学习区 通风化学学生实验桌 规格:1200*600*780 1.新型塑铝结构 2.台面:12.7mm 厚实芯理化板,台面具耐热、耐磨、耐撞击、耐酸碱、耐腐蚀、防水等功能,台面材料必须符合以下技术参数及要求: 多功能独立水槽台 整体规格:450mm×600mm×820mm ,整体选用ABS/改性PP材质而成。 水槽台规格:325mm*345mm*260mm,由PP塑料一体化注塑成型。 三联高低位龙头 一高二低水嘴,管体部份为黄铜合金制,陶瓷阀芯,表面经环氧树脂静电喷涂处理,耐酸碱腐蚀 实验凳 规格:Φ300*450-520mm 1、凳面:采用高密度ABS材质的凳面,直径320mm,凳面表层有颗粒凸起(乳白色),起到按摩抗疲劳作用。凳面下有底盖,底盖和凳面之间装有壁厚为1.5mm厚直径为160mm钢板托盘,使得凳子更加稳固。 供电设备 教师主控电源 采用4.3寸全触摸液晶显示,智能一体化界面,线路采用高速贴片机焊接,可人性化设置开机方式和定时关机时间,教师与学生数据传输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并能扩展教师遥控器功能 教师智能控制端 全触摸液晶显示,集中控制或分组控制各大系统; 供水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供水系统的开启与关闭; 照明系统:可实现控制照明系统照明开启与关闭; 远程控制系统 配备安卓智能平板电脑;使用APP账户密码登入系统操作,APP移动终端与集中控制系统同步显示。可实现语音唤醒功能,使用APP移动终端可实现总控和分组控制 其它   智能吊装实验室集成系统模块介绍 以上参数简单介绍,如需详细化学实验室参数报价请来电咨询:18566199805 杨经理 智能吊装通风化学实验室:http://www.xklab.com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技术需求:复杂作业环境下多参数的智能感知技术
1、复杂作业环境下多参数的智能感知技术;2、人工智能中枢控制系统实现;3、智能电液控制技术;4、终端轨迹规划及精确控制技术;5、自动扫描、分析技术与系统协调作业;6、基于影像分析的地面监控系统和远程操作系统实现;7、井下多传感信息融合及检测技术;8、井下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平台构建;9、无线与有线光缆通信异构融合与组网技术;10、地面井下信息互通,以及与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的高效融合技术
山东金科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17
智能化油膜轴承关键技术研发
基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油膜轴承研究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产品中试-推广应用”的完成产品研发链条,为我国各类油膜轴承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效的试验保障和技术支持,为发展智能化油膜轴承产品、多层合金新型结合技术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该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施研究成果在企业中验证和应用,推进了核心基础件的高端化进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核酸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智能检测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盛副教授团队在已开展的核酸测序方面的专用图像传感元器件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冠状病毒核酸智能检测技术”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案。课题组通过远程网络讨论与协作等多种方式,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多次进行技术研讨,并与深圳市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合作,在两周内快速进行原理论证,形成技术方案,完成智能检测装置的原型结构设计及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核酸智能检测能力的低成本嵌入式物联网设备,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提供更加有力、且具备“提前生产、快速部署、分散检测”特点的新型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未来冠状病毒传染事件中基因序列的快速发布与潜在感染者的本地化核酸检测能力快速部署,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或社区对感染或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减少潜在感染者的聚集与交叉感染,快速实现核酸检测层次的确诊检验与病症初筛,助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储备。
清华大学 2021-04-10
风电场智能扇区管理技术研发及应用
本项目以风电场扇区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发工程尾流模型和改进机组偏航控制品质,将尾流效应模型与场内机组偏航指令有效结合,以管理各机组尾流所覆盖的扇区,利用风电场多机组的偏航协同控制,实现以多机群或风场级发电量为优化目标的机组偏航动作,从而提高整体发电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风电机组偏航参数优化方法 围绕偏航系统的稳态误差校准展开研究,利用SCADA历史数据及高精度传感测量装置,开发数据驱动的校准分析方法,改进机组偏航控制系统的信号品质,提升机组功率输出性能。 (2)机组级尾流复合建模方法 以特定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风仪与风向标数据,分析前排机组尾流空间分布特性,以建立有效简化的工程尾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CFD风场仿真与现场测试,主动改变上游机组的偏航角,测试量化上游机组的尾流效应变化对下游机组的特性影响,最终建立起机组尾流效应到单机发电量的数学联系。 (3)风电场级尾流评估技术 以风电场中机组位置信息为依据,整合机组级尾流模型得到描述整场尾流效应的流场模型,基于风场当前的运行状况、机组受尾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考虑尾流叠加空间耦合的影响。划分得到处于下游且受尾流影响较大的机组群,分析扇区管理实现优化改进的可行性及优化区域范围。 (4)扇区优化管理技术 在场级流场建模及评估的基础上,研究风场内多机组的扇区协同管理调度。以提高整场的发电量为目标,利用优化算法集中式优化整场各机组的动态偏航角,以降低尾流对后排机组的影响。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智能激光制造与3D打印技术
激光智能增材制造系统是将激光3D打印系统与激光制造仿真物理模型,CAD、CAE、CAPP、CAM技术,高精度多种在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下一代增材制造设备。该系统可根据三维模型特征优化加工路径;可根据工件材质和性能要求,通过模拟程序得到优化加工参数;在制造过程中,可通过尺寸扫描测量,实时调整加工量;通过温度、图像、等离子光谱等传感器在线采集特征信息,实时调整加工参数;制造完成后,可给出热处理参数,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系统整体智能化程度高,集成度高,在实现激光金属3D打印的同时,可大幅提高打印工件的尺寸精度和机械性能。该技术适用于复杂高性能产品设计制造、核心工件再制造、航空装备、核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还可用于模具精准修复。
湖南大学 2021-04-11
智能冷却水余压回收节能技术
为了更广泛和充分地利用冷却水余压,通过水轮机将冷却水系统中的余压转化为电能,并采用智能化电源管理技术,优先使用水轮机发出的电量供给风机电机运转所需,不足部分则由电网补充,由此实现了对余压的广域利用。发电机组在转速变化时仍然能够正常发电,从而实现更加高效节能。该技术已经可以进行工程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829 8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