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工厂管理平台
融合物联网、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技术,我们研发了一套专门适用于过程监控的智能化生产线配套软硬件,可以完成配合工艺的生产线生产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线 / 环节 / 设备 效能分析,大大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数量,节约了成本 。 可根据企业定制智能模块,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展示,为企业生产全面智能化打好基础。 一套系统中软件包括中央控制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手机查询 APP 等,硬件以国产自主品牌为核心。该系统已在行业应用了 5 年,稳定可靠。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智能电子象棋平台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团队简介:西北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团队成立于2006年,隶属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研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媒体计算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医疗数据分析、金融数据挖掘、地址生物信息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图形可视化技术、智能嵌入式设备、及软硬件产品开发设计等。目前有在职教师8名,博士后2名,博士、硕士生60余名,本科创新小组及毕业设计学生60余
西北大学 2021-01-12
智能工厂管理平台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融合智能服务平台
融合智能服务大脑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为支撑,智能服务为主体,提供八大能力助力企事业单位数字化改革。平台实现设备、数据互联,业务、应用协同,管理、服务闭环;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支撑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 1.物联互通:通过统一的标准应用协议并建立标准化的终端设备接入规范,提供园区内各种终端广泛感知和泛在接入能力,达到物物相连的目标; 2.能力复用:将园区内身份识别、金融支付、各类缴费、节能管控、安防控制等以API、微服务等方式进行统一汇聚发布,提供智能服务复用能力,实现信息化快速迭代; 3.数据分析:集合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质量、数据资产、数据安全等模块,为客户提供数据汇聚、共享及分析能力,为领导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依据; 4.业务协同:提供图形化配置及跨应用协同能力,实现校务应用之间功能、数据及权限的协同关联,消除身份孤岛、数据孤岛和服务孤岛; 5.能力开放:集合各类系统接口用于师生创新应用开发的技术平台,对外提供能力开放,对内完成服务集成,助力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创新应用拓展; 6.统一认证:提供统一身份库、身份介质管理、身份认证、身份识别及核验、统一授权、单点登录能功能,突出卡码脸一体的识别与核验能力,实现园区用户的一致管理; 7.数字孪生:基于数字孪生等技术建立镜像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虚拟园区融合各种资源和服务,突破时空、资源、身份的限制为信息化带来全面变革; 8.服务闭环:对园区内的公寓、餐厅、教室、图书馆、场馆、停车、安防等场景化应用实现服务闭环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
正元智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4
广度学习基础计算系统集成平台
01. 成果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增长迅速、路面交通任务日益繁忙,国内交通安全形势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虽然基础应用系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各应用系统只针对本系统的数据处理;局限于简单的统计,统计信息都有其局限性,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无法实现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不能为交通运行评估和辅助决策提供依据;不能进行相关系统的协同联动,使之使用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效率仍没有显著提高;由于缺少科学管理手段,各交通管理部门,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信息孤岛问题;2)缺少跨系统信息融合分析及挖掘;3)信息服务、协同指挥及公共服务功能不足;4)公路交通状况管控困难。 本成果团队自主研发的广度学习基础计算系统集成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全量多模态数据融合和协同挖掘分析的大数据智能系统支撑框架,可以对在地理、空间上分散的人、设备、环境、事件等进行大规模实时关联和因果分析,以指导复杂态势环境下的指挥行动。这些大数据技术已被运用于交通态势分析和预测,如实时分析城市交通流量与预测等。基于通用的大数据融合智能分析平台,使指挥人员和调度人员能在单一系统内解决所有问题,包括各类交通情报分析(情报报告,事件行为等),关联分析(背景、跟踪、时空、反应等)和预判决策等功能。系统利用统一数据融合服务(UDFS)和统一视频融合服务(MVFS)等技术手段,将跨界多源动静态交通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并产生统一的道路交通基础知识图谱(DKG),然后统一提供给拥有计算能力的融合计算引擎基础算力平台(TAIOS),训练和调度各类模型算法(TAIMODEL),生成基础应用工具和基础应用指标,最后通过组合统一用户管理(4A)和统一指挥调度(TBOCC)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构成各类闭环场景应用,从而产生智能、精准的道路交通治理优化方案,提升道路的畅通程度和安全水平。 图1. 数据融合图2. 态势感知02. 应用前景 广度学习基础计算系统集成平台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其创新成果已在贵州省交通管理局复合型大数据交通态势感知指挥云平台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填补了国内在交通管理领域大数据融合应用空白。是提升交通管理的跨界数据融合、功能融合、管理融合、指挥融合的创新型技术。促进了我国交通大数据智能管理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交通管理行业的技术进步。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03. 知识产权 已申请发明专利9项。04. 团队介绍 本项目以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挂靠软件学院,以下简称数据院)韩亦舜执行副院长团队为核心。数据院于2017年8月下设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该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专注跨界融合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行业全流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的核心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在交通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开展跨界大数据融合智能交通应用示范。05. 合作方式 投融资 / 专利许可。06. 联系方式 邮箱:liuc1988@tsinghua.edu.cn、liuyi2017@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基于互联网与智能计算的质量远程监控与优化信息化平台
质量远程监控与维护信息化服务平台,包括:质量远程监控系统、工艺操作优化系统、控制系统远程维护、工程管理系统、智能监测预警体系等六个功能模块。其中“质量远程监控与工艺操作优化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基于全国设备运行的云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计算给出最优的工艺操作参数,系统人员可远程修改环保装备的底层操作参数和程序,进行远程优化操作与系统软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通过质量监管模型、成本管理模型和设备管理模型可以组建出一个独立的污染物治理远程运营管理模型,可以快速生成分析管理报表、趋势以及各种复杂计算,以实现污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是将CPU刀片、DSP卡、GPU卡通过高速总线进行互联;采用异构并行计算框架,实现多机、多卡、多核的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提供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算法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采用传统的串行思路编程即可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 该计算平台相对于传统的服务器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计算能力强的优点。由于CPU适合逻辑业务、DSP适合粗粒度的并行计算、GPU适合规整数据的细粒度计算,所以通过CPU刀片、DSP卡、GPU卡数目的组合配置,可适合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业务。 1.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为6U高标准的服务器,最多可支持三类(CPU/DSP/GPU/)、9张板卡。在板卡间提供网络和PCIE的高速数据总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 平台硬件包括一个主控板和8个扩展插槽。主控板集成1片Intel i7的CPU;8个扩展插槽可插CPU刀片、DSP板卡、GPU板卡及其任意组合。因此即可组成小型的PC集群,也可以组成高性能的GPU服务器、DSP服务器,或它们之间的组合。该硬件平台还可通过InfiniBand高速网络进行扩展,最大可形成20个服务器互联的统一的软硬件系统。 2. 软件环境: 平台中的CPU主要起控制作用,计算任务主要由DSP和GPU承担。针对高密度计算资源,通过软件框架屏蔽硬件差异。软件框架如图2所示。 平台提供动态链接库,封装任务的调度、CPU与DSP之间的通信、CPU与GPU之间的通信等功能。用户在动态链接库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3. 参数指标: ? 单台计算能力:插8张DSP卡,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当于40台8核Intel i7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插4张GPU卡,做场强计算,相当于50台Intel i7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 尺寸:6U标准高度,(420±0.6)mm×(256±1)mm×(≤500)mm(宽×高×深);重量:<35公斤;功耗:<1000瓦。 图1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硬件示意图 图2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软件框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
高密度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是将CPU刀片、DSP卡、GPU卡通过高速总线进行互联;采用异构并行计算框架,实现多机、多卡、多核的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提供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算法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采用传统的串行思路编程即可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云计算服务平台与桌面虚拟化系统
1 成果简介系统是由曹军威研究员自主研发的,融合虚拟桌面、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网络中间件产品。该系统不但能够解决 Anytime, Anywhere, Any Application( A4)的问题,并可以将应用延伸到任意时间和空间,彻底解决支持应用完成的所有因素的跨域共享问题,而这是传统的计算模式所不能支持的, 而且可以将桌面虚拟化系统和云计算服务平台进行有效整合。 系统主要由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桌面虚拟化系统两部分组成。一台 PDA 桌面虚拟机可以实时访问多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每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也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桌面虚拟技术对云端虚拟机进行各种操作;后台云计算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各种类型服务,包括虚拟桌面服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等。 系统主要功能:前端虚拟桌面技术提供接入云计算服务平台、展示云平台虚拟化系统及应用、使用云计算服务和使用云存储服务;后端云计算服务平台解决应用需求繁杂、资源分散且不固定、资源配置复杂等问题以及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云计算服务功能。 现阶段,系统已有原型产品,并将逐步应用于南方电网等各个领域。2 技术指标采用成熟的 RDP 标准协议;嵌入式实现的 rdesktop 客户端;以远程显示管理避免 C/S 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强化实施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标准化,启动软件 CMM、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现“产品无缺陷、系统无故障、服务无投诉”的质量目标。3 应用说明通过用户请求,嵌入式终端访问云计算服务平台的云端虚拟机资源,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系统将云端虚拟机桌面映射到嵌入式终端,通过映射桌面,用户可以对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 图 1. 系统终端展示图 用户终端可以同时对多个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各云端虚拟机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多个虚拟桌面间进行切换显示,或在一个终端中同时显示多个虚拟桌面。用户通过虚拟桌面选定一个云端虚拟机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操作。 图 2. 嵌入式终端虚拟桌面控制界面 系统被用于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该方案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桌面虚拟化技术,传感器采集硬件系统数据传输给云计算服务平台,经过平台处理后的信息展现在用户端的虚拟化桌面上,以便用户决策、控制硬件设备。同时,在统一框架下,系统完成虚拟桌面展示与通信管理、系统辨识和预警、实时闭环控制的协调与优化、事故后及时自愈等,复杂互联大电网的物理系统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信息系统深度嵌入,充分实现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图 3. 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系统架构图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构建基础:PMU/WAMS,相位测量、远程测量;中国广域测量系统规模世界第一,但海量数据远未有效利用;电力系统的新型控制手段-FACTS;数据中心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性价比的提高;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动态监控中的应用。 图 4. 智能电网监控南方电网原型分布图4 效益分析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实验室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掌握了当今物联网、云计算等的信息技术;产品组合优势。实验室已经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中间件软件组合包,并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可为电力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优势。实验室与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保持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质量、成本优势。实验室对云计算、物联网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项目的实施,因而可以减少大量的调研活动,缩短开发进程,降低开发风险,提高产品的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管理优势。公司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 2021-04-13
云计算服务平台与桌面虚拟化系统
1 成果简介系统是由曹军威研究员自主研发的,融合虚拟桌面、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网络中间件产品。该系统不但能够解决 Anytime, Anywhere, Any Application( A4)的问题,并可以将应用延伸到任意时间和空间,彻底解决支持应用完成的所有因素的跨域共享问题,而这是传统的计算模式所不能支持的, 而且可以将桌面虚拟化系统和云计算服务平台进行有效整合。 系统主要由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桌面虚拟化系统两部分组成。一台 PDA 桌面虚拟机可以实时访问多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每个云计算虚拟机资源也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桌面虚拟技术对云端虚拟机进行各种操作;后台云计算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各种类型服务,包括虚拟桌面服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等。 系统主要功能:前端虚拟桌面技术提供接入云计算服务平台、展示云平台虚拟化系统及应用、使用云计算服务和使用云存储服务;后端云计算服务平台解决应用需求繁杂、资源分散且不固定、资源配置复杂等问题以及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云计算服务功能。 现阶段,系统已有原型产品,并将逐步应用于南方电网等各个领域。2 技术指标采用成熟的 RDP 标准协议;嵌入式实现的 rdesktop 客户端;以远程显示管理避免 C/S 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强化实施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和标准化,启动软件 CMM、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现“产品无缺陷、系统无故障、服务无投诉”的质量目标。3 应用说明通过用户请求,嵌入式终端访问云计算服务平台的云端虚拟机资源,利用桌面虚拟化技术,系统将云端虚拟机桌面映射到嵌入式终端,通过映射桌面,用户可以对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 图 1. 系统终端展示图 用户终端可以同时对多个云端虚拟机进行操作,各云端虚拟机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独立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多个虚拟桌面间进行切换显示,或在一个终端中同时显示多个虚拟桌面。用户通过虚拟桌面选定一个云端虚拟机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操作。 图 2. 嵌入式终端虚拟桌面控制界面 系统被用于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 该方案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桌面虚拟化技术,传感器采集硬件系统数据传输给云计算服务平台,经过平台处理后的信息展现在用户端的虚拟化桌面上,以便用户决策、控制硬件设备。同时,在统一框架下,系统完成虚拟桌面展示与通信管理、系统辨识和预警、实时闭环控制的协调与优化、事故后及时自愈等,复杂互联大电网的物理系统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信息系统深度嵌入,充分实现各种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图 3. 智能电网监控物联网系统架构图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构建基础:PMU/WAMS,相位测量、远程测量;中国广域测量系统规模世界第一,但海量数据远未有效利用;电力系统的新型控制手段-FACTS;数据中心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性价比的提高;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动态监控中的应用。 图 4. 智能电网监控南方电网原型分布图4 效益分析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实验室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掌握了当今物联网、云计算等的信息技术;产品组合优势。实验室已经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中间件软件组合包,并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可为电力等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优势。实验室与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保持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省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质量、成本优势。实验室对云计算、物联网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参与过多项国家级项目的实施,因而可以减少大量的调研活动,缩短开发进程,降低开发风险,提高产品的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管理优势。公司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90 2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